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复习大纲(整理)编辑:水墨丹青绪论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答:教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 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教育学的深化发展阶 段。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的起源学说(基本的观点) 。 答:神话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2、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答:教育的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促 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 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为人民服务; 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 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
2、务; 学生可以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 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通过教育制度,形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交流、丰富文化、选 择、提升文化、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的人口生态功能。教 育是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的手段,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有 利于人口迁移。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是什么?答: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在 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 有发 展的巨大可能性, 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它 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对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 符合常态有
3、关, 对人的影响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作用不同。 环境在 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人的发展的程度和范 围,社会关系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 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个体的 身心发展内容, 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 环 境因素对人的发展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教育在人身心 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有较强的计划 性和系统性,高度的组织性, 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 自发影响,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拟补遗传是 3的缺陷。个体主 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第二章 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1、学校产生的时
4、间和条件。 答:学校正式产生是在奴隶社会, 最早产生学校的国家有中国、 埃及、 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大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先后形成。学 校产生的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发展的需 要,社会生产、社会经验的日趋复杂,文字的产生。2、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和类型;我国现行学制的状况。答:概念:学校教育的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类型:单轨型、双轨型、分枝型。 我国学制现行状况:基本分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 衔接,形成多种办学格局。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
5、育、中等教 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阶段与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合称义务教育阶段。 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 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近 10 年来形成了公办、民办、公立 民办多种形式的格局。3、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趋势。答: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义务教育逐渐涵盖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向初中教育阶段后延伸,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朝着综合和统一的反响发展。 在普通中学加强职业系课程, 在职业技 术学校中加强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 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6、表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 生发生了变化, 承认大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与普通大学生的界限 变得更加模糊。4、什么是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有哪些特点?答: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采用一定的手 段和措施,带领合和引导师生员工,从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 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 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学校 管理特点:教育性、复杂性、周期性。5、学校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管理原则: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管理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加强德 育领导,组织好德育队伍,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制定德育标准, 提高德育质量;教
7、学工作管理。教学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严格的 教学常规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总务行政 管理。总务工作包括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方法:行政 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学术方法。6、学校教育的地位、特点与权利义务。答:地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在整个教育者占主导地 位。特点:职能的专门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组织的 严密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权利义务:办学自主权(P55)7、三教结合的形式和方法。答: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法:互相访问、通信联系、召开家长会、 举办家长观摩活动、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方法:
8、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建立普 遍的联系,学校可以利用社区各个单位团体和各种有利条件对知识实 施影响。第三章 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意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全面发展的 组成部分。答:含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 的设想或规定,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佳偶活动的归宿。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评价、 调控、作用。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组成: 德、智、体、美、劳。2、小学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特征;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答:地位: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
9、育中的基础地位,在整个教育体 系中的基础地位,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学习知识方 面的启蒙作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特征:全民性、义务性、 全面性。培养目标:“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 学、爱社会主义。3、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推进素质教育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答: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更笨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征: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谐性、充 分性、可持续性。解决的问题: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坚
10、 持普及义务教育,控制学生流失。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1、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集体性。2、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有广泛的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扎实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全面准确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P853、深入理解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的作用, 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是一种 主从的关系,其中,学生的发展是主,学校的教育只是从属于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做服务的。它们之间也是目地和手段的关系。学 生发展源于人类本性的目标的实现过程, 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 段,恰恰表现了教育活动的
11、目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学 生的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的, 所以教育在学生中有主导的作 用。 P934、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人格、学识和对学生 的态度等,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的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树立正确 的师生观。 在教育教学中, 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间 的关系,教师是教育者, 指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 又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主动性、 积极性。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往, 密切师生联系。师生交往既是师生关系形
12、 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最后,正确对待 教师的威信。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职业心理, 教师的威信包括信服威信和权利威信。 P98第五章 课程1、基本概念: 答: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即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学习的经验、社会文化的在生产、社会改造。P 102课程计划、答: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根 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对教育教 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P109课程标准答: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 定的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
13、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 任务,学科的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体系,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 上的基本要求。P1112、课程的几种主要类型:学科(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P102107答:学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或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学目 标、教学规律和一定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主要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秩 序、教学时数和期限。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 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一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
14、特 定内容构成的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的几门科学中选 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3、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P115答:课程理念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课程培养目标被赋 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课程功能体现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 及情感态度已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 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综合化,课程设 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 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在评价上着重发展性和多元化, 新 课程在环境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动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
15、些特点? P115答: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 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 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 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16、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 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六、七章教学(一)基本概念:教学原则P134答: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 要求,是指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直观教学P136, 答:直观教学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出来 的。启发式原则P136,答:启发式原则是指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大限度地
17、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探求知识,增 强独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 P146, 答: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 为完成特定 的教学目标而围绕某一主题, 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 以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学组织形式 P160,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的要求将教学 的主客观条件组织起来的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方式。班级授课制 P161/162 答: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 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 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 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
18、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 ,根据教学目 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二)基本问题1. 教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 学是促进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学是促进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地的基本途径。2. 如何理解教学的基本任务答: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3. 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的观点)答: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认识,有特殊认识说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 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有教
19、师认识的指导,教 学具有间接性、发展性、教育性。多本质说,包括多方面本质说和 多层次本质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 多矛盾的复杂过程。 特殊交往说, 认为交往是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最 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交往表现教学过程的全部。综上 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P1244.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记住有哪几条规律,能表述其基本含义)P127/132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 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 主;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 验相结合。 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具有思想 品
20、德教育作用的客观必然性;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相互促进; 实现 学习和提高思想的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相互作用的基础。 掌 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心理条件; 掌握知 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互作用的规 律。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依赖于智力因素的活动; 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又 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的活动; 智力因素的活动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的统一;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作用的规律。5.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阶段?答: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材料、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 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6.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理解各条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答:
2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 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 施教原则。P135/1397.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适用特点) P140/149 答: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一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以情感 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以引导探索为主 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8.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P139答:依据教学母的和任务,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特征,依据学 生的年龄特征。9. 我国主
22、要的教学模式(各种模式的名称、程序、适用于哪种教学目 标) P150/157答:传递接受式。程序:激发学习动机一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 巩固运用一检查评价。自学一一辅导式。程序:自学一讨论一启 发一联系和总结。引导 发现式。程序: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总 结提高。情境一一陶冶式。程序:创设情境一参加各类活动一总结 转化。示范一一模仿式。程序:定向一参与性学习一自主学习一迁 移。自主一一探究一一合作教学模式。程序:创设问题情境一小组 自行探究一班内汇报交流一相互质疑问难一师生总结概括一巩固拓 展应用。1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P162答:班级授课制,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和结构。班级授课制的
23、优缺点? P163答: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 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 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 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教学的实施过程有哪
24、些基本环节? P166/169答: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 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2.备课和上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166/167答:备课要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设计教学过 程。上课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 教学组织严密,教与学的积极性高。13.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备课与上课脱节,无实效。有的老师完全局限于教参,没 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仅在教参和学生间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 有的教师则把备课当成是应付领导检查的工具,备课时既没深钻教 材,也没经过自己细致的构思, 形成考虑周全、条理清楚的授课思路。 备课只关注局部而忽
25、视整体,只关注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中的 “人”。教师通常只注意思考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而忽视对一个单元板 块或整册教学的研究和规划;只重视当堂教学,忽视教学后记。 教案缺乏完整性、实效性。教案项目不够齐全,少数教师没有写课 前准备、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少部分教师的教案过于简单,只写 大的教学环节,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措 施体现少。存在少部分教师机械抄袭其他教师教案与出版社发行的现 成书本教案的现象,教案缺乏独到见解的教学设计。第八章 德育与德育过程1.小学德育的任务与内容有哪些? P177答:内容:德育的任务应服从于人们的社会使命,学校德育教育 应使个体在完善品的基础上获
26、得个人的幸福。内容:道德教育, 政治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德育过程的本质。 P182 答:德育过程的本质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有目的地 促使社会道德个体化,以形成社会所要要求的完整的品德结构过程。3. 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的过程。P183答: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情,即道德情感,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行,即道德行为, 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 社会做出的行为反应。4. 德育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P187/199答:原则: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自测模拟预测题库
- 学校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总结
- 2024年智能设备硬件采购协议
- 2024室内装潢工程合作协议书
- 2024广告服务公司与客户协议
- 2024年供应商协议格式
- 2024年专项事务跟踪代理协议模板
- 2024城市地下停车场租赁协议
- 2024年商品交易协议模板
- 2024年稻草批发销售协议范本
- 东尼 博赞经典书系(套装5册):超级记忆
- DPPH和ABTS、PTIO自由基清除实验-操作图解-李熙灿-Xican-Li
- 高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通用9篇)
- 郴州市建筑节能产品(材料)备案证明
- 汽车外覆盖件
- 公共政策课件 swot分析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
- 西方经济学十大原理
- 函数的奇偶性(第二课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一数学 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xx学校“无废校园”创建推进工作总结
- GB/T 23704-2017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GB 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