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系属研究概况_第1页
汉藏语系属研究概况_第2页
汉藏语系属研究概况_第3页
汉藏语系属研究概况_第4页
汉藏语系属研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藏语系的研究 汉藏语系的研究概况 概况一 李方桂的 李方桂的传统 传统 传统划分 划分19世 纪 末 , 孔 好 古 (Conrady明 确 提 出 了 汉 藏 语 系的 分 类 (Conrady,August,1896. Eine indochinesische causativ-denominati-Bildung und ihr Zusammemhang mit den Tonaccenten. Leipzeig , 其分类为: 20世纪后,人们对汉藏语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1909年挪威学者科诺(Konow 在格里 森(Grierson 主编的印度语言调查 第三卷中以藏缅语族 为论题界

2、定了汉藏语的 概念及范围,他对汉藏语的分类己很接近现在的分类。差不多同时的法国学者马伯乐 (Maspero 也有类似主张。但仅是泛泛的看法,并未证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 1. 汉台语 A 汉语 汉语, , B 台语 台语; ; 2. 藏缅语李方桂是汉藏语言研究的大师。 1937年 , 他在 中国的语言和方言 中将汉藏语系分为 汉台语和藏缅语两大类 , 汉台语又包括汉语、台语和苗瑶语三族 。1973年李方桂在美国出版的中国语言学报 又发表了该文的缩写修订稿。修订稿对 汉藏语的分类坚持了 36年前的看法 , 只是调整为四个语族并列 , 即汉语族、 侗台语族、 苗瑶 语族和藏缅语族 。汉藏语系 汉藏

3、语系 汉语族 汉语族 汉语族、 、 侗台语族 侗台语族、 、 苗瑶语族 苗瑶语族、 、 藏缅语族 。李方桂对汉藏语分类的影响是深远的 , 整整影响了几代学人 。特别是在中国 , 通过罗常 培、傅惫勣 1954年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的介述 , 该分类成为中国学者的共识 , 甚至在学科研究配置和大学课程中都依此设置机构和编纂教材。李方桂将侗台语族归入汉藏语系,主要的理由是这个语族具有汉藏语系的共同特征:(1 单音节趋势, 一个单独的音节是一个重要的语音单位, 并且往往是一个词素的单位, 用来作为构成词、词组和句子的基础。(2形成声调系统的趋势。声调受声母性质的影响。这被认为是共同起源的最有力

4、的证 据。(3除了汉语里的吴语和湘语外,浊声母消失。(4有一些共同的词汇,但是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还没有归纳出来。这实际上是类型学而不是发发生学的标准。二 本尼迪克特提出的 本尼迪克特提出的“ “ 澳一泰假说 ”本尼迪克特(Benedict 1942年撰写成稿而 1972年才付梓出版的 汉藏语概论 ,主 张把壮侗语和苗瑶语从传统的汉藏语系中清理出去。他最基本的观点是无论汉语还是壮侗语,其所共有的根词都不过是早期的借词,反之, 壮侗语与印度尼西亚语却有着真正的同源词对应关系。 至于原来界说汉藏语系的标准, 如单 音节性, 声调和语序等, 则都可以证明是语言接触影响造成的, 或者更多的是类型关系而不

5、 是发生学关系。下面列出本氏澳泰语和汉藏语以及南亚语系的分类1汉藏语系 : (1 藏 卡伦 : A原始卡伦语 , B藏缅语 , (2 汉语族2南亚语系 : (1 门达语 , (2 孟高棉语3澳泰语系 : (1 苗 瑶语 , (2 澳 卡岱 : A卡岱 , B澳 (南岛 日语按照本尼迪克特等学者的观点 , 现在的汉藏语系在高层次上只剩下汉语和藏缅语族。 本氏对澳泰语系和汉藏语系以及南亚语系的分类 本氏对澳泰语系和汉藏语系以及南亚语系的分类: 本尼迪克 本尼迪克(白保罗 白保罗 的同源词证明 双音节和单音节对比印尼语的词是多音节的, 台语的词是单音节的, 两者大不相同。 他认为这是音节脱落的 结果

6、, 即台语的词汇本来也是多音节的, 后来因为从汉语借来声调,增加了辨义的手段,所 以多音节词简化为单音节词。 因此, 他认为这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同源关系仍然是可以追溯的, 例如: 台语词汇是单音节的, 印尼语是多音节的。 在解释两者的同源关系时, 白保罗认为原始 台语词汇也应该是多音节的, 后来由于音节脱落变成单音节。 他所举的例证不够多。 从晚近 调查记录的三亚回辉话来看, 大陆上的南岛语因受汉藏语系的影响, 词汇音节脱落, 而用声 调补偿是普遍现象。 例如 (例词引自倪大白 侗台语概伦 ,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年 : 回辉话从南岛语的大本营分离出来, 迁移到海南岛只有一千年的历史,

7、 而所受汉藏语的 影响就如此深刻, 可见在更长的时间里, 台语因受汉藏语的影响, 在类型上发生深刻的变化 是完全可能的。受到的质疑 :李方桂对白保罗的汉藏语言系属观的评论是 “泛论, 而不大看详细的事实, 很有可讨论 的余地。 ”, ,马提索夫 马提索夫(Matisoff 的汉藏语系分类 的汉藏语系分类: 三 沙加尔的 沙加尔的“ “ 汉语和南岛语同源论 汉语和南岛语同源论” ”1990年第 23届国际汉藏语会议上, 法国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学者沙加尔 (Sagart 提 交了一份举座皆惊的论文 汉语南岛语同一起源论 。 该文的中心论点是南岛语和汉语之间 有众多的同源词 , 而且对应关系规整。

8、沙氏的依据有三条:(1南岛语末音节与汉语字音对应; (2南岛语的不同韵尾分别对 应汉语的不同声调; (3 原始南岛语的中缀对应上古汉语的介音, 因此汉语的介音有构词作 用。沙加尔的分类首先得到了中国学者邢公碗的赞赏 , 邢公畹 1991年甚至为该文“续貂 ” 补正。另一方面 , 邢氏引述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观点为沙氏的分类提供依据:中国考古学 家张光直(1959年认为在黄河流域前石器文化中有一个“尚未显出差别的汉藏南岛综合 体 ” 。 他认为从新石器时代起开始向中国西南部移民的活动, 其结果分化出 “汉藏群” 和 “南 岛群” ,前者仍留在北方,后者从南中国群通过一系列海上迁移活动,更进一步地

9、分化 ”汉藏南岛综合体 汉藏南岛综合体 汉藏语 汉藏语 汉藏语, , 南岛语沙加尔的理由 沙加尔的理由:第一, 汉语的单音节词和南岛语的多音节词的最后一个音节相应。 这本来是白保罗比较 台语和南岛语时提出来的观点,沙加尔推而广之,将其用于汉语和南岛语的比较。第二,汉语声调调类和某些南岛语的辅音韵尾相对应,例如原始南岛语的 -s 韵尾和汉 语去声的 -agh ,-idh ,-adh相对应;原始南岛语的 -p,-t ,-k 和汉语入声的 -p ,-t ,-k 相对应;汉 语中不送气清塞音、送气清塞音、浊塞音的对立,相当于南岛语中清塞音、鼻冠清塞音、浊 塞音的对立。第三,他认为上古汉语的介音 -j-

10、 和 -i- 是有构词作用的中缀,其作用与南岛语中缀 -in- 和 -ar- 相近 。第四,他找出上古汉语和原始南岛语的关系词 222个 , 其中有 17个属于 M.Swadesh 所 拟定的基本词(共有 200个 。例如: 郑张尚芳提供支持的同源词 郑张尚芳提供支持的同源词(如 “ 颊 ” 受到质疑的问题 受到质疑的问题:马提索夫首先列出了四条反对意见:(1 沙氏的音位标准是松散的, 所以很容易在数量 巨大的南岛和汉语词汇中找到看上去相像的东西; (2 他的语义对应标准也极度从宽, 并且 往往是优先选项(未建立在南岛语或汉语可证明的语义联系的模型基础上 ; (3沙氏的同 源词研究是从汉语韵部

11、出发, 没有考虑从核心词汇着手; (4 沙氏极大地低估了己发现的可 靠的汉藏缅同源词数目。马提索夫对沙氏找到的南岛语和汉语之间的对应,则用接触关系解释。他说:“人们当 然不会排除南岛语和汉语之间的早期接触, 特别是南岛语的故乡现在被认为曾经是在中国东 南部沿海某地,也许是福建省。 ” (1992沙氏认为,汉语和藏缅语共有的相当大部分词汇不是同源的,而是通过接触产生的, 有些语音对应表现了底层借词特征。 至于汉语和藏缅语中确实存在的共有形态, 在其它东亚 语言, 包括南岛语中也同样存在。总之, 各种证据表明, 汉语和藏缅语的发生学关系是真实 的,但也是久远的、 非唯一的。 以同源词为例来说,沙氏

12、认为汉语和藏缅语在广泛的地域至 少有 3000年的接触。在整个时期内,汉语都是优势语言。 (1995四 郑张尚芳和潘悟云的 郑张尚芳和潘悟云的“ “ 华澳语系 华澳语系” ”另外两位中国学者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在坚持侗台和苗瑶语与汉语关系密切的基础上 , 采纳了沙氏的意见,更进一步提出建立一个包括汉藏语、南亚语、南岛语的上位大语系, 称作“华澳语系 ” 。郑张氏说“汉藏语、南亚语、南岛语都有共同起源 ,应属于一个大的 华澳语系。 既然这样,侗台、苗瑶语跟汉语的关系又特别密切,就没有必要把它们划出汉藏 语系,另建澳泰语系。 ”华澳语系 华澳语系 汉藏语 汉藏语 汉藏语、 、 南亚语 南亚语、 南岛语

13、侗台语是汉语 侗台语是汉语与南岛语和南亚语之间的桥梁 与南岛语和南亚语之间的桥梁由于沙氏未把侗台语和苗瑶语包括在他的新观点中,潘悟云(1995 作了补充 “在肯定 侗台语与汉语同源的前提下, 检讨西方学者关于东南亚语言关系方面新学说的意义。 如果确 认侗台语与汉语的同源关系, 同时又接受本尼迪克特关于澳泰语的假说, 那必然会导致南岛 语与汉语同源的结论。 几乎很少有学者提到南亚语与汉语有什么关系, 但是已有不少学者提 到侗台语与南亚语的同源关系, 如果再承认侗台语与汉语同源, 自然也会得出汉语与南亚语 同源的结论。所以,在研究东南亚语言亲缘关系的时候,侗台语几乎是起着桥梁的作用。 ”历史比较中

14、的词择对问题郑张氏和潘氏共同提出了一个比较方法的问题,即历史比较中词的择对问题 。例如印 尼语的“眼”和汉语的“曥” , 侗台语的“鸟”和汉语的“鹜” 。认为择词方法的正误会影响 对分类的认识。多音节和单音节的对应问题为了解决南岛语言多音节与汉语单音节的对应问题, 潘氏提出汉语词义重心转移语音弱 化而单音节化的假设,并以印尼语、雷德语和回辉语为演化的三个阶段来说明。受到质疑的 受到质疑的问题 问题游汝杰(1996提出了质疑:“华澳语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将各种语言联系在一起 , 似乎 可以调和各家的矛盾 , 但是当深入到下位分类问题时 , 矛盾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 即仍然要解 决各种语言的亲疏关系和

15、低一层次的系属关系问题。 例如华澳语系包括汉藏语族、 南岛语族 和南亚语族 , 那么人们仍然要问传统的壮侗语族和南岛语族的系属关系如何?”李壬癸从方法论的角度批评了沙加尔以及邢公碗、郑张尚芳等人的“华澳”语系。他 说 , “世界上任何两种语言都可用某些方式证明相互之间的联系 , 但是问题在于 , 严格地遵 循历史比较法才是历史语言学家所普遍赞同的。 ” ,李壬癸列出了反对意见。 (1 沙氏的汉语一南岛语同源词语义对应松散, 其结果是 “极 大地提高了巧合相似的可能性” 。 (2同源词中基本词汇太少。没有数词和代词,亲属称谓 和自然现象的词也很少。 (3 沙氏对为什么用南岛语第二音节与汉语单音节

16、相比没能作出令 人满意的说明。 (4沙氏南岛语同源词中许多是次级的(如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 , 同样 , 汉 语同源词中也引自晚期的韵书 , 如 广韵 、 集韵 。 (5 沙氏对词缀形态似乎随意取用。 (6 汉语送气特征的对立和齿音系列从古至今都存在,与南岛语没有可比性。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基本核心词汇问题,李壬癸列出数词、自然现象名词、动物名 词、植物名词、亲属称谓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文化词等各类原始南岛语和上古汉语基本词汇和重要词汇的比较,共计 281条。通过比较, “十分清楚 , 可以证明有共同来源的同源 词很少” 。而沙氏等人的词汇材料似乎还表明南岛语和汉藏语之间可能有借用关系,他们

17、列举的 种种证据与其说是发生学关系还不如说是接触关系。蒲立本的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同源 蒲立本的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同源证据 证据蒲立本从音韵结构和同源词两方面论证汉藏语和印欧语的关系。 他所构拟的上古汉语音 只有两个, *和 *a,并且它们有“元音交替”的关系。上古汉语的两元音系统与原始印欧语 是相对应的。在声母方面,他也找出若干对应规律,例如上古汉语的 *ng- 对应于原始印欧 语的 g- ,例见下文所引“牛”词。蒲立本提出汉藏同源词二十四个,即:于(介词 、何、合、目、犬、牛、往、岁、国、 翰、叶、一、么、约、父、母、考(祖父 、不、海、西、作、名、夜、雁。例如: 他认为汉藏语和印欧语确实有

18、亲属关系, 两者分化的年代在六千年前, 即在用历史比较 法构拟出来的原始印欧语存在之前。 因为年代太久远,同源词比较少, 并且难以识别, 不过 音韵结构和形态对应的痕迹只能用同源来解释。蒲立本力主汉藏语和印欧语同源说, 也找出一些语音对应关系和同源词。 但是他的上古 汉语二元音说远未被大家接受,而提出的同源词只有 24个 , 数量太少。此外,他未解释汉藏 语的单音节语素和印欧语的多音节语素的矛盾, 原始汉藏人和印欧人在文化人类学上的联系 的证据也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汉藏语和印欧语同源说至少在目前还是很不成熟的。对汉语史研究的影响 对汉语史研究的影响:汉语史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倾向,是把中古切韵

19、 阶段作为一个台基,往上可以 构拟上古音,往下可以推论今天的方言分化。似乎汉语从上古到中古 1700年间是直线发展 的稳定体, 从中古开始才出现方言分化。 这种观点恐怕是汉语史研究长期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可喜的是 , 另一种创新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一个是张琨(1987提出中上古方言及 古方言构拟问题。他认为切韵绝非一时一地之音,而是古方言韵系的集成 , “我们对中 古音的了解是透过切韵 ,这是一部有综合性质的韵书,代表的是公元 601年以前若干百 年不同地区的方言。 ”另一个是罗杰瑞 (1995 关于汉语方言有不同来源而应从现代方言逐层往上构拟的观点。 “ 切韵中多数词不是当时口语的实际反映

20、,而是文献中流传下来的读书音。 其实 , 另外一种研究也是可能的,那就是从现在的方言出发,构拟它的早期读音。 ”历史比较法在东亚局限性 历史比较法在东亚局限性的原因 的原因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历史比较法对汉藏语系的适应性是较差的。 其中的原因有以下 四方面。第一 , 农耕民族安土重迁历史比较法是建立在语言的谱系树分化的假说的基础上的 , 而语言的谱系树分化假说是 以原始印欧人大规模集体迁徙为文化背景的。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型的, 其人口迁徙的方式 是蔓延式的, 即从一个较发达的中心向四周较落后的地区延伸, 不象上古时代欧洲的畜牧型 社会常常需要大规模集体移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民族或民系的

21、杂居、交融 、接触是 非常频繁的, 其语言的宏观演变不一定象印欧语系那样是脉络清晰的谱系树式的。 此说请参 见桥本万太郎语言类型地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年 。第二 第二, , 文献语种少 文献语种少时间晚 时间晚汉藏语的历史文献就语种、 数量和年代的古老而言都远远不及印欧语言。 下表列出两大 语系文字的种类及现存文献的最早年代, 以供比较。 十三世纪以后创制的文字未列入, 印欧 语系的文字因种类太多,此表所列是举例性质的。 表中属印欧语系的文字有十一种, 其中最晚近的文字是 9世纪的斯拉夫语。 就汉藏语系 来说, 9世纪以前的文字只有甲骨文和藏文两种,而甲骨文还不是表音的。其余三种

22、文字中 西夏文也不是表音的。 汉藏语系古文字的短缺给厉史比较工作带来困难。 相比之下, 印欧语 系的古文字不仅种类多 , 年代久,而且同时代的不同文字种类的文献,这是印欧语系厉史比 较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三 , 借词早而且多欧洲诞生的历史比较法通常是比较形态和基本词汇, 以求出语音对应规律。 现代的汉藏 语缺少形态, 因此只能从基本词汇入手。 印欧语言的历史比较最重视的基本词汇是数词和人 称代词。 古代印欧人的经济核心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商业往来, 数词的稳定性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比较数词容易获得成功, 汉藏语的数词并不稳定, 有些语言的数词是借自汉语的。 例如 在泰语和壮语中,只有“一 ”是本民族固有词, “二”以上即借自汉语。别的所谓基本词汇 也并不那么稳定,同源和借用关系往往很难辨别。第四 , 音节简单 音节简单, , 缺少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