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_百度文库_第1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_百度文库_第2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_百度文库_第3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_百度文库_第4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_百度文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千年之交、 世纪更迭之际, 人类社会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 这种 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 在 这场变革中财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 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此抒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一、财会人员要有时代意识时代意识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宽泛、时限极其严格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我们不 打算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 仅从会计工作的实际谈谈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富有时代精神的 “三 大意识” 。1、发展意识会计自诞生之日起, 就处在不断的变化发

2、展之中。 十九世纪中叶爆发了工业革命, 确立了工 厂制度。 工厂制度的建立一举解决了现代会计赖以存在的四大基本前提:会计主体、 持续经 营、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工厂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 随后, 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 股份有限公司取代了原始的工厂制度而成为占绝对 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变化,使得会计对“受托责任”的处理凸显出来,并由此形成了 以对外报告为专职的财务会计和以对内报告为主旨的管理成本会计。 在最近几十年内, 由于 人们对物价变动、企业破产、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公司税务等因素高度关注,使会计的内 容进一步充实, 分化出通货膨胀会计、 清

3、算会计、 环境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和税务会计等等, 初步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系统完整的会计体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工具的创新、 社会保险业和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与之相应的又产生了国际会计、 企业集团会计、 跨国公司 会计、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等等。美国伊利洛斯大学 E ? 贝尔考依教授针对现有会计存 在的局限性和会计使用者对更多、更新信息的需要,写了会计未来趋势一书。在书中, 他提出了未来会计的六大发展趋势:社会经济会计。 它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反映和 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旨在真实反映某特定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以及它对社会责 任的履行情况。 人力资源会计。 传统会计侧重

4、于对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计价, 忽视了对 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的计价,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人力资源会计必然应运而生。 产权资 本成本会计。 企业占用的资金通常有两个来源, 即债务资本和产权资本。 现有会计只确认债 务资本的成本, 而不确认产权资本的成本, 似乎运用产权资本是无需花费代价的, 这是一个 严重的误区。 现金流量制会计。 这种会计不仅记录与某会计期间的现金收支有关的会计事 项(现金制会计 ,也记录由销售所引起的人欠或欠人的现金流量(指应收帐款的收回和应 付帐款的偿还权责发生制会计 。现金流量制会计是将现金制会计和权责发生制会计融 为一体的会计核算系统。 建立这种会计制的根本目的,

5、在于向企业利益关系人提供他们在决 策过程中所必需的现金流量信息。 财务预测的编报。 企业财务预测的编报主要是对企业的 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预测。随着电脑的普及和预测软件的开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降低了预测的成本, 使企业有可能编报财务预测资料。 编制增值报告。 不少会计学专家认 为,现在的“净利”面太窄,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他们主张计算增值额,并编制 增值报告, 以便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我们姑且不去评说贝尔考依教授的 观点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会计从来不会停滞不前,总在不断衍生和翻新。这种变 化,一方面沿着越来越细微的轨迹发展,另一方面沿着越来越宏观的轨迹

6、发展。很显然,如 果我们的财会人员没有发展的意识,没有发展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就必然落伍。2. 创新意识目前, 人类正处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阶段。 知识经济, 其实质就是高技 术经济、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是一种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既给传统的会计的发展、创新带来了机遇, 与此同时,也给它提出了全方位的、严峻的挑战。撮其要者,胪列三个事例:其一 技术创新对传统会计的挑战。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众所周知, 由现代科技革命所引动的经济生活中一系列技术创新是主导当代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关键因 素。一个国家、

7、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经济增长。具体到一 个企业来说, 技术创新可以使其从濒临倒闭的边缘起死回生, 并得以持续发展, 也可以使一 家处于发展颠峰的企业一夜间跌入谷底, 彻底丧失再发展的能力。 不言而喻, 在技术创新条 件下, 企业的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及不确定性水平大大提升, 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更 象变戏法似的扑朔迷离。 这种变化, 使得传统的会计模式无法应对。 传统会计建立在借贷记 帐法、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这一模式对于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企业有 形资产的流动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因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企业专利权、专营权、版权、技术 秘方、商标权、品

8、牌权、商誉、回避竞争协议、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市场开发、技术 引进、 人才引进等无形资产的揭示则显得有些黔驴技穷, 不能真实地、 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 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此技术创新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模式的诞生。其二 金融工具创新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自 70年代以来, 金融创新浪潮席卷全球, 波及金融 业务的各个领域。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全球性的金融创新大趋势已露端倪。 现在金 融工具创新已由第一代(现金、银行存款和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向第二代(即衍生金 融工具迈进。在这一阶段,一种新设计的金融工具随时都有可能投入市场,参加运作。如 一些银行、 证券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新

9、 “组合” 的衍生工具, 象 “封顶” 、 “保底” 、 “加圈” 、 “互换期权” 、 “汇价幅度期汇”之类,还有新的不动产类衍生工具和通货膨胀类衍生工具。 这些新创的金融工具,如果操作得当,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并带来丰厚的投资报酬; 反之,将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导致灭顶之灾的倒闭、破产。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 发展,使得传统会计不能及时、准确、快捷地揭示和披露风险信息,因而也不能以此为基础 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对策。 要适应这一情况, 必须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要素定义、 对会计确 认标准的原则、 对会计计量的基础以及对会计报表结构体系等进行彻底改革。 金融工具创新 呼唤着财务会计的创新

10、。其三 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会计的洗刷。信息产业代表着新一代的生产力,是促使世界从工 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 毫无疑问, 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将获 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全球卫星通讯的实现和互联网络的建成, 对以人 工系统为基础而构筑起来的现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将是一次飓风式的洗礼。 现有会计模式 仅局限在帐户左方记借, 帐户右方记贷; 仍利用三个世纪以前发明的反向抵减技术来实现会 计信息中的正、负数表达;仍运用纸张、笔墨加算盘等技术手段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加 工、显而易见,这种会计模式的建立是以语言的产生、文字、纸张及印刷术的发明为技术基 础的,

11、已经适应不了信息技术革命这一技术基础, 容纳不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强大信息 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发展呼唤着财务会计的创新。3、开放意识开放是我国的一项深入人心的基本国策。就会计领域而言,开放的必然性在于:第一,在较 长时间内,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会计只是充分反映经济活动, 监督经济过程的卑微 角色,而不能成为“民众利益的看门狗”和“国家不花钱的经济警察” ,根本担当不了主导 社会资源流向和主导社会财富分配的重任。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需要建立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模式, 这当然离不开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引进会计 国际惯例,引进西方的财务呈报概念框架,建

12、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框架体系。第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 相互交往日益频 繁、 各国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 国家与地区间的分隔也逐步消除,会计及会计学科的国际一体化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综上所述, 作为跨世纪的财务人员, 必 须有开放的意识,以博大的胸襟,对西方会计进行精严的选择,吸取对我有用的东西,推动 中国的会计事业和会计学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二、财会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知识经济时代, 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 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度。 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名合格财会

13、人员, 必须有相关的知识 作基础。1、通晓专业理论按高标准要求, 一名出色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宽厚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 鉴 于目前财会队伍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 我拟将会计专业理论分成几个层次, 并依据这些理论 与会计实务关系的远近, 提出程度有别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同仁共 勉。第一 了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事物(认识 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会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唯物辩 证法的方法论。具体来说,主要有逻辑方法、实证方法、比较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除此之 外,还有一些获取感性知识的具体方法,如数学方法

14、、统计方法、历史方法和经验方法。它 是一个由哲学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会计具体研究方法所组成的多层次、 多种类方法的 有机体系, 是更有本质的理论。 它对于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 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 重要的作用。 财务理论研究人员对这些研究方法必须有透彻的领悟和精湛的运用技术巧。 只 有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就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方法论, 对于从事具体财会工作的同志来说, 对这些方法也要有一个起码的了解, 因为这有利于财会 人员从最高层次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运用它指导具体工作。第二 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会计

15、学 的质的规定性的, 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如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费用、资金、营运资金、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存货、递 延资产、制造成本等。二是会计工作质的规定性,如会计本质、会计属性、会计职能、会计 对象、会计地位、会计任务等等。这些是最为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构成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 基石。 会计发展理论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 从不同时期会计环境与会计实践、 会计理论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形 成的关于会计进化规律性的理论。 比较会计理论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国家 (地区 的会 计问题

16、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的系统知识, 其内容涵盖比较会计的概念与形成基础, 比较会计 的内容与方法、 结论与建议等等。 会计基本理论与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之间互为前 提、互相制约。其中会计基本理论是主体,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是支撑,三者辩证 地统一于会计理论体系之中。 财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学习这些理论, 力争熟悉这 些理论。 因为这些理论是从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会计的一般规律。 财会人员熟悉了 这些理论, 能够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 提高财务分析能力, 为领导决策 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此其一。 其二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关系密切。 会计实务必须得会计理 论的

17、解释和说明, 才能得以继续维持; 而会计理论也只有在解释和说明会计实务中得以验证。 譬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业务是财会人员经常要处理的会计实物, 正确处理跨期费用是均 衡各期费用,正确如实计算成本的需要。之所以需要处理摊提业务,我们可以用继续经营、 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给予解释和说明。 为了考核各期的经营成果需要分清 各期的费用, 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标准来划分各期费用, 已付但应由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要 列为待摊费用, 预计将要付出的费用应由发生之前各期负担的, 要预先计提。 财会人员熟悉 会计理论, 用理论对这两类实务作出解释和说明,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业务处理就不再是随意的

18、、盲目的了,而是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的了。第三 掌握会计应用理论。会计应用理论是研究会计工作量的规定性的理论,它主要研究会 计工作的运行规则及完善问题, 对会计实务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会计应用理论致力 于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一是财务通则、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的完善 问题:二是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的存废问题。 会计应用理论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具体化, 是联 系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会计应用理论与会计实务联系最密切、 关系最直 接、应用性最强的理论,而且包含许多政策性规定,对此,财务人员就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 了解、熟悉阶段上,而要达到准确掌握和运用的程度。2、善长

19、计算机操作笔、纸、算盘是传统会计工作的“老三件”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这“老三件”即将完成 其历史使命,进入历史博物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络的开通,预示会计工作 的手段、工具、条件的一场革命。事实上,电子计算机现在已部分地取代了笔和算盘,估计 在财会工作中完全实现计算机化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尽管不少财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的普及 培训,但成效不宜高估,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用计算机打字和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水平 上, 与财务工作计算机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所以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是要学会计算机的操作, 并能针对本单位、本企业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编制程序、存储信息,财务分析和编制报表。 这不是过高的要求, 而是最起码、 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