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_第1页
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_第2页
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_第3页
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_第4页
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河道恢复建设方案AA河因位于流经XX市城区,工程设计时除考虑安全泄洪要求及近自然恢复原有河流生态环境外,还应兼顾邻近社区休闲游憩的河流环境需求。1、生态河道治理措施(1)总体方案针对XX市实际情况,分段进行生态改造的方案制定,以构建城市街区的滨水空间,改善各分段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及植物、昆虫、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生物等生存的水边环境。通过现场调查,并结合XX市的实际特点,其生态改造方案可分为整体改造(简称“大改")和局部改造(简称“小改")两个方案,以下就此两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大改方案(方案一):对全河段河岸及河床进行断面形式及生态结构改造。小改方案(方案二):常水位以下

2、河岸基本维持现状不变,常水位以上按现状岸坡形式进行生态软化改造。考虑到现状施工条件比较有限,而且从水流冲刷以及防洪安全角度考虑,湘江和湿水河道生态改造宜釆用方案二即小改方案。(2)方案措施1)生态驳岸建设AA河生态驳岸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区,AA河处于露天的河道的长度为750m左右。本次方案着重对生态驳岸建设进行分析。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当前日本、荷兰等国家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大量实践。主要通过扩大水面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设置水边景观设施、釆用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等措施来实现河道生态驳岸建设。生态型的驳岸结构型式,如植物护岸,利用植物根

3、系达到固定河岸边坡及水土保持的目的,同时利用斜坡式的绿化管理范围作为河道的行洪滩地;如金属网垫块石护岸,即利用金属网垫封装块石,达到稳定岸坡及水土交换的目的,同时满足亲水要求;如混凝土多孔块体护坡,利用混凝土多孔块体孔隙植草,达到护岸、绿化、水土交换的有机结合。生态驳岸的设计将分段使用不同的处理手法,意图创造多元的水岸环境与亲水体验。设计重点在于要充分体现江滨岸线的亲水性特点,以生态驳岸为主,并对硬质驳岸进行生态化处理。适当地降低滨水步行道的标高,设置休息坐椅,善用天然水文地理环境,布置跌落式亲水平台等设施,增加伸入水面的亲水平台,使游人真正融入水体。驳岸的设计大致可分为刚性和柔性边缘两种,按

4、照岸线功能的要求与区段的设计意图而决定。刚性:直立式驳岸和台阶式驳岸(含亲水平台)。一般而言,位于市区或公共区域,人流聚集和活动强度大的位置,如游船码头、集中场地、滨水建筑等。柔性:土石砌块驳岸(含石笼)和自然生态驳岸(草坡或水生湿生植物群落)。一般适用于对生态保护要求较高,能充分体现人的亲水愿望,且有效柔化陆地与水体的关系,如城市滨水草坡、河岔溪流、生态'涵养林等。图6.8柔性驳岸图6.9刚性驳岸生态驳岸带是河水自净以及沿岸边坡散排雨水净化的主要区域,生态驳岸边坡可釆用1:2放坡或根据现状地形釆取自然放坡的形式,岸坡植物配置,标高0.5m水深以下的岸坡区域种植金鱼藻、苦草、穗花狐尾藻

5、;0.5m水深到最高水面0.5m之间的岸坡区域种植西伯利亚莺尾、高杆灯心草、再力花、梭鱼草、风车草;最高水面0.5m以上的岸坡区域种植狗牙根延伸过渡;其中挺水植物和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35株/n?,漂浮植物的种植密度为0.52株/n?,挺水植物和湿地植物的种植面积为0.2kn?,漂浮植物的种植面积为O.OSkn?。以上植物对氮、磷及COD都有一定的去除率。岸坡及水面上种植这些植物可形成环河的过滤带,对地表径流流入湖中的水起过滤作用,吸收、转化、积累输入的部分有机质及营养盐,在通过收割利用,移出水体,有利水体自净,营养盐收支平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表6.10AA河驳岸建设长度(m)建设方案AA河7

6、50护岸形式:保持现状坡度护岸材料:直立结构维持不变,斜坡结构改透水材料护岸2)水系植物配置 植物分类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大多数过程依赖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尤其对于氮的去除,需要硝化和反硝化的共同作用。湿地植物也能够做到好氧和厌氧型细菌的共生,主要是因为湿地植物的根部有一个厌氧区,同时根系周围有一个好氧区,根系能将水生植物茎、叶输送来的氧气固定,维持氧化还原的状态。河道湿地植物可归为三种基本类型:完全生长在水下的沉水植物(如伊乐藻等);扎根在水下土壤中但叶和茎露出水面的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蔥草等);整个植物体都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叶植物(如睡莲、浮萍、水葫芦等)。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的

7、特性如下表所示。表6.11不同生长型湿地植物特点序号湿地植物种类特点1浮水大型植物系统以浮水植物为主,植物繁殖能力强,可通过光合作用由根系向水体放氧,可通过植物吸收有效去除N、P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浮水植物当前主要用于N和P的去除和提高稳定塘的效率。2挺水大型植物系统以挺水植物为主,植物根系发达,可通过根系向基质送氣,使基质中形成多个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小区,利于多种微生物繁殖,便于污染物的多途径降解,当前人工湿地主要指挺水植物系统。3沉水植物系统以沉水植物为主,该系统还处于试验阶段,主要用于初级处理与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一般以水处理为目的时,宜选择挺水植物,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合能力,根系深,并且

8、容易就地取材,很多挺水植物具有根茎,向外延伸呈丛束状,分裂后的部分可再繁殖。漂浮植物如水葫芦能快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但同时也具备其极强的生存能力,极易大量繁殖,造成生态入侵,所以在野外一般不予釆用。有些沉水植物比如伊乐藻等能充分利用植物体的表面吸收所需养分,虽然扎根泥土,但并不完全依赖于泥土,能自由蔓延和飘浮,有时能够向上生长和伸枝。 选种原则天然湿地恢复植物的选择应依据如下原则:能够适合0.52.0m水深范围内的挺水植物;选择根系发达,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伸展的植物类型;选择易于釆购的本地湿地物种。 选择种类挺水植物:莲、千屈菜、芦苇、菰、香蒲(多种)、菖蒲(多种)、薦草(多种)、泽泻(多种)

9、、慈姑(多种)等;芦苇:一年生挺水植物,高612英尺,多年生根茎深入地下约18英寸,芦苇广泛应用于“根系”废水处理法,因为芦苇根系渗入的输氧作用能有效的促进深层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香蒲:易于栽培,根茎厚实,易于收集,根在地下不足1英尺深,所以深层氧化作用不强。薦草:生长在内陆河岸的广大水域中,不如香蒲有那样强的生命力,分布也不很广泛,但除氮效果较好,能忍受较宽范围的pH值环境,根系能够深入地下2.53英尺,深层氧化作用很好,更适合生长在深水中,在洪水泛滥的环境也能够生存。浮叶植物:睡莲(多种)、若菜、菱(多种)等;沉水植物:眼子菜(多种)、黑藻、伊乐藻、狐尾藻、金鱼藻、苦草等;湿地周边陆生植物

10、:驾尾、芒、香根草等。 植物种植量统计在重建和恢复河道时,首要重视是所恢复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合性,基于生态学原理不提倡单一植物种类的栽培,各物种的混合栽培能够让自然选择过程来决定优胜劣汰,也最终会决定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钟类结构。引种植物时必须注意各个植物种类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可能会引起某单一植物种类过度生长,而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存。植物配置数量见下表所示。表6.12天然湿地植物数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挺水植物hm25.982浮叶植物hm20.443沉水植物hm20.514岸边植物hm21.035合计hm27.96其他措施包括:A)根据当前AA河现状,在清淤后,建立生态植物净化区,实施池底清障,

11、水下湿地部分的清除深度为0.5m,压实池底(密实度为93%),做池底保护层,生土层平均厚度为60cm;同时对底部进行适当平整,改善底部的平整度及池底水流条件,挖除洼地内的入侵植物及其生长土床;B)在净化区溢流堰处设置水面漂浮物收集措施以及池底淤泥清理装置,防止水面垃圾以及池底富营养底泥对下游受纳水体水质的污染。C)池底植物配置,池底为土质,其上种植苦草、范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和莲花等浮叶植物,防止底泥再悬浮而降低透明度,有利保持水体清澈,吸收、转化、积累底泥及水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降低水中营养盐的浓度,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起到增氧作用,有利

12、于防止水体黑臭。苦草殖草图6.10池底植物D)岸坡植物配置,可在0.5m水深以下的岸坡区种植挺水植物香蒲、芦苇、荷花、水葱,0.5m以上岸坡种植湿地植物香根草和风车草。它们在浅水湿地、水中或者陆地上均可生长,其根系发达且深,有固岸护坡、防浪击、防岸坡坍塌的作用。风车草对氮、磷及COD都有一定的去除率。岸坡上种植这些植物可形成环湖的过滤带,对地表径流起过滤作用,阻拦并吸收、转化、积累输入的部分有机质及营养盐,在通过收割利用,移出水体,有利水体自净,营养盐收支平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岸坡釆用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充分保证池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

13、有一定的抗洪强度。以上造景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更注重其生态效应,遵循自然水岸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在水平结构上,釆用多树种混交林的形式,在垂直结构上,釆用林冠层、下目层、灌木层和地被层多层次组合的形式,以发挥其群落的最佳生态效益。香根草图6.12湿地植物风车草池杉垂柳图6.13沿岸植物F)水面植物配置,水面可分散地放置凤眼莲、睡莲、萍蓬草等飘浮植物,不但能够绿化、美化水体,而且能够通过它们吸收、转化和输出水中的营养盐,减少入池水体的光通量,从而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增加水体的透明度。睡莲人工浮岛图6.14水面植物表6.13AA河植物配置表序号植物名称种植密度种植面积"挺

14、水植物1荷花(子莲型)4兜/m23株/兜2002水葱4兜/m?3株/兜2003水生美人蕉4兜同3株/兜2004泽泻4兜/m?3株/兜150小计750浮叶植物1睡莲2株/m2-3002蓿草4兜/m22株/兜350小计750沉水植物1苦草6兜/m24株/兜3002伊乐藻6兜/n?4株/兜350小计750合计22503)水生微生物配置水中微生物的配置:因为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菌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并可投加适量的生物制剂,对水体景观进行修复;本工程釆用固定化微生物培养器,固定化微生物培养器实质是对特定高效微生物进行培养并扩散到水中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向水中投微生物的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培养器不需要经常向水中投加微生物,这样就克服了水中微生物浓度不稳定以及和水体混合不好而造成效果不佳、人工投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