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案_第1页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案_第2页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案_第3页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案_第4页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勒夏特列原理2 .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提高归纳思维能力。3.通过化学平衡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加强对化学理论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化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勒夏特列原理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练习教学过程: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学生阅读课本P52后回答】: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3、移动的方向:由v正和v逆

2、的相对大小决定。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v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结果:新条件下的新平衡【过渡】:哪些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2、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正逆反应速率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4、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一)、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完成课本P53活动与探究学生说【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溶液由橙色向黄色转变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实

3、验2溶液由黄色向橙色转变增大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过渡】:这是从实验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们从速率-时间图像上解释:(可让学生画出图像自己解释)。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增加反应好度尊喝小生成簟相H海再甥使平衡正向移动正逆"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v-t图分析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汪后:(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是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V(正)、V(逆)都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

4、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3)、工业上用适当增加相对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的方法提高产量。(一)、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结论: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卑!攫胡度钝居平衡向逆反应方M呦V正年蟹逆皮应万向卷粉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v-t图分析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增大生成物浓度,V(正)V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vV (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V (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V (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V (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1、工业上制取硫酸的过程中,有一重要的反应:2802+02

5、催化剂2s0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过量的空气与成本较高的SO2作用,为什么?2、已知FeCl3(棕黄)+3KSCN(无色)Fe(SCN)3(血红色)+3KC1,充分反应后,采取下列1.2.5措施将会导致混合体系的颜色加深。(1)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铁固体(2)向混合体系中加入硫酸铁固体(3)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钠固体(4)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氯化钾固体(5)向混合体系中加入NH4SCN固体3、在定温定容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将会对化学平衡产生什么影响?(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1)向容器中充氮气(2)向容器中充氢气(3)向容器中充氨气(4)向容器中充

6、氨气(5)向容器中充入氯化氢气体【总结】:1.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改变生成物的浓度,只能使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2 .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V正V逆,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 .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是增大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二)、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请写出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解释增大或减小体系的压强对平衡的影响。【讲解】:对于某些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由于压强的改变引起了浓度的改变,有可能使平衡

7、发生移动。(1)、增大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和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讲,由于缩小了体积,气体的浓度增大,提高了反应速率。(2)、若两边都有气体,则改变压强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当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同,速率改变倍数不一样,分子数目多的一侧速率改变片赞L新露砰谪5叫芦卜压强;旧的举窗卜面从速率-时间图像上解释。可让学生画出图像自己解释。倍数大。当反应前后体积相同时,增大倍数相同。p + q = m +11新辨Ilf够小值m+n < p+q 正反应方向结论:增加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可逆反应 mA (g) +nB (g) , 加压|m+n &g

8、t; p+q 正反应方向pc (g) +qD(g)m+n = p+q+n < p+qm+n > p+q 减压 m+n = p+q*不移动*逆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一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K =cb(B)ca(A)1=b B(g)a A(g)平衡常数可表示为:a=b ,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 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a<b,即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b,即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若若孽星完旅课术眼妙与用论:,引&伽

9、¥%常斐角遹伸SP的可逆反应【学生总结】: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2、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方向移动。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注意: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平衡状态例:FeCl+3KSCN>Fe(SCN)3+3KC1(1)加压,平衡移动吗?血红色一问题解决: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2NO(g)+O2(g),2NO2(g)H2O(g)+CO(g)'CO2(g)+H2(g)H2O(g)+C(s):CO(g)+H2(g)CaC03(s)-LCaO(s)+CO

10、2(g)H2s(g)LH2(g)+S(s)思考:对于反应和,增大压强时,平衡没有移动,但正逆反应速率有无变化?如何变化?练习:在定温、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将会对化学平衡产生什么影响?(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1)压缩容器的容积(2)定压向容器中充入氮气(3)定容容器中充入氮气(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讲解】: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温度的变化对吸热反应的速率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影响大。具体表现在: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

11、。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降低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降低的倍数大。让学生从速率-时间图像上解释。活动与探究2:2NO2*.N2O4AH<0红棕色无色【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结合课本P54活动与探究(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其他等件V霹,箱幅戢!册豌麻檐物应方向移动温度引起平衡移动的相关v-t图分析(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其他条V/变,开窟温醐询暇!吸脚飒弥向移动温度引起平衡移动的相关v-t图分析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12、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练习4在Wj温下,反应2HBr,.H2+Br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2(g).(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嬴1点图2/0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降低,逆反应的活化能也降低,正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几倍,逆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增加几倍,正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相等,加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只影响

13、到达平衡的时间。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正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学生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方向平衡移动结果(相对条件改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方向反应物浓度减小瘦小生成物浓度正反应方向生成物浓度增加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方向生成物浓度减小减小反应物浓度逆反应方向反应物浓度增加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体系压强减小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体系反强增大升高温度吸热反应体系温度降低降低温度放热反应r体系温度升高【讲解】:早在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就发现了这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也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

14、),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平衡、水解平衡等),未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平衡移动原理只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4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勒夏特列原理应用判断下列现象能否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1、新制氯水时间长后,颜色变浅2、用饱和食盐水除C12中的HCl比用水好3、可用浓氨水和碱石灰(NaOH固体)快速制取NH34、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5、加催化剂,使N2和电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在N2+3H22NH3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产生什么影响?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