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测试七 - 副本_第1页
综合能力测试七 - 副本_第2页
综合能力测试七 - 副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合能力测试七1、 语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锃亮(zng) 鞭挞(tà) 文绉绉(zhu) 颔首低眉(hàn)B.执拗(ào) 迁徙(x) 家醅(pi) 相形见绌(chù)C.稽首(q) 蓬蒿(go) 哂笑(shn) 合辙押韵(zhé)D.狩猎(shòu) 缄默(jin) 胆怯(qiè) 千山万壑(h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萧瑟 睥睨 顾名思义 不可明状 B执拗 伫立 盛气凌人 冥思暇想 C暄嚣 逍遥 囊萤映雪 一视同仁 D肮脏 迁徙

2、 翻来覆去 黯然失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他有才华而又谦逊,在一群夸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B他登上山顶,感觉视野开阔,目空一切,心胸似乎也变得博大了。 C原来的老病号这次一马当先夺得了长跑第一名。奥秘何在?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望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种不可名状的怜惜之情涌上心头。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 ;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 ,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A.惋惜 闪

3、烁 醒悟 B.怜惜 闪耀 醒悟C.怜惜 闪烁 悔恨 D.惋惜 闪耀 悔恨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6.参照下面的两个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3分)例句: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无论是济世兴邦的理想,还是考上重高的希冀,都是学子们勇往直前的助推剂

4、; , 7综合性学习(7分)在2014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雾霾天气成了两会代表讨论的焦点。航班大面积延误,口罩成为热销品,喜欢晨练的人们不得不待在家里从南方的广州、杭州到北方的北京、济南,雾霾天气频繁影响我国多个地区。班级同学准备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下面这则消息,请为它拟定一个标题,限15字以内。(2分)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10日晚间开始的雾霾天气并没有随着天亮散去。11日上午8时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 北京市环境监

5、测中心11日零时30分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北京各地区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纳米的细颗粒物浓度已连续若干小时达到每立方米300微克以上,不少地区已升至400微克以上,空气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11日9时左右其官方微博再次发布消息称,受区域大雾影响,10日夜间到11日上午,北京市细粒子PM2.5污染严重,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空气质量普遍达到6级,属严重污染级别。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谈谈“雾霾”对人造成的危害。(3分)材料一:1月15日,记者在北京多家医院调查发现,到医院就诊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明显增多。医生们众口一词:天气冷;更重要的是,“雾霾”惹祸。医生解释说“雾霾”里的脏东西直接吸

6、入肺内,对呼吸道黏膜本身就是个刺激,还会继发病毒、细菌的感染。孩子抵抗力弱,是“高危人群”。材料二: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对外发布消息,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2001至2010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肺癌死亡率达48.9/10万,亦居“众癌之首”。专家表示空气污染加剧是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三: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有较大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

7、情绪低落的现象。 (3)读了上面题目中的三则材料,你一定对雾霾的危害有了更多认识。为了呼唤人们重视雾霾危害,请拟写一则标语。(2分)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8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9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答: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答: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注释】王侍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顾:表示轻微的转折。望:奢望。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