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兰诗备课记录范文木兰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召唤了一代又一代的接受者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木兰诗备课记录,欢迎大家踊跃阅读!一、概述木兰诗这首诗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 第十课)。木兰诗的教学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望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 才能;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H步第二课时,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 理解这首诗详略分明的 写作特色,并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进 理解木兰形象。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
2、)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 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 的部分,理解这首诗歌详略分明的特点。4 、背诵课文。( 二) 、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花木 兰人物形象。2 、在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快速背诵课文。(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 、体验文中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三、学习者
3、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字词还在积累之中。 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欲很强, 喜欢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 朗朗上口的乐府诗歌, 学生们乐读,易背, 因此一定要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才能培养 良好的语感, 另外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上正在形成阶段, 有待培养 提高,因此写作训练必不可少。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诵读法、复述法、鉴赏法和讨论探究法等方法。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是一首典型的乐府诗,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木兰 从军”的画面, 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
4、的情境中来,教学中我主 要采用诵读法,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 深入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 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在诵读品味、细细咀嚼文中精妙语言, 慢慢体味独特情感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 解,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鸣 ; 同时,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 便于背诵,我采用复述法, 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 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 做到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清晰、流畅、 有条理地表达。 诗歌教学还应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我还 运用鉴赏法,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鼓励学 生发挥联想想象, 让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分明的特点, 进一步感受
5、木兰 的形象。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个环节都让他 们独立研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寻求知识。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 花木兰从军片段 ) 、文言文词典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 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 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 欣赏。这个故事最早却一首诗木兰诗 (板书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 、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
6、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 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 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 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 整体感知。1.2.范读课文 (配乐朗读 ) ,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以“木兰”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 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 赏析人
7、物。1 、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到木兰是一个的人”句式来说。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 (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 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 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2. 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 (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 花木兰)。3 、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 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 的特点。、人物赏
8、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2 、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 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3 、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 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 教师适当点拨。4 、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
9、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 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 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 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 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 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于一首诗木兰诗 ( 板书课题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
10、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 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 、诗歌诵读 :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学生比读,互评互读。2 、整体感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各写出了什么 ?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 (13 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 (第 4 段)十年
11、征战第三部分 (56 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 (第 7 段)结尾附文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 、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 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形象: 深明大义、果敢坚强、 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 、品读探究: 第三
12、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 战事紧迫。 c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第 5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 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 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 这首诗的中
13、心思想是什么呢 ?(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的故事, 表现了古代劳动 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 、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 ) 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 ) 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
14、写。一般的就略写。4 、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 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1 、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 ( 请发挥合理的想像 ) ,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 十几年没见面了, 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 ?会说些什么呢 ?2 、互动释疑:四人小
15、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 可片段 ) ,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 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人 称上可用第三人称。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1 、总结存储: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 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在国家需要 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 又谢绝,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 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 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转型对运营管理的影响-第6篇-深度研究
- 地热能产业链经济分析-深度研究
- 广告内容质量评估模型-深度研究
- 农业保险市场竞争力分析-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冻干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2025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在身份盗窃预防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四逆汤对大鼠坐骨神经冷冻保存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分子氧活化行为的研究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光伏发电并网申办具体流程
- 建筑劳务专业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业融资报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区域发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8讲 阻燃木质材料
- 低空经济的社会接受度与伦理问题分析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第1套)
- 央国企信创白皮书 -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 6第六章 社会契约论.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