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助记表_第1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助记表_第2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助记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预算管理一、目标利润预算方法1. 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X(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一固定成本费用2. 比例预算法:= 产品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X测算的销售利润率(2 )成本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X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3) 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X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4) 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X(1+利润增长百分比)3. 上加法:目标利润=净利润/ (1所得税率)净利润 = 盈余公积 +股利分配 +未分配利润=净利润X盈余公积提取比率 +

2、股利分配+未分配利润净利润 =(股利分配 +未分配利润) / ( 1-盈余公积提取比率)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X(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 费用二、主要预算的编制1. 销售预算编制 :现金收入 =本期应当收现 + 收回以前赊销 (从后往前推)2. 生产预算的编制: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未结存量=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3. 材料采购预算编制: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 料期初结存量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X单位产品定 额耗用量材料采购支出 = 当期现购支出 +支付前

3、 期赊购4. 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小时数=预计生产量(件)X单耗工时(小时)单耗工时(小时=直接人工小时数X单位工时工资率5. 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6.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编制基础t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 制造费用预算。7.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不付现费用(折旧费用)8. 专门决策预算:(资本性支出项目,跨年度)9. 现金预算: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1. 可运用现金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2. 现金支出合计=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3. 现金余缺=可运用现金合计-现金支出合计=期初现金余额

4、+经营现金收入-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4.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土现金的筹集及运用10. 预计利润表的编制: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11. 预计资产负债表: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然后结合计划期间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现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进行编制。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第三章筹资管理一、 租金的计算:多采用等额年金法折现率=利率+ 租赁手续费率每年租金=设备价款-殘值X (P/F ,10% 6) : /(P/A , 10% 6)二、可转换债券的 转换(股数)比率=债券面值十转换价格。三、资金需要量预侧:1.因素分析法:资金需要量 =(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

5、不合理资金占用额)X( 1 土预测期 销售增减率)X(1 ±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加快是减,减速是加)外韶融资需求壘二 AS-xAS-P) E> 5 sS'22.销售百分比法:1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营运资金-增加的留存收益+新增固定资产金额=增加的资产一增加的负债一增加的留存收益+新增固定资产金额A. 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X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基期敏感负债X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B. 增加的负债=增量收入X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流动负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基期敏感负债X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增量(增加的销售)收入=基期销

6、售收入X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C.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X销售净利率X利润留存率A为随销售变化的资产 (敏感资产)(流动资产);B为随销售变化的负债 (敏感负债) (流动负债);S:为基期销售额;S 2:为预测期销售额; S:为销售的变动额;P :为销售净利率;E:为利润留存比率; A/S1:为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B/ S2为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注:敏感资产(和敏感负债)是随销售收入同比例变化3.资金习性预测法:(1)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来预测(以 总资金直线方程: 资金总额(需要量)(y) 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回归直线法为例)=不变资金(

7、a)X为产销量+变动资金(bx)Y为资金占用量=xi2 yj a=xixiyiXj2( xi)2y nab=xiyi n x2xi %(xi)2xy(2)采用先分项后汇总的方法A:分项目确定每一项目的 流动负债、预测(以高低点法为例) a、bo (货币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付账款等a、b)某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多半为现金)某项目不变资金总额(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 X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 X最低销售收入B:汇总计算得到总资金的a、boa =( a1 + a2 + am)(资产项目不变(流动 +固定)资金)(arni 1 + an)(负债项目不变资金

8、 )b =( b1+ b2 + + bm)(资产项目变动资金 )(bnn+ 1 + + bn)(负债项 目变动资金)四、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纯利率+通货膨胀率+风险报酬率1)一般模式:2)贴现模式:筹资净额现值 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 =0 得:资本成本率 = 所采用的贴现率【提示】A:能使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贴现率,即为资本成本。B:该模式为通用模式。3)银行借款资本成本: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0”求解贴现率。采用内插法长期借款筹资总额=长期借款筹资净额/ (1 -长期借款筹资费率)(4)

9、公司债券资本成本:年利息 :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 筹资总额: 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 的。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0”求解贴现率。采用内插法(5)融资租赁资本成本:只能采用贴现模式现金流入现值(租赁设备原值)=现金流出现值(各期租金现值+残值现值)( 6 ) 普通股资本成本第 一 种 方 法 股 利 增 长 模 型 法 普 通 股 资 本 成 本 :Do:某股票本期支付的股利,g:预期股利年增长率,Po :股票目前市场价格,费用率每年股利固定的情况下:普通股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金额 (1普通股筹资率)第二种方法一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7)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成本

10、相同但不考虑筹资费用【总结】对于个别资本成本,是用来比较个别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高低的 本成本的F:筹资,个别资从低到高排序:长期借款V债券V留存收益V普通股五、平均资本成本:权数可以有三种选择:即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Kw :综合资本成本;Kj :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 Wj :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 部资本中的比重。六、边际资本成本:筹资方案组合时,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七、杠杆效应:息税前利润EBIT =边际贡献Mk固定成本F边际贡献Mk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 V=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Q=销售额SX边际贡献率=息税前利润EBIT +固定成本F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

11、单价=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 Vc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DOL(1)经营杠杆系数(D01):定义公式:EBIT / Q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BIT'Q产销变动率DOL(简化)计算公式:MEBITF基期边际贝献M FEBIT'基期息税前利润【提示】采用简化公式计算某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应用的是上一年的数据。【结论】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1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2在企业不发生经营亏损、息税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最 低为1,不会为负

12、数。3只要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存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4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因素: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2)财务杠杆系数(DFL):定义公式:DFLEPS/EPS每股收益变动率EBIT / EBIT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 =EBIT基期利润总颔EBITEBIT-I(简华)计算公式:【结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在企业有正的普通股盈余的情况下,财务杠 杆系数最低位1,不会为负数;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 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 1。影 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债务资本比重;普通股盈余水平;所得税税率水平。财务杠杆放大了 资产报酬变化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财务杠杆系数越高

13、,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动程度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3)总杠杆效应(DTL):定义公式DTL= EPS/ EPS =普通股盈余变动率Q/Q产销量变动率关系公式DTL=DOK DFL=g营杠杆系数X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DTl= M税后边际贝献EBIT I税后利润应用之一:(1)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 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企业 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以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2 )变动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较低,经营风险 小,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应用之二:(1)企业处于初创阶段,产销业务量小,经营杠杆系数大,

14、此时企业筹资 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2)企业处于扩张成熟期,产销业务量大,经营杠杆系数小,此时资本结 构中可扩大债务资本,在较高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八、资本结构优化方法:(1) 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就是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无论采用债务筹资还是股权筹资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计算公式:(EBIT ij(i T)=(EBIT 12)(1 T)N1N2【决策原则】(1)对负债筹资方式和权益筹资方式比较: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

15、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式。(2 )对于复合筹资方式进行比较时,需要画图进行分析。(2)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的筹资组合方案的平均资本成本,选择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3)公司价值分析法: 能够提升公司价值的资本结构,则是合理的资本结构A公司市场总价值(V)=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 S +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 B (已知)B:假设公司各期的 EBIT保持不变,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其面值S (EBIT 1)(1 T)权益资本(股票)的市场价值Ks=净利润/ K s其中:KS= RS = Rf +B( Rm- R)I =债务的市场价值*利率t :所得税税率c:债券市场价值通常采用简化

16、做法,按账面价值确定;D:平均资本成本x W责+ K权x W权=税后K债税后债务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KsX( 1-所得税率T)Kb: 为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已知)。KS : 为股权资本成本E:找出公司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该资本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决策原则:最佳资本结构亦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在公司价值最大的资本 结构下,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也是最低的。第四章 投资管理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1 )时期因素(项目计算期) 项目计算期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s) +运营期 (p)运营期=试产期+达产期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

17、产投资(2)投入阶段的成本(3) 产出阶段的成本:=经营成本(付现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二 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一)建设投资的估算一一第一个投入类要素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1)建筑工程费的估算 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同类单位建筑工程投资X相应的建筑工程 总量 单位实物量工程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预算单位实物工程投资X相应的实物工 程量(2)设备购置费的估算 (狭义)注: 这里假国产设备购置费的估算:设是“购置设备的进项税额均不允许抵扣”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按到岸价结算时人民币外汇牌价以人民币标价的 以外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 进口设备到岸价 X按离岸价结算

18、时:国际运费(外币)=离岸价(外币)X国际运费率= 单位运价(外币)X运输一般不设及设备购置费(广义)=(狭义)设备购置费(国产 +国外)+工具、器具和生产经 营用家具购置费(3) 安装工程费的估算:安装工程费=每吨安装费x设备吨位=安装费率x设备原价=单位实务工程安装费标准x安装实务工程量( 4)固定资产其他费用的估算:按项目工程费用的一定百分比侧算项目的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广义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5) 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6) 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 形成无形资产费用的估算:一般了解(专利权、商标权、非

19、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 形成其他资产费用的估算:形成其它资产费用 = 生产准备费 + 开办费 预备费 ( 1)( 2)涨价预备费:通常需要根据工程费用和建设期预计通货膨胀率来估算(二)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第二个投入类要素1)分项详细估计法的基本公式:(2 )周转天数、周转次数、周转额与资金需用额的概念及其关系360周转次数=周转天数3601年内最多周转次数=最低周转天数该项目的周转额某一流动项目的资金需用额=该项目的最多周转次数(3 )流动资产项目的估算:需 用 额 的 估 算外购原材料需用额=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外购原材料的最多周转次数外购燃料动力需用额=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外购燃料动力的

20、最多周转次数其他材料需用额=年外购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的最多周转次数在产品需用额=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的最多周转次数产成品需用额=年经营成本年销售费用产成品的最多周转次数(4)流动负债项目的估算估算公式流动负债需用额=应付账款需用额+预收账款需用额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需田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需用额 应付账款的最多周转次数预收账款预收账款需用额=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需用额 预收账款的最多周转次 数制造 管理 销售 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 的工资及福(5)其它费用=费用 +费用+费用+利费、折旧费、摊销费和修理费(三)经营成本的

21、估算第三个投入类要素3)四)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第四个投入类要素2)该年调整所得税=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息税前利润三、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1) 营业收入的估算:年营业收入=该年产品不含税单价X该年产品的产销量(2) 补贴收入的估算(3)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4)回收流动资金的估算四、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静态评价指标(总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厂按是否考虑J资金时间价值分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评价指标丿按指标性厂正指标(越大越好:除静态投资回收期以外的其他指标)的分类 <质

22、不同分 y反指标(越小越好:静态投资回收期)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主要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次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辅助指标(总投资收益率) 五、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1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2)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调整所得税。(3)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X所得税率(4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该年原始投资额【提示】(1)在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一般 小于或等于零;(2 )在运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则多为 正值。(6 )运营期某年所得该年所得税前税后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利息)x所得税 税率1、

23、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确定方法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营期某年所得运营期某年所得(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税后净现金流量= 税前净现金流量-(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利息)x所得税税率2、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征A.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 )+建设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运营期内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建设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投资3、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A、净现值(NPV =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合计原始投资额现值(1)一般方法(公式法、列表法)( 2)特殊方法(

24、四种)( 3)插入函数法特殊方法一:建设期为 0,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形式 特殊方法二 :建设期为 0,运营期每年不含回收额的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有回收额(涉及 普通年金 现值公式复利现值公式) 特殊方法三 :建设期不为 0,净现金流量为 递延年金形式 (涉及递延年金现值) 特殊方法四 :建设期不为 0 ,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B: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 /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 一次投入 ,运营期每年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 分次投入 , 运营期每年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C:内部收益率(IRR):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的折现率(1 )特殊方法一一年金法(内插法)(2) 一般条

25、件下:逐步测试法(3 )插入函数法建设期为0,运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 相等,即符合普通年金形式:(P/A,IRR,15)=原始投资I / 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CF = PP (内插法)当NP/ 0时,NPVR> 0, IRR >基准收益率; 当NPV= 0时,NPVR= 0, IRR =基准收益率; 当NPVk 0时,NPVR: 0, IRR V基准收益率4、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方法:A、净现值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B、净现值率法:适用于项目计算期相等且原始投资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为优。C差额投资内部

26、收益率法:适用于两个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D、年等额净回收额法:适用原始投资不同, 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 策,最大的方案为优。某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X回收系数E、计算期统一法:(1)方案重复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重复净现值)解题步骤:( 2)最短计算期法:第一步:计算每一个方案的净现值; 第二步:计算每一个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第三步:以最短计算期计算调整净现值,调整净现值等于年等额净回收额按照最短计 算期所计算出的净现值;第四

27、步:根据调整净现值进行决策,也就是选择调整净现值最大的方案。六、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1)零时点某年净现金流量 =-(该年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2)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X(1 - 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 而抵减的所得税额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X适 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3)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x(1 -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

28、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新旧设备殘值之差) NCF=-该年差量原始投资额=-(该年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旧设备的年折旧=(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一旧设备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限建设期末的 NCF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二)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第一种方法: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然后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进行 决策A:购买设备: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额=(购买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含税一殘值)/折旧年限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 (息税前)利润=每年增加的收入一 (每年增加的经营成本 每年增加的折旧)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增加的营业利

29、润x(1 所得税税率)B :融资租入设备租入固定资产的投资=0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0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每年增加的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经营成本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租金)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x(1 -所得税率)购买和租赁设备差额净现金流量:按插入函数法计算得 IRR当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不应当购买设备,应租入设备。第二种方法: 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 2)折现总费用比较法 无论购买设备还是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都不变,可以不 予考虑。A计算购买设备的投资、增加折旧的所得税、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折现

30、金额,最 后合计现值B:计算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 计算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租金的现值、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租金递减所得税的现 值 最后合计作出决策: 由于购买设备折现总费用现值合计大于租入设备折现总费用现值合计,因此不应 当购买设备,应租入设备。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一、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提示】营运资金越少,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1 、成本模型:最佳现金持有量=min (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2、米勒奥尔模型: A. 基本原理两条控制线,一条回归线B :计算公式( 1 )最低控制线 B 的确定:(一般是已知的)(2) 变 量 Z 的 计 算T 转换成

31、本 V 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I 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3)回归线的计算:C= B+ Z4)最高现金持有额(最高控制线)的计算:(5)平均现金持有额的计算:平均持有额=、现金收支管理1、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销货成本A= B+ 3ZB4/3Z其中:四、收款管理(尽早收款)五、付款管理(合理推迟付款) 【信用政策决策方法】1. 计算 收益的增加(1)收益的增加=增加的销售收入一增加的变动成本 =增加的边际贡献=销售量的增加X单位边际贡献

32、2. 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 成本费用的增加 : 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日销售额(年销售额/360 )X平均收账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 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收现期简化计算 =加权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0X 50盼60X 50%r 45(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信用政策占有资金的应计利息一原信用政策 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3)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X单位变动成本X资金成本(4)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

33、项)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X资金成本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5)一般为已知的第三: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6)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新的现金折 扣率旧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旧的现金折扣 率3. 计算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7) 税前损益增加=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大于0,则可以改变。六、应收账款的监控1、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2、账龄分析表:3、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4 、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七、应收账款日常

34、管理八 、存货管理 :1.D存货年需要量 Q每次进货量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2. 购置成本采购单价U*数量D,即DUFi固定性订货成本4. 储 存 成 本储 存 固 定 成 本 储 存 变 动 成 本5. 缺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X每次订货成本=(D/Q)X KK :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X单位储存成本=(Q/2)XK cKc:单位存货持有费率(单位年 度 最 佳 订 货 批 次 N = D / Q 变动储存成本)最佳订货周期T = 360 / N6.经济订货模型:(D/Q)X K=( Q/2 )XKc Q经济订货批量 D :每次订货费7.TIC 最 小 相 关 总

35、 成 本 ) Q九、保险储备:1. 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R =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量 +保险储备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保险储备x单位持有成本缺货成本=次订货期望缺货量X年订货次数X单位缺货损失(最优的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缺货损失(成本)十、存货的控制系统:ABC控制系统十一、 短期借款: 信贷额度、补偿性余额:借款金额=申请贷款的数额X( 1 -补偿性余额比率)十三十四、商业信用:、贴现法付息 :具体形式:应付账款、应计未付款、预收货款。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窃5、吁_石ISx r<* 宀.对企业勺攵入的对企业淨利潤&

36、gt; 狭义的分配广义的收益、收入管理:1销售预测分析:(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推销员判断法(意见汇集法)、专家判断法:(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专家小组法、德尔菲法(函询调查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二)销 售 预 测 的 定 量 分 析 法:XgT + 心_血一茁 + h,*+Xrl_14 Xn丫屮_m(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移动平均法(4)指数平滑法41=aXB + (:l-a)YB【公式分析】Y: = oXi + (1 - a)Ya = aX2 -I- (1 - ct) Y2aXz + (1 qe4 (1 a) '平滑系数 a权数(1- a)平滑系数通常在0.

37、3-0.7之间(5)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一 £工£用一£工2仍咗时-2川二、销售定价管理:产品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基本原理: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价格X税率+单位利润价格X ( 1 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总成本/销售量(1)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成本 X 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X (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 X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X ( 1+成本利润 率)单位产品价洛=单位成本X (1+戚本利润率)1_税率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

38、利润=单位价格 X肖售利润单位产品价格X (1税率)=单位成本+价格 X销售利润率单位成本卩格税率$肖售利润率(2)保本点定价法 利润=0价格x(i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z 单位成鬲单位固定成卑+单位变动成年价恪=1-税率丄一税率(3 )目标利润定价法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价格X (1 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价格二单位阪不+单位目标利润i -适用税率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x (1 +成耳利润率)(计划外)(4 )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E 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P O-基期

39、单位产品价格 Q-需求变动量 QO-基期销售数量F 一-»a i;M=Q -预计销售数量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0【结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禾U润最大,此(2 )边际分析定价法 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收入=边际利润 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三、价格运用策略1.折让定价策略2.心理定价策略3.组合定价策略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四、成本费用管理:戍木阳口分喪営理成車性怂分析标孑诡本管理靑仔戒本萱理二声 11、成本归口分级管理:2、成本性态分析:总 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3、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X业务量)Y = a+bx EBIT = p

40、x-(a + bx) = (p-b)x-a五、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成本性态分析:A混合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技术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C :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混合成本分解:1. 高低点法单&变动威本臼事最鬲点业薔量成本-最底点业务量成亦 最高点业务量-童任*业餌量固定成本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最低点业务量2.回

41、归分析法3.账户分析法4.技术测定法5.合同确认法1.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价格差畀=(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 用率差异=(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X标准价林2.(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X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X实际人工工时(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

42、异=(实际分配率一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2.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1)两差异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一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 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 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 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2)三差异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一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 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 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

43、率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x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两差昇法示意图3-Li.些(3)实际工时减 标隹分配率预 算数实 际数厂F土汐十耗费差异二<i)耗费差异=r或浮麟产壘差异=一 弦率差异=("(4)实际产壁标谁 工时址标准分酉已率、0戸闻% X-k 广3.成本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头际产量下的单位成本)头际责三差异迭示邸任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X100%4.禾U润中心: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

44、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定成本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六、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每股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股数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内容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不同点(1 )面值不变(2) 股东权益结构改变(3) 属于股利支付方式(1 )面值变小(2) 股东权益结构不变(3) 不属于股利支付方式相同点(1 )普通股股数增加(股票分割增加更多)(2)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降(股票分割下降更多)(3) 股东持股比例不变(4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不变第七章税务管理一、债务筹资税务管理1. 债务筹资税收筹划:(1 )利用负债的税收筹划: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利润十投资总额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后)=息税前利润X (1-25%)十投 资总额(2 )借款计息方式的税收筹划:负债筹资。禾利息越多,节税越多。2. 权益筹资的税务管理:(1)权益筹资的税收筹划:债务所占比重越大,计算出来的每股净利会越高。 但由于债务比重大的情况下,财务风险会较高。二、企业投资税务管理:三、企业营运税务管理:四、企业收益分配税务管理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准予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 前年度亏损。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