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1页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文超 :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水稻是我市种植面 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 目前我市水稻种植靠人工栽插, 手段落后,作业艰苦,效率低下,农民群众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要求 日益迫切。水稻机插秧技术就是与农艺配套,利用插秧机械把水稻秧苗移栽 到大田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能满足农艺栽培要求的插秧机,其配套 技术是适合插秧机使用的规格化水稻秧苗的培育方法。为突破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这一难题,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在 区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 20012003 年间,我们对水稻机械化栽插技 术进行了引进试验。引进韩国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并摸

2、索出与插秧机配套的 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培育技术。通过试验,我们认为,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地区适应性好,技术先进,技术性能和作业质量能完全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栽培要 求,与之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的培育技术非常成熟,简单 易学,易掌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成熟,便于推广该项技术 既适应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分散种植需要,也适应适度规 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水稻单产提高 10%左右,并可使传统的水稻 生产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将广大稻农从繁重的手插秧劳动中解 放出来,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二、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技术先进,技术性能、

3、作业质量完全 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要求(一)株距和取苗量等技术指标可量化 调节,能完全满足农艺提出的基本苗栽培要求基本苗数是指单位面积 上所插秧苗合理的基本株数。它对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形成有很 大的影响。合理基本苗的实现是靠单位面积上所插穴数和每穴所插株数来决 定的。不同的水稻品种则有不同的指标。而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行距固定不变,株距有 3档可调,再加上 取苗量可通过纵横送秧调节机构进行 30 种量化调节, 完全能满足不同 品种的基本苗要求,因而易使水稻获得稳产,高产。这种机器的量化调节作业是人工手插作业无法相比的。(二)标准的插秧深度,符合现代水稻浅栽理论现

4、代水稻栽培提 倡浅栽,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优势而获得高产。浅栽是早发的必要前提条件,浅栽的技术指标是表土以下23厘 米,并非越浅越好,大于 3 厘米,小于 2 厘米,对水稻的高产都是不 利的,仅仅1厘米左右的深浅变化,人工插秧不易掌握,而 PF445S型 手扶式插秧机的标准插秧深度就为 2.6厘米左右,就能很好地满足浅栽 这个技术要求。同时,该机还设计有液压仿形和插深控制系统,保证总体插秧深 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人工手插难以办到的事情。(三)宽行、窄株距栽培规格设计,符合我国水稻栽培最佳配置 方式在基本苗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由于栽培行、 株距的配置方式不同, 则水稻产量就有所不同。因为行

5、、株距规格不同,则形成的生态小环境则有所不同,如植 株间的光照、通风条件和湿度等。目前,我国移栽稻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行、株距相等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 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栽插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间,株距不变,形成 双行并列,也称宽窄行方式。实践证明,第二种即宽行、窄株距栽插方式是最佳的配置方式, 它形成的生态小环境最好,最利通风透光,改善光能利用率,调节群 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PF455S型插秧机正是按照这种栽插方式设计的,符合我国水稻栽 插农艺要求。三、机插秧苗培育技术成熟、简单、易学、易掌握机插秧苗的培 育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

6、的关键技术,与常规育秧相比, 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其技术成熟与否是推广机插秧成败的关键。与PF445S型插秧机配套的育秧技术,是简易田间培育技术。它不用厂房、温棚,不需要设备,而是直接在田间制作苗床、播 种、保温、保湿、出苗、绿化并炼苗,与常规育秧相仿,简单、易学、 易掌握,技术非常成熟。只要按照育秧规程操作,一般农户均可轻松培育出适合机插要求 规格的秧苗来,对培育过抛秧秧苗的农户那更是轻而易举。但需要强调的是: 1、种子必须进行技术处理。 因机插秧播种密度大,要求成苗率高,总体素质均衡,所以必须 进行精选、消毒、浸种、催芽等技术处理; 2、为减少漏插,播种特别 讲求分布均匀,尽量避免稀

7、密不均状况;3、若是旱育:为防立枯病, 应特别重视苗床、营养土和覆土的消毒处理; 为保顺利出苗和出苗 整齐,苗床、营养土水分含量应达 80%以上; 为促进盘根,充分发 挥旱秧优势,在苗期管理过程中,表土不发白、秧苗不卷叶就不必补 水。4、若是湿润育秧,为防烂根死苗,两叶期前不能建立水层; 5、 若机插面积大,应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机手熟练程度和田块具体情 况,作好合理的分期播种工作,免插超龄秧。我们开展机插秧技术试验工作及摸索的相关技术规范,得到了市 局的肯定,并于今年 10 月在我站举行了全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会。总体讲,水稻机插秧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加快发展势在必行, 全国许多省市已走在我们前列。加快推行机插秧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