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灾害系统的初步认识摘要: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灾害学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热门学科。然而, 对灾害的概念却存在很多争议,很多研究者通过举例来代替灾害的概念,这显然不利于 灾害的理论性研究。 本文将对灾害的几种概念进行简要的总结,并提出认为适合的概念。灾害的种类是复杂多样的,灾害分类是灾害研究和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灾害系统是孕 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者综合作用的产物,不能片面地地各要素划分主次。关键字:灾害;概念;灾害分类;灾害系统;初步认识960多万平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大国。仅陆地面积就达到 方公里,加上海域面积达到 1260多万平方公里。在如此辽阔的疆域内,更由于 其
2、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错综复杂的板块结构等,造就了自然灾害多样、 灾情的严重性。常言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若是灾害频繁、严重,则 会民不聊生,国无宁日1。实践的需求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众多研究者对灾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史培军教授在1991至2009年间,共发表了五篇 灾害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系统的向我们阐述了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学科建设的内容25 0灾害的研究主要还有对风险评估、脆 弱性、灾害链、应急管理等的研究68。在前期自然灾害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本 人阅读大量关于灾害学的相关文献,对灾害学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灾害学想 要在理论上指导实践,需要
3、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需要回答一个简单 的问题:什么是灾害?然后很多研究中却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本文将对 多位学者提出的概念进行总结,并提出笔者认为较合适的概念。对不同灾害的 类别进行划分,以期能够形成一个较为你完整的灾害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将对灾害系统的内容进行阐述,对灾害系统的各要素的内涵进行分析。1 灾害科学1.1 灾害的概念什么是灾害?这是我们在学习灾害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但是到现在还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研究者关于灾害这个定义存在很多种说法,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定义所侧重的角度可能会有差别,可能会造成概念之间的混乱。甚至有些研究者对
4、灾害 的概念避而不谈,仅仅对灾害进行简单陈述,这不利于建立科学系统的学科体系9。黄崇福教授在研究自然灾害定义的过程中,认为定义需要遵循4条规则,即相称性;非循环;非否定性;清楚确切性规则10。根据这些原则,黄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 会财产损失的事件。史培军将灾害看作在地球表层上,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者综合 的系统5。不同于其他定义,史培军将灾害看作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不存在主导和次要因素之间 的区别。本文将会在下面的灾害系统中进行更多阐述。李永善认为灾害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危害的自然事件,后者是指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物质
5、和精神文化建 设与发展造成较大危害的事件11。灾害并非指的是造成灾害的本身事件或力量,而是其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本文认为灾害是对人类生命、财产以及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环境、生态等造成危害 的事件或现象。1.2 灾害的分类灾害的分类对于灾害学的持续发展和理论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灾害研究和管理的一项基础 性工作,有利于实现防灾减灾的深入研究、防灾减灾战略的制定、灾害的风险管理以及灾情统计 工作的深入开展14。我国灾害类型多样, 这就造成灾害的分类复杂,分类系统也是长期以来并非完全统一的。卜风贤提出了使用三级分类体系,将灾害按照灾型、灾类、灾种三级层次进行逐级划 分。在灾型划分中分别按照成灾原因、成
6、灾过程和灾害后果分为三个灾型。在灾型划分的基础上, 对每种灾型进行进一步灾类的划分15。试举一例,在灾型划分中,按照成灾原因划分,可以划分为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和天文灾害三种型(现在大多数学者将两者划分为人为灾害和环境灾害)。 这三型的灾害在进行灾类划分中,按照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层次进行如下划分。自然灾害型可以 划分为气象类、水文类、地质类和生物类;社会型灾害可以划分为:政治类、经济类和文化类; 天文灾害型划分为:地外灾害类和宇宙灾害类。每种灾害型都可以进一步分化灾害类。下一步可 以对灾害类进一步分化灾害种,这就具体到我们所认识的各种灾害事件了。虽然这种分类系统过 于复杂,型、类、种之间的关系交
7、错杂乱,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该分类系统却全面概 括了灾害的类型,不会出现遗漏的现象。2012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28921-2012 ),将自然灾害分为5大类39种16。五类分别是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采用编码的方式,将 各种灾害分类。2 灾害系统2.1灾害系统的组成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者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25。灾害系统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并非是独立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某一区域的灾害不仅仅由其中一个组成要素 所决定,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灾害整体形成影响。
8、国内很多人从灾害的管理应用角度对 灾害进行了分类,如将灾害分为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农业灾害等。这显然是着重强调了致灾因 子的作用,却忽视了从总体上把握灾害系统,不利于灾害学理论的系统科学发展17。不同区域灾害系统形成机制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建立区域灾害形成机制的“关系数据库”,深入对灾害系统三 个组成部分的定量化研究18。2.2孕灾环境孕灾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社会圈综合作用的地球表层环境。但 是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的叠加,而体现在地球表层过程中的具有耗散特征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 环以及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18,19。孕灾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可以划
9、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文环境划分为人类圈和技术圈3。孕灾环境是所有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过程的一个基底,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2.3致灾因子致灾因子的在范围上要比孕灾环境要小,当然在内涵上是不同于孕灾环境的。致灾因子产生、 孕育于孕灾环境之中。 它是指对人类生命、 财产、社会、环境、生态等造成损伤的各种异变因子 早期人们将只在因子分为自然致灾因子与人为致灾因子,但是这显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因子, 所以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加上环境致灾因子 子划分为突发性致灾因子与渐发性致灾因子2,3 O根据所引发灾害的发生速率,我们可以将致灾因3O17O2.4 承灾体承灾体,顾名
10、思义,是指承受某一灾害的对象。这里的对象包括人类及生命系统,各种建筑 及其生产线系统,以及各种自然资源 3,19O3 结论与讨论本文是在查阅部分灾害学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是对灾害的 相关定义进行的了定义进行了梳理和认识,对灾害分类系统进行了了解,并对 灾害系统的组成和要素进行了探讨。灾害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合理的定义。但是在进行灾害定义的过 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定义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灾害学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更加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标 准的定义和分类体系有利于灾害学长远发展和正规化。在对不同区域研究中,灾害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虽然是
11、相互影响的,但是 还是有很多研究者过于强调研究重点和角度,而造成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割裂。19O从不同角度研究,他们将研究划分为:致灾因子论、孕灾因子论、承灾体论和 灾害系统论。它们都强调存在主导因素和次要因素,存在不可避免的片面性灾害系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考虑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者之间相互综合作用。参考文献:12桂慕文.史培军.345789史培军.史培军.史培军.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概说J.农业考古,1997,3(01):230-242.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报,1996,5(4
12、):006-017.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001-009.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001-007.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5):001-009.崔云,孔纪名,吴文平.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成灾特点与防治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12,01:109-116.石勇,许世远,石纯,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02:131-137.李世奎,霍治国,王素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01:77-87.高建国.10111415161718黄崇福.李永善.张宝军,卜风贤.GB/T 28921灾害学概说J. 农业考古,1986,01(01):281-297.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5):041-050.灾害系统与灾害学探讨J. 灾害学,1986,01( 01):7-11.马玉玲,李仪.我国自然灾害分类的标准化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5):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LED体育计分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学规划App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机助焊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Java程序设计教程 (任务驱动式)》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全球丝束浸渍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技术技能评估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自动驾驶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储罐除锈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辆聘用司机劳动合同模板(专业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59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古希腊文明》课件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