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_第1页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_第2页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_第3页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_第4页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变形监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报告总页数:75页(含此页) 报告编号:kkkkkk00九年三月十八日建设项目期基坑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报告现场监测人员:编写:核: 核: 准:声明: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无效。2. 报告无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 报告涂改、换页无效。4. 复制报告无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5.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jjjjjj二 OO 九年三月十八日、工程概况位于开创大道西南侧、揽月路以西一带,地处科学城中心区东部,西面毗邻初具规模的综合研发孵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 34

2、万平方米。该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 况,本项目设置如下监测项目:、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变形 、土体侧向变形 、地下水位、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 准。2、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 98。5、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图。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1、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按设计要求,共布设31个监测点,编号为 WW31详见观基坑监 测点布置图。2、支

3、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按设计要求,共布设27个监测点,编号为K1K27,其中K2、K10K15和K22为土体侧向变形监测点,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图。3、地下水位监测:按设计要求,共布设 19个监测点,编号为 SW1SW1,9 详见基坑监 测点布置图。四、观测精度及观测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采用拓普康 GTS-102N全站仪,其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按自由测站法或极坐标法对埋设于支护结构上的 水平位移标志进行观测,每次观测所得的各个监测点坐标与基坑开挖前 进行的初始观测相比较,所得的坐标差即为该监测点在本观测周期内的 累计位移值。监测点及控制点均采用特制的观测标志,观测标志上设

4、强 制对中标志,保证每次观测均在同一点位上。2、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采用 CX06A 测斜仪(监测精度为0.1mm,通过摆锤受重力作用来测量测斜探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倾角,进而计算垂直位置各点的水平位移。当支护结构及土体发生位移 时,测斜管也随之变形并发生倾斜变化。将探头在测斜管内自下而上以 一定间距逐段滑动量测,就可获得每测段的倾斜角及水平位移增量,通 过计算就可得到任意深度的水平位移。3、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测得地下水位与管顶的距离,根据管顶高程即可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将到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与基坑开 挖前地下水位高程进行比较,得到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 情况。五、允许

5、值及报警值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该工程监测项目 提出以下警戒值;1、基坑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报警值为 50mm每天发展不超过3mm2、基坑支护桩及土体测斜报警值为 50mm或每天发展不超过3mm3、基坑外地下水位:基坑开挖引起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2m警戒值为1.6m或每天连续发展不得超过0.5m。六、观测结果及分析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自 2008年 1月 4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 2008年 12月 2 日进行最后 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共进行 47次变形观测 , 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情 况见表1表7,位移变化速率情况见表8表11。现对此观测过程中基 坑变化情况分析如下。在 2

6、008年 1 月 4日2008年 12月 2 日的观测过程中,基坑的 31 个 位移监测点的累计水平位移量在 2.8mm- 16.2mm之间,均未超过报警值(50mm ;水平位移变化速率在 0.0 mm/c0.6mm/d之间,均未达到报警值(3.0mm/d)。31个位移监测点位移变化最大为 W5号监测点,其累计水平位移量为16.2mm最大变化速率为SW3和SW17号监测点,变化速率 为 0.6mm/d, 均未达到报警值。2、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自 2008年 1 月 7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 2008年 12月 2 日进行最后 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共进行 46次测斜观测。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各

7、测点测试成果予以分析: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表 12表 38),主要测斜曲线(图2图 10), 累计最大位移点位移与时间变化情况 (图11)。各测孔在整个基坑开挖中未出现突变,不同深度处累计最大位移均未达到报警 值。3、地下水位监测自 2008 年 1 月 4 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 2008 年 12 月 2 日进行最后 一次观测,在此期间共进行 47 次水位观测。各测孔的水位在整个基坑开 挖中处在地面下1m到7m左右,地下水水位测试结果见表 39至表48,各测孔水位变化比较稳定。七、结论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1)在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2日的观测过程中,31个位移监测点的累计水

8、平位移量在2.8mm- 16.2mm之间。位移变化速率为O.Omm/d0.6 mm/d,均未达到报警值。2) 随着基坑土方开挖,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逐渐增加。在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时,水平位移累计量最大为16.2mm( SW5监测点),最大速率为 0.6mm/d (SW3和 SW17监测点)。3) 在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的监测过程中,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均呈收敛趋势,在最后几次观测中,各点变化值接近0.0mm,表明萝岗区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在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处于稳定 状态。2、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观测1)整个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的整个监测过程中,测斜管均未出现 突变,施工现场未出

9、现明显塌方、滑移等异常情况。测试过程中,绝大部分测斜管的最大位移点的变化速率一般都小于1.00mm/d,均未达到报警值。2)从侧向位移的总体变化趋势看,基坑的侧向位移逐渐收敛,基坑 开挖到底时趋于稳定;测试反映的位移变化速率总趋势逐渐减小,位移变化速率大都都小于0.5mm/d;其中测点K7侧向变化最大,侧向最大累计位移13.24mm均未达到报警值。3) 从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基坑开挖 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状态稳定。3、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比较平缓,对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基坑状态稳定。2009年3 月18日八、附图表1、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 (表 1表

10、 7);2、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 (表 8表 11);3、 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图 1);4、测斜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 (表 12表 38); 5、测斜曲线图(图2图10);6、 侧向变形累计最大位移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图 11);7、地下水水位测试结果汇总表 (表 39至48); 8、总部经济区水位随时间变化图 ( 图 11) 9、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 图 12)。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一)表1测点号W1W2W3W4W5、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

11、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1月4日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4日1月16日1月18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遮挡遮挡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二)表2测点号W6W7W8W9W10、位移值观测日期变

12、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1月4日0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01月14日1月16日1月18日0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0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0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0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05月9日0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06月3日06月12日6月16日0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07月23日0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0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011月1

13、3日12月2日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遮挡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三)表3W11W12W13W14测点号W15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

14、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四)表4W16W17W18W19测点号W#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五)表5W21W22W23W24测点号

15、W25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六)表6W26W27W28W29测点号W#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

16、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变化值(mm)累计值(mm)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破坏破坏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七)表7W31位移值观测日期变化值(mm)累计值(mm)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

17、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破坏破坏说明:1、表1至7的负值表示基坑向外侧位移,正值表示向基坑内侧位移,单位mm。2、表1至7米用独立坐标系统。(一)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表8测点号W1W2W3W4W5W6W7W8W9W107、速率 ''imm/d) 观测日期、1月4日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4日1月16日1月18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3月12日3月27

18、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 月 18 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二)表9测点号W11W12W13W14W15W16W17W18W19W20速率""(mm/d)观测日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

19、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三)表10测点号W21W22W23W24W25W26W27W28W29W30速率-(mm/d) 观测日期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 月 30 日11月13日12月2日(四)科学城总部经济

20、区工程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表11测点号W31速率''''(mrn/d) 观测日期、4月1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7日9 月 3日9月18日9月29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图1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测斜孔k1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表12观测日期位移值(mm)速率(mm/d)本次累计本次11累计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4日1月18日1月2

21、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0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2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6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8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填埋测斜孔k2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表13观测日期位移值(mm)速率(mm/d)本次累计本次累计1月7日1月9日1月14日1月18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

22、月6日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0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2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6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8日10月17日10 月 30 日11月13日12月2日填埋测斜孔k3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表14观测日期位移值(mm)本次 累计速率(mm/d)本次n计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4日1月18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0日4

23、月16日4月18日4月22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2日6月16日6月25日7月2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6日9月3日9月18日9月28日10月17日10月30日11月13日12月2日填埋测斜孔k4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表15观测日期位移值(mm)速率(mm/d)本次累计本次累计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1月14日11月18日破坏测斜孔k5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表16观测日期位移值(mm)速率(mm/d)本次累计本次累计1月7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4日1月18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31日2月2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5日3月3日3月6日3月12日3月27日4月1日4月8日4月10日4月16日4月18日4月22日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5月9日5月13日5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