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术价值或学校发展实践意义22_第1页
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术价值或学校发展实践意义22_第2页
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术价值或学校发展实践意义22_第3页
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术价值或学校发展实践意义2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学术价值或学校发展实践意义)(一)学术和理论价值学校课程计划是落实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课程计划主要包括学校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课 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等内容。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是学校群体协作的结果,需要基于学 校实际和科学方法的引领。传统的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理论研究者开发,学校的任务是按照已有的课程,组织教师上课。国家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于 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制度,这无疑是对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学校获得前所未有的课程权力,课程领导 力也发挥更加重要

2、的作用。课程领导力实质是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教育质 量的能力。它是对学校课程规划、建设、决策、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 也包括对学校课程的准确定位和合理开发。同时,课程领导力的落实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学校成 员的责任,每个学校成员都可以为学校课程的解决和课程品质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课程计划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共同接受学校的课程设置、实 施和评价,获得共同的学习基础;同时,通过接受学校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来获得个性 化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工

3、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量明确, 同时能够通过对学校课程的实践和反思,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制定具有特色的课 程计划,体现出本校的学校文化和优势,能很好地展现自我,学校对课程计划的总结、反思,也是促进学校 发展的重要经验,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过程。学校具有课程制定与开发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肩负了更多的 义务。学校能否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落实好,能否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显得至关重要。学校课程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行动研究是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有力工具。学校要实现三 级课程管理,必须对课程进行再加工。不同的学校,不管实力如何,也不管处于基础教育的何种阶段,课程

4、 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研究指导学校的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二)于我校的实践意义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农村初中校,课程建设基础丰厚,课程建设理念先行,取得不少成果。我校形成和坚持“师生重品德,管理有品位,办学创品牌”的“三品”办学理念和目标,开发出ICD (主体、合作、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校长远发展的基石。我校定期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规划,并在领导和老 师们的不懈努力下付诸实践,取得一定成果。然而,由于在原来的课程由于制定之初对我校实际情况了解不 够深入和透彻,部分教师观念陈旧难以更新、生源复杂变动大、各种资源受限等等问题都导致课程目标与现 实有一定差距,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在新形

5、势下需要重新制定课程规划以利于学校长远发展。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要“到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同时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 性发展的统一。”新的教育发展形势鼓励学校在课程规划方面大胆创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长远 发展的课程规划并实施。新的课程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研究有利于我校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能够综合我校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 教学观念和课程资源等多方面的条件,制定出符合时代

6、潮流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我校教师发挥创新才能,与 时俱进。最重要的是,学校课程规划制定与实施让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 培养出“在自我超越中成就美好人生”的一批批合格中学生。期望本研究能更加完善我校的课程建设,获得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对现有成果及代表性观点的综述和评价)(一)国内研究现状1 .国内学者对概念的界定课程规划的研究涉及以下概念,如合成开发、课程涉及、课程研制。也有学者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与地方政府政治决策的过程、专家与权威相互作用的过程。课程规划管理体制自从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之后,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分管,出现了三种课

7、程。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课程实施的主体 始终是学校,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这种理论课程变成为“现实的课程”都是由教师落实的。在中国最先解释课程规划的是陈侠先生,认为“课程规划主要是规划学校的教学内容”,这与教学设计很相似。教育大辞典中课程规划的定义是课程规划是课程编订的过程和结果。有学者认为课程规划是“课程工作者(也包括教师)作出决定、并制订教师和学生将要执行的计划”,主要是强调计划和预设。关于学校课程规划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进行设计、实施、评价的一种全面的规划”。该学者还认为“学校本位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

8、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 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还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以本校为基础,对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 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安排,其实质是学校课程的校本化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在课程政策的规范下,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种课程领导行为。这种行为既蕴涵了国家与地方的意志,又承载了学校的意志。学校不再仅仅是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组织,学校可以以课程政策、地方状况和学校传统为基础,将国 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2 .对学校课程规划框架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规

9、划的框架包括:确定学校的愿景和使命、构建九年一贯的课程方案、确定有效教学 的纲要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纲要、编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框架和校本课程开发框架、实现学校课程委员会的 运营”。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规划的框架应包括愿景的建立、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教与学政策的制定、 适切课程的提供、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行动方案的建立”。也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规划的研究内容还包括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管理机构的运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二)国外相关研究美国是最早研究课程理论的国家,博比特、卡斯韦尔、泰勒、施瓦布、豪特等都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泰勒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集

10、大成者,他认为社会、学习者、知识是课程规划的基础,缺一不可。要同时重视课程的三大基础,要根据这三个基础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恰当的课程,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级别不同 的课程规划。美国学者弗雷斯特W 帕克和格伦哈斯在课程规划一当代之取向中认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应该包括社会力量、人的发展、学习的本质和知识的本质。这些要素构成了21世纪课程规划的四大基础,是课程规划的重要依据。在课程规划过程中,影响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式和内容的主要因素是他们所持有的课程理念不同。其中现代流 派中的人本主义课程观和新兴流派中的构建主义课程观中的很多理论对中国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尤其重要的影 响。本课题的预期目标和基本研究内容(一)预期目

11、标以我校的“三品”办学目标为指导,力争创建“师生有品德,管理有品位,办学创品牌”的书香校园,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自我超越中成就美好人生”的校训,开展我校三层立体发展课程体系,即杨镇二中“3be+C'课程体系,培养出兼具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艺术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未来公民。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通过 课程整合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阶段:继续推进我校原有的 ICD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出多学科、多种多样的创新性和拓展性课程,形成初步的学校课程体系。第二阶段: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择优选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和有开展条件的课程。第三阶段:打造出精品课程,培养出名师,形成

12、我校特色课程。(二)预期研究成果同时,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以期形成文字或资料式研究成果。1 .研究报告:学校课程规划制定有实施的行动研究成果报告;2 .专著:形成学校课程实施的成果集,包括我校课程建设过程、特色课程论述、优秀教师成长历程等;3 .论文:关于学校课程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优秀理论和实践论文;4 .其他附属资料的辑录(各项校本课程的优质课案例、精彩校本课程实录、学生作品、各种影像资料、管理手 册、课程教材、教案、学案、学生成绩等)。5.ICD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从构建模式到无模式化的转变。6.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提升。(二)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学校课程

13、规划的内容包括: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开发“基础性、拓展 性、创新性”三类课程,学校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制定出我校课程短期和长期课 程规划并进行实施和反思。首先,设计和实施的主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干部对课程的理解,即课程的顶层设计。2 .学科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拟研究的课程结构有三大类五种素养:即“基础性、拓展性、创新性”三大类,“人文素养课程、科技素养课程、体育素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信息素类课程”五种课程。3 .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其次,从课程规划制定的内容来讲,初步构建三层立体发展课程体系,第一.以单元教学促进ICD教学

14、整合,开好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即国家课程,为提高学生能力奠定基础。有效整合教材,加强校本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定合适的单元教学计划,深化我校的“ICD”课堂教学模式。第二.以精品课程落实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即地方课程和部分校本课程。顺应我校所在区县,落实各学科的拓展性课程,努力打造成为精 品课程。第三.有效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开发创新性课程。创新性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中最具我校特色的课程。计划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力争各学科都开发出具有学 科特色和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创新性精品课程。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如利用北京市著名湿地汉石桥湿地开展热爱环境、保护湿地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尊重大自然的情操。开展地理

15、、生物、美术等学科交叉的湿地考察,了解湿地的气候状况,物候、生物种类、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 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期研究。利用紧邻北京国际鲜花港的优势,进行植物研究,地图的应用实践活动。我校临近北京现代汽车制造的杨镇工厂,可对学生进行工业方面的初步教育。培养 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具有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意识的公民。我校是古代十大古镇之一,可探寻杨镇发展历程。培养具有以史为鉴、创新发展的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培养具有公平、公正的法制观念的公民。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创新性课程,培养各自专长。四.本课

16、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一)基本思路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必须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对话,着眼于学校长足的发展。学校课程计划 制定与实施的行动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学校背景、学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 管理等。1、研究学校背景分析学校背景是学校课程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基本立足点,学校课程能否发挥巨大作用也取决于对该要素研究的深度。首先研究学校的外在环境,涉及我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占有的其他社会资源。其次研究我校的内在环境,包括学校目标、组织机构、学校文化、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学校硬件设备等。2、学校课程目标学校课程目标的合理定位才能决

17、定制定的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研究学校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课程政策、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课程规划中无法回避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难题。我校以创立“三品”办学理念,同时具有比较完善的“三品”教学课程目标。以上两点在课题研究之初完成,保证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现状。3、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设置除国家必修课程外,我校着力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各学科的校本课程资源,发动教师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争取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在保证国家必须规定的课时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设置 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一般不超过每周一节课为宜。4、课程实施在充分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总体课程规划实施方案和各学科

18、的课程规划实施方案。在实践中落实。5、课程评价与管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评价,有效管理。对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及时纠正,在实践中改正和前进。(二)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现状,为实施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2、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内容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确定参与调查的教师的基本背景、对 课程规划的太对和对课程规划的影响;了解学生是否了解并参与课程规划,了解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 定重点,找准问题,确保课题有针对的进行研究。3、访谈法采用个别访谈形式,访谈对象主要是学校领导和家长。了解对课程规划的态度及在课程规划实

19、施中的贡献。4、经验借鉴组织我校教师走出校门,走到全国各地的中学进行学习和参观,聘请外校领导教师来我校指导。5、研讨反思法在学习的基础上,据我校的教学实际在全校展开大讨论,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在初步实施后,对效果和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明确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三)可行性分析1、理论与实践经验保障我校致力于课程改革十几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ICD”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形成较符合我校实际的“三品”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能够为本课题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同时,本课题主要参与人员为学校 领导者和各学科教学骨干,课程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较强,具有丰富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2、资金和技术保障学校为课题组

20、购买了大量的专业图书和报刊杂志,并申请了中国知网账号便于课题组成员查阅由代表性的五.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主要特色(一)研究重点难点问题1、各学科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整合如何结合我校实际, 深入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落实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三级课程的整合性 实施,学科间以及课内外的整合;教师课程与家长课程围绕学生的整合;明确课程发展的关键在“建”。校本课程的种类、制定各学科的课程规划和实施的方案。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实施中的时间分配问题。2、整合校内外资源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文化重建,是将学校内外的一切物质和行为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再造工 程。我校位于京东重镇杨镇,临近

21、汉石桥湿地、北京国际鲜花港、现代汽车三厂以及北京三大河流之一潮白河 等,将课程教育放到实践中出会更有意义。如何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重点之一。3、保证课程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执行力推进策略按照“前期调研一一课程设置一一培训教师一一自主研发一一学校审批一一学生选用一一课程实 施一一跟踪评价一一动态调整一一后期反馈”十个环节,以审慎的态度高度负责。成立课程建设小组,整体规 划,培训教师,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 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二)主要特色1、具有先进课程理念我校秉承”和谐发

22、展,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落实“师生重品德,管理有品位,办学创品牌”的“三品” 办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会学习,善合作,高能力的现代公民”。在首师大优质校项目组、特别是郭友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讨论完善了 “三品”办学目标。在“三品”办 学目标中,包括领导品德、教师品德、学生品德,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其途径是尊重、赏识、形成氛围,它回 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管理有品位是途径,包括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党政管理,是服务管理的范畴,其途径 是学习、研究、提高能力,它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办学创品牌是追求, 即创设品牌课程、 培育品牌教师、培养品牌学生、形成品牌文化,是学校的追求,也是发展的结果,它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2、形成“三品”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