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1卷第3期2010年6月土壤通报ChineseJournalofSoilScienceVol.41,No.3Jun.,2010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占用耕地数量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扬州市为例何蓓蓓,梅艳,刘友兆*(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采用19782006年耕地统计和社会经济资料,对江苏省经济发达的无锡市、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2个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占用耕地资源数量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不同经济区的耕地变化无论是总面积上还是人均面积均呈递减率更快;不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经济发达的无锡市相对于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减少幅度更大、同经济区的
2、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拟合的指数方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占用的耕地面积;在不同的经济区每单位的GDP增长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占用耕地面积大致以2005年为界线划分为两个典型阶段。关键词: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耕地资源数量;江苏省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0)03-0518-05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的精华,保护好一定数量、质量的耕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而我国又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13
3、。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不可避免的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耕地的减少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46,耕地面积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经济增长711以及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关系12,13都做出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耕地资源不同,各地区间的差异也较大,因此对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占用耕地量进行研究,对协调不同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南北各区域内之间的社
4、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耕地占用量变化差异明显,加强江苏省不同经济区耕地资源占用量的分析研究,对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耕地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苏州,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和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总面积4650.45km2。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0.5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89元,均排在江苏省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和苏北的重要门户,幅员面积6634km2,2006年全市国内
5、生产总值1100.1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048元,分别列于江苏省第8、第6位。1978年扬州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达到38.32%,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586元、15057元,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2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情况分析统计表明(表1),19782006年2样点耕地数量除个别年份略有增长外,总体上呈明显减少趋势。经济发达的无锡市耕地面积共减少了5.42×104hm2,减幅达到27.14%,是江苏省平均水平的2倍之多,耕地年递减率也达到了1.09%,近江苏省平均水平3倍,是耕地面积减幅较大、减少速度较快的区域;而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近30年来的
6、耕地面积共减少4.15×104hm2,减幅为11.97%,年递减速度为0.44%,接近于江苏省10.47%、0.38%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经济发达的无锡市。1研究样点的选取及概况考虑到样点的可代表性和概括性,笔者在江苏省苏南、苏中各选取1市作为不同经济区的样点:社会经济发达的无锡市与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2008-11-20;2009-01-19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何蓓蓓(1979-),女,安徽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E-mail:hebb1*通讯作者:E-mail:yzliu3期表119782006年江苏省不同经济区耕地面积变化表(×104hm2)T
7、able1ChangesofcultivatedlandindifferenteconomicregionsinJiangsuProvincefrom1978to2006研究样点项目ResearchsampleItem无锡市总面积人均面积扬州市总面积人均面积江苏省总面积人均面积197819.9520.05534.7030.0875297.8550.908198818.7040.04633.7310.0795205.9050.809199817.5660.04131.8120.0715036.5400.701200614.5370.03230.5500.0674743.0000.628年变化幅度
8、Therangeofchangesperyear(%)27.1441.7611.9723.5410.4730.80年递减率Thedescendingrateperyear(%)1.091.850.440.920.381.26注:表中数据来自于无锡市统计年鉴2005、江苏统计年鉴2007、扬州统计年鉴2005、江苏五十年。下文数据同。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看,2个样点的人均耕地的年变化幅度和年递减率均高于耕地总面积,这均与样点人口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无锡市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幅度和年1.85%,高出江苏递减率仍是最高,分别达到41.76%、省平均水平的35.58%、4
9、6.83%;而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变化幅度和年递减率较小,只有23.54%、0.92%,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无锡市相对与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无论是耕地总面积还是人均面积,减少幅度更大,年递减率更快,也可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受经济发展影响更大。CLSW=11.2497exp(-0.000485GDPS)+8.3713(1)t值(2.3808)(-3.8507)(3.7486)(R2=0.9571,F=1405.895)CLSY=4.7863exp(-0.008293GDPY)+30.3878(2)t值(38.4366)(-12.2608)(208.1867)(R2=
10、0.9872,F=1210.564)式中:CLSW、CLSY分别代表无锡、扬州的耕地资源面积(×104hm2);GDPS、GDPY分别代表无锡、扬州GDP(亿元,以1978年折算价格)。从上面两个方程的回归结果来看,R2均0.90以上,方程拟合程度高度相关,都通过F值,t-值检验,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近30年来无锡、扬州2市的耕地面积变化与GDP变化的过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GDP的增加,2市的耕地面积呈指数模型递减下降趋势(图1)。3不同经济区耕地资源占用量的分析选取各区域年末耕地总面积,3.1指标的选取3.1.1耕地数量指标由于不同的统计口径,中国
11、公布的耕地面积1996年以前的偏小。为了得到连续的数据,对1996以前的耕地数据进行平移,以实现数据对接。这样处理数据不会导致序列之间相对差距的变动,只对1996年与1995年数据对接产生影响,但平移后的耕地面积更加符合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在研究中已经得到应用13。具体方法是1996年间减少的耕地数量采用前三年的减少的平均值,从而获得1996年末耕地面积的理论值,然后用1996年的统计值减去理论值,得到平移数值。3.1.2经济发展指标本研究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R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GDP、RGDP造成的影响,将各年度的GDP、RGDP折算为19
12、78的可比价格。3.2实证分析分别对无锡、扬州这2个城市近30年来耕地资源面积变化与GDP增长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出以下2个指数模型。520土壤通报第41卷3.3耕地面积占用量的估算为了分析江苏省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所占用的耕地面积情况,本文分别对无锡、扬州的指数方程求取GDP的一阶导:CLSW'GDPW=坠CLSW=-0.005456exp(-0.000485GDPW)CLSY'GDPY=坠CLSY=-0.03969exp(-0.008293GDPY)无锡、扬州的指数方程对GDP的一阶导又分别表其经济意义是指每增加一单示为CLSWCLSY,GDPWGDPY通过方程一阶导位的
13、GDP所占用的耕地资源的数量。的指数模型,可以推算出不同经济区GDP占用耕地面积的数量随GDP的变化趋势,同样也可以利用人均GDP指标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研究GDP占用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情况(表2)。人均GDP则是根据无锡、扬州的人均GDP和GDP的线性关系公式(3)、公式(4)推算得来。无锡、扬州人均GDP和GDP的关系(19782006年数据模拟结果):GDPW=-12.0039+0.04531RGDPWt值(3.7638)(264.4858)(3)表2不同经济区耕地面积占用量估算人均GDPRealGDPpercapita(元人-1)665.32879.99977.1913
14、90.411895.502374.852465.234210.746602.648189.7610159.7212471.1015543.1720652.3926772.64GDP每增加一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TheareaofcultivatedlandoccupiedForthe100millionincreaseofperGDP(hm2)53.7553.3953.2352.5551.7350.9650.8248.1344.6742.5239.9837.2133.8128.8323.82(R2=1,F=159489.1)GDPY=-2.9223+0.04579RGDPYt值(20.9576)(
15、263.334)F=69344.7)(R2=1,式中RGDPW、RGDPY表示分别代表无锡、扬州的人均GDP(元人-1)(以1978年折算价格),GDPW、GDPY和公式(1)、(2)式含义相同。将公式(3)、(4)分别代入Y1,Y2曲线的一阶导的指数模型,得出新的表达式:CLSW'GDPW=坠CLSW=CLSW=-0.005456exp(0.005822-2.2×10-5RGDPW)(5)CLSY'GDPY=坠GDPYGDPY=-0.03969exp(0.02423-3.80×10-4RGDPY)(6)从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无锡市、扬州市的、与人均GDP均
16、呈指数递增关系,GDPWGDPY由于CLSS、CLSX始终为负,则实际上|CLSW|、|CLSY|与人均GDP呈指数递减关系,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无锡、扬州每增加一单位的GDP所占用(4)Table2Theestimationofoccupiedcultivatedlandareaindifferenteconomicregions年份YearGDP(亿元)24.3033.1737.6454.0174.9696.61102.97178.49282.80352.83439.11542.01681.69923.551225.65人均GDPRealGDPpercapita(元人-1)363.00
17、392.40485.69679.54914.401161.961232.751721.712231.722774.053308.024004.254777.446186.738196.18GDP(亿元)14.3815.8919.9928.3038.3949.6153.6775.7198.79123.42147.87179.99216.13281.12372.43GDP每增加一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Theareaofcultivatedlandoccupiedforthe100millionincreaseofperGDP(hm2)354.24350.30338.10314.09287.28261.
18、48254.54211.38174.14141.71115.6888.7966.1938.7418.05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注:表中GDP和人均GDP均是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计算的。的耕地面积是呈下降趋势。通过表2可以看出,无锡、扬州代表的不同经济区中,Y持续减少,说明了X无锡、扬州每增加一单位GDP占用的耕地数量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GDP的增长主要依赖技术革新和产业高度化,平后,减少了对土地的依赖。结合图2,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每增加一亿元GDP所占用
19、的耕地数量变化幅度明显快于经3期济发达的无锡市,年均减少速度为24.98%,而无锡市仅为2.85%,约为扬州市的10%。从图2可以看出耕地占用量的两条曲线相交2005年左右,将两条曲线划分为两个典型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不同经济区的耕地占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阶段,19782005年,在这一阶段,扬州市每增加1亿元GDP所消耗的耕地资源要远远高于无锡市,1978年为354.24hm2,近无锡市的7倍,之后差距逐渐拉小,到2005年,扬州市每增加1亿元GDP占用的耕地面积27.23hm2,略高于无锡市26.40hm2的水平;第二阶段,2005以后,这一阶段扬州市每增加1亿元GDP所占用的耕地资源
20、开始低于无锡市,到2006年扬州市的耕地资源消耗量18.05hm2,已低于同期的无锡市23.82hm2的水平。根据扬州市、无锡市耕地资源消耗量的计算公式(5)、6),结合图2可以看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扬州市的资源消耗量仍将持续下降,低于无锡市,且差距逐渐扩大,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本身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政策扶持,在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资源消耗所带动GDP的增长要远高于较发达和欠发达的地区,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的区域可以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加快自身经济转型的步伐
21、,以后发优势和政府引导来降低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耕地资源,实现较低水平的耕地占用量。4结论与讨论1978年以来,无锡、扬州2个样点的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趋势,经济发达的无锡市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分别达到27.14%、1.09%,远高于江苏省10.47%、0.38%的平均水平,扬州市则略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人均耕地面积来看,2样点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和年递减速率均高于总面积的减少幅度和年递减速率,这则是由人口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人均耕地减少幅度最大和年递减速率较快的仍为经济发达的无锡市。对无锡、扬州2个样点的耕地面积与GDP的分析表明,二者具有高精度的指数递减相关关系,即随着GDP的增
22、加,耕地面积呈指数递减趋势变化。根据拟合模型一阶导的指数方程,估算不同区域每增加1亿元GDP占用耕地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速度不同。这表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后,GDP的增长主要依赖技术革新和产业高度化,减少了对土地的依赖。对比无锡、扬州的耕地占用量可以发现,不同经济区的耕地占用量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5年,在此阶段,经济较发达的扬州市耕地资源的消耗量要高于经济发达的无锡市;第二阶段,20052006年,这一阶段扬州市每增加1亿元GDP所占用的耕地资源开始低于无锡市,到2006年扬州市的耕地资源消耗量18.05hm2,已低于同期的无锡市23.82hm2的水平。通过对不
23、同经济区耕地资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这为领导者针对不同区域,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出符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计划、产业政策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实施有效的土地宏观调控措施和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提供指导作用,为协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制定合理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但是笔者清醒的认识到,耕地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非常复杂,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对不同经济区经济增长占用耕地资源数量进行描述,并宏观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但对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引起这种差异性的具体指标、因素,以及耕地面积合理的
24、占用量也没有进行分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鲁奇.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J.资源科学,1999,21(6):5-8.2谢高地,成升魁,于贵瑞,等.中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国家资源安全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22-26.3梁艳.关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4杨朝现,谢德体,陈荣蓉,等.重庆不同经济区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差异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171-174.5赵翠薇,濮励杰,孟爱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耕地变化的对比(522土壤通报·资源与环境,2004,13(6)
25、:115-119.析J.中国人口第41卷研究以广西江州和江苏吴洲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5):50-56.6孔伟,欧名豪.山东省耕地资源态势分析既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44-48.7杨桂山.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的变化过程与动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1-127.8杨桂山.长江三角洲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及总量动态平衡前景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25-532.9蔡银莺,张安录.武汉市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分121110张正栋.35a来海南岛耕地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分析J.中
26、国沙漠,2005,25(5):757-763.蔡银莺,张安录.耕地资源流失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52-57.李海鹏,叶慧,张俊飚.中国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5):7-12.13龙开胜,陈利根.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4):139-145.TheDifferencesofCultivatedLandAreasOccupiedfortheEconomicIncreaseinDifferentEconomicRegions-ACaseStudyin
27、WuxiandYangzhouofJiangsuProvinceHEBei-bei,MEIYan,LIUYou-zhao*(CollegeofLandManagement,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5,China)Abstract:Basedoncultivatedlandandsocialeconomicmaterialsfrom1978to2006,theareasofcultivatedlandoccupiedfortheeconomicincreasewereanalyzedinthreedifferenteconomicregionsofJiangsuProvi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物流运输管理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北京市智能家居系统成装修合同参考
- 宾馆装修延期及赔偿条款
- 获奖十五分钟课件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评估合同书
- 营养管理与慢病预防
- 毫针操作基本技术
- 2024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口算题卡(含答案)
- 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绩效考核评操作表
- 【课件】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01模板
- 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极坐标潮流计算C语言程序
- 食品接触材料控制程序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 2022年配网设计考试题库(核心题版)
- ups并机工作原理及扩容方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实验通知单
- 《工程款结算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