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_第4页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控制系统( 1)课程设计指导书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 级: 电气定单 2009级一班指导教师:张开如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设计题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2. 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 运动控制系统,陈伯时主编,第 3、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力电子技术(教材) ,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电力电子技术,孙树朴等编著, 2000.7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 课程设计应解决主要问题( 1)( 2)( 3) 滤波);( 4)推导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 计算系统的稳态参数; 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动态设计,确定画出三相全控桥式

2、晶闸管整流电路图,工作段和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ASR和ACR结构并选择参数(注:应考虑给定和反馈计算晶闸管定额参数(电压、电流等)84. 课程设计相关附件这一项不填(所有相关图纸画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位置)5. 时间安排共四周:2012.8.27 2012.9.21。第一、二周:2012.8.272012.9.7理论设计。要求:根据指导书进行设计。 第三、四周: 2012.9.102012.9.21实验室调试(根据实验室情况,可以延期到四周后的周六或 周日做实验) 。二、已知条件及控制对象的基本参数(1) 已知电动机参数为:额定功率PN=3kW,额定电压Un=220V,额定电流In=17.5A,

3、额定转 速nN=1500r/min,电枢绕组电阻 Ra=1.25 Q, GD2=3.53N m2。(2) 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整流装置内阻Rrec =1.3 Q。平波电抗器电阻 Rl=0.3 Q。整 流回路总电感 L=200mH (考虑了变压器漏感等) 。(3) 采用速度、电流双闭环调节。这里暂不考虑稳定性问题,设ASR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 ASR限幅输出Uim*=-10V , ACR限幅输出Uctm=10V , ASR和ACR的输入电阻 Ro=20K Q,最大给定 Unm* = 10V,调速范围D=20 ,静差率s=10%,堵转电流ldbl=2.1lN,临界截止电流|dcr=2

4、lN。(4) 设计指标:电流超调量丁 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on 10%,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过渡过程时间t S 1.5s。三、设计要求ASR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 1)画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和系统的稳态结构图(设( 2)推导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工作段和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3)计算系统的稳态参数,包括:推导计算Kasr公式、推导计算Kacr公式;计算Ce、ncr(临界截止电流Ider对应的电动机转速)、电流反馈系数B、Kasr、Ks和Kacr ;( 4) 滤波);( 5)( 6)( 7)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动态设计,决定ASR和ACR结构并选择参数(注:应考虑给

5、定和反馈动态设计过程中画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动态结构图; 画出三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图,计算晶闸管定额参数; 此小题为选做)若选用锯齿波垂直移相相控触发电路,试画出与电流调节器输出信号和 各晶闸管的连接线路图,并选择触发电路同步电压(画出晶闸管主电路及同步变压器)。四、设计方法及步骤1. 稳态设计PI调节器只有两种状态:饱和( 1)画系统的稳态结构图时,应先画出电路原理图,而此时的 输出达到限幅植,不饱和 - 输出未达到限幅植。参考教材。( 2)在推导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时,注意所谓工作段是指调节器的输出未达到限幅植,此时的 稳态结构图参考教材。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是指速度调节器的输

6、出达到限幅植,此时只有电流环起作用。据此即可推导出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3)将工作段的静特性方程式用相对值表示时,可得到工 1 RnoKASR KACR KsUKasr,所以系统的静差率主要为由于 K asrk acrk S可近似表示为_IdKasrU;S2起作用,而1 S1 SS1可以忽略不计。故系统的静差率I NK ASRU nm / dnSU nm / D由于电动机堵转时n=0,I d=Idbi,代人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可得到一方程。另堵转电流 截止电流Idcr在一条特性曲线上, 程,由这两方程即可推导出计算由于静特性是线性的,所以计算电流反馈系数B时应考虑最大电流情况;同样计算2.电流

7、环的动态设计系统动态设计一般原则是“先内环后外环”,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先应绘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然后先将电流环挑出并设计好,电流环设计可分为以 下几个步骤: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1) 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及简化简化内容: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1) 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即E0。这时,绘出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2)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

8、给定信号改成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绘出单位反馈形式的动态结构图。3) 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最后,由于Ts和 Toi一般都比Ti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绘 出近似后的单位反馈形式的动态结构图。其中T zi=Ts + Toi。(2)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典型系统的选择:从稳态要求上看, 从动态要求上看, 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 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 I型系统。由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 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S qK ASRU nmin所以K ASRIdbl和临界 故可将ncr和临界截止电流Ider也代入下垂段静特性方程式得到另一方 KacRI勺

9、公式。ncr=nN A nN。K也应考虑最大电流情况。U i(s)/ ,则电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采用I型系统就够了。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 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I型系统,显然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Wacr(s)也2iS式中 K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并绘出单位反馈形式的动态结构图和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其中KiKiKsiR(3)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希望电流超调量i5%由教材查表,可选

10、 =0707, kt i =0.5,则1旦4)2KsT iKiciTiRKi 2Ks T iTi注意:如果实际系统要求的跟随性能指标不同,应作相应的改变。此外,如果对电流环的抗扰性能也 有具体的要求,还得再校验一下抗扰性能指标是否满足。(4)电流调节器的实现绘出模拟式电流调节器电路图,并进行电流调节器电路参数的计算。对需要的参数应进行一一 计算。Un E 1 N Ra, E CenN U N 1 N Ra , Ce (U N INRa)/nN1)确定时间常数根据已知数据得:Cm 30Ce/Tm GD2 R)/375CeCm , TlL/R , R Ra RecRlTs=0.0017s ;三相桥

11、式整流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为Toi=2ms=0.002s。可得电流环的小时机电时间常数为: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平均滞后时间3.3ms,应有(12) Toi=3.3ms。因此,取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间常数之和为:T 2=Ts+Toi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验证Tl/T是否大于10。若大于,但由于对电流超调量有较严格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电流超调 量q% 5%,而抗扰指标却没有具体要求,因此电流环仍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WacrK-1iS0.5 ,所以电流环开环增益K为U ctm)I dbl3)选择电流调节器参数 积分时间常数 T=Tl=L/R。为满足q% 5%

12、要求,应取 KiT i0 5Ki iR心,于是,电流调节器比例系数 Ki为Ki亠(式中T iKs由于调节器的输入电阻 Ro=20K Q,可以计算出电流调节器的各参数,并取为标称植。根据计算 的参数验证可否达到的动态指标为q%=4.3%的设计要求。4)校验近似条件a.按电流环截至频率3ci=K,校验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b.按忽略反电动势影响的近似条件:ciC.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ci3. 转速环的动态设计转速环的动态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的选择转速调节器的实现(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1 )电流环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

13、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须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2)传递函数化简按教材求出的cn1近似条件,并忽略高次项,得到降阶的传递函数。3V i3)电流环等效传递函数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U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ld(s) WMs)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 的一阶惯性环节。(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1)转速环的动态结构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实际的电流环后,绘出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2)系统等效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和电流环中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Un

14、 (S)/再把时间常数为1/Kl和To n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的惯性环节,其中T nTonKi3 )转速环结构简化绘出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的动态结构图。4 )转速调节器选择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F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n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F也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WASR(S)Kn( nS 1)nS式中 Kn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n转速调节器的超

15、前时间常数。5)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这样,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Wi(S)Kn(nS)nSCeTmS(T nS 1)Kn R( nS 1)n CeTmS (T nS 1)令转速环开环增益为nCeT m因此Wn(S)6)校正后的系统结构 绘出校正后的系统结构图。7)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转速调节器的参数包括 Kn和n。按照典型n型系统的参数关系hT nKnh 12h2T2n1) CeTm2h RT n至于中频宽h应选择多少,要看动态性能的要求决定。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选择8)转速调节器的实现绘出模拟式转速调节器电路图。9)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1Ton RoCon4色RoRnCnKn10 )转速

16、环与电流环的关系外环的响应比内环慢,这是按上述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特点。这样做,虽然不利 于快速性,但每个控制环本身都是稳定的,对系统的组成和调试工作非常有利。(5)按设计要求的转速环参数计算1)确定速度反馈系数U nmaxnmax2)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的等效时间常数 1/Ki。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Ton。根据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1T nTon2T i AnKITon0.01s。3)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设计要求中虽然允许系统有静差,转速调节器的稳态放大系数很大,因此转速调节器如采用比 例调节器,将很难满足稳定性要求。为此,转速

17、调节器选用PI调节器,按典型n型进行设计。节器的传递函数重写如下:PI调Wasr ( s)Kn( nS 1)nS4)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较好的原则,取h=5,求出转速超调量 bn和过渡过程时间ts。如果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可根据选取的 h值计算有关参数;否则要改变 h值重新进行计算,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为止。当h=5时,ASR退饱和超调量为0/ Cmax 2( z) nN T nn %(-Cr) 和式中,为电机允许的过载倍数,即Idm= In,在本设计中|dbl = 2.1 In,故=2.1迄表示负载系数,既ldl = zlN,本设计设为理想空载启动,故z=0; nN为调速系统开环机械特性的额定稳态速降,CeC(二%)是基准值为Cb时的超调量相对值。CbInR nNC当h=5时,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