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08年考题答案_第1页
大连理工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08年考题答案_第2页
大连理工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08年考题答案_第3页
大连理工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08年考题答案_第4页
大连理工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08年考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 10 分):1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 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 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2识别出系统中的独立子系统,进一步识别出这些子系统中必须同时求解的方 程组及其对应的循环回路或最大循环网,将系统中的节点、拟节点按信息流方向 排出没有环路的序列,确定有力的求解顺序。3最好的设计变量选择是使设计方程得到一个开链结构。4质量衡算方程、相平衡方程、组分归一方程和焓衡算方程。5利用热力学原理,将反应、分离、换热、热机、热泵等过程的用能特性从用 能本质的角度一致起来, 将全过程的能量综合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换热网络综合 问题。二

2、、判断以下问题是非( 10 分)(1) 采用夹点设计法设计换热网络时,为保证系统的最大热回收,应避免热物 流穿越夹点。 (N)(2) 热泵与系统热集成时,将热泵穿越夹点放置是有效的热集成。(Y )(3)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循环回路一定构成最大循环网。 (N )(4) 采用断开热负荷回路的方法调优换热器网络,合并换热器后的结构除了需 要保证每个单元设备热负荷为非负外,还要检验每个单元设备的传热温差是 否大于或等于最小的允许传热温差。 (Y )(5)R 组分简单塔精馏分离序列的综合问题,可以看成是 R-1 阶段决策问题。(丫) ( 6)系统的自由度为系统变量数减去描述系统的所有方程数。(N )(

3、7) 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组定义为多余断裂组。(N )(8) 穿越夹点的热流量为零,则夹点处的传热推动力为零。(N )( 9) 利用能量松弛法调优换热器网络,调优前后系统所需的冷、热公用负荷不 变。 ( N )(10)对于已给定热交换量的情况,通过热交换面的传热温差愈小, 过程的不可 逆性愈小,有效能损失小。(丫)三、过程系统分解(15 分)1 识别不相关独立子系统;2 断裂所有最大循环网;3 画出迭代计算顺序图。S12解:利用单元串搜索法得到系统有5 个回路:A(1,2,3,1)B(2,3,4,2)C(6,7)D(5,6,7,5/0E(5,7,5)系统有 13个六股:S2,S

4、3, S4, S5,S6,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6其对应的回路矩阵:S2S3S4S5S6S8S9Sl0SilSl2R所以断裂 S3, S9,S12计算顺序为:A111B111CDEf1211133112111311丿212112Si2根据II-其中 S2, S , S5, S6S3S8, S10S9S11S12S3S911四、(15 分)一换热网络中有两股热物流及一股冷物流,数据如下表1 所示。若系统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 20C,试确定过程的夹点温度、最小公用工程冷负荷 和最小公用工程热负荷,并利用夹点设计法设计该换热过程的初始网络。若Tmin10

5、C,试用 T-H 图定性分析最小公用工程冷、热负荷是增加还是减少表 1 物流数据物流标号初始温度Tin厂C终了温度Tout/ C热容流率1CP/(kW?C-)H1505025H21004030C32012040解:用“问题表格” 算法(1)按Tmin=20E,得到问题表格( 2),见表 2。表 2 冋题表格(1)Tmin20C子网络序号k冷物流及其温度Cicii i i ic热物流及其温度H1H2SNi120i iiI|140SN2i80 -11I1100SN330 _1I I50FSN420 -l1l1401(2)依次对每一子网络做热量衡算,得出结果列于表 3,则得到有关信息如下:表 3冋题

6、表格(2)子网络序号赤字D/kW热量/kW无外界输入热量热量/kW外界输入最小热量IkQIkQSN-2500250350600SN600250-3506000SN-750-3504000750SN1004003007506501,夹点位置在第 2 与第 3 子网络的界面处,夹点温度是:热物流的温度为 100C,冷物流的温度为 80C。2,最小热、冷公用工程负荷分别为Q,min=350kVVQmn=650kV;最大热回收=3650kW(2).换热网络的设计a.热端的设计见表 2,冷端由子网络 SN1,SN2 组成,其中包含的物流有H1,C1,设计网络见下:夹点CP2540Q12501600b.冷

7、端的设计见表 2,热端由子网络 SN3,SN4 组成,其中包含的物流有 H1,H2,C1,设计网络见下:五、现有一五组分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组成和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如下表所示:CPQ502512504030180020402400序号组成(摩尔分率)相邻组分相对挥发度标准沸点(o C)ABCDE工艺要求得到高纯度的单组分产品,试用有序直观推断法进行分离序 列的综合。分离易度系数计算公式:CES= f*,f = D/W 或 WD, f 1 , = | Tb|解:(1)根据经验规则 1、2,分离采用常规精馏,加压。(2)规则 3、4 未采用。(3)根据规则 5,B/C 的分离应放在最后。(4)根据规则 6, C 组分应优先分出,但规则 5 优先于规则 6,故 C 放在 最后分离。(5)计算分离易度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