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问题和策略_第1页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问题和策略_第2页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问题和策略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问题和策略法律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的福利。 未达到其目标的法律规则 不可能永久性地证明其存在是合理的 1。一、引言 我国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民发 199121 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第 6 条 为中心的民间利率 管制已经运行了 20 年。这一管制进路可以概括为:法律将超过法定 利率上限的民间借贷界定为一种金融违规行为或非法金融活动 , 但不直接认定为犯罪, 而是通过民事判决一律不支持超过银行同类贷 款利率四倍的合同约定(以下简称&dquo;四倍红线”)为进路, 实现对民间借贷的利率管制。近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

2、加快, 对民间金融利率放开的呼声越来越高, 金融市场对&dquo;四倍红线”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中国人民 银行近期在肯定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合法性的同时, 也在贷款通 则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 对超出基准利率 4 倍以上的贷款最好不要 界定为非法 2。但在实践中,这一管制路径似乎还在不断地自我强化: 民事法官倾向于从严把握&Idquo;四倍红线”的标准,刑事法官 则按照&dquo;非法经营罪”判处了部分高息民间借贷者。另 外,相当数量的司法者或执法者认为, 有适用刑法惩罚所有高息民间 借贷的必要 3。 开题报告

3、/htmI/Iunwenzhidao/kaitibaogao/ 市场对利率放开的 &Idquo; 要求 ” 与管制对利率上限的 &Idquo; 固执”明显冲突。市场何以要求制度变迁,而制度在逆市场的 情况下又如何仍能自我强化 ?在解释上述问题之后,法律必须找到某 种妥协之道,使得两种语境不同、方向相悖的趋势能够融合。笔者认 为,以若干意见第6条为中心的&dquo;四倍红线”源于政 府 50 年来对民间金融的负面道德评价和金融抑制。该进路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曾制止了 “ 金融三乱 &

4、rdquo; ,但在当前民营经济与民 间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其扭曲资金市场配置、导致逆向选择、妨害竞 争的缺陷日渐突出, 已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障碍。 市场需求与管 制进 路之间 形 成了 明显 的 “ 声音隔离效 应 ”(acoustic separation) ,导致法律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而经济个体又普遍规 避法律的恶性循环。 笔者在回顾分析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的历程和 现状的基础上, 参考域外各国利率管制法律进路的不同作法, 认为我 国未来的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应当主动摆脱对利息的道德偏 见,构建以放贷人条例为核心的民间金融风险综合监管体系

5、,渐 进地推行分类引导、 动态调整的民间利率管制体系, 放开民间金融市 场,引导民间资金有序进入资本市场, 同时推动正规金融利率的市场 化。一、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进路的历史语境与成因 论文网 民间借贷利率管制的理论基础有二: 一是基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性和有限理性,要求法律保护弱势的借款方以“ 相对合理”的价格从强势的放贷人处获得资金,防止高利率逆向激励并 导致资金被诱致高风险经济活动,形成 &dquo;金融传销化”进 而造成社会动荡4;二是基于&dquo;金融抑制”的目的,发展 中国家政府普

6、遍实施严格的利率管制,限制民间金融 5。详查我国 “四倍红线”管制形成的历史,&Idquo;金融稳定” 和& dquo;金融抑制& rdquo;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建国前的解放区及建国早期, 我国政府一度鼓励民间借贷。 东北解 放区行政委员会曾于 1948 年发布关于私人借贷之规定 , &Idquo; 允许私人相互借贷,无论城市乡村,凡以金钱或物品贷与他人者,依 照双方约定得规定一定数额之利息, 于期满时由债务人履行本利清偿 义务。 ”6&Idquo; 自由借贷刚有萌芽,信用

7、合作尚未开展,农 民日常困难还很多,则还不宜于过早限制利息,要提倡自由借贷。”7我国法令中最早出现&Idquo;高利贷”一词,是在1952年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城市借贷超过几分为高利贷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 )。根据解答的规定,私人借贷利率一般不应超过 3 分, 但解答紧接着强调指出:&dquo;降低利率目前主要应该依靠国家银行广泛开展信贷业务,在群众中大力组织与开展信用合作业务, 非法令规定所能解决问题。为此人民间自由借贷利率即使超过三分, 只要是双方自愿,无其他非法情况,似亦不宜干涉。 ” 但在 60 年代前期,我国

8、政府开始加强对高利贷的管制。 1963 年中国人民银 行在关于整顿信用社、打击高利贷的报告中指出:& dquo;通过整顿农村信用合作社 &heIIip;&heIIip; 打击高利贷,巩固社会主义农村 金融阵地。”1964年,由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城乡高利贷活动情况和取缔办法的报告规定,&Idquo;高利贷和正常借贷的界限, 主要按利息的高低来确定”,&Idquo; 切借贷活动,月息超过 1分5厘的,视为高利贷”。该报告提出了 &Idquo;对高利贷活 动进行一次坚决地打击和取缔 &

9、rdquo;8 ,但未涉及民间借贷利率与 银行利率的挂钩。 简历大全 /htmI/jianIi/ 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利率挂钩的思路最早出现于 50 年代全国人大民 法典起草准备工作中。1955年第一稿第6条规定:&Idquo;借贷利息 应以银行或信用合作组织的放款利率为标准,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信 用合作组织放款利率的百分之二十 ”;1956 年第二稿变更为: & dquo;公民相互间的货币借款和实物借贷,如果约定有利息的时候, 利率不超过国家银行存款或者信用合作社(部)存款的最高利率。”1956年第三稿沿用第二稿的 规定,但又设&

10、; dquo;另案 ”: &dquo;(一)利率比银行利率稍高;(二)公民相互间的借贷, 利率由双方约定。 ” 该草案的思路并未投入实施,部分原因是 当时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已经大大超过银行利率。 该资料中对浙江金华 1951-1952年中 1 23笔债务的统计表明,利率 21-30的占 66笔, 3 1 -40的占 14笔, 40以上的占 11 笔9。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Idquo;两户一伙”的飞速发展,民 间办金融机构、民间集资、融资行为抬头,如何看待民间借贷高利率 又引起了一场讨论。有学者提出,&Idquo;月息超过1分5厘认定为 高利贷的规定似乎与社会发展不符 ”10,&Idquo;是否需要以 银行贷款利率的几倍作为(高利贷)的标准”11,&Idquo;在认定 高利贷的问题上,民间利息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