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_第1页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_第2页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_第3页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_第4页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xSZOB目录一、编制说明11.适用范1.3s编制依据二主要试验项U三、组织措施3.K人员组织 3.2s人员职责四、试验准备土1、丄器具准备 土2、施丄进度讣划五、试验流程5、试验流程 5.2、断路器试验 5.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试验 5宀、避雷器试验 55、电力电缆试验 5.6、整体耐压试验 5.7、接地变及接地装置试验六、质量控制6、质量强制性条文 6.2、质量通病防治及技术措施106.3.数码照片管理10七、安全控制SSSZOBnruh*7.1.安全技术措施7.2s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描施八、安全文明施工S.K安全文明施丄措施一、编制说明101112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某

2、某20MWp农光互补项U工程的S5kV配电设备高压试验。12、工程概况121、丄程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汁单位监理单位施丄单位122、工程规模项U名称新建规模某某20MVp农光互补项U35KV出线柜1台35KV光伏汇流柜2台35KV PT 柜 1 台35KV接地变兼站用变柜1台SVG无功补偿装置1套接地变兼站用变装置1套SSsZOBIs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S2016);2、S6kV士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3906-2006S、S.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T 4042007士、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丄程标准丄艺管理办法国网

3、(基建/S)1S6-2O155、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9) 6+2 号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丄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9号7s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质(2016)212号S、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S) 176-2015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丄程标准丄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丄程标准丄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二主要试验项目断路器试验2、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

4、器试验S、避雳器试验wul*IjTy电力电缆试验5、整体耐压试验6、接地装置、站用变试验三. 组织措施现场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安全检査人员:质量检査人员:试验人员:32.人员职责 3.2.1施工总负责人职责1)主持现场丄作,对试验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2)组织实时掌握施丄进度、安全、质量等总体情况,安全部署工作。S22施工技术负责人职责1)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有关技术规范,了解设il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丄艺流程。2)组织编写本工序施工进度讣划、方案,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图预检,在现场指导施丄,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施工过程执行悄况进行监督和指导。S2S

5、安全检査人员职责1)负责对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监察,组织施工前的安全会议、安全检査和安全教育及培训;2)开展现场安全活动并监督现场整施丄过程中的安全工作。S2 土质量检査人员职责1)学习并掌握有关标准规范、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2)负责检査、监督施丄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丄作。S25操作人员职责1)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询应认真学习本施丄技术安全措施,组织学习安规及其它安全教育,接受现场技术交底;2)施工前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并执行安全作业票制度,施工前应分工明确,确定各成员的岗位职责及安全注意事项。四. 试验准备4.1工器具准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RTHG-D1台2高压

6、试验变压器及操作箱YDBJ1套3接地电阻测试仪ZC-81套o绝缘电阻测试仪NRS20 土1台直流高压发生器RTZGT00KV1台i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RTZR-10A1台S接地导通测试仪FIDDC-201套9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GKC-Y1台10万用表FLUKE1121块11种试验连线若干1)试验人员必须具备试验资格,具有资质证书;2)试验当中使用的讣量器具,必须合格,具有合格证书,并且有定期检测报告;3)应强调的是以下所有的试验都与环境温度与湿度有关,所以应做好这方面的记录。4.2.施工进度计划项U工期一次试验2017.5.12017.5.15五、试验流程5.1、试验流程试酚准冬輪收及帶电试运

7、行斤备慕&佥5.2、断路器试验1)控制回路检查。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用500V摇表分别测量分闸线圈和合闸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要求不低于lO'IQ ,用万用表或单臂电桥分别测量分闸线圈和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测量结果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差别。2)开关特性试验。用高压开关特性测试仪分别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弹跳时间及同期性,将试验仪器可靠接地。合闸过程中断路器弹跳时间在lO.okV以上不大 于Sms, lO.okV以下不大于2ms,测量结果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差别。测量操作机构的电气特性:调节断路器控制回路电压,在直流S5%-110%Un悄况下断路器

8、能可 鼎的合闸闸,在直流65%. 110%Un情况下断路器能可靠的分开,在30% Vn悄况下断路器不能分闸。3)断路器绝缘测试。测量断路器导电回路对地及断口间的绝缘电阻,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分别测量每相导电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在分闸状态测量各断口之间的绝缘电wul*IJTTSSSZOB阻。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士)每相导电回路电阻测量。用大电流回路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直 流电阻。回路电阻测试仪要求可爲接地,通过专用引线和断路器可鼎连接,电压测量线 应在电流输出线内侧。测量时电流要求不小于lOOAo测量读数要求在稳定数值时开始 读数。测量完毕要求待测试仪放电完才能断开测试回路。测

9、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5)交流耐压试验。用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组成一个高压交流回路作为高压交流电源对断路器进行imin I:频交流耐压试验。SF6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应在额定气压时进行,试验电压为出厂值的80%,真空断路器试验电压见下表:额定电压(kV)相对地(kV)相间(kV)断口(kV)10.595/SO95/S095/S05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试验1)绝缘试验。使用25OOV绝缘电阻仪测量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宜低于1000MQ ;2)绕组直流电阻测量。使用直流电阻仪测试互感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时接线正确,是被可鼎接地。电压互感

10、器: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 O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5% O电流互感器: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10% O3)绕组组别和极性试验。使用伏安特性测试仪互感器组别及变比。应符合设讣要求,并应与铭牌和标志相符。士)励磁特性曲线测量。使用伏安特性测试仪测量互感器励磁曲线,励磁曲线测量 点应包括额定电压的20%、50%、80%、100%和120%。5.4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测量。采用25OO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0 IQ O2)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

11、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使用直流高压发生器测量,测量仪器应可鼎接地,测量时应用专人监护。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直流参考电流下wr亦*的直流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无间隙金属 氧化物避雳器)GB 11032规定值,并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实测值与制造厂实测值比较,其允许偏差应为±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世漏电流值不应大于50 H A .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检査放电讣数器的动作应可幕,将试验次数指示至5次, 避雷器监视电流表指示应良好。5.5.电力电缆试验1)电缆芯线相序检査。检査电缆线路的两端相序,电缆芯线的相序色应一致。2)绝缘电

12、阻测量。使用5000V绝缘摇表测量,外护套、内衬层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3 Nin /lull,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3)交流耐压试验。用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组成一个高压交流回路作为高压交流电源对断路器进行imin匸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2U0。三芯电缆,应分别对每一相进行,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应一 起接地;对分相屏蔽的三芯电缆和单芯电缆,可一相或多相同时进行,非被试相导体、金 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应一起接地。5.6、整体耐压试验用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组成一个高压交流回路作为高压交流电源对断路器进行imin 丄频交流耐压试验。耐压时安排专人监督,实验设备可

13、鼎接地,绝缘你距离符合要求。耐压电压I1IPT柜接入,所有断路器,PT F车拉至检修位,母线避雷器,带电显示器从母线上拆除。加压相加入试验电压,非加压相短接接地,试验电压S0KV,试验时间imin。5.7.接地变及接地装置试验1)绝缘检査。使用5000V绝缘电阻仪测量绕组绝缘,绕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或不低于10000 Mn (2O'C);采用25OOV兆欧表测量铁芯及夹件,持续时间应为imin 口,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SSsZOB变压器电压等级为S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O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收 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元明显差别,在常温F不应小于13;

14、当R60大于SOOO'IQ (20"C)时,吸收比可不作考核要求。2)直流电阻测量。使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变压器高、低压侧绕组直流电阻消弧线圈绕组直流电阻,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士,与同温下 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应按下式i|算:式中:R1温度在tiC时的电阻值(Q);R2温度在迹C时的电阻值(Q);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S5 ,铝导线取225 O3) 接线组别检査。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引出线的极性应与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Q变比测试。使用

15、变比测试仪检査变压器所有分接的电压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 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允许偏差应为上1%。5)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变压器采用奇对低地的耐压方式,在高压侧施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为56kV,消弧线圈采用绕组对地的耐压方式,试验电压为56kV。6.1、质*强制性条文序号记录表表号记录表名称备注1表 1522交接试验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6.2. 质量通病防治及技术措施1)电气试验应符合规程及设计图纸要求。被试验设备应无短路、冒烟、焦臭等异常现象发生,各试验设备正常、仪表正常,电气设备无影响其良好运行的缺陷存在。2)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内的试验项U进行,做到不

16、漏项,不少项;3)当交接试验标准对该试验项U无特殊规定时应参考厂家标准,做到有理有据;士)丄艺及质量保证措施a试验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验,且在检验有效期内;b试验人员能正确熟练使用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正确。5)技术记录要求:记录电气设备、回路的能表征其性能的有关数据,并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出试验报告,并检验各数据的有效及正确性,且应记录试验的有关仪表名称、型号规格、 编号,相关温度、湿度、日期及试验人员。6.3、数码照片管理(1).工程同步应采集符合要求的数码照片不少于15张,照片应反映保护试验人员及过程等要素。(2)、数码相机应正确设置时间,拍摄时应启用“,日期时间显示”功能;照片保存为JE

17、PG格式,分辨率为1200X1600像素,单张照片大小不宜超出iMo(S)、现场实物照片在拍摄主体左下角应设置标识牌(采用非反光材料制作,底色为白色),标识牌约占照片整体画面面积的1/16-1/9.标识牌应包含工程名称、施工 部位、拍摄时间等要素。七、安全控制安全技术措施1)试验人员应完成丄作许可手续方可进行工作,试验前应认真阅读产品的技术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被试设备和所用试验设备仪器的性能。核对实际到货设备 无误,确保电压、电流量输入端子接线正确。2)试验电源使用应规范,应按电源类别相别、电源等级合理布路,并明确标示。wul*IjTySxSZOB试验台上及台前应根据要求铺设橡胶绝缘垫

18、。3)进行通压试验时,高压侧隔离刀必须断开。二次回路必须与电压互感器断开,以防止向一次侧倒送电压。Q进行通流试验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开路,经检査无开路并接地完好方 可进行试验。5)测量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时,暂停被试系统的其它工作,以免触电。6)远距离操作设备时,应在设备附近设专人监视,用对讲机保持联系,并且做好就地可紧急操作的措施。7)应将所试验的回路与暂时不试验的回路或已投入运行的回路解除连线,以免误动作或发生危险(暂时不试验回路可能还有人在工作)。S)交义作业时,应注意观察作业环境,协调各班组的作业任务,保障试验任务顺利安全地完成。9)试验设备应注意可幕接地,避免发生触电或损坏试验设备。10)通电试验前,与被试设备相连的设备应画为试验区域,且有明显的标示,试验丄作点不能直视时,应派人看守。11)被试品必须先放电才能进行拆线、接线和改线丄作。12)试验完毕及时拆除(接回)因试验需要而短接(拆除)的接线。7.2.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工序作 业 内 容作业 部位风险 因素电35kVSd触电交按力电a諾处坠试胎变区.箱固工有序风类险别值电9Q调(1)編写r项施工方案预控措施<3)填写 <安金施工作业票Bh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3)施工现场应正确配戴安全ffi.正确使用安全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