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1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2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3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4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 术未尽也。”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2、。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邑。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注】 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 调:协调。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诱,引导。 上:通 尚”,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 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 呢?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赵襄主: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注意力在前方。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子期的身上。启示:知错就改,勤奋学习才能改变自我;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专心致志,只考

4、虑个人利 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解析】【分析】(1) C. 土易马而三后”中的 易“是 换”的意思,不是 容易”的意思。故 答案为Co(2)语句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的意思是: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而达到目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 )本题 句中的 “士(读书人)、即(就)更(重新)、见事(认清事物,懂得事理) ”几个词是赋分点; 句中的 “先后(领先和落后)、心(思想)、何以(用什么)、调(使协调)”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5、”。( 4)吕蒙之所以被鲁肃称为“非复吴下阿蒙”,其主要原因“蒙乃始就学”;赵襄主驾车之所以落后是因为“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C; 凡御之所贵/ 马体安于车/ 人心调于马/ 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 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赵襄主:驾车讲究人的精神

6、和马相协调,注意力在前方。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子期的身上。启示:知错就改,勤奋学习才能改变自我;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专心致志,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然后判

7、断正误即可。做“断句题 ”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的表达,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柱把作者的在该

8、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一遍。【附参考译文】【甲】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乙】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

9、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不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 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 就是掉在后面。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 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

10、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室敢轻吾射! "翁日: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四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 少孤,年十二,访土廉。廉以故人子,引令也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 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复量倒诵, 又通。乃跪谢且: 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便飘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

11、览而倒诵。士廉称叹久之。(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矍担而立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徐以杓酌油沥之引令坐复请倒诵(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乃跪谢曰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向傍窥而记耳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士廉怪谓曰: 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4)两文末,陈尧咨 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 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答案】(1 )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 A;B

12、(3)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4)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解析】【分析】 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释:动词,放下; 忿然:形容词, 气愤的样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徐:形容词,慢慢地 ; 引:动词,拉 ; 复:副词,再,又。 辨析一词多义,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

13、用法,再作比较。 谢:道歉,古今异义词,句意是:于是就跪下道歉说。 向:先前。句意是:而是我先前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 遵循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颔:点头 。句意是:(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怪谓曰:责怪他说。句意是: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陈尧咨的“笑而遣之”,表现卖油翁的绝技征服了大家,证明他“ 但微颔之”不是没有根据的,体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同时也对他的高超的“ 酌油 ”技艺的赞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记忆力出众、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故答案为:

14、放下; 气愤的样子; 怎么; 慢慢地; 拉 ; 再,又。A;B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

15、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参考译文】(一)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圃 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

16、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 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是微微地点点头。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 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肃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二)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

17、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 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 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廉请教,卢庄道偷着观看, 然后对高士廉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高士林责怪他说:"小孩子不要说大话!”认为他 轻薄,让他背诵,卢庄道果然背下来了。又让他倒着背诵,他又背下来了。卢庄道跪下请罪说:”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作的,而是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高士廉取来其他文章和官府文书叫他读,卢庄道全都能看一遍以后就能倒背下来。高士廉称赞感叹不已。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18、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 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 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 何计略,以备不虞 ? ”肃造次应日: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 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 之,拊其背

19、曰:吕子明,吾不 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尚:还,仍然。 故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 顾:拜访。虞:意 料,预料。造次:鲁莽,轻率。因:于是,就。就:靠近,接近。拊:轻拍。(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即更刮目相待 肃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3)【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 ,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 为。(4)【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答案】(1)重新;有人(2) 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

20、我事务多呢? 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解析】【分析】(1)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语更:重新(2)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这里应注意孰“乃“至"等关键词的理解。(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 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文段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4)理解文章内容,可知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

21、才,也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进步。(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看他做了哪些 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吕蒙是一个 善于听劝、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有所成的人。故答案为:(1)重新有人(2) 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点评】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 节,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分

22、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翻译两篇文章,抓住吕蒙的言行分析,吕蒙起初不爱学习,在孙权的几番劝说下最后学有所成,他能马上为鲁肃画五策”,令鲁肃 刮目相待”,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知错能改、谦虚勤学、自信率真、计谋过人的 吕蒙。【附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仍然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 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

23、看上去像一家人一样,但关 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日: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 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 善哉!”孙权劝学(略)(1)解释下面句子中

24、的划线词。恐已暮矣。盲臣安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尔(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答案】(1)迟、晚;怎么(2) 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

25、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安”的意思是怎么”。(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广泛浏览群书。往事:了解历史。(3)回答本题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示例: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可知到孙权善于引导”;吕蒙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晋平公的 善哉”可知他 热爱学习、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 ”;师旷 善于引 导”。(4)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即可。【点评】(1)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 加以积累。课

26、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2)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 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 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 疏通句子。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何泽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日: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民,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使民何以 出租

27、赋吏何以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庄宗大笑,为之止猎。(选自新五代史)【注释】一天下:统一天下。 休民:使人民休养生息。(1) 文中 数践民田”中的 数”的意思是 。(2)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3)通过选文,可以看出何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多次,屡次(2)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3)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解析】【分析】(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教践民田”: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数”:多次,屡次。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此题较容易,根据

28、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译为: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两个意 思之间划开。注意句式结构的对称。(3)可分析 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 ”的动作描写, 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 多稼”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 ”等语言描写,即可分析出何泽 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故答案为:多次,屡次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

29、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意 思按照现代语法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本题考查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中对人 物描写的语句,结合其主旨进行分析理解。【参考译文】何泽担任了洛阳的首令。唐庄宗喜欢打猎,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于是)何泽(为了劝谏庄宗)于是藏在草中等候庄宗。在马前直谏道:陛下没能够一统天下来使人民安康,却暴敛穷苦的百姓来供应部队。如今田里庄稼将要成熟,为什么要践踏农田来害庄稼呢?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 ,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

30、陛下不听我的话,希望你让我在马前死了吧,来让后世知道陛下的过失。”庄宗大笑,为了这件事停止了打猎。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示儿燕孙枝蔚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 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选自溉堂文集)【注释】 未遑:来不及。遑,闲暇。 旧窑:年深日久的陶瓷。窑,陶瓷器代称。(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然贫家止有此器()(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要怕弄坏书,在书上加圈加点

31、才是读书的好办法。B.珍惜书籍是那些有财力的藏书人的做法,穷人学不了。C.就算忍渴忍饥,穷人也不要把唯一的古瓷拿来做饭碗。D.书是拿来读的,别为了珍惜书籍而不充分使用它。【答案】(1)的;仅仅,只C【解析】 【分析】(1)本题中的 止”是通假字,同 只”,是一个副词,表仅限于某一范 围,解释为只“仅仅”。(2)本题从原文 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 珍藏计乎”这句话可知,作者认为茶杯饭碗这类东西,明明知道是古瓷,但家贫只有这点器 物,不能不吃不喝去把它们珍藏起来。所以选项C的表述错误。故答案选 Co故答案为:的;仅仅,只;C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

32、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 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 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附参考译文】你在初读古书时,对于书本不要过于爱惜。因为过分爱惜书本,必然会束之高阁。要对 书本加以圈点,看坏一本,不妨再买一本。爱惜书本是那些有财力的藏书家们的事情,我 们这些贫穷的读书人来不及效仿这

33、种做法。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古瓷,应当珍惜, 但家贫只有这点器物,难道不吃不喝去把它们珍藏起来吗?你应当懂得这个道理。7 .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 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 本文作者 (人名),除 醉翁”之外,他晚年又自号 “:。(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以此

34、自五释担而立但微颔之笑而道之(3)请结合作者对卖油翁的描写,分析康肃由向“到 忿然”的原因。(4)请写出两点卖油老人的过人之处。【答案】(1)欧阳修;六一居士(2)自夸;放;点头;打发(3)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 问”;当老者说出 先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4)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解析】【分析】(1)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欧阳修: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

35、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 ”这六个工”)。(2)本题中的 颔”名词用如动词, 熏头“;遣”是打发”的意思。(3)陈康肃公 尝射于家圃”,而卖油翁看后表现出 睨之“微颔”的神情,便使得陈康肃产生疑问;当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艺用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进行回应后,使康肃变得 忿然”。作答时结合语境将陈康肃从 问”到 忿然”的过程概述出来即可。(4)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作答。文章叙写卖油翁酌油时,用取“置”覆”酌”沥"等词语,突出了他有娴熟的技能;而用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见多识广;从卖油翁用行

36、动来印证自己的话语并让陈康肃笑而遣之”,可见其思维敏捷、富有智慧。据此可概括作答。故答案为: 欧阳修 ; 六一居士 自夸; 放 ; 点头 ; 打发 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 ”“ 微颔 ”之,康肃生疑而“问 ”;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 ”。(4)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点评】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

37、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

38、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8 阅读理解(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39、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 问于师旷 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 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炳烛:点燃蜡烛。 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喑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丝鲁肃过寻阳恐已襄矣蒙建以军中多务

40、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答案】(1)至L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3)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 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人或事物。(4)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

41、诚;师旷 委婉,巧妙设喻。【解析】【分析】(1)本题中, 暮”是形容词,理解为 晚“;安”是一个副词,表示反问 语气,理解为 哪里“怎么"。(2)句中,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句是一个反问语句,翻译时保留原句式;而”表转折关系,解释为 却”。(3)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中可知吴国大将吕蒙原来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因 此成语 吴下阿蒙”就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从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的答话中可以想象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 之快之大。因此成语 刮目相待”就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4)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

42、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 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可见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可见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 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可见孙劝是在平等对待吕蒙,态度坦率真诚。而师旷劝学比较委 婉,他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少年好学比作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比作正午的阳光,老年 好学比作蜡烛的光明,而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仍 旧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这样运用比喻,很形

43、象,让人 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故答案为:到,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婉,巧妙设喻。【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

44、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成语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注意其一生的理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路,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

45、学习。等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

46、样明亮,点上火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 ,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47、?”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石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I®乎?”如其言,果得于数 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II B

48、斯是陋室是非木柿C.WO黄河流水鸣溅溅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D.从今在许闲乘月卿言多务,孰有孤(2)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惟吾德馨 , ,-1啮沙为坎穴可据理臆断欤臆断杵杖无时夜叩门无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尔辈不能究物理。(4)陋室铭结尾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有什么作用?请你作简要分析。(5)老河兵最终找到石兽的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蕴含着什么哲理?【答案】(1) C(2)德行美好;冲刷;主观地判断;随时(3)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4)采用类比手法,以两个

49、历史名人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作者还自比古贤,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受人敬仰的君子。(5) 遇到问题,不能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主观臆断,要从实践出发,具体全面地考虑探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意对即可)【解析】 【分析】(1) A.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学问和事业;B.判断动词,是/代词,这;C.都译为只”;D.如果/像。故选Co(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馨”:美好。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臆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 “主观地判断”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注意下

50、列字词的翻译,如“丝竹 ”:音乐,乐曲。“案牍 ”:官府公文。“尔辈 ”:你们。“物理 ”:事物的道理。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来类比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突出自己品德高尚。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

51、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5)一问,可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如“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做出判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二

52、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 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 “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

53、,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吗,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故答案为:C; 德行美好; 冲刷 ; 主观地判断; 随时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采用类比手法,以两个历史名人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作者还自比古贤,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受人敬仰的君子。 遇到问题,不能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主观臆断,要从实践出发,具体全面地考虑探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意对即可)【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本题

54、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注意类比方法的赏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其实文章的主旨文中已经有所揭示,只要找出主旨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参考译文】(一)译文: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二)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