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_第1页
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_第2页
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_第3页
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_第4页
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枫木桥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枫木桥乡枫木村山地综合开发的调查报告学号:0943004403326姓名:易明一、枫木村的基本情况枫木村地处宁乡西南部,毗邻灰汤,距长沙90km、县城50km,辖9个村民小组,955户,3358人,党员87人,总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656.8亩,山林地7100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多年来,农民一直依靠种田养猪过日子,山林很少进行开发,农村经济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多年来,农民一直依靠“田里插禾,栏里喂猪,厩里养鸡”过日子,增收十分缓慢,至2006年,该村集体经济负债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700元。二、枫木村山地开发的背景(一)有自然条件。枫

2、木村人多田少,山林地面积较多,且多为丘岗山地,人均拥有2.15亩,户均达到7.45亩,有利于山林地的适度规模开发。(二)有开发经验。枫木村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山地开发尝试,发展黄花梨等水果2000亩,其“月白山地开发模式”曾得到上级领导和多家媒体关注。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和品种落后的双重制约,导致枫木村山地开发成效并不显著,但是也积累了丰富的山地开发经验,为进行适度规模的山地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三)有群众基础。面对成片的山林地,“空守宝山,未得金砖”是枫木村人民长期的困扰和遗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认命、不服输的枫木村人民曾多次向乡党委、政府打报告请求大规模开展山地综合开

3、发,一些村民也陆续自发开始了小规模的山林地开发尝试,小水果庭院经济逐渐成为部分农户增收的途径,枫木村逐渐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水果村”。(四)有效益驱动。山林分山到户后,由于受资金、技术、劳力、信息等因素限制,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分散经营比较效益低,加之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农产品市场不稳等原因,农民增收缓慢或收入下降,不少农户甚至播荒而外出打工。在此情况下,对山地进行综合开发,打破分散经营,形成“一村一品”,追求效益最大化成为了首要选择。三、枫木村山地开发的实践(一)因地制宜,找准山地开发切入点按照立足村情,适树则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枫木村确定了“山上栽树

4、,田里种烟,山下办厂”的山地立体综合开发规划。1、山上栽树。一方面借助市建设扶贫的契机,组建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奖代补,三年时间品改黄花梨500亩,扩面1100亩。另一方面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公司运作的模式,引进上海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片开发油茶林基地1000亩。°2、田里种烟。一是契合全乡烟叶生产要求,强势推动烟叶生产的发展,2009年全村种植优质烤烟510亩。二是引进长沙市雪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引导建立了千亩优质糯稻生产基地。3、山下办厂。枫木村按照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先后引进雪皇粮油有限公司、环宇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村,其中雪皇粮油食

5、品有限公司投资580万元,建成米粉生产线,利用该村农民种植的襦稻原料,日生产米粉100吨,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去年成为授牌的长沙市农业龙头企业。环宇木业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利用本地木竹原材料生产建筑模板,年产值500多万元。兴旺瓦厂、好味熟食厂、丽枫针织厂等企业跟之入驻该村,全村固定投资达千万元,年产值过亿元,安置富余劳力400多人。(二)创新机制,完善山地开发途径在枫木村主要有4种开发机制:一种是业主开发,即公司+基地模式。外地业主通过反租倒包取得山地经营权,再投资进行规模开发,如上海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千亩油茶林基地即属于此类。第二种是大户开发。本地有实力的农民也通过反租倒

6、包规模开发山地。如苗木大户周新福开发山地10亩。第三种是业主、大户和普通农户联合开发,即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长沙雪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千亩优质糯稻生产基地。第四种是连片规划,协会运作,农民一家一户开发,即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如枫木村3100亩水果基地的开发。(三)突出效益,强化山地开发措施1、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2008年以前,枫木村种植的黄花梨每亩产量仅在1000斤左右,亩年收入在400元左右徘徊。2008年7月该村成立了由5人理事会成员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156户,50户社员以1000元至5000元股资入社。合作社通过政策补助、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0

7、9年社员由合作社成立初的156户发展到286户,水果产量亩产达到3000斤以上,好的达到5000斤,亩平产值达到5000元,村上集体创收6万多元,果农水果创收270多万元。带资入股社员每股分到红利200元,最多的分到了1000元(股金最多只能是5000乏),合作社2009年共给股权社员分红106007Lo2、加速推进山地流转。枫木村7100亩山林,除已开辟3100亩黄花梨水果基地外,还有大部山林是以效益低的马尾松林和矮次残林,亩平蓄积仅23立方米,亩平收益仅20多元,效益低下,小片分散的油茶已处于多代萌生,逐步老化,农民只摘籽,不投入,无人管理,产量逐步下降。因受分散经营影响,“有人砍树无人还

8、林,有人摘果无人护林”现象突出。今年,枫木村引进上海醇丰农业有限公司,乡村组织丘岗山地流转,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以组为单位对矮次残林、荒山、无材山林适当集中,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建立千亩优质油茶示范基地,农民因土地流转变现获得了收入。3、依靠科技抓品改。在2006年,早年建成的黄花梨水果基地,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混杂、退化,病虫害未及时防治等因素,造成黄花梨品质下降,产量很低,不少处于荒芜状态。2007年,枫木村通过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上省、市林业科研院所、机关技术咨询、聘请专家等方式,对病老枯死的果树新植、退化的果树高接换头等方式更换品种,品改面积500亩,

9、采用新型农机具、科技示范等,把山当田种,把果当菜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果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09年水果总产量由2006年230吨提高到900吨,水果总产值由92万元提高到270万元,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91.3%、56.9%04、树立品牌拓销路。2008年前,枫木村年产水果500多万公斤,但群众并没有因此尝到甜头,因为梨销不出去,不仅赔了工还赔了成本。为此,枫木村及水果合作社从省城请来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为梨设计精美包装并给月白村的梨注名为“金果梨”,同时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并组织统一上市、统一价格、统一批发、定点销售。当年,黄花梨价就由原来每公斤0.8元提高到2.5元,收购价格比原来

10、未注册品牌、包装上市之前,提高了3倍。(四(林粮间种,挖掘山地开发潜力枫木村对山地采取林下发展种养业,林粮间种,整体开发的办法。在建成的水果基地上种植了黄豆、绿豆、花生、烤烟等其它作物,以短养长,增加收入;利用山多地广的优势,在林下圈养土鸡,2008年养殖土鸡4万多只,创收50多万元。(五)夯实基础,保障山地开发增效水果基地无灌溉设施,影响了产量的提高;道路不通、交通不便影响水果的生产销售。为改变这种现状,2007年以来,枫木村筹集资金12万元,在基地内新修毛公路3000米,将村级公路主干道修至水果基地,实现了交通的便利化;架电线1000米,新修水池15座,购置水泵15个,建成电排15个,实现

11、了水果基地灌溉的自动化。(六)统筹环保,保护山地开发环境在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对宜林荒山实行绿化,对宜林旱土实行退耕还林,对低次残林实行低产改造。据统计,全村现有生态公益林740亩,三年完成荒山造林仃。亩,退耕还林30亩,建成了一个200亩速生楠竹示范基地。四、枫木村山地开发的成效通过三年山地综合开发的实践,枫木村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黄花梨水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该村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黄花梨水果的发展不仅加快了林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该村叫得响的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促

12、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带动了种养业、运输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枫木村也告别了依靠种田养猪高产穷村的状态,走上了多产业发展的轨道,很多人成为烤烟专业户、运输专业户、种养专业户,不少人办起了自己的企业,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务工经商。该村建成了千亩糯稻种植基地;牲猪养殖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农户有20户,500头以上的4户,1000头以上的2户;烤烟种植户15户,由2006年种植面积的几十亩发展到510亩。°2、文明新村初具雏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共争取各级资金680万元,自筹资金70万元,办好了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农电建设及集镇亮化工程建设、村部、村幼儿园、休闲广场

13、、乡村清洁工程、增收工程、学校建设、五保户安居工程等“十件实事”,从而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2008年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配优一套班子、强化两支队伍、发挥三个作用”的思路选举产生了村支两委班子,将能人充实到村组干部中,加强了党员、村组干部的培训。共发展党员9名,其中30岁以下的5名。村级班子和村组干部结构及党员队伍状况进一步优化,凝集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干群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选派了一名优秀年轻村干部到湖南农业大学进修,举办农林实用技术培训22期700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3000多份,举办形势报告会4期310人次,党员培训教育3期240人次,组织党员赴韶山

14、、花明楼重温入党誓词宣誓80人次,组织村民骨干外出考察学习100人次,党员群众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增强了发展经济的信心。四是为民办实事,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村务公开、重大事情公示、重大事项阳光操作,村干部联片包干、组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等制度,通过定期走访送温暖、为民办好“十件实事”等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枫木村在山地开发上为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采取了“不摘山顶的帽子,不解山腰的带子,不脱山下的裙子”,尽量保护原生植被。对森林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三年来该村实现了无乱砍滥伐、无森林火灾、无病虫害灾害“三

15、无”局面。森林覆盖率达51.3%,生态总量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枫木村村民阳百冬深有感触的说:以前是开门见山,杂乱无章;现在是开门见山,绿树成荫,简直就像是住在森林公园里一样。五、枫木村山地开发的启示一是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只有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意愿和积极性,才能形成山地综合开发的良性循环。专业合作社开发山地把政府引导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农民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消除了分散经营带来的弊端,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和管理效益,改变单纯的行政推动,变“政府要我种"为“政府支持我种",积

16、小智为大智,积小势为大势,积庭院为产业,有效组合资源,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基础建设与产业培育良性互动。基础建设与产业培育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基础建设的发展不但能改变地方面貌,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能带动山地开发产业的整合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产业培育的成功实施,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培育,两者互促互动,和谐共进,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工业化。效益最大化是山地开发乃至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工业化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集中流转,既保证农民利益,又使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的资源比较优势和效益放大到了最大;提高工业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能促进地方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形成,促进农民增收和村域经济发展,彻底改变农业增产不增收状况。四是立体开发,增加科技含量。山地开发不是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