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_第1页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_第2页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_第3页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_第4页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作者:苗明三, 张玉林, 杨亚蕾, 尹俊涛【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性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1。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

2、大量的用药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2。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用药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坚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更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某种药物的反复应用使我们观察到了其疗效并逐步认识到了它的性质,再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概括,总结出药性理论,可见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临床实践3。1 问题的提出 中药药性理论作为指

3、导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在中药的应用和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临床应用结果的内容又反过来完善了药性理论1,但后一部分相对要少得多。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必定要与现代科技交融,也进行了多种尝试。但起源于两个体系的巨大差异,使这种交融不知从何入手。中医药以临床疗效取胜,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药要实现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其前提,而中药的现代研究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基础性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与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中药药性

4、理论的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与先导。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3。只有构建起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才能为中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切实提升中医药学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2 药性理论已有的现代研究2.1 化学成分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药性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如附子等温热药均含有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兴奋剂样广泛的生理作用,与祛寒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相符。辛温药大多含有挥发油成分,苦寒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甘平药的化学成分除含糖类较多外,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5、、维生素类成分也较多,这类成分可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即有“扶正”作用。也有报道中药药性热、温、平、凉、寒与Fe的含量比例呈正相关;与Mn的含量比例呈负相关。2.2 药理作用研究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所组成的复方口服后能使寒证患者低下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多巴胺-羟化酶的活性增加,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生成,对内分泌腺的功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寒性药的作用与热性药物恰好相反,寒性药知母、石膏等所组成的复方能使热证患者亢进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减弱,体内多巴胺-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尿中儿茶酚胺和cAMP的排出减少4。酸味药的收敛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病

6、原微生物、凝固、吸附及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苦味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消炎和强心等作用;甘味药具有调节机能,补其机体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杀菌、解热、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利尿等方面的作用5;辛味药的发散解表作用主要表现在解热、抗菌、抗病毒及协助发汗等方面6;咸味药具有镇静、镇痛以及杀菌、解热、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凝血、利尿等方面的作用7。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动物实验也显示,该方能选择性地提高兔、狗在体或离体子宫肌的张力8;麻黄药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浙贝母药性苦、寒、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中药归经与药理作用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22味中药如钩藤、天麻

7、、全蝎等均入肝经,入经率高达100%,这与中医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相吻合9。2.3 临床应用研究中药临床应用是药性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0,在应用基础上总结、归纳、升华得到的药性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 此外,还有从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开展药性理论研究的。3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 中药药性理论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中药药理作用来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药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强调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性”理论赋予了“效应”的内涵。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程

8、(见图1)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已经成为中医药界广泛关注并努力研究的领域,因为相关理论的阐明既是正确把握中药本质,揭示中药应用的前提,亦是中药在临床应用中能否取得确切疗效的保证。从图1可看出,依据中医药理论,中药功能和中药临床应用之间能很好互通,由中药药性功能可推断中药应有的临床应用,同样由中药的临床应用也可推断中药应用的药性功能。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广泛和深入,临床应用和相应的药理作用之间也有了很好的互通,由中药的临床应用可推断应用的药理作用,同样由中药的药理作用也可推断中药应有的临床应用。中药药性与临床应用的一致性、中药临床应用与

9、药理作用的一致性,使药性理论与药理作用也有了密切的联系;药理研究应是目前研究药性的最好、也是既能体现中医药理论指导、又能融合内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药理作用是中药本身功能的现代反映,理所当然中药药性功能和药理作用之间应有很好的互通,但目前缺少的是相关互通的普遍证明。建立中药药性功能与中药药理作用的互通联系,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自身药性与药理的结合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寻找中西药药理的内在联系,应用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药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重视了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性”理论赋予了“效应”的内涵,建立中药药性药效谱,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

10、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药性能是说明中药功效的依据,性能与功效之间是一种陈述说理关系。如对热性药的药理研究表明,热性药能增强物质代谢,使产热增加,如热性药麻黄碱注射后,能使机体的代谢率提高,热性药鹿茸、麻黄、桂枝汤等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热性药附子、丁香、生姜、花椒等有强心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寒证患者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cGMP占优势,寒证、阳虚患者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均能使cGMP/cAMP的比例趋向正常。即热性药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表明温热药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和提高作用11。4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

11、理论相关研究展望 中药药理的研究,能依据微观指标给中药定量定性,使中药获得客观指标,因而在研究上更具有科学性;其次,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扩大了中药原有功效和应用范围,众多中药的潜在功效将被陆续挖掘出来,如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还有消食、利尿等功效,这在历代本草中都极少论述;再次,在中药药性指导下的中药应用,虽然具有灵活性这一长处,但由于过于灵活而变得难以掌握,药效难以重复。和中药相比,西药的针对性之长恰恰弥补了这一短缺,比如抗生素的应用,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使用,其抗菌谱和适应症都是稳定的。如果在保持中药应用上的整体性和灵活性这一药性理论之长的基础上,能吸取自身药理这一定性定量标准化、客观化的指标

12、,中药的应用必然更具有规范性;还有,中药的应用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因此以药性为指导应用的中药,在药效上体现出宏观性和整体性。由于药理所对应的疾病都有相应的病理指标,因而在药效上体现出微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发展上具有中西医结合性。药性的应用依据辨证,药理的应用依据辨病,可见在应用中药时,既要考虑药性与药理的结合,又要使药性与药理的各自所长相互渗透,由此也说明了中药药性与药理的结合应用,不仅具有中西药间的内在联系,也是中西医临床上的相互沟通。 应用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药理学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使药性理论的宏观性、整体性、灵活性与药理的客观性、微观性、针对性相互渗透与结合,也将

13、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药药性的原有功效和应用范围,为中药的新应用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解决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这一关键问题,建立起新的药性理论现代科学体系,促进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王晓红,苗明三,郭 艳,等. 从药性理论的来源看现代药性理论研究J.河南中医,2007,27(6):6.2商庆新.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11.3胡爱萍. 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6,21(10):20.4刘 群, 杨晓农. 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科学版,2006,32(5):981.5于培明 ,田智勇 ,林桂涛.甘昧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77.6周典铭,熊轩玖. 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初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2):48.7于培明,田智勇,陈随清. 咸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J. 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