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 (2)_第1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 (2)_第2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 (2)_第3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落花生教学设计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明德小学庄从阳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

2、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兴趣猜谜语吗? 课件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3、0;2、介绍花生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 所 以叫“落花生”。 这落花生啊,它不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们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就要问了:老师啊,我们的资料上写的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其实呀,因为在古代,还有就是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就是落花生。这么一来,一边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一边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有这么一个笔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吩咐 

4、  尝尝   便宜   石榴 半亩   茅亭   榨油   分辨   收获   可贵   爱慕   体面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回答: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5、160; 尝花生  谈花生)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文章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3.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4、 抓住重点,自学课文315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315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6、60;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板书味美  可以榨油  便宜  五、相互交流,探究学习重点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    学习第十段(出示课件:第十自然段)学生齐读。    1.学生质疑(或老师提问) (1)花生有一样最可贵的是什么?(朴实无华、

7、默默无闻的品质)读相关语句 (2)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3)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出示课件:表格),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在地上 鲜红嫩绿 高高地 印象  要挖出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4)汇报学习情况 (小结:由此看出花

8、生不求外表只求有用的品格。板书)    2.学习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1)过渡语: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了?(出示课件)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父亲是在教育孩子们做有用的人(板书),不求虚名,只求奉献。)    (2)过渡:少年的许地山也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他说(出示课件:第十三自然段)生齐读   理解“体面”及句子的意思。(讲体面有没有错?关键是不能只讲不能只讲体面 引读第十三自然

9、段(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人要做不要做   理解“有用的人”,并举例子小结:刚才同学们举了些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对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是要做(学生回答)有用的人,不要做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 3.小结课文: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4.分角色朗读414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

10、,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七、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人们常常从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这叫“寓理于物”或“借物喻人”。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点拨:煤炭燃烧自己,给别人光和热;石灰粉身碎骨为人类;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吐尽蚕丝为人类;粉笔耗尽自己,给人类带来

11、知识和力量;扫帚环卫工人留得一身脏,换来万人洁。) 板书设计:                                           5 

12、;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味美 可以榨油 便宜                                    可贵:不求外表、只求有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