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场所化学有害物质的危害特性张华东2010.9.2 近近2020年来,我国化学品应用增长迅速。年来,我国化学品应用增长迅速。化学物种类以每日化学物种类以每日10001000种以上的速度递增,累种以上的速度递增,累计达到计达到60006000万种。万种。农药的使用量就从农药的使用量就从19851985年的年的1010万吨增长到万吨增长到20062006年的约年的约100100万吨。万吨。在化学品增长的同时,人工合成化学品和天然在化学品增长的同时,人工合成化学品和天然物质中毒事件的发生及危害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物质中毒事件的发生及危害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态。势态。 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资料显
2、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资料显示示20072007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为中毒事件占总事件数的况为中毒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3%13%,中毒人数,中毒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占总发病人数的10.4%10.4%,而死亡人数却占到,而死亡人数却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了总死亡人数的81%81%!概 念 某种物质进入机体后,能损害机体的组织某种物质进入机体后,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通过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与器官,通过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使组织细胞的代谢或功能遭受损害,引起使组织细胞的代谢或功能遭受损害,引起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现象,称为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现象
3、,称为中毒中毒。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引起的中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引起的中毒称为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 在一定剂量内能引起中毒的各种物质,就在一定剂量内能引起中毒的各种物质,就称为称为毒物毒物。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原料原料 中间产物中间产物 添加剂添加剂 成品成品 副产品副产品 废弃物等废弃物等化学品形态腐蚀性、可挥发有毒蒸气、可燃腐蚀性、可挥发有毒蒸气、可燃性性刺激性、窒息性、蒸气刺激性、窒息性、蒸气粉尘、烟、雾和微生物粉尘、烟、雾和微生物概念概念 : 蒸气:蒸气:液体蒸发、挥发或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挥发或固体升华 烟、粉尘:烟、粉尘:固体颗粒悬浮于空气中,直固体颗粒悬浮于空气
4、中,直径径0.1m;直径;直径0.110 m为粉尘。为粉尘。 雾: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漂浮在空气中的雾、烟和粉尘,统称为漂浮在空气中的雾、烟和粉尘,统称为气溶胶。气溶胶。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为下面三种途径主要为下面三种途径: :呼吸道吸收:呼吸道吸收: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吸收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径。途径。皮肤粘膜吸收:皮肤粘膜吸收:吸收速率决定于毒物吸收速率决定于毒物的剂量、接触时限、脂溶性和皮肤的的剂量、接触时限、脂溶性和皮肤的部位。部位。消化道吸收:消化道吸收:毒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毒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小肠。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分布:分布:主要经淋巴
5、和血液系统分布到全身。主要经淋巴和血液系统分布到全身。 蓄积:蓄积:分布常表现为相对集中的形式,当蓄积分布常表现为相对集中的形式,当蓄积部位与靶器官一致时,易发生慢性中毒。人体化部位与靶器官一致时,易发生慢性中毒。人体化学贮存库主要有:血浆蛋白、脂肪、骨骼。学贮存库主要有:血浆蛋白、脂肪、骨骼。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生物解毒、生物活化生物解毒、生物活化 排泄:排泄:化学物在排出的过程中,可能对排泄器化学物在排出的过程中,可能对排泄器官造成继发性损害,如肾排出铅、汞、隔等,可官造成继发性损害,如肾排出铅、汞、隔等,可致肾近曲小管损害。致肾近曲小管损害。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毒物因素毒物因素:毒性毒性
6、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的理化性质中毒途径中毒途径浓度、剂量及作用时间浓度、剂量及作用时间毒物的联合作用毒物的联合作用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机体状态机体状态营养和健康状况营养和健康状况年龄与性别年龄与性别习惯性和敏感性习惯性和敏感性其他机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机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温度、湿度等)。职业中毒的表现形式 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通常指在一次或一个工作日内通常指在一次或一个工作日内接触生产中有害因素而发病,常为高浓度、短时接触生产中有害因素而发病,常为高浓度、短时间的接触。间的接触。 慢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长期受到
7、有害因素的影响所致,长期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所致,常为低浓度、长期的接触。常为低浓度、长期的接触。 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工龄一般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工龄一般在一个月内发病。在一个月内发病。职业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铅、锰、正己烷等。铅、锰、正己烷等。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刺激性气体,砷、铬还可引起肺部肿瘤。刺激性气体,砷、铬还可引起肺部肿瘤。 血液系统:血液系统:苯、三硝基甲苯、一氧化碳等。苯、三硝基甲苯、一氧化碳等。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汞等。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汞等。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如镍影响心肌氧化与能量代谢。如镍影
8、响心肌氧化与能量代谢。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铅使男性睾丸精子异常,女性月经异常。铅使男性睾丸精子异常,女性月经异常。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中毒性肾病。中毒性肾病。 皮肤:皮肤:皮炎、肿瘤等。皮炎、肿瘤等。 其他:其他:角膜坏死、视神经炎、骨骼改变等。角膜坏死、视神经炎、骨骼改变等。有毒物品分类 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物品分为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 国家对作业场所使用国家对作业场所使用高毒物品高毒物品实行特殊管实行特殊管理。理。 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工作场所常见的高毒物品 氯氯 苯苯 氟化氢(氢氟
9、酸)氟化氢(氢氟酸) 联氨联氨 甲醛甲醛 硫化氢硫化氢 氨氨 锰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 铅:尘铅:尘 / 烟烟 氰化氢氰化氢和氰化物(按氰化物(按CN计)计)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石棉总尘石棉总尘/纤维纤维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高毒物品危害特性举例: 氯与高毒物品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 193619现场应急分区2036危险排除作业区危险排除作业区污染降解区污染降解区救援支持区救援支持区指挥部 人员集结地人员集结地公众人群控制线污染降解区控制线工程控制作业线 出入
10、通道20有毒气体有毒蒸气粉尘雾烟纤维缺氧(低于缺氧(低于19.5%)IDLH可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可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救援人员的呼吸防护 救援人员的躯体防护呼吸呼吸防护器防护器防护眼防护眼面罩面罩防护靴防护靴/鞋套鞋套防护服防护服防护防护手套手套个体防护装个体防护装备备基本组成部分基本组成部分患者处理原则 脱离接触脱离接触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清除未吸收的毒物;皮肤、粘膜皮肤、粘膜眼眼 消化道毒物清除;消化道毒物清除;催吐、洗胃催吐、洗胃活性炭活性炭 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过滤浆过滤 氧疗法;氧疗法; 特效解毒药物特效解毒药物
11、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23应急处理目标和终止 应急处理目标是以控制危害蔓延,减少危应急处理目标是以控制危害蔓延,减少危害损失;害损失; 应急处理不是事件医学处理的全部,仅为应急处理不是事件医学处理的全部,仅为早期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早期危害的保护。早期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早期危害的保护。危害源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得到有效保护危害源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得到有效保护及患者进入院内普通治疗程序及患者进入院内普通治疗程序为结束应急为结束应急任务的任务的3个基本指标;个基本指标;2424化学品事故救援事例 事故经过:事故经过:某化工厂电解车间液氯工段某化工厂电解车间液氯工段2 2号氯计槽出口号氯计槽出口阀门
12、于晚阀门于晚1919点突然意外破裂。泄漏液氯点突然意外破裂。泄漏液氯1t1t左右,持续时左右,持续时间约间约7575分钟。当时气温分钟。当时气温22.822.8,风向西北,风速,风向西北,风速3m/s3m/s,泄漏的液氯迅速气化,随风向东南扩散。污染带呈扇形泄漏的液氯迅速气化,随风向东南扩散。污染带呈扇形分布,纵深分布,纵深1500m1500m左右,宽度约左右,宽度约200-500m200-500m。污染区内部分。污染区内部分树木落叶,厂区前的树叶变焦黄。部分工作人员、居民树木落叶,厂区前的树叶变焦黄。部分工作人员、居民和过往行人和过往行人400400余人受到危害。其中余人受到危害。其中108
13、108人住院治疗,门人住院治疗,门诊死亡诊死亡1 1人。人。 现场处理:现场处理:指挥人员立于泄漏源上风向,使用防毒面具指挥人员立于泄漏源上风向,使用防毒面具或湿毛巾遮住口鼻。抢修人员佩戴的防护面具时效甚短,或湿毛巾遮住口鼻。抢修人员佩戴的防护面具时效甚短,基本无防护作用,后来借来氧气呼吸器才勉强坚持。救基本无防护作用,后来借来氧气呼吸器才勉强坚持。救援人员穿消防衣靴,皮肤防护效果不好,有援人员穿消防衣靴,皮肤防护效果不好,有6 6人发生部分人发生部分皮肤化学性灼伤。皮肤化学性灼伤。(1)(1)现场现状评估现场现状评估 通过询问和观察通过询问和观察, ,确认泄漏物质为氯气确认泄漏物质为氯气,
14、,属于大量泄漏属于大量泄漏。(2)(2)制定现场管制区域制定现场管制区域 根据根据ERG22004,ERG22004,晚间大量氯气泄漏的初始隔离距离为晚间大量氯气泄漏的初始隔离距离为240m,240m,防护距离为防护距离为7.4km,7.4km,制定现场管制区域。以泄漏点为制定现场管制区域。以泄漏点为圆心圆心, ,周围半径周围半径240m240m范围内的区域为热区范围内的区域为热区, ,热区外半径热区外半径7.4km 7.4km 范围内的区域为暖区。热区和暖区要设计警示标范围内的区域为暖区。热区和暖区要设计警示标志志, ,严禁与应急无关的人员进入。严禁与应急无关的人员进入。(3)(3)确定应急
15、人员个体防护等级确定应急人员个体防护等级 氯气是剧毒气体氯气是剧毒气体, ,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 ,造成双目失明、造成双目失明、皮肤灼伤皮肤灼伤; ;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IDLH1mg/m3 ,IDLH值为值为10ppm10ppm。因此因此, ,确定进入热区的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应急人员确定进入热区的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应急人员的个体防护等级为的个体防护等级为A A级级; ;现场指挥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不现场指挥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不进入热区进入热区, ,其个体防护等级为其个体防护等级为C C级。级。 气体致密性防护服、防护靴、防化手套气体
16、致密性防护服、防护靴、防化手套 材料:氯丁橡胶材料:氯丁橡胶(4)(4)制定疏散方案制定疏散方案 根据公式根据公式 , ,计算人员疏散范围面积。结合现场道计算人员疏散范围面积。结合现场道路交通条件路交通条件, ,制定人员疏散路线制定人员疏散路线, ,组织人员疏散。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范围面积疏散范围面积=1/2(=1/2(隔离距离隔离距离)2 +1/4()2 +1/4(防护距防护距离离)2)2 疏散范围面积疏散范围面积=1/2(0.24) 2+1/4(7.4)2= =1/2(0.24) 2+1/4(7.4)2= 13.78km213.78km2结束语 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如有多种化学品或发生火灾时,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如有多种化学品或发生火灾时,确定如何防护的依据是当前存在的危害性化学物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密铺》(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2 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车美容员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汇编3份)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期末检测(二)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 《第5课 网上搜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年UV无影胶水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夫妻财产共管与家庭责任分担协议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安全防护与保险赔偿合同
- 中央2025年中国科协所属单位招聘社会在职人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神经系统MRI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汇编11份)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第三版) 课件 U7 Tram
-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医共体合作制度
- 2025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餐饮部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学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