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 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封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
2、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
3、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r mi n, 否贝 U br mi n;再将 c与 min进行比较,若 cvmin,贝U c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如果要求
4、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
5、,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6、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封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
7、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
8、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 min, 否贝U b min;再将 c与 min 进行比较,若 c<min,贝U c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
9、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
10、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
11、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封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
12、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f 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
13、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f min, 否贝U bf min; 再将 c与 min 进行比较,若 c<min,贝U cf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
14、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
15、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封信来说吧,大致
16、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
17、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
18、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r mi n, 否贝 U br mi n; 再将 c与 min 进行比较,若 c<min,贝U cr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
19、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
20、”。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封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
21、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
22、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
23、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 min, 否贝U b min;再将 c与 min 进行比较,若 cvmin,贝U c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
24、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
25、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圭寸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
26、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
27、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 min, 否贝U b min;再将 c与 min
28、进行比较,若 c<min,贝U c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 b (a>
29、b);求a/b的余数r ;如果r M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
30、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 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圭寸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
31、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 X ; 将m中的数据
32、送给变量y,即mT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Tmin, 否贝U bTmin; 再将 c与 min 进行比较,若 c<min,贝U ct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
33、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34、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
35、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 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圭寸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
36、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f m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f 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mf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
37、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 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 若 a<b,贝y af min, 否贝U bf min; 再将 c与 min进行比较,若 cvmin,贝U cf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
38、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
39、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程图。、课题:二、教学目标: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两种方法一一自然语言 和流程图,知道各自的优缺点。 初步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
40、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概念。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情,就拿邮寄一圭寸信来说吧,大致可以将寄信的过程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写信、写信封、 贴邮票、投入信箱等四个步骤。将信地投入到信箱后,我们就说 寄信过程结束了。那么在计算机中,它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呢?是否和我们日常 处理事情的过程很类似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求1+1=?,那么我们就要先编写程序。在编写程序前需要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并要正确地写出求解步骤,这就是算法。新授课、算法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举几个例子说明:例1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先请学生考虑
41、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后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 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回答不出来,作适当提示:如果要将 醋瓶中的醋和酒瓶中的酒互换应怎么做?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 要借助于一只空瓶子。分析题意: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 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类似于空瓶子的 中间变量m。交换两变量中数据的具体算法如下: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T m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TX;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nr y。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交换变量中的数据常用在排序算法中。例2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同样,先请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他所想到的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
42、。a、教师分析:先设置一个变量 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 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 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具体算法如下:若 a<b,贝y a min, 否贝U b min;再将 c与 min进行比较,若 cvmin,贝U c min。这样, min中存放的即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请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如果要求出三个不相同数中的最大数,该如何设计算法? 如果是n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呢?例3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 (a>b)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提问:什
43、么叫最大公约数?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举一个用欧几里德法求最大公约数的 例子,如求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56, 32 , 24, 8, 0则8就是56和32的最大公约数。从第三项开始的各项,分别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它的前一项就是a和 b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如下:输入a,b( a>b);求a/b的余数r ;如果r工0则将ba a, r a b,再次求a/b的余数r,转; 输出最大公约数bo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即有不同的 算法。二、算法的描述为了描述一个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前面的三个例子就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 常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有 个缺点就是叙述比较繁琐和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讨论与思考, 然后分别请学生将自己所理 解的含义表述出来。学生可能有两种理解:“老张不认识这个 人”和“这个人不认识老张”,从而说明自然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为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算法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我们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2024年应急救援员(五级)
- 2025年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模拟试卷(茶艺师财务管理篇)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基础医学知识深度测试试卷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工具选择与评估模拟试题
- 2025年滑雪教练职业技能测试卷:滑雪教练心理素质与情绪管理
- 2025年高级厨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厨政团队管理与沟通技巧试题
-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和教案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与预防性试验试题
- 老年护理化前珍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大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试题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路径优化中的实践案例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 汉服实体店创业计划书
- 2025-2030中国滑雪板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竹鼠养殖及深加工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2(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 CNAS-CC160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各一套)
- 线束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 2025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