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_第1页
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_第2页
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作者:薛建江 乔海霞 刘进军 季建军 张玉妥邱景富【摘要】目的:建立抗菌中药对临床常见病原性细菌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6种常用抗菌中药(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分别 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lmg/Lo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对金黃色葡 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o结果:建立了中药 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黄连、大黄与连翘抑制细菌的作用较强,MIC值均 0. 05mg/L,其中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值为0. 00625mg/L)。结论:应用本方法可以进行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抗

2、菌中药对 所试验菌种表现不同的抑菌作用。【关键词】 中草药;微生物敬感性试验;抗菌药;细菌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detect the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ainst pathegenic bacteria .Methods:Six varie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ptis etc)were selected and extracted with pure water to make

3、concentrated with lmg/L Three different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in vitro with liquid dilution method to the selected medicineResults:The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to detec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

4、ree herbs had inhibition effects on the strains of test, among which Coptis Chinesis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and MIC was 0. 00625g/mL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Conclusion:The method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egree of inhibition effec

5、t for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different bacteria were differentKEY WORDSChinese Herb, 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 AntiBacterial Agents, Bacteria中药儿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现代预防和控制细 菌性感染疾病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应用中药进行抗感染治疗具有副作用小, 药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势1, 2。在清热解毒抗菌类中药中开发抗菌 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长期以来,对于抗菌中药作用机理的较少认识限制

6、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H前,尚无统一规范的中药抗菌作用评价方法。为此, 本研究拟应用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检测方法,检测6种常用抗菌中药(大黃、 苦参、连翘、黃连、生地、知母)对三种常见病原性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建立一种可以规范的中药抗菌作用 检测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菌株的选择选择三种不同病原性细菌的标准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9523作为受试菌株,以上菌株全 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2 中药的选择选择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大黃、苦参、连翘、黃连、生地、知母) 作为本次

7、研究所用药物。全部药物购自河北北方学院中医门诊部。1.3 中药的提取分别将上述中药置于37 °C温箱烘干至易于研磨为止,准确称取50g中 药于250mL蒸镭水中混匀,浸泡lh,用微火加热煮沸30min,收集煎液,用无 菌滤纸过滤,继续加水250mL,同法煎制,30min后收集。将两次煎液收集合 并,应用加热的方法将药液浓缩至最终质量浓度为1 g/mL3o1.4 细菌的培养与稀释将选定的实验菌株,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35°C孵育24h,进行菌落形态 观察并进行生化反应再次鉴定后备用。菌液浓度的配制方法为,挑取菌落用 23mL无菌生理盐水校正至0. 5麦氏比浊单位,使其含菌量为

8、1.5X108CFU/Lo1. 5 MIC的测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液体稀释法测定实验 菌株的MIC值,通过琼脂平板抑菌法观察上述不同抗菌中药的MIC结果。具体 应用2倍稀释法对药物进行稀释,稀释液为Mueller-Hinton液体培养基,每 种中草药的剂量分别为0.100、0.050、0.025、0.0125、0. 00625mg/L,在每个 试管中加入1.5X108CFU/L的细菌10 UL, 35 °C培养24h,分别转种普通平板 培养基,24h后无细菌生长的试管则为MIC。所有试验均在不同日期重复3遍。2 结果中药大黄、黄连和连翘对三种受试菌株都具

9、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MIC值W0050mg/L,其中黃连对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值为 0. 025mg/Lo而知母、生地和苦参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MIC值0. 100mg/L, 不同中药对不同细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特性。见表1。2008年6月薛建江等:6 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第3期2008年6月河北 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3期表1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受试菌的MIC结果3 讨论抗生素的应用使人类许多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 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大量耐药性细菌的岀现,降低了现有抗生素的 应用效率,耐药性细菌感染严重地威胁着人类

10、的健康。研究和开发抗菌中药对 解决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抗生素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我们也看到, 传统中药对常见病原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传统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是培养基的使用不统 一,菌液制备不标准,接种量也很难控制。因此,将抗生素敬感试验方法引入 中药抑菌实验之中,改变了上述不足,可以将培养基、菌液浓度以及接种量进 行标准化。从而有助于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在实验中为了避免由于中药煎液的颜色影响对结果的观察,我们在不影 响实验条件与结果的前提下对MIC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琼脂平板方法来 观察细菌在中药作用后是否生长。即将不同浓度中药与受试细菌作用后再分别 转种普通平板

11、培养基,通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判 定。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研究方法可行。本研究结果显示,黃连、大黄与连翘抑菌作用较强。而列外三种药物的 体外抑菌作用则较弱。不同中药对不同细菌表现不同的抑菌作用,我们的研究 结果与有关报道一致4。在所检测药物中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U前,金黃色 葡萄球菌耐药性问题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大量研究报道也指出,黄 连对耐屮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5, 6,如果能够进一步对 黄连的抑菌机理进行阐述,将有助于在金葡菌感染中尝试应用中药进行治疗。 从而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问题。在传统中药中进行抗菌药物的发掘,将有助于发挥传统中药在临床抗感 染中的应用,本研究所建立的中药抗菌作用检测方法为中药抗菌作用的进一步 研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吴整军.中医药抗感染治疗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14 (11) :129612972王嵩.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的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02, 21 (4) :249 2513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