第四节平行度误差测量ppt课件_第1页
第四节平行度误差测量ppt课件_第2页
第四节平行度误差测量ppt课件_第3页
第四节平行度误差测量ppt课件_第4页
第四节平行度误差测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4 5-4 平行度误差丈量平行度误差丈量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平行度误差根本概念、平行度误差根本概念 2 2、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 丈量基准:丈量基准: 丈量方法:丈量方法: 面对面、线对面面对面、线对面 面对线、线对线。面对线、线对线。一、平行度误差根本概念:一、平行度误差根本概念:平行度误差:平行度误差: 被测实践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平行的理想要素的被测实践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平行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变动量。特征:是理想要素的方向应与基准平行。特征:是理想要素的方向应与基准平行。误差值:误差值: 用与基准坚持平行关系的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来用与基准坚持平行关系的定向

2、最小区域的宽度来表示。表示。类型:类型: 根据面与线两类几何要素的相对关系,平行度误根据面与线两类几何要素的相对关系,平行度误差有四种情况,即:差有四种情况,即: 面对基准平面、面对基准平面、 线对基准平面、线对基准平面、 面对基准直线、面对基准直线、 线对基准直线。线对基准直线。二、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二、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丈量基准:丈量基准:平面或线,常用模拟法表达。平面或线,常用模拟法表达。面:平板面:平板/实践平面;线:心轴实践平面;线:心轴丈量方法:丈量方法:依检测原那么和基准表达方法不同,可组成多种丈量方法。依检测原那么和基准表达方法不同,可组成多种丈量方法。有指示器法、程度基准

3、法、自准直法、干涉法、量规法等。有指示器法、程度基准法、自准直法、干涉法、量规法等。一、面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一、面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1指示器丈量法:指示器丈量法: 指示器在平板上挪动时,其测头所构成的轨迹即指示器在平板上挪动时,其测头所构成的轨迹即平行于模拟基准的被测实践要素的理想平面。因此平行于模拟基准的被测实践要素的理想平面。因此指示器示值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平行度误差。指示器示值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平行度误差。图图 5-34 指示器丈量法指示器丈量法 分别在基准面和被测外表沿长度方向分段丈量,将测得的值按直线度误差的方法求出基准面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直线,以该理想直线作为被测外表的评定基准,求

4、得实践被测外表的直线度误差即为平行度误差。程度仪法丈量平行度程度仪法丈量平行度2 2程度仪丈量法:程度仪丈量法:测点序号测点序号012345678基准实基准实际要素际要素读数值读数值 (um)0+5+10-5+5-5+10+5+5被测实被测实际要素际要素读数值读数值 (um)0+5+10-5+10+5-10-5+53 3数据处置方法:数据处置方法:1 1图解法图解法 如图如图5-375-37所示。根据实践基准平面的误差曲线,按直线所示。根据实践基准平面的误差曲线,按直线度误差最小区域判别法,求出理想基准直线度误差最小区域判别法,求出理想基准直线L L。接着在被。接着在被测实践外表的误差曲线上,

5、作出平行于理想基准直线测实践外表的误差曲线上,作出平行于理想基准直线L L的的定向最小包容区域。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累计值累计值(um)0+5+15+10+15+10+20+25+30累计值累计值(um)0+5+15+10+20+25+15+10+15+30+25+20+15+10+5123456780f=20m累计值(累计值(um)0+5+15+10+15+10+20+25+30测点序号测点序号012345678累计值(累计值(um)0+5+15+10+20+25+15+10+15v2 2计算法计算法v计算法是以图解法为根底,它是首先根据理想基准直线计算法是以图解法为根底,它是首先根据理想基准

6、直线L L经过经过坐标的两点,用两点式求坐标的两点,用两点式求L L直线方程,再根据直线方程,再根据L L的斜率,求出的斜率,求出被测外表曲线上经过距被测外表曲线上经过距L L最高与最低两点的点斜式直线方程最高与最低两点的点斜式直线方程L1 L1 和和L2 L2 ,那么,那么L1 L1 和和L2L2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差即为被测实践要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差即为被测实践要素的平行度误差素的平行度误差f f。v根据图根据图5-375-37可知理想基准直线可知理想基准直线L L经过经过2 2,1515和和8 8,3030两两点,按两点式求得斜率点,按两点式求得斜率K=5/2K=5/2;v根据点斜式直线方

7、程求平行于根据点斜式直线方程求平行于L L的直线的直线L1L1和和L2L2,L1 L1 和和L2L2分别分别经过经过5 5,2525和和7 7,1010两点两点 ;v令分别代入令分别代入L1L1和和L2L2方程中,可得方程中,可得L1L1在在y y轴上的截距轴上的截距y=12.5y=12.5m; m; L2 L2 在轴上的截距在轴上的截距y2 = y2 = 7.5 7.5 m m;于是可得平行度误差为:;于是可得平行度误差为:f=20 f=20 m m。测点序号测点序号012345678基准实际要素基准实际要素L0+5+15+10+15+10+20+25+30被测实际要素被测实际要素L0+5+

8、15+10+20+25+15+10+15v3 3旋转法旋转法v旋转法较为简便易行,首先将基准实践要素的一致坐标值按直线旋转法较为简便易行,首先将基准实践要素的一致坐标值按直线度误差旋转法处置符合最小条件后,被测实践要素各点坐标值同度误差旋转法处置符合最小条件后,被测实践要素各点坐标值同步旋转,旋转后被测要素新的坐标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步旋转,旋转后被测要素新的坐标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为平行度误差。旋转后旋转后 0+2.5+10+2.5+5-2.5+5+7.5+10旋转量旋转量 ip0-2.5-5-7.5-10-12.5-15-17.5-20旋转量旋转量 ip0-2.5

9、-5-7.5-10-12.5-15-17.5-20旋转后旋转后02.5+10-2.5+10+12.50-7.5-5二、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丈量二、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丈量方法方法: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较多,而最常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丈量方法较多,而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模拟基准,用指示器丈量。用的方法是采用模拟基准,用指示器丈量。类型:线对面和面对线两种。类型:线对面和面对线两种。线对面:图线对面:图5-38所示是丈量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所示是丈量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实践线用心轴模拟,平板为丈量和模拟基准实践线用心轴模拟,平板为丈量和模拟基准单指示器法:被测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误

10、差值单指示器法:被测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值f可可按孔长按孔长L1和两丈量点间距和两丈量点间距L2的正比关系折算为:的正比关系折算为:2121MMLLf fMMMM121212()()maxmin 采用双指示器法,按下式计算平行度误差。采用双指示器法,按下式计算平行度误差。v面对线:面对线:v 以下图是丈量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安装。以下图是丈量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安装。被测零件经过心轴支承在等高支架上,调整高度,使得被测零件经过心轴支承在等高支架上,调整高度,使得L1L1L2L2;然后用指示器在被测平面上按布点进展丈量,经过;然后用指示器在被测平面上按布点进展丈量,经过计算和评

11、定,可求得该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值。计算和评定,可求得该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值。面相对线的平行度误差丈量面相对线的平行度误差丈量三、线对线的平行度丈量三、线对线的平行度丈量v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的间隔是两对相互垂直的间隔 分别为分别为t1和和t2且平行于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下图,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下图,d孔轴线必需位于公差值为孔轴线必需位于公差值为0.1mm和和0.2mm且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内。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内。v当给定恣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当给定恣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下图,柱面内的区域。如下图,d孔轴线必孔轴线必需位于直径公差值需位于直径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三、线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