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提能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目就越多B.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B【解析】生物群落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态环境越优越,对生物生长越有利, 生物种类数量就越多,结构就越复杂。一个池塘中除了有鱼之外,还有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所有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才构成池塘的生物群落。群落中的生物个体间有捕食、竞争、互利共生等关系,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2018 年湖北襄阳

2、五中月考)对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A. B.C.D.【答案】C【解析】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错误;合理密植是针对同种生物来说的,与植物的分层无关,错误。3.(2018 年江苏射阳测试)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

3、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 演替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答案】B【解析】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 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 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 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然发生微小的变化,D 错误。4.(2018 年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

4、化曲线,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 周时达到K值B. 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 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 无生物乙时,13 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D【解析】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 3 周时就达到了K值,A 错误;有生物乙时比无生 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减少,所以生物甲与生物乙不可能互利共生,B 错误;有生物乙和无生物乙,生物甲的数量均为“ S”型增长曲线,C 错误;无生物乙时,13 周生物甲的数量在一直上升,所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正确。5.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

5、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丙实验初期,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后期X 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B5 0004 003 002 (KXL Off无生物乙时.牛物甲的塔氏曲线 有V物乙时生物甲的培氏曲坯 无生物甲时,生物乙的堵怏盹绸【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 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6.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

6、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英木星丙中繭讓200 -3 800 m的晦拔,三牛平同的-近F口然坯域内精術的分布状况A. 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唯一生态因素B. 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 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C【解析】影响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不同;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分布; 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海洋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7.下表是科

7、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投入2/(kg hm )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2(kg hm )鱼产量/2(kg hm )稻鱼共生1187.213.26 417.12372.2水稻单种11311.026.96 535.26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B. 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D. 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答案】A【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

8、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下层是杂草,A 正确;生物群落是一个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B 错误;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农药投入少,水稻产量高,还有鱼产量,所以达到了提高产量、降低 成本的目的,C 错误;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有竞争关系,也有以水稻或杂草 为食物的生物,D 错误。& (2018 年山东泰安检测)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自然灾害刖泥石流木层一乙悶叶林A. 乱石窑裸地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种类相同B. 相同群落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的群落类型相同C. 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D. 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9、,有机物总量增多【答案】D【解析】乱石窑裸地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有土壤、 植被等条件,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图形分析可知,杂木植物群落在山坡地带和凹谷地带由于环境因素不同,发生不同方向的演替; 杂木植物群落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 大;无论是乱石窑裸地针阔混交林群落和阔叶林群落的初生演替,还是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次生演替, 演替过程中都是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 有机物总量增多。9下图表示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时風A. 甲曲线表示的是初生演替B.A 点时存在的物种,也可存在于 E 点,也有可能被取代

10、C.AE 点中代表顶级群落的应为 DD. C-DT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C【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图中曲线甲的起点是0,表示的是初生演替, A 正确;在图示 A 点出现的较早,所具有的物种,也可存在于较晚的E 点,但有可能发生优势取代,B正确;AE 点中,B D 点物种变化幅度较大,不属于顶级群落,C 错误;C-D-E变化,物种多样性先降低后升高,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 正确。10.(2018 年安徽安庆联考)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

11、缓慢(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年火山爆发儿年厉地衣、苔鲫阶段蜘蛛I】9阳年讥本阶駁202种动物I19W年灌木阶段62呻端物I19.盟年瘾林阶駁880种动物A. 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B. 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 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D. 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进行, 因此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A 正确;群

12、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可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不是在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因此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可能高于该蜘蛛同化量的 20% C 错误;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和寄生等,但是在群 落演替的最初阶段,生物的种类相当少,不可能具备各种种间关系,D 错误。11.“番茄一水稻”水旱轮作新型种植模式,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番茄、水稻的产量,另一方面可大大降低一些土壤害虫的密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两种作物轮作,可充分、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

13、. 若调查该地块中土壤害虫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 水旱轮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D. 该轮作模式可大大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提高抵抗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由于不同作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因此轮作可充分、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A 正确;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B 正确;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一些土壤害虫的密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 C 正确;轮作模式下,番茄和水稻交替出现在地块上,生物种类并没有显著增加,另外由于 番茄和水稻交替轮作,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可能还会减少,D 错误。12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

14、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 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 该地能恢复到第 4 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答案】C【解析】过度砍伐的森林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15、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 因此,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丰富度低;表中群落演替的情况并没有反映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的砍伐而遭到破坏后,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与其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二、非选择题13.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 是海鸥。(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 B 坑中的全部滨螺(233 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 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IJlx仃境100蒔人删b

16、皿叶-自1图 A 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 浒 苔和角叉苔是_ 关系。2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 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 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 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 请据此解释 B 坑中 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 。306040200A|3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 C50100150200250慎縹密座H只阳C1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 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_。2当滨螺密度

17、长期保持在 100200 只/m2时,_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答案】(1)被滨螺取食 竞争 浒苔 B 坑中浒苔数量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数量较多浒苔f滨螺f岸蟹f海鸥(2)凸出基质 就地保护 水坑【解析】(1)由“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 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且加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可知,食物链为浒苔f滨螺f岸蟹f海鸥。由食物链可知,滨螺与浒苔之间是捕食关系, 移入滨螺使浒苔数量下降, 浒苔和角叉苔是第一营养级,是竞争关系。图中所示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随着浒苔数量下降而下

18、降,所以两者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由题意可知,B 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海鸥大量捕食,由于滨螺的天敌岸蟹数量少,因而滨螺较多。本题涉及的食物链是浒苔f滨螺f岸蟹f海鸥。(2)由图 C 可知,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凸出基质中海藻的物种数比水坑中海藻的物种数多,所以优先保护凸出基质生态系统,在原地保护属于就地保护。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 100200 只/m2时,水坑中海藻的物种数目多,抵抗力稳定性14.(2018 年湖北武汉检测)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 点 A、B、C 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 得数据回答问题:植

19、物种类地点 A地点 B地点 C非生物因素地点 A地点 B地点 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 1.5 m 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8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5落叶树1550土壤深度/cm300 1001512PKH12PKH4土壤含氮量/(mg kg-1)9.44.52.4(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 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 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

20、落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演替将向_的方向发展,直至达至 q_为止。(3)如果地点AB、C 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 _ 。(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 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 _。(5)落叶树在地点 C 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_ (至少答出两个原因)。【答案】(1)A 垂直分层消费者、分解者(2) 次生 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稳态)顶级群落(3) A 地点 A 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4) 微生物的分解主动运输(5) 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

21、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解析】(1)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地点A 的生物种类最多,因此物种丰富度最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由于还残留植物的种子或根系及土壤条件,因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总是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顶极群落为止。(3)由于地点 A 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因此能 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4) 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为主动运输。(5)由于地点 C 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维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因此落 叶树在地点C 处不能生长。15.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某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湿地类型线虫属土层深植物寄生线虫腐食线虫(条食细菌线虫丰富度度/cm(条/100g 干土)/10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