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存在 - 阳光学习网_第1页
力的存在 - 阳光学习网_第2页
力的存在 - 阳光学习网_第3页
力的存在 - 阳光学习网_第4页
力的存在 - 阳光学习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富阳郁达夫中学 方 晖教材分析:力的存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

2、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教学用具:磁铁、钢球、铁钉、气球、毛细管、玻璃管、橡皮筋、可乐瓶、平面镜、激光手电、喷雾器、细线、小车、铁夹2只、小镜两面、弹簧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景1、游戏:抛汽球。比赛:哪一组同学在空中用手拍汽球从第一排传到最后一排后传回。问:汽球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2、我们在这节课中要学

3、习一个新的概念:力。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师: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但我们能看到力吗?我们应怎样来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要求自己举身边的有关力的例子)播放:大风天气中,树木在晃动和沙尘飞扬等现象。从中归纳总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风,但我们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从“树动知风”这一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判断风的存在),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存在。(这里用到了科学方法上的“替换法”把难以认识、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用直观、明了的作用效果来说明它的存在。)探究实验一: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对它作用一个力,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例如:手指挤压汽球,汽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

4、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展示:物体正在发生形变的图片。师:观察并回答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探究实验二:将手直立在手掌上,观察手掌是否发生了形变?为什么?将书放到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为什么不会使桌面发生形变呢?探讨:建立假说: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看到。设计实验:采用放大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变为看得见的形变。固定激光手电,一平面镜在光源前轻轻晃动,在远处墙上出现光斑的较大移动,进一步改进,再放一块平面镜,将光斑的移动进一步放大。实验操作:1、 调整两平面镜的位置和方向(两平面镜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使上述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

5、后,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可在光路中喷雾,显示出光路路径)。2、 在两平面镜中间向桌面施加向下的压力,可以明显看到光斑向下移动(光斑的移动是压力引起的吗?(撤去压力光斑又移到原处,说明桌面受力发生了肉眼无法觉察的微小形变);探究实验三:1、 让力小的女学生把可乐瓶捏瘪。2、 让力大的男学生捏玻璃瓶,是否形变。建立假设: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观察。设计实验:采用放大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设计思路:V=sh V=sh实验操作:取一扁玻璃瓶,灌满红色水,将一细管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紧塞住墨水瓶口。由于毛细现象,毛细管中显示一段红色液体液面高出橡皮塞。1、用手指扭捏

6、瓶前后侧面,发生微小形变,使容积减小,毛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明显上升。是否由热胀冷缩引起?进一步设计实验:3、 用手指捏瓶左右侧面,微小形变,使容积变大,红色液面明显下降。三、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探究实验四:给你一颗钢珠和一块磁铁,看看你能使它的运动发生哪些变化?(应向学生指出哪些需要注意的情况。)学生探究后交流结论: a钢球由静止变为运动b钢球运动由慢变快c钢球运动由快变慢d钢球运动变为静止e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提示学生:在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上放一块磁铁进行观察)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统称为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任一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回想、解释课前的抛

7、气球游戏)小结: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讨论:生活中存在哪些力的形式:拉力、压力、推力、提力等:接触力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磁铁对铁的吸引力:非接触力。说明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四、力的相互性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击打手掌,体味各自的感受。探究: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是否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探究实验五:1、教材中的2只气球由于受压都发生了形变,试猜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2、用2只气球分别按以上方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如教材图示

8、效果的作用方法是:3、讨论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4、组内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做一个实验,可以说明同样的道理?写出实验步骤:A、 ;B、 ;C、 。5、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实验。6、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五、问题讨论:1、 送神舟五号升空的火箭推进力来自哪里?模拟实验:将一只大气球吹足气,用夹子夹住球;将吸管用胶带固立在气球上;将细绳穿过吸管,两学生将细绳拉紧;(为增大观察面,细绳应水平拉。)松开气球口夹子(模拟点火)让气体冲出,可看到气球沿细绳前进。火箭内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火箭上升。2、 磁铁能吸

9、引铁块,反过来铁块能吸引磁铁吗?(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因磁铁质量较大,可用线悬挂或将磁铁放在小车上。)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打人和被打,是一样的吗?答:虽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打者和被打者的伤害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施力部位与受力部位不同,能承受力的程度也不同。比如,以卵击石,受伤的总是“卵”。4、 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 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 在草地上滚的足球D、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教学后计】设计理念: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

10、等方面。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按照我们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要以探究性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教学反思:1、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同等的地位。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将学习的重心由知识向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2、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当学生探究出结论后,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3、知识与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