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_第1页
MT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_第2页
MT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_第3页
MT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T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第1页共5页S磁粉检验操作工艺规程1. 概述1.21.3本规程适用于ASME规范产品铁磁性材料和焊缝的磁粉检验。磁粉检验法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或其附近探测裂纹和其它不均匀性缺陷。本规程适用于磁轭湿粉连续磁化法。此法仅适用检出工件表面开口缺陷。1.4本规程在执行之前须通过演示,使 AI审查满意。2. 人员 2.1从事磁粉检验的NDE人员必须是根据南京宝色钛业有限公司 VVNDE人员培训,考试,资格鉴定和认证实施细则(资料号:QCD-011)进行考试和资格任命 的合格人员。3. 方法综述 3.1原则上,磁粉检验方法是指在工件受检区域表面施加铁磁粉,裂纹或其它缺陷会导致正常磁

2、场畸变,使表面上的磁粉形成一定图形,这些图形通常是探测到 的缺陷特征。3.2磁粉检验法的灵敏度以表面缺陷处为最高,并随离表面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检验材料或部件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4. 磁化设备校验 4.1 MT设备采用CDX-4型磁轭式探伤仪。4.2设备校验 4.2.1校验周期:每一带电流表的磁化设备至少应每年校验一次;设备进行过重要电源修理,周期大修或损坏时,必须得到校验。如果设备已一年或一年以上未 使用,则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校验。422磁轭提升力的校验提升力用标准重块提升法来校验。交流电磁轭提升力至少为10lb(44N)(最大磁轭间距);直流电磁轭提升力至少为40l

3、b(177N-18kg)(最大磁轭间距)。5. 检验介质 .1检验介质是具有高导磁率和低顽磁性的细铁磁粉,其尺寸和形状必须易于形成磁粉显示。5.2应使用宜兴磁通探伤材料公司生产的黑磁粉HK-1-400或350。5.3磁悬液的液体介质必须是变压器油、无味煤油或水。磁悬液的温度和工件表面温度均不得超过1350F(57 C)。5.4湿磁粉悬浮液的浓度 5.4.1磁悬液浓度应按制造厂推荐,用沉淀量值验证,务使日常浓度一定。浓度不当,会大大影响探伤结果。5.4.2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非荧光磁粉悬浮液浓度应为每100ml 1.2-2.4ml的水平。5.4.3槽中磁悬液浓度通常是用ASTM的梨形离心管测定其

4、沉淀值来确定的,对非荧光磁粉悬液为1.5ml芯柱(0.1ml刻度)的沉淀柱;在取样以前,将悬浮液在 再循环系统中至少流动30分钟,以保证所有磁粉的完全混合,否则磁粉可能在油盘滤网和沿槽的壁或底沉淀下来,从软管或管嘴取100ml悬浮液并使它沉淀大约30分钟,大管底沉淀的体积 是槽液磁粉浓度指示值;假如磁悬液中磁粉浓 度大低,加足够量的磁粉以获得所需浓度; 假如磁悬液中磁粉浓度大高,则加足 够的液体介质以获得所需浓度。5.4.4假如沉淀磁粉表现为松散的团块,而不是紧密的敷层,则应作第二次取样试验,如果还是团块,说明磁粉可能已被磁化,这时需更换悬浮液。6. 磁化过程 6.1磁轭法 6.1.1可采用直

5、流的、交流的电磁轭或永久磁轭、来磁化一个局部区域、形成一6.1.2个纵向磁场。交流电磁轭的提升力应至少在两极间距离最大时为10磅(4.5公斤)。6.1.3经验磁轭式磁场强度可测量它的提升力来确定。6.1.4根据经验磁轭式磁场强度可测量它的提升力来确定。6.1.4磁化方向每一区域应至少进行两次分别检验。在第二次检验中,磁通线的方向应大致与 第一次检验区域所采用的方向相垂直。6.1.5受检区域应限制在两磁极连线的双侧,相当于1/4最大磁极间距的范围内, 磁极间距每次至少有1英寸(25毫米)的搭接。7. 磁场强度 7.1使用专用的碳钢/铜板磁场指示器来校验零件表面的磁场强度和方向是否满足要求。如果铜

6、板边有清晰的磁粉线条,则表明磁场强度是足够的。8. 检验要求 8.1表面制备 8.1.1经焊接、轧制、铸造、锻造等加工的零件,一般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表面不平(不均匀)会掩饰缺陷的显示,则这些地方要通过打磨或机加工进行表 面制备。8.1.2在磁粉检验之前,被检验的表面及其附近至少1英寸(25mm )的区域内应实干燥的,并且没有任何污垢、纤维屑、锈皮、焊剂和焊接飞溅、油污或其他 能妨碍检验的外来物。8.1.3可使用去污剂、有机溶剂、除绣剂、除绣液、去漆剂、蒸气除油、喷沙或超声波清洗等方法达到清洁的目的。8.1.4如果在被检验部件表面存在漆层等覆盖物,必须进行演示实验,使缺陷能透过覆盖层最厚处

7、显示出来。使用磁轭法时,应按ASME法规第V卷第7章强制性附录I之要求,验证涂层厚度的影响。8.2除非图纸或其他技术文件中另有规定,任何零件均应在完工的表面状态,或最终机加工状态,或最终热处理状态下进行磁粉探伤。8.3零件上的小开口、槽或孔,应在检验前堵塞好以防磁粉进入。8.4检验时应有足够的重叠(至少10%),保证受检零件在规定的灵敏度下能得到 100%的履盖。8.5受检工件上经返修的区域,应按原来的检验程序重新检验。8.6受检工件表面的观察亮度必须至少为50fc(500lx)。9. 显示评定及合格标准 9.1磁粉显现评定磁粉保留一段时间回显示出磁线, 并不是所有显示出来的都是缺陷,因受检表

8、面 粗燥(如在热影响区边缘),导磁发生变化等原因,会产生类似于缺陷的显示。只有被确认为机械缺陷的显示,且显示的尺寸大于1/16英寸(1.5mm )时才被 认为有效显示;a.线形显示是指其长度超过宽度3倍的显示。b.圆形显示是指一个圆形和椭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宽度的3倍的显示。C.可疑的、有争议的显示均应重新检验以决定它们是否为有效显示。d.主要区域被积聚的不连续的磁粉遮盖不允许的,对这些区域应重新检验。9.2合格标准(根据ASME第毗卷第一分册附录6)除特殊材料指定使用更严格的标准外,通常应采用如下合格标准。所有受检表面不允许有如下缺陷显示:a.有效的线形显示;b.尺寸大于3/16英寸(5mm)有效的面形显示;C. 一条直线上边缘间隔等于或小于1/16in.(1.5mm)的4个或更多的 有效的圆形显示。d.缺陷显示可能大于缺陷本身,但是以显示尺寸作为合格评价的基础。10. 退磁当剩磁对零件附加工或使用有影响时,该零件在磁粉检验后应及时进行退磁。11. 清洁磁粉材料会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