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格伦综合征的口腔表现_第1页
舍格伦综合征的口腔表现_第2页
舍格伦综合征的口腔表现_第3页
舍格伦综合征的口腔表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舍格伦综合征的口腔表现 10-08-19 10:34:00 作者:隋世娜编辑:studa20【摘要】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该疾病最常见症状是极度疲劳伴有口眼干燥。唾液在口腔中有重要的基本功能。口干症可以由药物、慢性病,如舍格伦综合征、医学治疗,如放疗或骨髓移植引起。口干症最终可以导致吞咽困难、严重且具有进行性的牙齿衰变及口腔感染。除非口腔卫生保持的非常好,否则患有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会出现龋齿。除了舍格伦综合征,自然的老化也会导致唾液成分的改变。在老龄人群中,引起口干症的首要原因是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当前,对于舍格伦综合征,还未出现有效的根治办法,目前主要的

2、治疗仅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关键词】舍格伦综合征 口干 龋齿 舍格伦综合征如今被看作21世纪牙科护理的模型。牙科医师通常是首先发现舍格伦综合征症病状的人,同时他们的诊断和治疗对该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它的发病率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其男女比例为1:91。舍格伦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为极度疲劳,口眼干燥,后者主要是由腮腺和泪腺的流量减少造成的,而其他的症状则与一些疾病有关,其中包括唾液腺肿瘤,流涎以及牙齿缺失。舍格伦综合征也会对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某些特殊区域,如肌肉、骨髓、关节连接

3、处、肾、胰腺和其他器官产生影响。当舍格伦综合征单独出现时,则可被诊断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而当它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同时出现时,则会被诊断为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患有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易患某些其他疾病,如纤维肌痛、偏头痛、雷诺现象以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研究同时表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某些全身性腺体外症状,其中包括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淋巴瘤2。针对舍格伦综合征,主要是以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 1 唾液及其功效 唾液在众多的口腔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如保护口腔。它是由蛋白质、糖蛋白、酶、电解质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组成的分泌物,能维持口腔内环境的稳态。90%的唾液是由三

4、种唾液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所谓的三种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能分泌稀薄的具有水溶性的浆液性物质,它是由大量抗菌蛋白和其他的有助于牙齿矿物质化的组分组成的3。舌下腺分泌物包括能润滑口腔和咽部的粘蛋白。颌下腺可分泌浆液和粘蛋白组成的唾液。位于颊黏膜和腭的小唾液腺能分泌唾液的剩余成份。小唾液腺是所有腺体中流速最慢的。腭及上唇部因是黏膜区域,故其覆盖的唾液最少。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24小时约产生1.5L的唾液,即每分钟0.4mL4。唾液同时也为铅、汞以及氰化物的排泄提供有效途径5。当唾液腺的M受体受到胆碱能刺激时,其会分泌唾液。 2 唾液功能减退导致舍格伦综合征 舍格伦综合征的原发症状即为

5、口干症,其可以影响口腔黏膜。当唾液流出率减少超过50%就会引起舍格伦综合征。口干症的标志包括唇干和皲裂、口腔黏膜溃疡等6。年长者经常患有口干症,其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体的老化,唾液的功能减退。口干症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如抗组胺药物,或由慢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或由放射治疗、骨髓移植等医疗行为引起7。唾液腺肿瘤也可以引起口腔干燥。舍格伦患者中约有25%66%舌下腺和颌下腺肿大8。继发于舍格伦综合征的口干症能改变唾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包括分泌型IgA含量减少,从而削弱了针对于龋的抗菌防御系统9。牙科手术操作会引起口腔内微生物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10。健康成年人的腮腺唾液流出率约为0

6、.672mL/min/腺;而舍格伦患者的腮腺唾液流出率只有0.2910.360mL/min/腺。这最终导致吞咽困难、严重而进行性的牙齿衰退和口腔感染。 口腔内pH值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当pH值稳定时,脱矿物质作用的发生几率将会减少。就算pH值只出现了轻微的降低,也可通过腐蚀导致龋齿或牙齿的损伤。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涎液的pH和缓冲能力相较于健康成人的对照组而言,要低很多11。 舍格伦综合征可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主要与腮腺和泪腺的功能低下有关。腮腺肿胀、早期牙齿脱落、口干的症状是舍格伦综合征的表现,并驱使病人就医12。另外的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口唇干裂。而舌则表现为干涩有机体、有黏稠不适感。 3

7、舍格伦综合征引起龋齿 在舍格伦综合征中,唾液失去了其充当缓冲剂、润滑剂以及抗菌剂的功能,从而导致口腔黏膜屏障作用降低和口腔感染。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患龋齿的几率增加,龋齿的出现多是牙齿颈部或切面。然而,舍格伦综合征却不会引起牙周炎。由超过500种细菌组成的牙斑菌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被膜,其粘附于牙齿的表面,为口腔微生物病原菌提供巨大的储存库13。其中,链球菌约占口腔菌群总量的20%,同时它也是在清洁的牙釉质表面最先出现的菌群。这些细菌也是生物被膜和龋齿形成的主要诱导因素14。 通常情况下,流出的唾液能清除牙齿表面或口腔内的细菌15,而舍格伦综合征能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且能促进口腔生龋菌群的繁殖。据报道

8、,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相较于健康成年人,其口腔内的致生龋的和嗜酸性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多。曾经进行的一项综合实验,其选取了53位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和53位年龄相当的健康对照者,对其口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更易牙齿脱落、更易终生都会伴有牙科疾病且其更易造成牙齿损耗。在青年和老年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中,龋牙、缺牙的数目都显著增加。年轻人中,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平均缺失7颗牙齿,而健康对照者平均只缺失2颗。同时,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牙科就诊更加频繁16。即使能够保持很好的口腔卫生,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几率患龋齿,同时在疾病的早期就伴有牙齿脱落17。 4 舍格伦综合征的其他口腔表现 舍格伦综合

9、征患者所表现的唾液缓冲能力减少、唾液流出率降低以及其免疫妥协状态与其念珠菌感染增强的情况有关。人白色念珠菌依靠自身的毒性,在宿主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具有寄居、穿透、损伤宿主组织的独特能力18。念珠菌病的霉菌感染可会引起多种表现,如黏膜红斑、口炎、舌裂19。口腔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感染。一项1980年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唾液流出率与白色念珠菌感染水平呈负相关20。同时,相关的研究也表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几率相较于正常人更高21。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唾液腺在受到刺激之后,其较低的流出率与念珠菌的移动有关。义齿承托区的粘膜组织对外伤性损伤表现脆弱、易感,因此,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不适于装配

10、假牙。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其大唾液腺常肿胀。故当唾液腺和淋巴结持续肿大时,应首要排除其为恶性肿瘤的可能。 在口腔诊所,大量唾液腺机能障碍的患者就诊,其中即包括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源自舍格伦综合征的口干症能引起一系列的口腔问题,其包括龋齿、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炎症等。舌下腺和腮腺肿胀是舍格伦综合征的标志。舍格伦综合征引起的唾液流出和唾液的组成(无机物和蛋白质)的改变可诱发龋齿、味觉缺失、真菌和细菌感染等。现今,针对舍格伦综合征的治疗还不很特效。 参考文献 10-08-19 10:34:00 作者:隋世娜编辑:studa201 Hammi AR, Al-Hashimi IH, Nunn ME, Zip

11、p M. Assessment of SSA and SS-B in parotid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Sjogrens syndromeJ. J Oral Pathol Med, 2005, 34:198-203. 2 Ryu OH, Atkinson JC, Hoehn GT, Illei GG, Hart TC. Identification of parotid salivary biomarkers in Sjogrens syndrome by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

12、ight mass spectrometry and 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J. Rheumatology, 2006, 45:1077-1086. 3 Tabak L, Kuska R. Saliva transfer can help animals communicate, medicate, or even kill. Evolution has given rise to a variety of salivary mixtures that are being mined for ways to help sav

13、e human livesJ. Nat Hist, 2004, 113:32-37 4 Astor FC, Hanft KL, Ciocon JO. Xerostomia: a prevalent condition in the elderlyJ.Ear Nose Throat J, 1999, 78:476-479. 5 Hsu S, Dickinson D. A new approach to managing oral manifestations of Sjogrens syndrome and skin manifestations of lupusJ. J Biochem Mol

14、 Biol, 2006, 39:229-239. 6 Mavragani CP, Moutsopoulos NM, Moutsopoulos HM. The management of Sjogrens syndromeJ.Nat Clin Pract Rheumatol, 2006, 2:252-261. 7 Ship JA. Diagnosing, managing, and preventing salivary gland disordersJ.Oral Dis, 2002, 8:77-89. 8 Ryu OH, Atkinson JC, Hoehn GT, Illei GG, Har

15、t TC. Identification of parotid salivary biomarkers in Sjogrens syndrome by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and 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J. Rheumatology, 2006, 45:1077-1086. 9 Astor FC, Hanft KL, Ciocon JO. Xerostomia: a prevalent con

16、dition in the elderlyJ. Ear Nose Throat J, 1999, 78:476-479. 10 Pedersen AM, Bardow A, Nauntofte B. Salivary changes and dental caries as potential oral markers of autoimmune salivary gland dysfunction in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J. BMC Clin Pathol, 2005, 5:4. 11 Pedersen AM, Bardow A, Nauntofte B.

17、Salivary changes and dental caries as potential oral markers of autoimmune salivary gland dysfunction in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J. BMC Clin Pathol, 2005, 5:4. 12 Mignogna MD, Fedele S, Lo Russo L,et al,Wolff A .Sjogrens syndrome: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early oral manifestations preceding hypo

18、salivation/xerostomiaJ. J Oral Pathol Med, 2005, 34:1-6. 13 Matsumoto N, Salam MA, Watanabe H, Amagasa T, Senpuku H .Role of gene E2f1 in susceptibility to bacterial adherence of oral streptococci to tooth surfaces in miceJ.Oral Microbiol Immunol, 2004, 19:270-276. 14 Liljemark WF, Gibbons RJ. Propo

19、rtion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adherence of Streptococcus miteor (mitis) on various surfaces in the human oral cavityJ.Infect Immun, 1972, 6:852-859. 15 Bergdahl M, Bergdahl J. Low unstimulated salivary flow and subjective oral dryness: association with medicati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tressJ. J Dent Res, 2000, 79:1652-1658 16 Christensen LB, Petersen PE, Thorn JJ,et al. Dental caries and dental health be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