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019 江苏高考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 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 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 价,从而体现氧化性。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极,

2、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 外壳腐蚀的进程。答案:A2. (2019 江苏高考 9) NaCI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C,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大B. 石灰乳与 CI2的反应中,CI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常温下干燥的 CI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I2不与铁反应D. 图 4 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NaHCO3、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

3、我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25C,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 CI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I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I2能用钢 瓶贮存仅代表常温 CI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3.(2019 山东高考 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 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 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 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 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4、的元素可以是 Li 或 Si 元素,但 Li 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Si 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A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B 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C 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W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D 也不正确。答案:A4. (2019 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

5、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 CQ,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Oj 含擢高的咒体C. “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 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答案AD解析:由题可知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的高温分解。正确,循环利用的应该有CaO 和 NaOH 两种物质,B 选项错误;“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C 选项错误;D 选项中甲醇工业

6、上可用CO2制备。【技巧点拨】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捕捉室中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Na2CO3和 CaO 在溶液中反应得到 NaOH 和 CaCO3,由此可分析出各选项正误。5.(2019 上海 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答案:A6.(2019 上海 7)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 Ba(OH)2B. Ba(NO3)2C. NazSD. BaC解析:A 生成 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

7、酸性,被 Ba(NO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 BaSOq沉淀;SO?通入Na2S 溶液中会生成单质 S 沉淀。答案:D7.(201 上海 17)120 mL 含有 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 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 . 2.0mol/LB . 1.5 mol/LC . 0.18 mol/L D . 0.24mol/L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1.0 mol/L ;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2.0 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

8、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答案:B8.(2019 江苏高考 16) (12 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I?6 出 0)的工艺流程如下:空气 30%圾11確轶矿一H*1- -*址化1* * * FeCb 6H2O11fMBA)SO2滤浹A 选项回答下列问题:(1 )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 SO3的反应为 SO2+ O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过量的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_ 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_、_。(3)_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

9、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_(写化学式)。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 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 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 理能力。【备考提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 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答案:(1) k= c2(SO3)/c(O2)c2(SO2)SO2+ NaOH = NaHSOs(2)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 Fe

10、3+水解(3) C12+ Fe2+= 2C+ Fe3+CI2HCl9. (2019 浙高考 26,15 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 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10 厂Fe3+ I2;还原性:S2O2-;3I2+ 6OH :IO 厂 + 5I + 3H2O;KI+l2=Kl3(1 )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力口碘盐(可能含有 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 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 KI 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11、 CCI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2KI 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 KI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加 KSCN 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 _ (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用电子式表示)。2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 KI 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将 12溶于 KI 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 KI3 H20。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 。(3) 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 KI )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

12、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A . Na2S23B . AICI3C. NazCOsD. NaNO22+3+(4) 对含 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 Fe3),可选用 KI 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 Fe2+: _ 。解析:(1 Fe3+与 SCN的配合产物有多种,如Fe(SCN)2 、Fe(SCN)63一等;“的 CCI4溶液显紫 红色。应用信息:氧化性:10Fe3+ I2”说明 10 訶口 Fe3+均能氧化生成。(2)KI 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 O2+ H+T,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物I2+ KOH 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I2会升华和 K

13、OH 与空气中 CO2反应。KI3H2O 作加碘剂问题,比较难分析,因为KI3很陌生。从题中:低温条件下可制得”或生活中并无这一使用实例来去确定。再根据信息:KI + 12KI3”解析其不稳定性。(3)根据信息 还原性:S2。2一”可判断 A ; C 比较难分析,应考虑食盐潮解主要是Mg2+、Fe3+引起,加 Na2CO3能使之转化为难溶物;D 中 NaNO2能氧化 厂。(4)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 如取加入现象结论”本实验 厂对Fe2+的检验有干扰,用过量氯水又可能氧化SCN,当然实际操作能判断,不过对程度好的同学来说,用普鲁士蓝沉淀法确定性强。 答案:(1)Fe(SCN)3乜以 IO

14、+ 5+ 6H+=312+ 3H2O 2Fe3+ 2=2Fe2+ S(2) O2+ 4+ 2H2O=2I2+ 4KOH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 KI , KI 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3) AC(4 )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 KSCN 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10.(2019 福建高考 23, 15 分)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_ 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C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 6SiCb=6Ca

15、Si 资 F4Oio10C+ P40io=P+ 10CO每生成 1 mol P4时,就有_mol 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Q)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 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 I2溶液,使维生素 C 完全氧化,剩余的 I?用 Na2&0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 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22C6H8O6+I2=CH60S+2H + 2I2S2O3+ I2=SO6+ 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 C 溶液中加入 a molL1b 溶液 VimL,充分反应后,用 Na2O3溶液滴定剩余的12,消耗 b mol L1Na2S2O3溶液 V2mL。该溶液

16、中维生素 C 的物质的量是 _mol。(4) 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Q)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 5SQ2+ 2H+=2+ 5SO42+出 0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0.01mol 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10.01mol L- Na2SC3溶液的体积/mLH2O 的体积/mL实验温度/C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实验 15V13525实验 2554025实验 355V20该实验的目的是 _;表中/=_ mL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 )铈(Ce)

17、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3易发生水解,无水 CeC3可用加热CeC36H2O 和 NWCI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WCI 的作用是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 pH- 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 Ce(OHL 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 + 口 出 02+口 H2O = Ce(OH)4J+_解析:(1) P 属于第 15 号元素,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5X4= 20 或 C 化合价由 0 价变成为+2 价,(2)每生成 1 mol P4时,P 由+5 价变成 0 价,电子转移为电子转移为 2X10 = 20;(3)n (

18、 Na2&03)= bV/ooo mol ;与其反应的 b 为 bV2000 mol,与维生素 C 反应的 b 为2aV1-bV22ay -bV2-2mol,即维生素 C 的物质的量是-2mol (或其它合理答案);2000 2000(4)由实验 2 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 50mL,V为10mL,V2为 40mL,实验 1 和实验 2 可知实验 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 和实验3 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 度的关系。(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3易发生水解”,可知 NH4CI 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3水解会生成 HCI,可以完整

19、答出:NH4CI 的作用是分解出 HCI 气体,抑制 CeC3水解。(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j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 程式。2Ce3+ H2O2+ 6 出 0= 2Ce(0H)J + 6H+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电子转移计算,滴定中的简单计算,水解知识,实 验探究变量的控制等,上述皆高中化学中的主干知识。题设中的情景都是陌生的,其中还涉及到稀土知识, 其中第(4)小问是该题亮点,设问巧妙,有点类似于2019 全国新课标一题,但题目设计更清晰,不拖泥带水。第 6 小问的缺项配平有点超过要求,但题中给出提示,降低了难度。这题拼凑痕迹比较

20、明显,每小问前后联系不强,或者说没有联系。(2) 20;aV 0.5bV?(3)12;1000(4) 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5) 分解出 HCI 气体,抑制 CeC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6) 2Ce + H2O2+ 6H2O= 2Ce(OIH) J + 6H。11. (2019 山东高考 28 , 14 分)研究 NO2、SO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催化剂(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 6NO2+ 8NH37N5加热+ 12 H2O 也可处理 NO2。当转移 1.2mol 电子时,消耗的 NO?

21、在标准状况下是 _L。(2)已知:2SO2( g) +O2(g) - 2SO3(g)AH= -196.6 kJ mol-112NO(g)+O2(g)2NO2(g)AH=-113.0 kJmol则反应 NO2(g) +SO2(g) - SO3( g) +NO (g)的AH=_kJ mol-1。定条件下,将 NO2与 SO2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3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 mol SO3的同时生成 1 mol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 NO?与 SO2体积比为 1:6

22、,则平衡常数 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 250 C、+ 8NH加7N5+ 12 H2O 中 NO2作氧化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 +4 价降低到反应后 0 价,因此当反应 中转移 1.2mol电子时,消耗 NO2的物质的量为1.2mo1= 0 3mol,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0.3mol 22.4L/mol =6.72L。(2)本题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2SO2(g) +O2(g)1 1-2SO3(g)AH1=-196.6 kJ -mol2N

23、O (g )+O2(g 厂 2NO2(g) AH2=-113.0 kJ -mol。即得出 2NO2(g) +2SO2( g) - 2SO3(g) +2NO ( g)AH=AH2-AH1=-113.0 kJ - mol-1+196.6 kJ - mol-1= +83.6 kJ mol-1。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41.8 ;反应 NO2(g) +SO2(g)一- SO3(g) +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少+ H?O=NO + 2HNO3;在反应 6NO(g)的特点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 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 b 可以说明;SO3和 NO 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 1 ,c 不能说明;SO3和 NO2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molNO2,因此 d 也不能说明;设 NO?的物质的量为 1mol,则 SO2的物质的量为 2mol,参加反应的 NO?的物质的量为xmol。由题盍得由题盍得(1-x) / (2-x) =1:6o解得解得xO.8,应应用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化,所以平衡常数用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化,所以平衡常数x*x_ O.S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