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张迁碑有感-最新资料_第1页
临习张迁碑有感-最新资料_第2页
临习张迁碑有感-最新资料_第3页
临习张迁碑有感-最新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习张迁碑有感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也称张 君表颂,成碑于东汉晚期(公元一八六年二月),是汉代隶书 成熟期的重要碑刻作品,艺术造诣极高。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 此碑风格强烈,厚实稳重,其格调方朴古拙。历代书家都给予此 碑很高的评价,如明代王世贞曰:“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 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清代孙承泽云:“书法方正尔雅,汉 石中不多见者。”通过临习张迁碑,笔者认为临习时需要把 握好以下几个关键:一、准确把握结构特征。 张迁碑整体上字形方正,但变 化相当丰富,古朴雅拙,平中寓奇,高低、斜正错落,敛收有致, 富有张力。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拙趣”。当然这个拙 并不是笨,

2、而是有“大巧若拙”的意味。不同于大部分隶书相对 平正对称的特征,张迁碑在字内空间的分割上错落复杂,在 结体上充满着“不稳定”感。有的头重脚轻,如“君”、“宿” 等字;有的头轻脚重,如“幕”、“帝”等字;有的重心右倾, 如“亿载万年”的“万”字;有的重心向左,如“九”字;有的 上紧下松,如“双”字;有的结构支离,如“仲”、“析”等字; 还有些字童趣盎然,如“萌”字。结体上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 多。总的来说,张迁碑的结字规律性并不很强,但也并不是 无章可循,比如总体上倾向于宽扁,以上疏下密、上大下小、重 心下移者居多。另外,写出结构上中宫的收紧感、空间布白上的 压缩感,有助于体现张迁碑雄厚朴拙的味

3、道。总之,要表现 出张迁碑的“拙趣”风貌,就要深入研究和体会这些极具个 性的结体特征。二、方笔为主。张迁碑用笔以方起方收的铺毫为主,但 方中寓圆,在一些撇、捺和“雁尾”的行笔收笔处间有圆笔。 张 迁碑整体线条偏向粗励、短绰,“蚕头雁尾”不太明显,笔画 变化也比较微妙,方俊而厚实。临习初期容易写得平直呆板,一 般来说原因有两点:一是缺少细节,忽略了看似平直的笔画中所内含的波折起伏 等变化。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认真读帖,细致地观察体会, 比如横有左粗右细、左细有粗、两端粗中间细、中间粗两端细、 上扬取势、下抑取势等多种形态,其他笔画也亦然。二是张迁碑虽以铺毫为主,但并非一笔铺按到底,而是 笔画中

4、段常常换势,按带夹提,沉实中带有灵巧。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做到起笔能藏锋蓄势, 收笔时能将力留住,行笔中做到提 按顿挫有换势。胡问遂先生有这样一段总结:“落笔折锋藏头, 行笔提按顿挫,收笔回锋护尾的三种方法, 是点画所必须遵循的 最基本的用笔方法,称为三折法按照各种点画不同的笔势 需要作不同的运行。”另外,张迁碑笔画中也常辅以裹锋和绞转笔法。“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的裹锋用笔多用在撇、捺等 圆笔取势处,绞转用笔需要手腕的动作配合,康有为在广艺舟 双楫中讲“圆笔不绞则萎”, 绞转和裹锋的辅助运用会使笔画 坚实而丰富。以上这些笔锋的铺张、敛收、摆动、开合等动作的 转换运用,会使“黑、光、平”的呆板

5、笔画得以改善,变得厚实 而富有变化,有助于写出碑的“金石味”。三、厚重线质的表现。张迁碑继承了篆籀的中锋用笔,线条饱满浑厚,总体上不属于过分强调提按的一路笔法,而强调渐缓渐行、沉着推进的“中实”线条, 这就需要运用中锋行笔的 同时,充分理解行笔过程中的“涩行”, 其目的就是要在笔画中 注入内蕴的力量。关于“涩行”,刘熙载在书论中论述道:“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 矣。”要注意的是,并非慢才是涩行,“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王羲之在他的著作中解释了涩行和速度 的辩证关系。“涩行”要注意笔端力量的传导, 体会笔毫的弹力 和笔锋与纸的摩擦力,行笔要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如果笔尖聚 不住力量,笔画就会显得轻浮而无力。另外还有一些情况需要注意,很大一部分人学习书法以唐楷 起步,在临习张迁碑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代入唐楷技法。但张迁碑不像唐楷那样法度森严,其上承篆籀,下开魏晋,处 于书体演化的过程中,虽有部分笔画有向楷进化的痕迹,但唐楷有意识地强调笔画端的提按以及转折等笔法特征,应该避免带入张迁碑的临习中,这样才能写出高古而厚朴的味道。总的来说,张迁碑不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