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_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原文_第1页
晏子春秋_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原文_第2页
晏子春秋_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原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晏子春秋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原文I翻译【原文】栾氏、高氏欲逐田氏、鲍氏,田氏、鲍氏先知而遂攻之。高彊 曰:先得君,田、鲍安往?遂攻虎门。二家召晏子,晏子无所从也。 从者曰:何为不助田、鲍? 晏子曰:何善焉,其助之也。 何为不 助栾、高?曰:庸愈于彼乎? 门开,公召而入。栾、高不胜而出, 田桓子欲分其家,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君不能饬法,而群臣专制,乱之本也。今又欲分其家,利其货,是非制也。子必致之公。 且婴闻之,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栾、高不让,以至此 祸,可毋慎乎!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 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

2、让者不失其福, 子必勿取。 桓子曰: 善。尽致之公,而请老于剧。【译文】栾氏、高氏想赶走田氏、鲍氏。田氏、鲍氏事先得知了情况, 栾氏、高氏于是攻伐他们。高强说:先抓国君,田、鲍能跑到哪里去? 于是攻打虎门。双方都召晏子,晏子没有跟从任何一方。跟随他的人 说:为何不帮助田氏、鲍氏?晏子说:帮助他们,有什么好处呢?为 何不帮助栾氏、高氏?说:难道有什么更大的好处吗?大门打开,齐 君召见就进去了。栾、高没有获胜便出逃了。田桓子想分掉他们的家 财,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晏子。晏子说:不行。国君不能修整法度,而 使群臣专制,这是祸乱的根本啊。现在又想分掉他们的家财,贪求他 们的财物,这是不合法的。你一定要将其

3、充公。况且我听说,廉洁是 政治的根本;谦让是德行的主宰。栾氏、高氏不谦让,才招来这样的 灾祸,能不慎重吗?廉洁才能公正,谦让才能保有美德,凡是有血气 的人,都有争夺之心,畜积财货就会产生灾祸,只有义才可使人长存。 况且分争的人不断承受祸患,谦让的人不会失去他的福份。你一定不 要拿取那些。 田桓子说:好。全部都充了公,并请求到剧地养老。【繁体原文】欒氏、高氏一欲逐田氏、鮑氏二,田氏、鮑氏先知而遂 攻之。高彊曰:先得君,田、鮑安往三?遂攻虎門四。二 家召晏子,晏子無所從也五。從者曰:何為不助田、鮑?晏子 曰:何善焉,其助之也六。何為不助欒、高?曰:庸愈于 彼乎七?門開,公召而入八。欒、高不勝而出,

4、田桓子欲 分其家,以告晏子九,晏子曰:不可!君不能飭法,而群臣專制, 亂之本也。今又欲分其家,利其貨,是非制也。子必致之公一。 且嬰聞之,廉者,政之本也 ;讓者,德之主也。欒、高不讓, 以至此禍,可毋慎乎!廉之謂公正,讓之謂保德,凡有血氣者,皆有 爭心,怨利生孽一二,維義可以為長存一三。且分爭者不勝其 禍,辭讓者不失其福,子必勿取一四。桓子曰:善。盡致之公, 而請老于劇一五。【繁体注释】一孫星衍云:欒施字子旗,咼彊字子良。二孫星衍云:田無宇,諡桓子;鮑國諡文子。蘇輿云: 逐舊刻誤遂,今從浙刻正。三則虞案:事見左昭十年傳。左傳君作公,田 作陳。四孫星衍云:杜預注左傳:公門。則虞案:左傳攻 作伐,

5、下有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門之外句,元刻本、活字本、 嘉靖本攻字缺,空一格。景元鈔本亦空,顧廣圻先加伐字, 後又改攻字。五則虞案:左傳作四族召之無所往,四族者,欒、高、 陳、鮑,與此異。下分言陳、鮑、欒、高,是作四者是也。六則虞案:左傳作其徒曰:助陳、鮑乎?曰:何善 焉。七則虞案:左傳作助欒、高乎?曰:庸愈乎。下 又有然則歸乎?曰:君伐焉歸兩句。八則虞案:左傳作公召之而後入。九則虞案:左傳作公卜,使王黑以靈姑釒平率,吉, 請斷三尺焉而用之。五日庚辰,戰于稷,欒、高敗,又敗諸莊,國人 追之,又敗諸鹿門,欒施、高彊來奔,陳、鮑分其室。原委始明, 晏子文約也。一十則虞案:左傳作晏子謂桓子,必致諸公。一一孫

6、星衍云:廉,今本作禁,非。則虞案:各本皆作禁一二孫星衍云:左傳怨作蘊,杜預注:蘊,畜也; 孽,妖害也。蘊與怨聲相近。然據此文凡有血氣者皆有爭 心,則當竟作怨利,直是怨惡之怨。左氏取此書,改其 文,顯然可見。王念孫云:案孫說非也。爭利而相怨,可謂之怨 人,不可謂之怨利,若以怨為怨惡,則怨利二字義不可通矣。左 傳作蘊利,本字也。此作怨利,借字也(大戴記四代篇委利 生孽,委,亦蘊也。蘊、怨、委一聲之轉)。前諫上 篇外無怨治,內無亂行,言君勤于政則外無蘊積之治,內無昏亂 之行也。是晏子書固以怨為蘊矣。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 財,楊惊曰:怨,讀為蘊。言雖富有天下而無蘊畜私財也。彼言怨財,猶此言怨利,乃淵如皆不之省,而必以怨為怨惡, 蓋淵如之意,必欲謂晏子春秋在左傳之前,凡左傳之文與晏子不同者, 皆是左氏誤改晏子,故必訓怨為怨惡,以異于左氏,而不知 其說之不可通也。其音義中多有此論,皆不足深辨。劉師培校補云:左傳釋文本作蘊利,說文引同,此用假字。一三王念孫云:案當作維義為可以長存,今本為 字在可以下,則文義不順。則虞案:指海本從王校改。一四則虞案:左傳作讓,德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