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最新资料_第1页
《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最新资料_第2页
《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最新资料_第3页
《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最新资料_第4页
《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最新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美食类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片中展现中国美食的同时, 蕴藏着许多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能将这些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将为地理教学增色添彩。一、舌尖的教学意义1. 开阔视野,认知不同景观。地理景观是地理学习的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与理论相联系可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及分析现象的能力和实事

2、求是的科学态度。纪录片以地域为主线,展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人们获取不同食材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展示不同的地理景观。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或图片的适当运用,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和认识中国各地区的地理景观。2. 真实感受,领略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地理教学的永恒主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第一人口大国,人地关系至关重要,关注人地关系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些真实的影像与震撼人心的解说词对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及对人地关系的走向思考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资 料。3. 实地拍摄,感受文化韵味。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

3、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中学生观赏纪录片的同时也在感受文化韵味,感知国家的变迁,没有任何阻碍,直至人的心田。二、舌尖的教学建议舌尖上的中中蕴含大量地理知识,可作为教学素材利用。1. 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第一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中国从南至北广袤的国土上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 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 这一段生动展

4、现了中国南北方主食的差异,进而延伸到了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以高中阶段为例,可为达成课程标准中“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内容标准提供素材。 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可预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中国南北方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差异?从自然角度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这些自然的差异又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第二部第三集时节 中展现的吐鲁番贫瘠的砾石戈壁并未灭绝生机,天山冰川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常年少有云层遮挡,充足的日照,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这一现象可作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

5、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案例。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可预设问题: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展示的壮族稻鱼鸭共作的古老体系, 水稻田里可以同时养鲤鱼和鸭子,鱼和鸭可以帮助水稻清除虫害, 而它们的粪便又能给稻禾提供充足的养分,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无独有偶,芋头地里施用的肥料来源于湖泥,这里的人类活动显示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段视频可作为课程标准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材料,通过对这些地理现象的感知,学生会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每个人息息

6、相关。同时, 纪录片展示的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第二部第三集时节中介绍成形于2000 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了24 个节气来指导农事。3 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 月蝴蝶化茧,砍枝取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 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 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 南瓜可以收获;待到 9、 10 月,播种?u 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中国农民用祖先的经验感知季节的变化,获得丰沛的回报。这一段可作为课程标准中“农业生

7、产影响因素”的教学材料,观看本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现状及注意事项。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里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掩藏着精灵般的美食一一松茸。云南的雨季从每年的5月底开始,大雨让原始森林里的各种野生菌都迅速疯长出来。松茸出土后,要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 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遵循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约定。第二部第一集脚步中介绍的职业养蜂人老谭和妻子在每年清明时节开始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 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获取甜蜜的美食。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

8、味道也完全不同,这就是蜂蜜的神奇之处。 天气的变化对于花期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候鸟式的生活仰仗自然环境的恩赐。这两段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作为课程标准中“以某区域为例, 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教学素材。 观看纪录片之前可预设问题: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哪些活动?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4.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讲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因为爱自己国家的文化,所以更爱自己的国家。教师无须多言,学

9、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看纪录片时就已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三、纪录片教学的注意事项1.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素材。教师应树立教学素材选择服务于教学的目标,使用纪录片进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整个课堂占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整节课的三分之一以内,否则会反客为主,冲淡课堂氛围。纪录片篇幅较长,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部分,其余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在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应预设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2. 注重与其他媒体组合。每种媒体都有优势与不足,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纪录片在图像和声音呈现上占有优势,但在文字上略有欠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媒体组合,可收到声形并茂和相得益彰之效。3. 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不仅是发掘纪录片本身暗含的教学内容, 而且教师在课外可以发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纪录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