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一、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两课时的学习中,通过对相似图形的直观感知,体会到可以 用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两个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关系。 从而认识了线 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对方格纸中成比例线段的探究, 了解了合比性质与等 比性质,并在探究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经验, 培养了提出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的演绎证明,也进一步发展了 逻辑推理能力。 二、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依旧采用前两节在方格纸中探究的方式, 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分线段 成比例及其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
2、理 论,是课程标准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中列出的九个基本事实之一。在知识技 能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并会灵活应用。 学生经历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观察、计算、讨 论、推理等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经历“观察一猜想一归纳一验证”的数学思想, 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 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应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三)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
3、 1) 、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观察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几何知识在生活中 的价值。 (2 2)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归纳意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 习惯。 教学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灵活应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 例定理的变式。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设疑,引入新课;第二环节: 探索发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第三环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 理及其推论的简单应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设疑,引入新课 内容:教师提问: (1 1) 什么是
4、成比例线段? (2 2) 你能不通过测量快速将一根绳子分成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比是 2:32:3? 目的:(1 1)复习成比例线段的内容,回顾上节课通过方格纸探究成比例线段 性质的过程。(2 2)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效果:学生对不通过测量快速将一根绳子分成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比是 2:32:3,这一问题很感兴趣,急切想要知道解决办法。 第二环节:小组活动,探究定理 1.1. 探究活动一: 内容:如图(1 1)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1 1,直线 a a / b b/ c c , ,分别交直线 m,nm,n 于 A A1, A, A A3, B B1, B B2, B B3。
5、 (图俨 Ai A2 Bi B 2 (1) 计算 一 7,7,- - 你有什么发现? A2 A3 B2 B3 (2) 将b向下平移到如下图 2 2 的位置,直线m, n与直线b的交点分别为 A, B2。你在问题(1)中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将b平移到其他位置呢? ( (图 2 2) (3) 在平面上任意作三条平行线,用它们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成比例吗? 归纳: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 应线段成比例; 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达到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意会、感悟。 效果: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尤其是本章前两节
6、的探究也是通过表格中的多 边形来完成的。所以学生有种熟悉感,并不感到困难。 2.2. 议一议: 内容:教师提问: 1.1.如何理解“对应线段”? 2.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符号语言如何表示? 3.3.“对应线段”成比例都有哪些表达形式? Ai A2 B1 B2 c c ,贝 U U = 7= 7 A2 A3 B 2 B3 。 Ai / B / 、 / A: / / / f a 、 、 、 、 、B: b 、 、 、 、 B: / b bAi A2 B1B 2 A2 A3 B2 B3 由比例的性质还可以得到:A1A3 B1B3 A2 A3 = B2 B3 A A3 B 3 乡等 A1A2
7、 B1B2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目的:让学生脱离表格,不通过计算,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理得出平行线等 分线段定理的推论。 效果:学生已经学习过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证明,所以很容易得出 A AiC C2=B=BiB B2, C C2C C3=B=B2B B3,进而得出推论。而且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 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探究内容:熟悉该定理及推论的几种基本图形 目的:让学生在探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有 A 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定理的符号语言,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效果:学生从几何直观上很容易找出“对
8、应线段”。利用 成比例线段时,感觉结论很多,老师这时可以引导总结出成比例线段的特点, A :是都体现了“对应”二字。 A D 点 A Ai作直线 n n 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 b b, c c 图 4 4 中有哪些成日 ,A A3, B Bi, 点 C C2, C C3。(如图 4 4 ), A F 0 B B2, B B3 2 2 如图 A D 2.2.探究活动二: / / c c,分别交直纟 C (图 3 3) A A 目的:加深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效果:经过这一环节的变式应用,学生能够归纳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 推论的本质特征。 3.3.
9、探究活动三: 内容:直线 11/12/13,1411/12/13,14 、1515、1616 被 1111、1212、1313 所截且 AB=BAB=B(则图中还 有哪些线段相等? 效果:学生很容易得出此时的对应线段的比值为 1 1,也为后面探究相似与全等的 关系做了铺垫思考: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对应线段的比是多少? 分之比是 2:3?2:3? _ C 目的:让学 ,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将一根绳子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 例。解决课堂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A D li 2.2.如何不通过测 F O 殳成比例定理的特 A 课堂练习: 1 1、如图,已知 l l1/l/l2/|/|3. . 2 2、如
10、图,在 ABCABC 中,D D、E E 分别是 ABAB 和 ACAC 上的点,且 DE DE / BC,BC, (1) . .如果 AD = 3.2cm, DB = 1.2cmAD = 3.2cm, DB = 1.2cm ,AE=2.4cm,AE=2.4cm,那么 EC EC 的长是多少? (2) . .如果 AB = 5cm, AD=3cmAB = 5cm, AD=3cm,AC = 4cm AC = 4cm ,那么 EC EC 的长是多少? 内容:例 1 1、如图,在 ABCABC 中, 、F F 分别是 ABAB 和 ACAC 上的点,且 EF EF / BC,BC, (1)(1) .
11、 .如果 AE = 7, FC = 4 AE = 7, FC = 4 ,那么 AFAF 的长是多少? B 孑孑 - C (2)(2) . .如果 AB AB = 10, = 10, AE=6AE=6, AF = 5 AF = 5 ,那么 FCFC 的长是多少? BC = BC = A,EF=4EF=4, 求 DEDE第二环节:灵活应 (2(2). .在图(2 2)中 DE =DE =E3,3, A (1) (1(1). .在1 1A B (2) 求 ACAC 的长。 ,AB=5AB=5, 目的:通过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简单应用, 规范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严 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
12、解 效果:由学生直观操作得出的结论与简单推理进行有机结合, 是对探索活动的自 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实现理性升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目的: 通过师生反思评价, 实理知识的系统归纳,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 并通过作业 和考题全面巩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效果: 学生都能归纳出: 1 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知识技能 1 1、2 2、 问题解决 3 3、4.4. 学法指导 本节的难点也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变式较 多,学生在找对应线段时常常出现错误; 另外在研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时, 常 用到代数中列方程的方法, 利用已知比例式或等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 求出 未知数,这种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学生接触不多,也常常出现错误 . . 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意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零售信息管理办法
- 机动车污染管理办法
- 新《处方管理办法》
- 气象应急车管理办法
- 村里防疫员管理办法
- 医院内票据管理办法
- 散包装食品管理办法
- 小型提灌站管理办法
- 新材料使用管理办法
- 技术标造价管理办法
- 危化品经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2025至2030再加工一次性设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护理专业组长竞聘
- 学堂在线 管理沟通的艺术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红色中国风《长安的荔枝》读书分享模板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 2025年江苏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参考版)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2025
- 环保企业五年发展计划
- 2025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ktv合作股权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