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薄基底膜肾病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1.gif)
![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薄基底膜肾病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2.gif)
![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薄基底膜肾病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3.gif)
![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薄基底膜肾病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cef6e358-2f60-44ed-8869-108393cf11b0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薄基底膜肾病 近年来,随着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检查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发现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变薄是部分无症状性血尿的唯一或主要病理改变,并提出了薄基底膜肾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这一新的诊断名词。随后发现GBM变薄尚可见于多种疾病,现就此方面的有关进展简述如下。 (一)GBM厚度的变异 由于完全正常的肾组织来源困难,故通常以尸体肾、移植供肾以确定正常的GBM厚度1。文献所报告的正常GBM厚度差异较大,除因肾
2、组织来源不同外,尚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及性别1,2:正常人出生时GBM厚度约为100 nm,2岁以内增厚较快,9岁以后则缓慢增厚,40岁左右达高峰。儿童各年龄阶段GBM厚度范围(均值)如下:13岁100340(220) nm,5岁130380(260) nm,7岁160410(280) nm,9岁180430(300) nm,12岁190440(310) nm。男性GBM厚度显著厚于女性,成年男性GBM厚度为342494 nm,女性为315448 nm。 2.测量方法:GBM厚度在同一肾组织的不同肾小球之间、同一肾小球的不同毛细血管袢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差异35,前者称为球间变异,后者称为球
3、内变异。因此,应测定23个肾小球的多个血管袢的GBM厚度,求出均值以保证可靠。测定GBM厚度的方法目前有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和调和均数(harmonic mean)法二种。算术均数法需选择适宜测量的GBM节段:同时见到内皮细胞窗孔紧贴GBM内层呈线状分布和上皮细胞足突间隙,此目的是为避开正切面(tangential cuts),以减少因切片与GBM间角度的变异而造成GBM增宽的假象,Dische1认为这就增加了主观因素。调和均数法则随机测量毛细血管袢GBM厚度并对正切面进行数学校正,故无上述缺点,但计算繁琐。由于调和均数法测出的GBM厚度为正态分布,而用算术均数法测出的为
4、偏态分布,故Dische1认为测量2个或2个以上的肾小球GBM的调和均数,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此外,Coleman等4推荐应用GBM厚度分布直方图来全面衡量GBM厚度,可避免漏诊TBMN。 3.固定方法:肾组织标本如单独用饿酸固定,则可使组织在脱水阶段被抽提出大量的脂质和少量的蛋白质,标本皱缩而影响GBM厚度3。 (二)GBM变薄与血尿的关系 病理研究表明,GBM变薄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如Abe等6在998份肾活检标本中发现有8例GBM变薄(200 nm),他们均来自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的患者。即使在呈其他病理改变的肾脏病中,伴有GBM变薄者血尿发生率亦高于无GBM变薄者。如在
5、一组IgA肾病中伴有GBM变薄组镜下血尿发生率为96%,而单纯的IgA肾病(GBM厚度正常)为72%(P0.02)7。对临床表现为特发性血尿患者肾组织病理研究亦显示GBM变薄或TBMN发生率较高,如在儿童再发性血尿中发生率可达26%。成人肾性血尿中发生率可达28%,高于IgA肾病(21%)3。可见,GBM变薄与血尿之间存在病因关系。 有关GBM变薄何以发生血尿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学者应用“修复缺陷学说”解释TBMN的血尿发生机制。该学说认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存在有红细胞可以通过的自然孔道(leaks),其数目与GBM厚度有关,当GBM变薄时,孔道数目增加,长度变短,使红细胞渗漏压增加而发生血
6、尿8。 (三)TBMN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TBMN诊断的必备条件是GBM变薄,但何谓变薄尚未统一,应用各种有病变的肾组织,或以往他人的资料,无性别及年龄匹配的GBM厚度作对照是不妥的9。Dische1建议各单位应尽可能用标准方法建立自己的正常GBM厚度范围。Cosio等10采用的GBM变薄标准 如下:(1)弥漫或节段性GBM变薄,平均厚度200 nm;(2)GBM变薄的区域占血管袢滤过膜的50%以上;(3)有一个以上的血管袢GBM变薄。TBMN诊断标准应以严格为宜,因:(1)GBM变薄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可达5.2%9.2%,当在血尿患者中发现GBM变薄时,尚难确定其就是病因9;(2)GBM变
7、薄可为后天获得性病变(见后述)。Abe等6提出的成人诊断已被部分学者所接受2。具体如下:(1)光镜下肾小球正常或轻微异常;(2)GBM弥漫性变薄,厚度200 nm或更薄;(3)免疫荧光检查未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4)除外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 AS)和其他系统性疾病。儿童病例可借鉴此标准,但应根据各年龄段的GBM正常范围以确定GBM是否变薄。TBMN应与I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AS相鉴别,其中与前二者区分相对较易。当AS有典型临床表现(肾功能减退、神经性耳聋、眼异常)及特征性病理改变(GBM致密层不规则增厚及广泛撕裂)时与TBMN鉴别不难。但儿童病例可缺乏
8、典型症状而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GBM变薄亦可是唯一病理改变。因此,仅根据临床表现及电镜检查易将早期AS误诊为TBMN,此时,免疫组织化学或荧光检查有助于二者的区别。简言之: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domine ant, XD)的AS(约占总AS的85%),其GBM缺乏Goodpasture(GP)抗原,即缺乏胶原3链的非胶原结构区的28 000单体,用Goodasture综合征患者血清或多克隆抗GP抗原兔血清孵育肾标本,XD-AS的肾组织均不着色。而TBMN均可正常着色;同样,针对5()链胶原区域的单克隆抗体不能着染XD-AS肾标本,而TBMN染色正常,TBMN肾小球对GP抗原单克隆
9、抗体染色亦正常11。 (四)TBMN和IgA肾病 IgA肾病可发生多种形式的GBM损害,其中GBM变薄引人注目。Cosio等10报告IgA肾病中GBM局灶或弥漫性变薄的发生率为12%,系膜增殖性肾炎中为13%。Berthoux等7报告IgA肾病中约1/3发生GBM变薄;IgA肾病合并GBM变薄有以下特点:女性比例高,镜下血尿多见,多数有肾脏病家族史。Berthoux等7认为GBM变薄可能是IgA肾病独特的病理学标志,亦可能是二者偶合或致病基因上存在某种关联。Cosio等10根据IgA肾病和系膜增殖性肾炎中GBM变薄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且多数有血尿家族史的特点,认为肾活检中发现GBM变薄提示
10、以下几点:(1)存在家族性血尿;(2)GBM变薄者易罹患其他肾小球疾病;(3)当TBMN和其他肾小球疾病并存时,前者常干扰后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对IgA肾病并GBM变薄病例的临床过程报告尚不一致,Cosio等报告这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病理损害均较重,而其他报告显示其特点类似单纯的TBMN。 (五)GBM变薄的发生机制 1.基因突变:家系调查表明,TBMN约80%100%有阳性血尿家族史,后代中约50%发病,男女比例接近,显示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11。此点与AS主要以XD方式遗传不同,加上免疫组化检查所见TBMN之GBM存在GP抗原而XD-AS缺如,说明二者有本质的区别。GBM主要由胶
11、原组成,其分子由三条肽链缠绕而成。已知链()亚单位有6种,即16链。相应的编码基因为COL4A1COL4A6。1()、2()链广泛分布于多种基膜,而35()链则主要分部于肾脏、耳、眼。已证实XD-AS发病系因COL4A5/COL4A6(位于X染色体)突变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AS与COL4A3、COL4A4(位于2号染色体)突变有关。TBMN患者GBM极度变薄提示有胶原缺陷11。有人推测,胶原基因突变产生了TBMN。从遗传方式看,COL4A5、COL4A6在TBMN中的致病性可除外,有学者也排除了COLA1、COL4A2突变与TBMN有关的可能性11。最近有学者报告在一个良性家族血尿的家系中
12、(先证者为TBMN),发现编码4()链胶原区域的COL4A4发生了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12;但另一项研究则未发现TBMN家族存在有COL4A3、COL4A4突变,同时也排除了GBM另外二种组分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和层粘连蛋白B2(laminin B 2)的编码基因突变与TBMN发病有关,说明TBMN基因存在异质性(heterog neity)13,其确切定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2.获得性GBM变薄:多种获得性肾小球疾病可有GBM变薄,但有学者认为这不能除外是原发病和TBMN并存10。Coleman等5曾测定了8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的GBM厚度,发现6例(6/
13、8)肾组织含有GBM显著变薄的肾小球,其中4例平均GBM厚度亦变薄,这些病例均无肾脏病家族史。对一例局灶性球性硬化者连续3次肾活检显示,其GBM厚度由正常而进行性变薄。他们还注意到即使已变薄的GBM,亦可随原发病好转而增厚至正常,即GBM厚度呈可逆性改变14。有学者报告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尿异常患者GBM厚度的测量结果,发现接受金制剂治疗者,其GBM厚度显著薄于未接受者,在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内含有金颗粒者几乎均发生了GBM变薄15。可见,GBM变薄可为继发性或获得性病变。已知脏层上皮细胞是GBM合成的主要细胞,其功能损害可导致型胶原合成和分布失衡而使得GBM厚度异常。 参考文献 1Dische
14、 FE. Measurement of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thickn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iagnosis of thin-membrane nephropathy. Arch Pathol Lab Med, 1992, 116:43-49. 2Bodziak KA, Hammond WS, Molitoris BA. Inherited disease of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m J Kidney Dis, 1994, 23:605-618. 3Perry GJ,
15、George CRP, Field MJ, et al. Thin-membrane nephropathy-a common cause of glomerular haematuria. Med J Aust, 1989, 151:638-642. 4Coleman M, Haynes WDG, Dimopouls P, et al.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bno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apparently idiopathic hematuria: ultrastructural morphometric analysis.
16、 Hum Pathol, 1986, 17:1022-1030. 5Coleman M, Stirling JW.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thinning is acquired in minimal change disease. Am J Nephrol, 1991, 11:437-438. 6Abe S, Amagaski Y, Iyori S, et&nb sp;al. Thin basement membrane syndrome in adults. J Clin Pathol, 1987, 40:318-322. 7Berthoux F
17、C, Laurent B, Alamartine E, et al. New subgroup of primary IgA nephritis with thin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syndrome or association.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6, 11:558-559. 8Schurek HJ. Mechanisms of glomerular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Kidney Int, 1994, 46(Suppl):12-16. 9Cameron S. T
18、hin-membrane nephropathy-how thin is thin? Lancet, 1990, 336:469-470. 10Cosio FG, Falkenhain ME, Sedmak DD. Association of thin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with other glomerulopathies. Kidney Int, 1994, 46:471-474. 11Vriesman PJC. Thin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in adults. Nephron, 1998, 79:1-7. 12Lemmink HH, Nillesen WN, Mochizuki T, et al, Benign, fami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81-2024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别墅租赁定金及维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理发店转让合同-附带店铺装修及经营策略指导
- 二零二五年度砂石料运输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协议
-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数学教育分析
- 提升安保措施保障智慧旅游出行安全
- 专业育婴师服务合同
- XX省重点水电工程扩建项目合同2025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书
- 产品售后保养服务合同样本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医保基金监管培训课件
- 产程中的人文关怀护理
- 开工第一课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4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内脏疾病康复》课件
- 串通招投标法律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