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投资白银三勿忘_第1页
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投资白银三勿忘_第2页
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投资白银三勿忘_第3页
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投资白银三勿忘_第4页
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投资白银三勿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银投资抢去黄金风头 投资白银三勿忘虽然目前白银投资暂且抢去了黄金的风头,但 白银投资者队伍还不及黄金庞大,不少 投资者还是对白银投资有些陌生,甚至还不知道该怎么投资白银。目前白银投资渠道分为三种:上海黄金交易所的 Ag(T+D)、工商银行的“纸白银”以及实物白银,如一些黄金公司 推出的投资银条,以及央行发行的投资银币等。实物白银相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购买实物白银进行投资是不错的选择,从投资角度来看,实物 白银投资可选择品种比较多,但标准不统一。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实物白银有银条、银币、银章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的投资型银币只有一个类别,就是熊猫银币,熊猫银币的 未来价值主要依赖于 白银价格的

2、上涨。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市场沉淀较好,工艺精 美的熊猫银币也会渐渐进入收藏领域,使其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品种。然而,目前推出投资银条的公司大多良莠不齐,而且若购买银条作为投资使用,还要 考虑到回购问题。投资者应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高的公司,同时比较不同公司推出的投资 银条买卖成本的高低。此外,实物白银的存储、变现不如黄金方便。纸白银纸白银明显更平民化, 可惜投资渠道比较少。 目前只有工行推出了纸白银业务, 包含 账户白银 (盎司)兑美兀、账户白银(克)兑人民币两个交易品种。纸白银没有保证金,不具有 杠杆效应,且只能做多,可以视作入门级投资品种。目前,工行开通纸白银业务的起点为 10

3、0 克,这意味着几百元就能进入白银市场。但业内人士提醒,与纸黄金相比,纸白银交易手续费率更高,在工行的账户白银买卖业务中,采用点差的方式收取手续费,目前白银价格的变动在 2%左右。白银 T+D目前白银 T+D 投资渠道很多,工行、民生、兴业、招行、深发展、华夏等多家商业银 行代理金交所的个人白银 T+D 业务,投资者只要开通了各家银行的专业版网上银行,在家 就可以直接开户参与白银T+D 的投资。精选资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白银 T+D 有两大风险。首先,白银 T+D 业务采用保证金杠杆,一般在 10.5%-15% 之间,这意味着投资者的资金可以被放大6.7 倍至 9.5 倍。目前白银T+D 的交

4、易单位为 1 手,即 1000 克。实际操作中,必须准备更多的保证金才能保证不会 因为价格波动而被迫平仓;其次,作为一个交易品种,白银T+D 最大的问题在于非连续交易时段,其交易时段仅为09 : 00-11 : 30,13 : 3015 : 30,20 : 50-2 : 30 ,当中存在空窗期。投资白银三勿忘渠道:现在国内贵金属交易的种类很多,不少都是为非法或者不正规的交易模式,这 些模式很多都是以客户亏损为盈利模式的,所以交易中赔钱容易赚钱难在这些交易商里就显得更加突出;分辨:随着激光铸造技术的发展,仅仅从图案上很难分辨真币与假币。鉴别熊猫银币 的真假,目前可靠的方法是真伪直接对比,假币为了

5、利润,不可能用真的白银铸造,在相同 重量情况下,体积会不同;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重量会不同;保存:对实物白银而言,还存在着保管不当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黄金不同,白银怕 硝酸,如果保管不当,与一些化合物接触后就会产生化学反应。据典当行有关人士介绍,白 银的保管成本较高,因保管疏忽而导致白银变质并最终影响实际典当价格的案例很多。相关阅读市场上常见的白银首饰的区分:? S990 足银首饰,其银含量不低于千分之九百九十。印记:S990 或 990? S925 银首饰,其银含量不低于千分之九百二十五。印记:S925 或 925? S800 银首饰,其银含量不低于千分之八百。印记: S800 或 800?

6、纯银较软,容易变形,在制作银饰品时,一般会在银中加含一定的合金来升高来满足各种花色、款式及镶嵌珠宝的需要,欧金匠的银饰品绝大数为925 银。除了银首饰颜色漂亮、价格适宜的优点之外,要提醒注意的是,银首饰佩戴时间久了局部会变为黑色,这是精选资料因为银在空气中与硫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影响了美观。如果已经氧化变黑了,可以用洗银水浸洗, 或者擦银布擦。 也可以用软毛刷子沾牙膏刷洗, 洗完后要用棉布擦干。?工艺银、泰国银,经过烧兰工艺处理的银首饰。乌银,在白银首饰上用 合物覆盖,熔化后形成玻璃态覆盖层,产生特殊黑色与白银形成鲜明质感, 度相对增加金银制品鉴别要决:黄金与白银都属于稀有的贵重金属。它

7、们具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柔软,易于加工,因 而成为工艺匠人最受欢迎的加工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这种易于加工的特点,使金银器还能够加工改制、花样翻新,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金银制品。比如,我们可以按已所好,将一 条金链再加工改制,以形成项圈、手镯或戒指、耳环等其他所需饰品。但另一方面,由于金 银质软,其制品便容易在挤压或碰撞后变形或损坏。此外,与其他一般金属材料比,金、银 又都具有耐大气氧化和腐蚀的特性,可以历经千年,都仍然新亮如初。 所以不少金银制品历代相传,成为传世之宝。特别是黄金,这种特性更佳,既不会锈蚀,又不易失去光泽。与金 相比,银的这种性能则稍差。潮湿的臭氧会使银表面氧化,这是我们所见到的

8、,银制品使用 或搁置时久了,其色泽会由白亮转达为灰或黑色的原因。另外,银抗硫化物腐蚀的特性也不及金。金银器的真伪鉴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其制造年代的鉴别。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金、银器质地的鉴别已能做出比较精确的测定。比如器物金银含量的成色测定, 对金银器内所含其他金属的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甚至对一件金银器不同部位的金银含量,亦能分别做出测定。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金器,经测定。其 含金量均在85%以上,并含有少量银和微量铜。又如浙江龙游县石佛乡出土的明代金杯, 其上部含金量为 73%,足与把含金量却只有 60%,此外,其足为空足,为使金杯内盛放液 体后,不

9、至于重心不稳,空足内还加铁以配重。再如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银器,经测定, 含银量为 66.10% ,铜 27.8%,锡、铅各 2.5%。这种银铜合金,具有银铜共晶组织最低 熔点。由此可知,当时对银铜合金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对金银器的材料质地的鉴别,从经验,亦积累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AgPbS 的混色泽对比强,硬精选资料(1 )金的密度大一般说来,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品,金制品要重得多,太轻的制品必 是伪品。(2 )金银的硬度小,质地软,延展性强。若用金属物在金银制品上轻轻划试,一般留 下凹痕的真品,留下划痕的是伪品。(3 )金、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特别是金,在空气中不易氧化,而铜铁制品均易氧化生

10、锈。金在酸性液体中(如稀盐 酸、硝酸等) ,其颜色不变,而铜制品只在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表层镀金 容易脱落,不仅脱落部分易生锈,即使镀金表面也易被铜覆盖。当然,古代的金银器出土时,有些表层带有铜锈,特别是银制品。这种情况是由于金 银器在出土前,接触过其他腐蚀的铜,如与铜器一起随葬,而沾染了铜锈。另一个原因,则 是古代大多数银器的质地,是以含有一定成分的的铜合金,当铜氧化腐蚀后,便在银器上形 成了铜锈覆盖层。不过这种情况,大多可以经过除锈垢处理,以复原器物的本来面目。此外,富有有经验的人,还可以通过器物的声音、味道, 以及颜色、 手感等, 来辨别金银器的真伪。 不过,这需要有长期而

11、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金银器制造年代的鉴别难度大。现代科技手段对器物的质地鉴别已达到比较精确的程 度,然而对器物的年代鉴别尚显得无能为力。 主要还是依靠经验的积累,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一般说来,金银器年代的鉴别离不开器物铭文的研究,也离不开出土墓葬的年代确定 和对器物形制、纹饰、制作技术的分析研究。相比较之下,器物铭文的研究是最直接、也是 最重要的依据。如果金银器上无铭文或款识,对其制造年代的确定是极为困难的。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看,唐代以前金银器上的铭文很少见。唐以后,特别是宋元以后, 有铭文款识的金银显著增多。 有些金银器上虽然没有铭文, 但却可以通过同地伴出

12、的其他形 制相近的金银器上的铭文, 间接进行年代推定。 对出土墓葬的年代确定, 无疑对于断定金银 器的时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金银器本身具有传承性,可历经岁月,代代相传。 因而, 确定金银器的制造是否与入葬时间属同一时代,仍然需要其他证据来说明。研究器物 的形制、纹饰、制造技术以及铭文等特征,应该说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断定器物的年代的方精选资料法。因为每个时代的器物,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具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风格特征。一般讲,一件器物,其形制、纹制、甚至制造工艺和加工技术,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考古学文化中

13、形成了一套普遍较适用,又比较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用以断定器物的年代,即利用考古中同类器物的共存关系, 经过细致的比较研究,找出某一时期,或某一时代的标准器物, 这类器物基本上具备了同时期或同时代同类器物的共性特征,然后将出土的其他同类器物,与已经确定的标准器物进行对比,或同已知同类器物的特点相对照,从而是对器物的年代做出判断。在这方面工作得最有成效,并且已经能将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器物相互区别,并排出 器物谱系的,是对古代陶器和青铜器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金银器这方面军的系统研究尚不成熟,主要是由于各时代金银器出土的总量少,而且出土分散、不集中,这给金银器的系统研究增加了难度。目前对金银器的研

14、究最为细致,而又最富有成果的,当属对唐代金银 研究。其研究成果,无疑为唐代金银器的分期断代奠定了坚实的基,同时也为日后对中国金银器的系统研究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与伪造古代的铜、玉等器物不同的是,伪造金银器最常见的是在材料质地上作 假,多是以谋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在年代上作伪者尚不多见,这也造成对金银器的年代鉴定 工作,无论从理论上,抑或实践经验上都显不足,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经验总结。尽管有经验的人,能够娴熟地根据器物的质地、声音、味道,以及颜色等来辨别直伪,或根据器 物的造型、纹饰、铭文,以及成形和加工技术方法的时代特征来推断年代,但科学的研究,并把已知的成果、经验加以确定和系统总结

15、,仍有待于将大量细致地工作和深入地研究。多种银饰的知识:银在贵金属中价格最底,是 黄金的几十分之一。在首饰设计中几乎不用考虑它的成本 因素,因此能设计出许多前卫夸张.豪华厚实的首饰来满足追求流行但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 一族。首饰用银可分为足银和纹银两大类,它们分别如下精选资料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 990 的称足银。由于过于柔软,容易磨损,因此多用来制 造银币,而不太适用于首饰制作。纹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 925 的称纹银。也称 925 银,纹银通常是用 92.5 %银加入7.5 %其它金属混合成。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耀眼美丽,因此经常用作首饰材 料和银器皿。银在空气中加热不会氧化,但

16、当有水分和亚硫酸氢存在时或在硫化氢的作用下,银会被硫化而发黑。银接触蛋类和其它含硫的食品或橡胶也会变黑,一般所说的银的氧化,其实是银的硫化。现在有专用的925 银抗硫化的补口用于银首饰以减缓硫化发黑,但习惯称之为抗氧化银”。关于银的标识:白银首饰的成色记也用银含量的千分数表示。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打?足银?标记或按实际含量打标记。925 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 925,打?银 925?或?S925?标记。介绍一下其他首饰的标示:足金:指金含量千分数不小于 990,打?金?、?GOLD990? 或?G990?标记。千足金:指金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99,打?千足金?,?GOLD999?

17、或?G999?标记。K 金:一般指金含量从 8K 到 24K 的贵金属首饰(1K = 4. 1666? %)。标记为 24K、18K、9K 或 750 (即金含量 75 %,也称做 18K )、583 (金含量 58 . 3 %,相当于 14K )990,打?足铂?或?PT990?标记。950,打?铂 950?或?PT950?标记。900,打?铂 900?或?PT900?标记。850,打铂 850 或?PT850?标记。足白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50 白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00 白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850 白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精选资料铂金类首饰中的其它物质主要是其同族元素钯(Pb

18、 ),如 PT900 表示含铂 90 %,含钯 10 %,依次类推。白金首饰中铂含量一般不少于85 %。镀金: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银或铜制成的首饰表面上镀上一层极薄的黄金,我国行业标准镀金层厚不小于 0 5um ,即使薄层镀金也得大于 0 . 05um ,镀金层首饰的标记为?GP? 或?KP?。包金:将金箔包在银、铜等金属材料的表面,要求金箔成色不低于10K,重量不低于材料总重的 1 /20 ,常用 KF 表示。锻压金:本质上隶属于包金,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把金箔锻压在其它金属首饰毛坯表面上。金箔的成色要求大于 10K ,其中锻压的 K 金总量不得低于成品的 5 %,其标记为?GF? 或?KGF?,锻压金表面硬度强,耐磨度高,不易失去黄金质感。银饰的鉴别一般来讲,银饰的成本并不高,所以不会有绝对的假银饰,真假在于纯度的不同。鉴别银饰纯度和质量可以参考一下几点:看颜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 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掂重量:白银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