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检测规程_第1页
X射线检测规程_第2页
X射线检测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 射线检测规程1人员资格和职责1.1 从事射线照相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II 级证书具有评 片、审核和签发报告的权利。1.2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低于 1.0。1.3 射线人员应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法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4 射线人员应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忠于 职守。1.5 认真做好无损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2 检测操作流程图3透照方式3.1透照原理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的

2、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该试件, 该局部区 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 把胶片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 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透照可编辑范本量(射线强度乘以时间),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 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把底片 放在观片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不同形状的影象, 评 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焊缝质量。3.2定向机透照。选用80X150胶片透照,每张底片的标记如下图3.3曝光量选择定向X射线机拍片时,曝光量推荐应不低于15mA

3、 min。焦距选择600mm 3.4检测设备与材料采用XXG-2505定向X光机检测。管线与法兰连接处,采用着色磁粉方法进行 检测。3.5选择原则根据NB/T47013-2015和SY/T4109-2013标准对K值的要求,考虑缺陷的检出率,其次要考虑到工作效率并应结合现场条件的可能,选用单壁透照和双壁单影透照技术,根据实际应选择内透法。3.6 象质计:选择线形象质计(GB5618-85 SY/T4109-2013 NB/T47013-2015)可编辑范本4胶片保存 4.1胶片、底片不可接近氨、硫化氢、煤气、乙块、酸等有害气体,否则会产生 灰雾。4.2装片或取片时,胶片与增感屏应避免磨擦,否则

4、会引起擦伤,形成伪缺陷。4.3胶片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通常以1015C最好,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4.4胶片应远离热源和辐射,在暗室红灯下操作距离不宜过近,暴露时间不宜过 长。4.5胶片应竖放,避免受压感光。5合格底片标准5.1黑度选择的曝光条件应使底片有效评定区域的黑度范围X射线底片黑度1. 23.5,灰雾度小于等于0.35.2像质指数:像质指数与透照厚度的关系如下表透照厚度mm>6-8>8-12>12-16>16-20像质 指数编号14131211线直径mm0.1600.2000.2500.3205.3影像识别要求底片上的像质计影像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

5、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 缝形象,在焊缝影像上,如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 m的像质计钢丝影像,就认为是可识别的。5.4不允许的影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域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缺陷或其它妨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6 评片6.1 评片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并须遮盖来自观片灯的多余光线。6.2评片人员应按SY/T4109-2013标准对底片进行质量评定。6.3 评定焊接质量前应先评定底片质量,凡不符合合格片标准要求的底片均作废 片处理,并及时通知复照。6.4 填写评定结果时,对超标缺陷应予“四定”(定性、定位、定量、定级), 对非超标缺陷也应做好定性、定量、定级并做必要的记录。6.5 评片人员应在评定记录上签注姓名、资格、日期。6.6 为了保证评片的准确性,建立复评制度,复评(审核)人员必须持有省劳动部门颁发的RTII级资格证,复评(审核)人员是检查初评人员评定结果的正确性。6.7 底片评定中,有疑难的缺陷无法确定时,评片人员应根据焊接工艺和透照原 理进行分析确定,必要时辅助其他检测方法辅助确定。6.8 底片评定后对不合格焊缝底片应及时开出返修通知单,返修单应注明返修部 位、长度、时间。7 资料整理和存档7.1 RT检验之后对检验结果及有关事项进行详细记录,并写出检验报告。7.2 报告的内容包括: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规范、标准、工件名称、底片编 号、拍片日期、缺陷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