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_第1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_第2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_第3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凯里市第二中学 李川、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仁爱版专题四单元 1燃烧与灭火。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 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 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 受;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讨论与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

2、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使学生理解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灭火原理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树立防火的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五、教学方法讲

3、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策略1.对于燃烧与灭火,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 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实例,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 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 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 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 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

4、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 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七、教学准备:多媒体、酒精、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棒、烧杯、试管、铜片、火柴等。八、教学流程:会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提问你能从燃烧的事例和现象中找出燃烧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试着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呢?(二)推进新课1.燃烧的定义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特征:发光、 发热、氧化反应。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思考我们的假设要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我们一起来先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讨论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 共同制定出的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的合

5、理性 , 形成 优化实验方案。小结要利用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方法的原则进行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观察感知学生分组实验:(1) 用镊子分别夹取玻璃片、小石头、纸条、木片在酒精灯上点燃。(2) 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 烧杯罩住其中一支。(3) 将火柴梗和小煤块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分别加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分 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设疑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实验课本 P82实验1与课本P82实验2交流总结,得出结论1 )结论: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物质必须有可燃性才能燃烧。2)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6、。3)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介绍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展示火三角,巩固新知教师及时展示“火三角” ,强调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过渡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有用火不当和失控而 引起的灾难。 通过展示一组火灾图片, 显示出大火的无情和惨痛, 从而引出灭火的必要性。点拨根据燃烧所需三个条件,我们怎样灭火呢?反推理解新知,思考得出结论: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问题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实验室是怎样熄灭酒精灯的,其原理是什么?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春节因为

7、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柴垛失火,人们都是怎样去救火的? , 归纳总结灭火原理。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 灭注意 (1) 灭火时,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要同时破坏三个条件。 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其着火点。讨论 1)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其原理是什么?(2)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炒菜的锅起火了;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邻居吸 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3)油田起

8、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 师生讨论逃生的方法并演示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今天学习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掌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 措施。作业布置 导学与演练 P34 页 课题 1 燃烧与灭火九、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特征: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氧气(或空气);(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燃烧时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清除可燃物

9、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安全逃生 十、本教学设计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 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所选材料, 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 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绎、 变化,实现了由现实生活向科学世界的回归。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 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 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 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