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答案】B【解析】 【解答】解:A、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因此热水的内能不一定比冷水的内能多,故 A错误;B、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正确.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故 C错误;D、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
2、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质量越大,内能越大;(2)汽油机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4)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越低.2.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油水不沾”的原
3、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3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坚持在睡前用热水适当泡洗,可以增强体质。脚刚放入热水中,脚 的内能变化以
4、及变化方式分别是()A.减小,热传递B.增大,热传递C.增大,做功D.减小,做功【答案】B【解析】 【解答】脚在热水中,由于温度不同,热水的内能传递给脚,则脚的内能增大, 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故答案为:B.【分析】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吸收热量的物体内能增大。4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 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 K>C煤油、水> p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H球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h城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B【解析】 【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
5、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 Q/油,由公式m=f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 AC不符合题意; d/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 V="知,水的体积小于煤 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 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 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 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
6、煤油受热均匀B.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D.利用本实验装置让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可以比较燃料的热值【答案】D【解析】【解答】A、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正确;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正确;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
7、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At,得出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据此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错误。故答案为:Do【分析】(1 )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确保一次调整到位;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2)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 大;(3)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4)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At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6.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
8、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u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答案】D【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 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变大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也.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C. 一盆
9、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mD.空气中灰尘飞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属于扩散现象;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属于扩散现象;C、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D、空气中灰尘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A。【分析】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热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 不觉中发生的.8.下列属于扩散现象并且扩散速度最快的是()A.春天天空的沙尘暴 B.加盐的辣白莱变咸-C.厨房炒菜,满屋飘香D.雨水打湿衣服【答案】C【解析】【解答】A.
10、春天的沙尘暴是固体运动,不是分子,A不符合题意;8 .加盐的菜变咸,是分子运动,但不够快,B不符合题意;C厨房炒菜时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且分子运动较快,C符合题意;D雨水打湿衣服不是分子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9 .关于内能和比热容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沙滩升温比海水快是因为沙子的吸热本领比海水大B.温度低于0 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芯处温度会降低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解析】【解答】A、白天沙滩升温比海水升温快是因
11、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A不符合题意;B、温度低于0 c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C符合题意;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温度有相应变化10.用同一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A. 1 : 2B. 1 : 4C. 1 : 1D. 2 : 1【答案】B【解析】【解答】由图像知道,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AB段温度升高40度,用时2min,CD段温度升高20度,用时4
12、min,即CD段加热时间是 AB段加热时间的2倍,所以吸收热量之比为1: 2,所以由Q=cmAt知道,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 :4,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当物体熔化过程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反应物体吸热相同,根据物体温度变化和所 用的时间,计算物体的比热容的关系.11 .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污水排出池塘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答案】C【解析】 【解答】A选项错误,因为矿石粉碎成的粉
13、末并不是分子,它仍然比分子大得 多.A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热水瓶的瓶塞难以拔出是瓶内倒入热水后,由于温度不断降低,使瓶内水和 空气的压强减小,瓶塞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难以打开,并不是分子引力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物体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空隙较大,不是由分子间的引力造成 的.如果只考虑分子间引力,那么气体分子就会紧紧地吸在一起,就不是气体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A、分子非常小,直径在 10-10m;B、瓶内气体温度不断降低,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塞受到向内的压强差;C、
14、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D、因为气体分子空隙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易于压缩。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C.核能是再生能源I D.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答案】D【解析】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据此也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来自于放射性的物质铀,铀在自然界中有储量是一定的.【解答】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说法错误;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尺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15、的,所以说法错误;C、产生核能的燃料在自然界中的确储量是一定是,因此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说法错误;D、核电站是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对核能的基本认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点.13 .小明同学在家洗澡时,接触和应用了不少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器B.热水淋在身上感到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C.浴室内的镜面上常有一层水雾,是液化现象D.使用沐浴液时室内充满了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A【解析】 【解答】解:A、电热水器工作时,消耗了电能,产生了热量,因此电热水器是将电能转化
16、为内能的电器;故 A错误;B、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的温度,当热水淋在身上时,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所以身上感到暖和;故 B正确.C、浴室内的镜面上的水雾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一层小水滴,故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使用沐浴液时室内充满了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 D正确.故选A.【分析】(1)用电器都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不同的用电器利用的能量不同;(2)当两个物体间有温度差时,物体间就会发生热传导;(3)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4)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B.仲夏,从冰箱
17、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车载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 0c的冰溶化0c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故A错误;B、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车载GPS导航设备是利用了卫星通迅技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C正确; D、0 c的冰熔化成0 c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 D错误.故选C.【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像霜、雪、玻璃上的冰花等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
18、)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3) 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4)内能 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15 .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答案】C【解析】 【解答】解:A、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
19、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所以酒精燃烧放出的 热量不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故B错误;C、加热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 C正确.D、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 量转化相同,故D错误.故选C.【分析】(1)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2)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水吸收一部分,据此分析;(3)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试管和水的内能,属热传递的方式;(4)当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试管
20、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就会将塞子冲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16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n B.物体的温度越高,该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了热,该物体温度一定升高nD.物体温度升高,该物体内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A、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它做了功.A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或具有热量,B不符合题意;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 变.C不符合题意.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内
21、能增加.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是物体内部具有的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 态等有关,热量是热传递中转移的能量的多少,是一个变化量 17 .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B.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C.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热量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答案】D【解析】【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即温度不一定升高,A不符合题意;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2、多少无关,B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不符合题意;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 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 ,有可能发 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 ,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如晶体的熔化 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
23、,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 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18 舌尖上的中国2 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煎、炒、蒸、拌的四种烹调方式中包含着很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菜蒸熟D. 拌:将调味品拌入菜中入味,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解析】【解答】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 A错误;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故 B错误;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二外(法语)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制备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行政监督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建筑结构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生物试题二模试卷含解析
- 邢台学院《键盘基础训练(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9月份两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5届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重症新生儿护理课件
-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深度分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 第2部分 技术实施指南 编制说明
- GB/T 4437.1-2023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 奢侈品买卖协议书范本
- 欧洲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阅读》Values Behind Sayings
-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 劳动保障部《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 国开2023春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 200条健康小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