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学说人们在长期的施肥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土肥学者把这些经验总结为理论,用来指导今后的施肥。一养分归还学说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这些养分随着作物的收获而被带走,要保证下季作物的继续高产,就要把作物带走的且土壤缺乏的那些养分归还于土壤。种地为什么要施肥,就是为了归还养分。二最小养分学说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那种养分的制约。即土壤哪种养分最缺,施哪种养分增产量最大。这条定律也为我们国家的施肥实践所证实。60年代我们的土壤中最缺氮,所以施用氮肥取得良好的效果。到了70年代,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又表现出了缺磷,又开始大量施用磷肥。氮磷肥的大量施用,到了80年
2、代钾又成为最小养分。而现在一些地块中微量元素又开始缺乏。表明随着施肥结构的调整,最小养分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三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学说作物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同等重要的,一种元素不断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这一学说表明:作物缺少哪一种元素都不行,缺什么必须施什么,缺少某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想用另一些元素来补充,根本不起作用甚至加重所缺乏元素的症状。四最佳施肥量学说(即报酬递减律)施用肥料有一个最佳用量,达到最佳用量,经济效益最佳。如果用量少了,产量上不去,用量多了,效益下降。五养分的敏感期(养分的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一种养分很敏感,这一时期如缺少这种养分的供
3、应,作物产量将受到损失,即使以后再施足这种养分,对作物产量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弥补。这表明,施肥要施在时候里,施在时候里才能更好发挥肥料的作用。试验表明,大部分作物对大多养分的敏感期是在苗期。六氮肥的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内,有一个时期作物对氮的需要量最大,这个时期施用氮肥,将最大限度被作物吸收利用,氮肥起的作用最大,这一时期称为氮肥的最大效率期。氮肥的最大效率期对大多数作物来讲,一般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共生期。如小麦在起身枝节期间,玉米在小喇叭期到大喇叭期,棉花在花铃期,茄果类蔬菜在初果期。为什么氮肥有最大效率期而其他养分不提最大效率期呢?这主要是氮肥的特性所决定的。氮肥同
4、其他肥料不一样,当一次性用量较多时,氮肥会促使作物旺长,即消耗了养分,有不利为高产打好合理的群体,土壤中较高氮还会加速氮转变为气态氮而挥发或转变成易溶于水的氮而淋失,当作物需要较多的氮时,土壤却供给不足了。而其他肥料施于土壤后,损失小。作物奢侈性的吸收量也小,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水平,即使到了作物对其吸收的最高峰期,也会较充足地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所以其他肥料对大多数作物一般提倡基肥一次性施足,而氮肥应提倡分次施,特别要注意在氮肥的最大效率期时的施用。氮肥用得巧经济又高效摘要:根据土壤特性施用碱性土壤,可以施酸性或生理酸性的氮肥,如硫酸铵、氯化铵等,它们除了能中和土壤中的碱性外,
5、还能形成容易被作物吸收的铵态氮;而在酸性土壤上,可选施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如尿素、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钙或石灰氮等。它们一方面可降低土壤中的酸性,另一方面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容易被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在盐碱土中不宜施用含氯的氯化铵,以免增加盐分,影响作物生长。肥沃的土壤施氮量要少,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施肥次数可少些;反之,施氮量应适当增加,而且要分次施用。根据作物种类与生长情况施用各种作物对氮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甘蔗、叶菜类蔬菜等作物需氮较多,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需氮中等,而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而需氮较少。不同作物对氮肥品种的反应也不同,如水稻施用铵态氮肥,尤以氯化铵、碳铵和尿素效果
6、好。马铃薯施用硫酸铵效果好。忌氯作物如烟草、淀粉类作物、葡萄等应少施或不施氯化铵。多数蔬菜施用硝态氮肥效果好。作物不同生育期施氮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作物需肥的关键时期,如在营养临界期或最大效率期进行施肥,增产作用显着。如玉米在抽穗开花前后需要养分最多,重施穗肥能获得显着增产。所以根据作物对养分的要求,掌握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数量,是有效施用氮肥的关键。 根据氮肥的性质施用碳铵、氨水都要深施盖土,防止挥发。由于它们都是速效肥,在土壤中又不易流失,故可作基肥和追肥,适宜在水田、旱地施用;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大,肥效快,适宜作旱地追肥。尿素中的氮素呈氨基态存在,在土壤中一般需经转化,作物才能
7、大量吸收,转化前其肥效没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快,作追肥应比一般肥料提前35天,不宜作种肥,但尿素作为根外追肥最为理想,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总之,要根据氮肥的特性来考虑其施用方法。 与适量磷钾肥配合施用在缺乏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土壤上,单施氮肥效果很差,增施氮肥还有可能减产。因为在缺磷、钾的情况下,蛋白质和许多重要含氮化合物都很难形成,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各地试验已证明,氮肥与适量磷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显着。 农作物微量元素过剩会有哪些症状摘要:大家都知道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在使用化肥的时候,还不忘记对它们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农作物微量元素过剩会有哪些症状呢?1、锌过剩症
8、。多数情况下植物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表皮出现赤褐色。水稻锌过剩,稻苗长势衰弱,叶片萎黄;小麦锌过剩,叶尖出现褐色斑;大豆锌过剩,叶片尤其中肋基部出现紫色,叶片卷缩。 2、氯过剩症。氯过剩时作物易出现烧根、死苗现象。忌氯作物如甘薯、烟草、果树等产品品质下降。 3、铜过剩症。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歧根、鸡爪根。水稻铜中毒,稻苗显著黄化,生长停滞;小麦铜过剩,体色变深、僵化,下叶发黄,根盘曲。铜过剩明显抑制铁吸收,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4、锰过剩症。因作物而有较大差异,但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红色,嫩叶上卷等。苹果
9、锰过剩引起粗皮病,水稻锰过剩,叶黄化,发生高节位分蘖,茎基有褐色污染物等;锰过剩抑制钼的吸收,酸性土壤上作物缺钼有可能是锰过剩引起的。 5、硼过剩症。硼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水分随蒸腾散失而硼残留,叶片尖端及边缘硼浓集,所以硼过剩主要表现于叶片周缘,大多成黄色或褐色的镶边,叶片黄化,严重时变褐枯焦,在蔬菜作物上有所谓金边莱;水稻硼过剩叶尖褐变,干卷,颖壳出现褐枯斑;大麦硼过剩,叶片散生大量棕褐色斑点。 6、钼过剩症。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棉花植株含钼达15mg/kg生育无异常,但饲料作物含钼>10mg/kg,长期饲喂可能引起家畜钼毒症。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番茄、马铃薯钼过量,
10、小枝呈金黄色或红黄色。再谈土壤肥力的组成及提升办法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耕地土壤退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日趋严峻,但是目前采取的措施大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循环还是“卡壳”。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为作物的正常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状况、化学状况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水分:自然界中的水分通过降水、灌溉、地下水上升等途径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成为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在蔬菜栽培中,多采用的是地下水灌溉。土壤水分有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种,其中毛管水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分,吸附水为无效水
11、,重力水界于前两者之间。 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除来自空气和水的碳、氢、氧外,其他均来自于土壤。蔬菜栽培中,氮、磷、钾三种元素使用量最大,是向土壤中投入最多的三种矿质养分。其次包括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液态水占据的土壤孔隙中,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空气在土壤中比例较小,但非常重要,一旦土壤中缺乏空气,对蔬菜的根系影响非常大,在蔬菜栽培种,沤根现象就是土壤空气缺乏的表现。土壤热量: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也影响土壤水分的汽化、凝结以及空气的对流和养分的转化
12、。而对于反季节蔬菜栽培,土壤热量至关重要,如果土壤没有存储足够的热量,将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其对水肥及矿质养分的吸收。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相互协调达到最佳时,土壤就表现最有效的肥力状态,此时我们可以认为土壤是健康的。土壤的水、肥、气、热因子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当一种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其他因子的状态,土壤肥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土壤呈现不健康状态。那么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因素有哪些呢?物理因素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统称为物理因素。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
13、力和生理活动。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肥、气、热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化学因素包括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能力、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一般而言,在酸、碱的土壤环境中以及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存在或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及其他有毒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作物都难以正常生长和获得高产。土壤酸度通常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之间有一定相关。如土壤磷素在pH为6时有效性最高,当介质pH值低于或高于6时,其有效性明显下降。生物因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繁殖代谢影响着土壤肥力。土壤有益微生物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分
14、解有机物为腐殖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还可以进行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养分因素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含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均较低,它们被植物吸收以后,必须迅速地得到补充,方能使其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土壤养分的实际有效性,即实际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数量,还受土壤养分到达植物根系表面的状况,包括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截获、养分的质流和扩散三方面状况的影响。了解了土壤肥力的组成以及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我们如何来提高土壤保持良好的肥力状态呢?最重要的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土壤团粒结构
15、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协调水、气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由于通气孔隙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土壤透水通气能力。灌溉时,水分很快由这些通气孔隙渗入土壤,逐渐渗入到团粒内部的毛管空隙中,使团粒内部充满水分。当大孔隙里的水分渗过以后,空气得以补充进去,团粒间的大孔隙即为空气所充满,这样就使水分和空气各得其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水分和空气的矛盾。2.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有充足的氧供给,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分解快,养料转化迅速,可供作物吸收利用。而在团粒内部缺乏空气,进行嫌气性分解,有机质分解缓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这样一方面能源源不断的供作物吸
16、收,另一方面又保证一定的积累,避免养分的损失,起着“小肥料库”的作用。3.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团粒内部的小空隙保持的水分较多,温度变化较小,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土层温度的作用。使土温稳定,有利于稳温时期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4.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团粒结构多的土壤比较疏松,使作物根系穿插容易。不仅如此团粒结构多的土壤其粘着性、粘结性都低,可大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土壤耕作质量。那么,提高团粒结构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首先,增施有机肥。通过采取向土壤中使用农家肥、禽畜粪肥、商品有机肥等肥料以及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就可以促进团粒结构的大量形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团粒结构形
17、成不可缺少的主体成分。可视种植作物每亩基施鸡粪1525方,若施用秸秆粪、稻壳粪则改土效果更好,施秸秆或稻壳粪时每亩施用量可增至3540方。其次,种植绿肥。绿肥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多为易分解的有机质,翻入土壤后,可在短时间内促生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快速形成。绿肥种类多样,有苜蓿、三叶草、菠菜、油菜、大葱等。夏季绿肥生长速度快,如种植油菜、茼蒿、菠菜等作物,一个月内每亩就可生产好几千斤的绿肥,三叶草、万寿菊、大葱等生长期相对较长一些的作物,歇茬期一般以两个月左右为好。种植多年的老棚适宜选择吸肥能力较强、具有解磷解钾作用的菠菜、玉米等绿肥。刚建的新棚,土壤微生物数量少,团粒结构少,适宜选
18、择养分含量高、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绿肥,如三叶草、苜蓿、大豆等。再次,注意生物菌肥的使用。生物肥中的生物菌在施入土壤中后,会在土壤中大量的繁殖,起到一个活化、疏松土壤的作用,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生物菌肥以及含有生物菌的有机肥种来较多,建议可每亩基施生物肥150200公斤,或每次每亩冲施2530公斤即可。元素间的不协调氮:吸收硝态氮要比吸收氨态氮难;施用过量的钾和磷都影响对氮的吸收;缺硼不利于氮的吸收。磷:增加锌可减少对磷的吸收;多氮不利于磷的吸收;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镁可促进磷的吸收。钾: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
19、;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钙、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钙:钾影响钙的吸收,降低钙营养的水平;镁影响钙的运输,镁和硼与钙有拮抗作用;铵盐能降低对钙的吸收,减少钙向果实的转移;施入钠、硫也可减少对钙的吸收;增加土壤中的铝、锰、氮,也会减少对钙的吸收。镁:钾多影响镁的吸收,多量的钠和磷不利于镁的吸收,多氮可引起缺镁。镁和钙、钾、铵、氢有拮抗作用,增施硫酸盐类可造成缺镁。镁能消除钙的毒害。缺镁易诱发缺锌和缺锰。镁和锌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铁:多硼影响铁的吸收和降低植物体中铁的含量,硝态氮影响铁的吸收,钒和铁有拮抗作用,引起缺铁的元素比较多,它们的排列顺序为NiCuCoGrZnMoMn钾不足可引起缺铁;大量的氮
20、、磷和钙都可引起铁的缺乏。硼:铁和铝的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铝、镁、钙、钾、钠的氢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长期缺乏氮、磷、钾和铁会导致硼的缺乏;增加钾可加重硼的缺乏,缺钾会导致少量硼的中毒;氮量的增多,需硼量也增多,会导致硼的缺乏。锰对硼的吸收不利,植株需要适当的Ca/B和KB比(如:葡萄健株的CaB为1234毫克当量,KB为1142毫克当量)。以及适当的CaMg比。硼对CaMg和CaK比有控制作用。几种能形成络合物的元素,如锶、铝和锗有临时改善缺硼的作用。锰:钙、锌、铁阻碍对锰的吸收,铁的氢氧化物可使锰呈沉淀状态。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使锰被固定。钒可减缓锰的毒害。硫和氯可增加释放态和有效态的锰,有利于锰的
21、吸收,铜不利于锰的吸收。钼:硝态氮有利于钼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钼的吸收;硫酸根不利于钼的吸收。多量钙、铝、铅以及铁、铜、锰都阻碍对钼的吸收。处于缺磷和缺硫的状态,必然缺钼,增加磷对钼的吸收有利,增加硫则不利;磷多时需钼也多,因此,磷过多有时会导致钼的缺乏。锌:使锌形成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则成不可给态。植物要求适当的pZn比(一般为100120,大于250则缺锌)。磷过量会导致缺锌,氮多时需锌量也多,有时也会导致缺锌,硝态氮有利于锌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锌的吸收。增多钾和钙不利锌的吸收。锰、铜、钼对锌吸收不利。镁、锌之间有互助吸收的作用。缺锌会导致根系中少钾。土中有SiMg比率低的粘粒会缺Zn
22、,锌拮抗铁的吸收。铜:施用生理酸性氮或钾肥等可提高铜的活性,有利于吸收。生成铜的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则有碍吸收,所以富含Co2、碳酸和含钙多的土壤,不利于铜的吸收。多磷会导致铜。土壤嫌气状态产生H2S也有碍铜的吸收。铜还与铝、铁、锌、锰元素拮抗。氮多时也不利于铜的吸收。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 这里所说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与养分吸收有关的因素。正常而旺盛的地上部的生长有赖于根系的良好发育,根系分布越深越广,吸收的养分数量就越多,而且可能吸收到的养分种类也越多。土壤僵韧坚实,底层有硬盘、漂白层、地下水位高等都会限制根系的伸展,减少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加剧或引发缺素症。高的地下水位如一些低地,在梅雨季节
23、地下水位上升时期作物缺钾症较多发生,而在钙质土壤中,高的地下水位还使土壤溶液中重碳酸离子(HC03-)增加而影响铁的有效性,从而引发或加剧缺铁症等。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使土性恶劣养分贫瘠的底土上升也常成为缺素的原因。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与缺素也有关,代换量小的砂土,因吸附保蓄养分容量小,对需要量较大的养分元素常不能满足作物需要。有人研究指出CEC5m·e100g干土的大多数土壤无法保持足够的K+以维持"高"的供钾水平,也就是说是容易缺钾的土壤。植物一年中(生长周期)需肥特点(一)1年中施肥的次数和时期:1.萌芽发枝肥,一般在萌芽开花前,大量需氮期2.坐果膨果肥,一般在开花1-2周后,氮磷钾稳定供应期3.促花芽分化肥,一般在生理落果期后,氮磷钾稳定供应期4.采果肥或越冬肥,一般在果实采后,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二)1年中各次施肥的作用:1.萌芽发枝肥:由于长新芽,新梢,新叶,所以肥料以氮肥为主,适量加施硼肥和磷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课程定位
- 新余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大学物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居住区景观设计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应急管理安全培训
- 西华大学《手工制作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345市场调查期末试题答案
- 西华大学《传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单项选择常考点易错考点及专项训练
- 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八上全册】(新疆专用)
- 人力资源部人事科运用PDCA循环提升医院岗前培训的有效性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药疹护理的课件
- 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IT项目管理)实验指导书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完整版)
- 客房服务员国家标准
-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音乐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跨文化交流》课件
- 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