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的跨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3个生字。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学习课文第一段,完成相关的作业。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卫星是怎样上天的吗?讲解有关卫星是被火箭送上天的相关知识。以及火箭的规格,随着科学的发达,卫星越造越大,为提高运载能力,在火箭底部捆绑上几个装有更多燃料的助推器,以增大运载能力。2.课题新的跨越中“跨”字是什么意思,“跨越”一词又可以怎样理解?这是一则消息,我们从上节课就已经知道,阅读一则消息应从标题开始,那么看了这一标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呢?3.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哪些语句告诉我们

2、这是一次“新的跨越”。二、学习生字词语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每一生字,尤其是“碌”字,不要跟“绿”字混2.读读课后词语。跨越自行研制醒目忙碌陆续烈焰苍穹天际解释“忙碌”中的“碌”字,“苍穹”中的“穹”字。结合课文理解“自行研制”体会我国的航天科技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3.提出在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三、学习内容1.回顾学习消息的方法:先看标题,再看课文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有什么作用。2.了解大意。刚才我们已经看了标题,这一标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课文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这个题目的意思?3.那么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一部分中找出答案?4.学习第一段:先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再划出事情发生的

3、地点,最后划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5.据回答板书:时间:北京时间七时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事情:我国自行研制蝗“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美国制的通信卫星准确、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6.其中开头黑体字部分你是怎样理解的?(是新华社报道的这则消息)7.知道了这个消息,你的内心有何感想,为什么?四、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2.完成作业本第一、二题。3.说说读消息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6小节,完成有关的作业。2.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新的跨越”的含义。教学重难点: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

4、字词并知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请一位学生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读一则消息的方法是什么?(先读标题,再读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的作用。)二、学习2-3小节1.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则消息向大家叙述的呢?请学生轻声读2-6小节,想想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来?2.反馈之后,板书:清晨、6时30分、7时正、20分钟后3.让学生读读2-3小节,想想这两节介绍了火箭的什么?(外形)4.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火箭的外形写得非常好?为什么?请学生讨论。5.反馈:(1)一座摩天大楼似的发射塔塔架的活动部分,沿着四条铁轨,缓缓向西移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什

5、么?(2)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矗立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读之后有什么感觉。(3)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准备一跃冲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助推器与神话中的巨人有什么地方相似?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从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还体现了火箭的威武、雄伟。(四个两米多粗、一跃冲天),并请学生谈谈体会。6.请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火箭威武雄伟的样子。三、学习4-6小节1.自读课文4-6小节,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时间卫星发射过程6时30分准备起飞7时正点火、起飞7时

6、44分冲出、直刺、飞向11分钟后星箭分离2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2.体会描写比较精彩的语句。(1)山谷里亮起一道闪电,滚来一阵雷鸣。与“山谷里亮起一道光芒,传来一阵巨响”比较。你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文中写出了火箭上天时,发出的光芒很亮,点火时声音很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求学生说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说说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怎样?威力巨大(2)44秒钟后,火箭冲出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飞向东南天际。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火箭发射的速度极快)这句话中的“冲出、直刺、飞向”能换吗?为什么?感情朗读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准确

7、无误,威力巨大)(3)20分钟后,传来澳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的喜讯。其的“准确”能换成“正确”吗?准确比正确更为精确。突出火箭发射很准确无误,安全可靠,我国的航天技术比较发达。有感情地读一读。3.齐读4-6小节,共同归纳出火箭的特点。(威力巨大,准确无误)四、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四、五题。2.从近日的报纸上抄录一则国内外的重大消息。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表格,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新的跨越”的含义。3.交流报载消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概括主要内容1.看板书,述说澳星发射的过程。2.指名说,评价语言的准确性。3.根据学生说的,填写作业本第题。4.比较: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课文的第一段有什么区别。(课文用一句话归纳,直奔结果,而显得简洁,同学的归纳,展示了发射的过程,具体点。)5.小结:一句话的概括要求更高,是在具体概括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首先要打好具体概括的基础,再修改,删除可有可无的话。二、理解澳星发射的意义1.自由诵读全文,联系“长征二号”的特点,想想澳星发射成功为什么是中国航天技术“新的跨越”?2.要点:(1)我国自行研制的(2)火箭威武,运载力大,准确无误,安全可靠(3)外国人发射卫星要用我国的火箭等3.理解:“标志”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