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2城市规划原理整理资料一、名词解释:1、城市的性质:在中国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城 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 方向。2、什么叫城市化,包括城市化的诺塞姆曲线图: 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 转化的现象及过程。3、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 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 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4、千人指标:即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 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S5、什么叫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

2、市里主 要商务活动进行的地区。6、诺瑟姆曲线(p13):在影、结欧美城镇化妗孱历 程的基础匕 杷城镇化的轨迹概括为粒长的 s型 曲线,并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谏(30%)和 . 稳东(60%)三个阶段。二、填空:1、城市大小的界定:人口,(聚居人口在10万 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聚居人口不足 10万的城 镇,如果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 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 城镇,确有必要时也可以设市。)1、城市等级划分:特大城市:100 万 人口以 卜大城市:50万一100万中等城市:20万一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雅典宪章中规定城市的四大功能(p32):居住 工作 游憩 交通

3、2、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应在 30%以上,改造旧 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少于居2、住宅区景观包括硬质景观(道路等)软质景 现(绿地、水系等)两大类。3、住宅区沿街建筑长度)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道。4、按国际分类城市道路按城市骨架分为:主壬 道(全市件干道)、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 坊道路)、快谏路(一般杲只有大城市设有)。5、城市视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 规划。6、居住组团人口规模 1000-3000人居住小人口规模 10000-15000人住区人口规模 30000-50000 7、形成社区的基础:邻里关系。8、居住区带状公共绿地宽度) 8m.面积4009、居住小区公

4、共服务设施的半径:400-500m10、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半径:00-1000m11、居住组团的公共服务半径:150-200m 12、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具体划分见p487)人口规模(p487)服务半径 (p517)道路分级(p526)居住区30000 人一50000 人800m1000m居住区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20m)居住小区10000 人一15000人400m500m居住区的次要道路(路面宽6m9m)居住组团1000 人一 3000 人150m200,m居住区内 的支路(路面宽 3m5m)公共绿地指标(p531)>0.5 m2> 1 m2>1.5 m212、

5、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岸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13、住宅区中规划、结构、空间形态的骨架是心 路。14、评定建筑的强度方面的指标是: 容积率、建 筑密度15、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不应小于人均 1.5 nf16、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 场。17、住宅区面向城市的主干道路开口方向道路 宽度不小于150m.离道路交叉口不低于 70m 1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 可以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年。19、田园城市理论星由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来的。20、日照

6、间距用 比4表示三、简答题21、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级代码用地 代码用地名称范围R居住用地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的用地A公共管理 与公共服 务用地行政、文化、教育、体育、 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 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 施用地B商业服务 业设施用 地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 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 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公 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内的 事业单位用地M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 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 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 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W物流仓储 用地物资储备、中转、配送、批 发、交易等的用地。包括大 型批发市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用地(不包括加工)S交通设

7、施 用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U公共设施 用地供应、环境、安全等设施用 地G绿 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开放 空间用地。不包括住区、单 位内部配建的绿地22、住宅群体物质时需要考虑哪些对居民的影 响:日照、采光、朝向、通风、噪声等方面分析。答:住宅群体是在特定的基地与环境条件下, 在 自然条件、人工条件与规划所设定的范围内具有 整体关联的住宅群落,是有着相近邻里关系的居 民生活单元,是居民接触社会的基层生活空间, 是居住户外环境的空间载体。24、邻里单位(克拉伦斯 佩里1929)提出的社 会背景,并绘出任一住宅示意图(p492)背景: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住区的基本形式, 以 避免由干汽车的迅谏增

8、长对居住环境带来的严重干扰。住区内配置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 以丰 富居民的公共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 系。邻里单位有明确的边界,通过步行网络系统 将住宅与小学、休闲设施和少量的社区商业等相 互联系,并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体系,而所有的 这些都在步行范围内。六条基本原则:a、邻里单位周围由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 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 越。一般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 的居住氛围。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 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 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广场或绿地布

9、置;e、邻里单位占地约为160英亩(64.75 h m2) 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 km)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 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25、居住区规划布局有哪些?片块式、轴线式、 向心式、围合式、集约式、隐喻式26、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p526-p527) (1)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住区服务住宅区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为了 保证住区内居民的安全和安宁,不应有过境交通 穿越住区,特别是居住小区。同时,不宜有过多 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机动车道对外出 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r可用平行于城市交通 干道的地方性通道来解决居住区通向

10、城市交通 干道出入口过多的矛盾。(2)道路走向要便于居民上下班,尽量减少反 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 大于500nl(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如尽可能结合自 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在南方多河 地区,道路宜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布置, 以减少桥 梁和涵洞的投资。在丘陵地区则应注意减少土石 方工程量,以节约投资。(4)在进行旧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 路和工程设施。(5)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m,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6)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 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 相连;沿

11、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 于4m*4mB勺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 人行通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场 地。(7)如车道宽度为单行车道时,则每隔150m左 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9)道路的线性、断面等应与整个住区规划结 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27、介绍霍华德的田园理论并绘图示意 (p28-p29)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 目的: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 式,指

12、出了工业化革命背景下城市所提供的生产生活环境与人们所希望的环境存在着矛盾、大自 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疏远。具体方案:城市人口 30000,占地404.7h m2o城市外围有2023.4hm土地为永久性绿地, 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 有6条大道由同心圆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 20hirf的公园。沿公园可建公共建筑物,包括市 政厅、音乐厅兼会堂、剧院、图书馆。医院等, 它们的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 校、儿童游戏场 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 花园住宅。霍华德除了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大量的探讨 外,还用了大量篇幅研究城市经济问题,提出了一整天城市经济财政改革方案。他认为城市经费 可从房租中获得。他还认为城市是发展的,当其 发展到规定人口时,便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 建一个相同的城市。他强调要在城市周围用尽保留一定绿地的原 贝U28、居住区道路分级及宽度(p526)(1)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交通的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1)第二级居住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