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坤俊-说课教案分享_第1页
蒋坤俊-说课教案分享_第2页
蒋坤俊-说课教案分享_第3页
蒋坤俊-说课教案分享_第4页
蒋坤俊-说课教案分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 课 教 案题 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系 别 政法与历史学院 专 业 历 史 学 班 级 2008级2班 姓 名 蒋坤俊 学 号 20080642005 指导教师 李 荇 2011年3月20日 4 / 51、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这和旧大纲是迥然不同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把历史学科从政治思想教育中解放出来,突出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这一目标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情趣、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彰显人文主义精神。2、说教材2.1地位、作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一个内容,主要反映新中国在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新中国的外交策略的演变和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注意阵营初步形成炳走向对峙,出气的一边倒策略为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为地位突出。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积极意义等;2、能力方面:结合新中国初期国际形式,综合归纳外交几本方针政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2.2.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

3、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 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进行探索性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显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2)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表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艺术,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2.3 教学重、难点2.3.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确定依据: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成立之初国际形式复杂严峻,我们

4、不得不走“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屋子在请客”的路子,只有这样新中国才能发展壮大起来2.3.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和评价;“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确定依据:为什么实行“一边倒”,很多学生不知道其所以然,结合当时国际形式,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学行分析,次啊能更好把握这个问题,新课程后的一道“自我测评题”:“试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谈一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这也从侧面说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3、说教法与学法3.1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

5、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具体做法:(1) 学法指导: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2) 读书指导:快速阅读和精读细读,圈点划批和思考比较 (3) 情景教学:影视资料、生动语言、走进历史、感同身受(4) 比较教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照,判断异同,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 3.2说学法3.2.1说学情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

6、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3.2.2 说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学习法: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包括教案,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归纳法: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了解至关重要,让学生有了解意识,掌握了解学习的方法。3.3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与板书4、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3分钟):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

7、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这样的导入比较新颖,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讲授新课(38分钟):(1)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是准确。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划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三个子目:“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

8、国际舞台1.括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共有25国承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2)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了解,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设计四个研讨的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意义何在?3、亚

9、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4、 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设计意图:精读细读,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老师给以适当的点拨,主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中老师备课时需查阅大量资料,尤其要弄清相关问题的学术背景。老师如导游。导游只是引导游客去看,去听,去体验,去享受,关键处才进行精当的讲解。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教学不可以一讲到底,大包大揽。要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训练,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警言妙语的指导,拨云见日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10、。(3)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投影仪演示)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了解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求是新颖。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对新中国外交方针,外交政策原因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 问题研究:(投影仪演示)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

11、策。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可补充一些史料,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一千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个,租界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就多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外人评价说;“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通过新旧中国的外交比较,让学生增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自我检测(2分钟)1 建国初期,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 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C.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 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2 最早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文件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小结:首先,让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梳理本课的线索,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其次,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本课主旨和中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在会议上的卓越外交,不仅是对会议的贡献,而且也是对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登上国际关系舞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4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旨在使本课知识结构清楚,一目了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