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文档资料_第1页
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文档资料_第2页
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文档资料_第3页
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文档资料_第4页
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中国高等教育基础比较薄弱, 属于后发追赶型, 在建国初期 即确立重点建设政策。通过“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重点 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大学, 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 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存在诸多争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重点 建设的存废之争、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的利弊、 以政府为主导 和遴选机制的合理性等。 德国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发源地, 曾经是 国际上的学术重镇, 由于长期实行平等制, 德国高等教育虽然整 体上保持了较高水平,但缺少世界顶尖大学。因此, 2004 年德 国推出卓越计划, 打破了现有体制的平衡, 放弃了平等均衡的发

2、展理念 1 ,力图重塑高等教育往日的辉煌。德国卓越计划具有 鲜明的特点,学校与学科相结合,实现多元发展,行政与学术相 结合,有明确的遴选标准和程序。本文从建设背景、建设方式和 遴选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中德两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 设提供借鉴。一、建设背景比较(一)中国长期实行重点建设政策建国初期, 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即确立了重点建设政策, 相 继实行了重点大学、 重点学科建设、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建设计划,从 1954 年至今 已有 60 年时间。重点建设作为调整高等教育资源与

3、利益分配格 局的一项国家政策,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 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重点大学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1951 年-1953 年,参照苏联的大学体制进行了调整。院系调整之后,为了适应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国家决定在全 国高等学校中确定一批重点高校。 重点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 1954 年,从确定 6 所高校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开始, 历经多次增加和 调整,最终确定 88 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二是转型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行重点学科建设、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等政

4、策,重点大学概念逐渐淡化。与以往重 点大学主要由政府指定相比, 重点学科评选改变了政府对高校统 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在重点建设的遴选原则、 方式等方面做了有 益的尝试, 专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通过同行评议的方 式产生入选的重点学科。 七五、 八五重点建设实现了从“重点大 学”向“重点建设”的初步转变, 基于国家财力的限制, 缩小了 建设范围,从 88所重点大学大幅缩减为 15所重点建设高校, 投 入专项资金进行集中建设。三是重点建设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开始实 施“211工程”、“ 985 工程”,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 学科。 1993 年 2 月,中共中

5、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 发展纲要,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 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 100 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 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 达到世界较高水平” 2 。 1998年 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 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我们的大学应该成 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8 年 12 月 24 日,教育部发 布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创建若干所具有世 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1999年1月 13日,国 务院批

6、转了该项计划,“ 985 工程”正式启动。“ 211 工程”高 校达到 112所,“ 985 工程”高校为 39所。(二)德国放弃平等制 德国作为研究型大学的起源地,柏林大学的“洪堡精神”, 即“教学科研统一”等思想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 贡献。德国高校传统上并没有分层的概念, 主要是分类定位不同, 分为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类,二者之间的水平差异不是很显 著。大学注重基础研究,学科设置广泛,因此规模都很大。高等 专业学院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职业做准备, 与企业界联系紧 密。虽然德国高校水平比较平均,质量普遍相对较高,但由于缺 乏竞争与激励,导致顶尖大学的缺乏。近年来,由于政府经费削

7、减、管理体制僵化等种种原因,德 国高等教育陷入困境。 3 曾令全球学术界羡慕的德国大学在最 近几十年下滑明显, 虽然进入世界大学排名五百强的高校数量仍 位居全球前列, 但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全球前五十名, 这引起了德 国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因此,德国联邦政府放弃从 20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实行的所有大学基本上平等的政策。2004年 1月 26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布尔曼(Edelgard Bulmahn)宣布德国政府实施卓越计划,计划推出的 目的是将自由竞争机制引入高校。 卓越计划在德国高等教育史上 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不设重点大学, 强调大学一概平等, 即所有大

8、学都应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 卓越 计划的推出, 标志着德国已放弃了平等制, 重新塑造了德国高等 教育体系 4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将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 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三个等级。计划一出台,在德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最终争论的结果还是趋向改革。 德国 政府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决心, 也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德 国卓越计划一期建设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二、建设方式比较(一)中国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 在重点大学阶段, 重点大学由国家直接指定产生, 以学校整 体为重点建设对象, 重点建设目标与任务往往是笼统下达给高校 这一“单位”。 5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推出

9、了重点学科 建设政策。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 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 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 6 重点学科建设试图改变政府主导的局面, 通过重点学科的评选“自然形成”重点建设高校。 我国虽然组织 了重点学科评选, 但这并没有成为重点建设的主要方式。 随着七 五、八五重点建设的实施, 我国重新回到以学校为单位的轨道上 来。“ 211 工程”虽然目标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但在实际 建设中还是以学校为单位。“ 985 工程”分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 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两个层次,都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整体建设。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高校逐

10、渐演变为与重点大学类似的 身份象征,并相对固化,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由 于各个学校发展阶段、 类型和水平的差异, 难以提出得到各方认 可的遴选标准, 重点建设政策多次变动, 从而导致入选学校大幅 波动和学校类型趋同化。宋福进刘少雪: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 遴选重点建设政策的变动引起入选学校大幅波动。 从表 1 可以看 出,重点建设初期仅有 6 所重点大学,所占比例为 32%;1959年 增加到 20 所,重点大学所占比例为 24%;由于初始期存在的不切 实际的发展指标和数量不断膨胀的“大跃进”现象, 7 以及高 等学校大量增加

11、, 中央原定 20 所重点高等学校的数量感到太少, 中央决定再增加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8 ,1960 年仅一年时间 就增加 44 所,数量达到 64 所,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普通 高校数达到 1289 所的情况下,重点建设高校所占比例为50%;1963年增加到 68 所,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调整, 重点大学所占比例达到 167%;到 1978 年,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增 加到 88 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 147%;七五、八五重点建设 阶段缩减为 15所,比例仅为 14%;“211 工程”高校达到 112所, 比例为 45%;“985 工程”从中择优重点建设 39 所,比例降为 1

12、6%。 2011年 3月 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 次会议时表示,“ 985”、“ 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 学校加入这个行列。 9学校类型出现趋同化的倾向。从表 2 可以看出,自 1959 年 到七五、八五建设期间,理工农医类等专业性高校占据多数,综 合性高校相对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建国初期, 我国按照“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 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进行了院校调整。 10 此次调整 导致综合性高校大幅减少,专业性高校占据主导地位。“ 211 工 程”建设期间,综合类超过理工类,居于第一位 ; “985 工程” 高校中综

13、合类超过总数的一半, 理工类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 农 学类和师范类各有 2 所高校入选,建设综合性大学成为多数高校 追求的目标。表 1 中国重点建设高校数量变化情况指标重点大学 19541959196019631978七五、八五建设 211 工程 985工程重点高校(所)6206468881511239 普通高校(所) 111888411289407598105424912491 重点高校 / 普通高校( %) 32%24%50%167%147%14%45%注1:6%普通高校数量 来自于国家XX局网站,其中七五、八五建设为1995年数据,“211 工程”和“ 985 工程”均为 2013 年数

14、据。表 2 中国重点建设高校类型分布情况单位: 所类型重点大学 19541959196019631978 七五、八五建设 211 工程 985 工程综合 类 2313141834321理工类 21034354993814农学类 11349182医学 类1 46661 5师范类 2222182外语类 1222政经类 331 6艺体类 2212 合计 6206468881511239注:表中数据由笔者将历次重点建设高 校按照学校类型进行归类整理得出, 其中政经类是指政法和财经 高校,艺体类是指艺术和体育高校。(二)德国采取学校与学科相结合的建设方式2005年 6 月 23 日,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

15、对提高德国大学 水平的卓越计划达成一致。 卓越计划一期总经费 19 亿欧元 12 ,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出资比例分别为 75%和 25%,时间跨度从 2006 年至 2011 年。卓越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研究生培养机构计划,旨在 培养青年科研人员,资助机构数量约 40 个,平均每年每个机构 的资助额为 100万欧元。第二,研究中心计划,以大学或研究院 为依托,将包括本单位、 相邻机构甚至外国的精英人才组织起来, 共同开展攻关研究, 旨在推进世界顶尖的科学研究。 计划资助约 30 个中心,平均每年每个中心的资助额为650万欧元。第三,精英大学计划, 旨在促进德国顶级大学提高强势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16、,并最终奠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 平均每年校均投入 2100 万欧元。 13该计划分为两轮进行建设:第一轮为 2006 年-2010 年,资 助经费 873亿欧元,第二轮为 2007 年-2011 年,资助经费 1027 亿欧元。两轮总共评选出 39 个研究生培养机构、 37 个研究中心、 9 个精英大学。表 3 德国卓越计划一期入选情况 14 类别研究生培养 机构(个)研究中心(个)精英大学(所)第一轮 18173 第二轮 21206 合计 393792009年 6月,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签署了德国联邦与州关 于继续实施德国高校卓越计划的协议,决定实施二期建设,时 间从 2012 年到 2

17、017 年。二期投入经费共计 27 亿欧元,比一期 的投入增加了 42%。每个研究生培养机构每年可获得资助 120-300 万欧元,每个研究中心每年资助 360-960 万欧元,精英 大学每年投入 142亿欧元。 15 与卓越计划一期相比, 二期的选拔缩减为一轮。 二期建设方式变化不大, 仍分为三类项 目进行建设。卓越计划二期共收到来自 64 所大学新申请的项目 草案 227个。 2011年 3月,由专家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组成的 共同委员会进行了评选, 来自 32所大学的 59 个项目进入第二阶 段评估。在此基础上, 59 个经过初选的新项目与一期已获资助 的项目进行同台竞争。 2012 年

18、6 月 15 日,委员会做出最终决定,44所大学的 99 个项目最终成功入选。 12 与卓越计划一期相比,二期入选的研究生培养机构从39 个增加到 45个,研究中心从 37个增加到 43个,精英大学从 9 所 增加到 11 所,入选项目数量变化不大,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由于公开竞争机制的实施, 入围项目根据建设成效进行了动态调 整,一期入围的 6个研究生培养机构、 6个研究中心和 3 所精英 大学没有列入二期建设。表 4 德国卓越计划二期遴选结果 15 类别研究生培养 机构(个)研究中心(个)精英大学 (所)延续项目 33316 新入围项目 12125合计 454311 从卓越计划一期和

19、二期来看, 研究生培养机构和研究中心均 需要申请学校的优势学科作为支撑, 入选精英大学的前提条件也 设定为至少已获得一个研究生培养机构和一个研究中心的资助 13 ,在追求卓越、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保持了各个学校特 色和优势,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三、遴选机制比较(一)中国以政府为主导,遴选标准和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在重点大学阶段, 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 管理体制相适应, 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央政府占据主导作用。 历次的重点大学名单均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通过发布文件的形式 直接确定,中央政府对重点大学的专业设置、招生名额、毕业生分配、发展规模、干部配备、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各个

20、方面都 有详尽的管理规定。第二,遴选标准比较模糊。例如, 1959 年 3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中提出:“从现有的比较有基础的高等学校中, 指定少数学校”, 只是提出了“现有的比较有基础”的标准, 很难予以界定。 第三, 缺乏透明的遴选程序。 在政府发布的公开文件里均提到由“政府 指定”重点大学, 没有提及遴选的具体过程, 并在文件中明确要 求“重点高校的名单供内部掌握,不公开宣布”。在“211工程”和“ 985 工程”建设中,中央有关部委起到 了主导作用。“211 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由国家教委、 国家计委、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员组成, 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

21、方针政策 问题。 16 协调小组下设“ 211 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 211 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国家教 委、国家计委、 财政部有关人员组成, 地点设在国家教委。 “211 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 由国家计委根据建设项 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条件成熟一所,批 准一所。“ 985 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教育部、财政部有 关负责人员组成, 协商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和总 体规划,根据“ 985 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提出进入“ 985 工 程”建设学校的基本条件。 17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下设办公 室,具体负责“ 985

22、 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教 育部需要与地方政府和高校进行反复的沟通、协调和谈判 18 , 政治因素在重点建设高校的遴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 211 工程”和“ 985 工 程”,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均发挥了主导作用,遴选标准和程序 也不够明确。在当前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情况下,由国家 指定并重点扶持少数大学的做法需要在政策上认真评估。(二) 德国由第三方机构评选,遴选标准和程序明确 卓越计划由德国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 具体由德国 研究联合会( Deutsche For schungsgemeinschaft )和德国科学 委员会( Wisse

23、nschaftsrat )组成联合评审委员会实施。德国研 究联合会的成员由德国各高校、 研究机构、 科学联合会和科学院 等构成。德国科学委员会是德国顶尖的科技政策咨询机构之一, 针对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 2005 年 7 月联邦和州政府签署的协议,成立专家委员会和 战略委员会,二者组成共同委员会,并成立拨款委员会,以负责 卓越计划的评选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德国研究联合会任命,由 14 名成员组成,其 中 10 人来自高校, 4 人来自其他研究机构。专家委员会成员熟 悉德国的科研体系, 其职责是从专业角度对研究生培养机构和研 究中心进行评估。战略委员会成

24、员由德国科学委员会任命,由 12 名成员组成,包括 6 名科学委员会成员和 6 名非科学委员会 成员, 6 人来自高校, 6 人来自研究机构、公司等其他机构,主 要负责精英大学的遴选工作。 共同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确定资 助条件和根据专家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的建议给出最终评选意 见。拨款委员会拥有最终决定权, 在共同委员会推荐意见的基础 上通过投票做出决定, 最终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发布资助决 定。拨款委员会由德国共同委员会的 26 位成员、联邦科技部长 和 16 个州的科技部长等 43 名成员组成。 19 来自教育科技界的 专家学者 16 人,占 37%;其他校外科研机构和公司人员为 10

25、人, 占 23%。政府官员为 17 人,占 40%。共同委员会的成员每人有 15张选票,州政府科技部长每人有 1 张选票,联邦政府科技部 长有 16 张选票。19 代表学术界的共同委员会成员拥有 39 张选 票,政府官员拥有 32 票。共同委员会成员拥有拨款委员会一半 以上的表决权, 体现了专家的主导作用, 平衡了学术界和政府的 关系。共同委员会根据资助目标, 针对三类项目确定不同的遴选标 准。研究生培养机构主要考察申请单位的研究环境、研究能力、 对青年研究人员培养能力以及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等。 20 研究中 心注重研究的质量和原创性、 在本研究领域的影响、 促进青年研 究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

26、会、 对大学发展的影响等。 21 精英 大学主要强调研究成果、 对顶级人才的吸引力、 青年研究人员的 发展空间、目标的合理性、目标与措施的关联性等。 22 三类项目对德国所有大学开放, 各个学校均可以提出申请。 23 遴选分为两轮, 间隔约一年。 第一轮的审核人员均为独立于政府 的学者, 主要从学术角度进行评价。 第二轮评选过程中政府才得以参与, 对第一阶段筛选出来的项目进行再次评审, 最终确定入 选名单。 24 卓越计划是一场动态竞争,鼓励新旧交替,只资助 真正有水平的项目和高校。卓越计划二期评选新增 5 所精英大 学,一期入选的 9 所精英大学中的哥廷根大学( George August

27、University of Gttingen)、弗莱堡大学( University ofFreiburg )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 Insititutf u rTechnologie )等 3 所大学被淘汰。四、结论与建议(一)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建立分层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 在资源相对有限、 高等教育 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政府无力对所有高校予以均衡投入, 齐 头并进的绝对公平道路走不通。因此,德国放弃了平等制,实行 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倾斜性投入, 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克 尔(Clark Kerr)认为,不同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占比例有所 不同:美国、日本占入学人数的 10%-20%,英国为 50%-60%,德 国的百分比更高。 25 单纯依靠精英大学的扩张增加高等教育规 模会带来功能失调, 德国是反面的典型, 而美国和日本则是正面 的例证。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 不同的功能, 解决好精英与大众的关系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