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材总备课科目环境教育教 材 解 读绿色行动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的新理念,努力吸取国内环境教育教科书建设的新成果,全 面探索适合小学生开展的环境教育的新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总 教 学 目 标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 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教 学 重 难 点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突 破 措 施案例引发问题-问题引起

2、探究-探究形成伦理观念-伦理观念促进行动,让学生经 历“认知-情意-行动”的过程。课 时 划 分两个单元,共9个课时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兀习俗与文明单 元 解 读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在保护动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习俗,感受他们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生活方式和 发展模式。教 学 目 标1 .对生命个体生命权的维护和尊重2 .学习不同文化传统下人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的方式与习俗教 学 重 难 点帮助学生感受人类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

3、样化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突 破 措 施案例引发问题- 问题引起探究- 探究形成伦理观念-一 伦理观念促进行动,让学生经历“认知-情意一行动”的过程。课 时 划 分5课时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1.给动物让路教 学 目 标1 .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2 .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3 . 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4 .懂得如何保护动物。5 .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课 程 整 合 点环保在行动教学重点树立关爱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教学难点能够围绕动物保护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 了解

4、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 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一探求新知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 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 伤害。三、拓展应用1、用美丽的

5、图回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 好愿望。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卜几份倡议书(或 宣传单)吧!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2.“煮鸡蛋”的思考教 学 目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标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米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课 程 整 合 点节约能源教学重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难点树立节约意识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资料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 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

6、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二、探究新知:思考: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中,过1分钟就减少1分钟的寿命, 珍惜是从点滴做起的。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 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 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

7、教育教学设计课题3、“游动”的蒙古包教 学 目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标2、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深刻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止确 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 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课 程 整合 点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1、游牧民的

8、生活方式蒙占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 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 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 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 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 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 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 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 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 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 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

9、 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 落。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2、游牧民的住所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 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 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 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 盖起来。3、游牧民的禁忌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畜牧 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使牧区的范围大为缩小了。牧区缩 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

10、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 土地沙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去 冬今春肆虐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开垦、沙化有关。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提问)1、阅读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并思考:目前犷大耕地的方式有几种?分析各种方式引起的 恶性循环过程是怎样的?2 、阅读漫画“毁灭”,作者取名为“毁灭”的含义是什么?3 、讨论:类似这样的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还有 哪些?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4、游牧民的环保意识游牧民的思维观念与生态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以 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通过心理上 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

11、一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拨卜了环保意识的种子。这也是蒙 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 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必然使其将崇拜苍天, 崇拜大地,崇拜祖先,同样也是蒙古游牧民的民族精神,心 理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心灵象征。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4、一次婚礼教 学 目 标1、通过调查一次婚礼上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的一些数据,然孩子们认识奢华的婚礼对环境的危害。2、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 士。课 程 整合 点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教学

12、重点认识奢华婚礼对环境的危害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捍卫“环境小卫士”的责任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调查一次婚礼的经过,了解婚礼的花费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导入新课讲解一一豪华的婚礼喜宴。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生1:这样的婚礼时很好,但我觉得很浪费。生2:我觉得他们这次婚礼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还大的污染,我不提倡举行这样盛大的婚礼,应该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生3:我也认为他们的婚礼对环境危害很大一一烟火、鞭炮、长长地汽车队伍、丰盛的喜宴等。师:是呀,婚礼时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件大事,固然重要,但作为地球母亲的一员,我们更应该考虑到,我们的环境问题,可以举行简单而富后意义的婚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二、

13、探究新知:组织学生对一次婚礼进行调查: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1、都会引起哪些环境污染?2、通过访问的形式,算一算大约会浪费多少钱?3、有没后可以预防的好办法?三、环保金点子同学们在班内集体交流,你们设想的一举两得的“意义婚礼”组1、骑自行车的集体婚礼。避免汽车尾气污染。组2、在网上下请柬。避免纸张浪费。组3、可以在婚礼的那天E “婚姻竖”非常有意义。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一次婚礼变浪费、污染一一节约、环保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5、我的环境我爱护教 学 目1、使学生懂得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与日本的巨大差别。标2、列举身边不文明的现象,懂得环境

14、保护的紧迫性蝴必要性。3、知道环境保护重在行动。4、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课 程 整 合 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教学重点列举身边不文明的现象,懂得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蝴必要性。教学难点知道环境保护重在行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调查了解居住小区周围的环境状况;调查日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策略。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谈话引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蝴生活质量。说说你小区的环境状 况。小组交流。一、探求新知:1、你相信是真的吗?教师阅读“生活在线”。2、交流:你调查了解到日本在保护

15、环境方面的有哪些好 的做法?3、阅读课本“绿色冲浪”。4、交流: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5、七嘴八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环境保护问题有什么新的 认识?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三、拓展延伸制一个家庭绿色旅游计划。四、板书设计:我的环境我爱护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环保行动: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单元备课单元第二单元循环利用单 元 解 读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从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方式亟须改 变等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改变生活方式的 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教 学 目 标1 .引导学生节约水资源,拒绝浪费。2

16、.教育学生拒绝使用身边的一次性用品,反对过度包装。3 .改变学生对垃圾原有的认识,形成科学的认识。教 学 重 难 点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学会节约水资源,认识各种垃圾分类标志,形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突 破 措 施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学会节约水资源,认识各种垃圾分类标志,形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课 时 划 分每课1课时,共4课时。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6、一张纸的“旅行”教 学 目 标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不浪费纸张。2、了解一张纸的来历。2、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课 程 整 合 点树立节约的意识教学重点|树立节约的意识,不浪费纸张J教

17、学难点树立节约的意识,不浪费纸张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树立节约的意识,不浪费纸张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小学生用纸调查1 .除学校集体发的作业本外,99%勺学生让家长重新掏钱买自己喜欢的作业本使用。2 .在用纸时,能把整页写满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3 .只写半页就撕掉丢弃的占调查人数的 40%4 .只写几个字,或者根本没写字就撕掉丢弃的,占18%5 .用洁白的纸张折叠物品,擦灰尘,包物品的占14%6 .有50%勺人认为用纸是自己的事,蝴别人没有关系。7 .没有学生知道造纸的工序。8 .没有学生使用作业本背面演算或写字。9 .没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教育。10 .没有家长检查学生使用后

18、的作业本。一、对上述资料你有什么感想?三、纸是怎样造出来的?说说看。1、伐树做材料2、裁切成适当的长度3、剥去竖皮4、切成碎片5、切成薄片6、将薄片集中处理运往造纸厂7 、以药水期蒸气做成纸浆8、用药水冲洗9、去除杂质10、漂白纸浆11、在纸浆中加入药水 12、用网子沥乾水分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13、放在毡子上吸水14、以高温烘乾水分15、以压光机做压光处理16、做成纸卷四、结合纸的来源和同学们用纸的情况你想说什么?思考交流。五、教师小结:节约用纸,珍惜资源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一片白纸要经过许多人的劳作才能 形成,生产一张薄薄的白纸,同样需要国家资源,我们知道 不合理利用期和

19、开采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我 们小学生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节约用纸做起,节约用纸就是 珍惜国家资源,浪费纸张就是破坏生态环境。我们要提倡“节约每片纸,反对浪费每片纸”,并且呼吁全 校的同学们,增强生态意识,坚决小冉浪费纸张。节约纸张就是节约地球的资源.六、板书设计:一张纸的“旅行”纸的来源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7.污水变清教 学 目 标1 .理解水的处理方法。2 .知道水的循环再利用。3 . 了解水的污染、保护水源的重要意义,进行环保意识和国情教育。课 程 整 合 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重点1.埋解水的处埋方法,知道水的循环再利用。2.知道防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教学难

20、点1.理解水的处理方法,知道水的循环再利用。2.知道防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用水调查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地球是太阳系中独一无一的多水星球,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淡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淡水主要指地下淡水、河湖水,由于200米地层下的淡水目前还无法利用,淡水更加稀少而珍贵;是否所有的天然淡水都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呢?今天我们学习应用水的处理。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更需要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概况,请阅读课本 23页第4段。我国水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跟巴西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巴西,但水的

21、人均占有量却只有巴西的1/20。我国的地理自然条件复杂,降水量的分布不均衡,造成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加剧了缺水状况。特别是北方和大西北地区,每年受旱农田达3亿亩,农村每年后5千万人和3千力头牲畜饮水供应小足,全国有183个城巾缺水(包括首都北京),其中40个城 市属于供水危机城市。我国的水资源是比较紧张的,节约用 水,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生存的大事。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水质是如何被污染的?阅读课文。讨论: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哪些污染水质的现象?全国七大水系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它们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有13个水质污染严重,几乎成了污水河, 局青的情况如何呢?同

22、学们讨论了我们周围的小清河、黄河被污染情况,其 实以前小清河水质清澈,鱼虾成群,水质符合饮用标准。现 在逐年受到较大污染。政府已经和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污水,保护水源,目前小清河的黑臭情况已经启J改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为了使我们的天空更篮,水更清,同学们应当运用了解的环 保知识在社会上作宣传,为环保工作尽一份力量。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我们要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 水资源,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我知道了污水变成能用的“清 水”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平日在生活中,要节 约用水,尽量减少污水排放。请少制造污水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我们到自来 水厂参观了净化全过程。又对整个污水

23、处理厂进行参观,看 看生活中的污水是怎样被“回收利用”的。走到污水聚集地 方便开始闻到臭味了,这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一路走 过来,我看到了好多平时都不知道的机器,经过这些复杂机 器的运作,污水渐渐变成可以用来浇花、洗东西的水。在参观中,我了解到污水处理厂已经有1 0年的历史了。在10年前,我们高青人就已经认识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人认为水是廉价而且丰富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但通过这次到污水处理厂的参观,我知道了可以直接利用的 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建立污水处理 厂,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回收后再利 用。所以,我们何不节约用水,少制造污水呢?教学反思四年级

24、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8.身边的一次性用品教学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 目标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3、通过多种途径认取信息,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4、学会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课 程 整 合 点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教学准

25、备一次性用品社会调查活动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设 计一、活动主题的提出我发现学生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我把学生在活动后 浪费现象拍摄下来让学生看,严重的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一次性筷子用过就扔掉、所料袋子用过扔的到处倒是学 生对此议论纷纷。从学生的谈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一次 性用品的了解很粗浅,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生 活中存在哪些一次性用品,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怎样解决 这些浪费现象这些问题他们了解得非常少,这些问题也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为此我们决定本阶段的综合实践活 动的主题定为“身边的一次性用品”。一、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情境导入:前些日子我们到海边进行

26、了一次亲子活动,这是当时 老师给大家拍的照片,你想说点什么?这些只用一次的用品我们通常称它为“一次性用品”。2、联系生活在你的活动中你经常用到或遇到过一次性用品吗?它有什么作用。教学设计教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学 设 计3、辩论:一次性用品该不该用?为什么?4、对二次性用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5、梳理问题,形成小课题。家庭里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有哪些?有什么作用?超市里一次性生活用品有哪些?有什么作用?餐馆里一次性生活用品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医院里一次性生活用品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其它地方其它国家也有一次用品吗?他们是怎么做的?一次性用品的危害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自愿结合成小组,做好计划

27、。第一阶段:学生分成小组实施第三阶段:汇报交流第四阶段:评价反馈。学生成果形式:调查表、资料卡、手抄报、倡议书、利用一次性用品做 的手工作品。需整理的资料:小组计划表、学生活动过程资料、学生 评价表、总结反馈表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课题9.给垃圾找家教 学 目 标1 .认识校园垃圾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初步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2 .关注校园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3 .思考校园内存在的垃圾管理问题,找出解决减少垃圾的有效办法。4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组织和策划能力。课 程 整 合 点激励学生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学生观察校园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我们身边的学生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教 学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设疑 激趣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看见教室有小纸 片,弯腰去捡。教师说:“咦,垃圾,你的家在哪儿?怎么 乱跑呢?”2、激发讨论。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 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垃圾哪有家啊?还是让 它躺在地上吧!”随手又丢在地上。学生提出反对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