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白作品精选精练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 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谢玄晖:名谢眺,南齐著名诗人。1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 “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 “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8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
2、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 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答案】B【解析】B. “相接”应为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2 .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 6 分)【答案】诗眼分别是“摇” “滴” 。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
3、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解析】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成为名句,这便叫“动词效应”。据此找出“摇” “滴”两个动词,然后加以赏析。赏析时首先结合语句解释这两个动词的含义,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给人的幻觉,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 ,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 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其次再赏析“滴”与“摇”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异趣横 生的艺术效果。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枇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
4、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3 .试分析“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在全诗的作用。 (5分)4 .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分析】(3)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答。(4)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 借此领悟感情。【解答】(3)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意思是“屈原的词赋至今
5、仍与日月 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从内容看,有对比,屈原和楚王的 对比,理解时抓住“词赋悬日月”、“台榭空山丘”,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 再结合后文“兴 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可以看出诗人对待功名富贵和对诗文的态度。从结构上看,和下文“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相呼应。(4)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一是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推崇、也可以看出诗人鄙视功名富贵;“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表现诗人对当时人们对功名富贵追求的嘲讽。联系作者的经历,再
6、结合诗中提到的屈原,诗人这里也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愤恨之情。答案:(3)引出下词“汉水亦应西北流”;将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典型加以鲜明的对比(用典);表达对理想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揭示出功名富贵不能长在而文章大业方可流传不朽这一历史规律。(4)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对屈原词赋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负,对自己遭受挫折和被贬谪、放逐的感慨和愤恨;对现实社会的尖锐嘲讽和决然蔑弃。参考译文: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分别坐两头。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天上的仙人也要等待黄鹤才能在太空翱翔,我这个海客则是坦荡无忧的与白鸥嬉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
7、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我诗兴浓烈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采莲曲李白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骚嘶入落花去,见此蜘眼空断肠。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风生,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B.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C.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少年,他们借着垂杨暗中窥视。D.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
8、回,她们骑着紫骚,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另外知人论世的方法同样不可忽视。解答本题需要关注苏轼的坎坷经历。D 项, “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错误,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故选D。6 诗界评价本诗 “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形象的。(
9、 6 分)【答案】诗人采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1 分)塑造了活泼、明艳、大方的采莲女形象,人物形象鲜活丰满,极富生活气息正面:( 2 分) ( 1)诗人将吴越娇艳清纯的采莲女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加以表现,通过她们的笑声让人领略到她们内心的欢乐,所谓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 1 分) (2)描写采莲女的新妆与香袖,表现她们着装上的明艳。( 1 分)侧面:( 3)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从侧面来衬托采莲女们的魅力,同时也表现了采莲女的落落大方。( 1 分)【解析】本题是考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特点和形象的基本特征。翻译:夏日的若耶溪傍
10、,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 “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地表现出来。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下,采莲女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
11、,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这是从正面突出采莲女的活泼美丽。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全诗采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猛虎行(节选)李白襟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纹飞梁尘。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我从此去钓东海
12、, 得鱼笑寄情相亲。注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先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并聚力刻画茫茫杨花,奠定了诗歌的感伤基蠲。8 .三、到两句视听结合,色彩明丽,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饮酒赏乐,一遣愁 绪的情景。C.七、融句用典抒情,委婉表意,既卒章显志,也与题目构成呼应,构思 颇具匠必。D. “猛建行”为乐府杂曲歌辞,作者拟此作诗,借乐府古辞表现自己“猛虎”之志乐府曲名,为吴地歌舞曲。8 .京分析】(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 桂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臻、主题的鉴赏。解答此
13、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愚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臼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以及使用的手法的能力。在仔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总结分析。 什 么样【解答】(7) A. “奠定了诗歌的感伤基调”分析有误,本诗的基调并不感伤,基调是昂扬 的,积极进取的。(8)诗人写到“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说大丈夫相见要开怀畅饮,要宰牛 擂鼓,要大宴宾客,展现了
14、李白豪放、洒脱的性格。最后写到“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 情相亲”,想象自己钓得大鱼,与友共乐的场景,说明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的心态。诗歌一开始展现的是杨花四散飘零的伤感场景,让人想到了离别的感伤。本以为诗歌的基调会是感伤的, 但诗人笔锋一转,之后就写到了与友人开怀畅饮的场景,两相对比,体 现了他洒脱豪放的性格。 最后两句有用典,用了任公子沧海垂钓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心系天下,想要替君王安社稷的壮志。最后一句是虚写,想象自己功成之后的情景,展现出一种乐观自信。答案:A(8)性格特点:豪放、洒脱、乐观。开篇以“愁杀人”的杨花表现离别的感伤, 但诗人却饮酒赏乐, 洒脱自在,二者形成对比, 体现了李
15、白的豪放性格。用任公子沧海垂钓的典故来寄托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凸显豪迈性格。通过想象“得鱼笑寄”的情景,表达对自己建功立业的信心,彰显豪迈人 格。译文:阳春三月,在滦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惆怅。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舒,余音绕梁。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整首诗赏析:全诗共分三段。从开始至“鱼龙奔走安得宁”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诗中将安禄山叛军比做吃人的猛虎。对安史叛乱,大唐帝国危在
16、旦夕的局势,诗人十分焦虑。他肠断泪下,不是因为古乐府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的忧伤曲调勾起 了他的故乡之思;也并非因为听了像战国时的音乐家雍门子周那样的高手所弹的凄楚动人的 琴声而触动了他个人的伤心之事。而是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灾难痛哭。 以下八句写胡兵掳掠洛阳,时局混乱,国衰民亡的惨状,亦即诗人伤心的原因。“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安禄山叛乱时,河北道、河南道相继陷落,被胡人所占领。安禄山攻破洛阳后, 朝廷派大将高仙芝率兵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抵抗,被安史乱军所败,成了安禄山的俘虏,因为他的部下多是关中人(即秦人),禄山的军队多是燕人,因此说“秦人半为燕地囚
17、”; 东都陷落,胡骑遍于市郊,故而说“胡马翻衔洛阳草”。“一输一失关下兵”,是指高仙芝因兵败于安禄山(故云“一输”),明皇闻此大怒,命宦 官边令诚斩高仙芝于军中。高仙芝不战而退,退守潼关,乃出于保卫长安的战略考虑,而唐明皇听信宦官谗言,草率杀掉干城大将,是极失策的(故云“一失”)。“关下兵”,指退 守潼关的军队。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河北十七郡皆归朝 廷,等到颜杲卿被安史乱军攻陷,河北诸郡又复归贼手,故云“朝降夕叛”。“幽蓟城”指 唐河北道的幽州、蓟州(均在今河北、辽宁地区)等地的城池。安史乱军如海中的巨鳌,搅 得海水翻滚,以致海中的鱼龙(指唐朝的军民百姓) 奔走
18、不宁,此所谓:“巨鳌未斩海水动, 鱼龙奔走安得宁?”第一段将洛阳沦陷后敌焰猖狂,天下罹乱的情景及诗人忧心如焚的心情,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从“颇似楚汉时”至“绕床三匝呼一掷”为第二段。此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 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胸怀“王霸大略”、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 展,无奈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安史乱军来势凶猛,东都洛阳很快沦陷,战争 的局势颇似楚汉相争时,呈拉锯状态。这使李白联想起历史上决定汉朝命运的杰出的谋臣和 大将-张良和韩信来。他们在未遭君臣际遇之时, 境况也与自己目前的状况差不多。张良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误中副车,被秦追捕,他只能更名改姓,亡
19、命下邳(今江苏邳县),在 下邳圮上遇黄石公,授他太公兵法。韩信最初在淮阴(今江苏淮阴)市曾受市井无赖的 胯下之辱,无以为生,钓于城下。受漂絮的老妇的饭食充饥。后来韩信投汉,汉高祖一开始 也未重用他,他月夜逃亡,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像张良和韩信这样的贤才智士,尚且有困顿不遇之时, 像汉高祖那样的明君, 还有不明之时,“今时亦弃青云土”就不足为怪了。李白在安史之乱未发前,就曾单身匹马闯幽州, 探安禄山虚实。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曾三入长安,欲向朝廷报告安禄山欲反叛的情状, 无奈唐玄宗十分昏耳贵,凡是告安禄山欲反的人,都被送给安禄山发落。李白因此“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了。传
20、说龙的颈下有逆鳞径尺,若触动他的逆鳞,则必怒而伤人, 这里以此喻皇帝喜怒无常,不喜听批评意见,暗示唐玄宗、肃宗决非是汉高祖那样的贤君明 主。愤慨之馀,诗人只好“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旷达,其实所表达的是对朝廷不用贤才的深切愤懑。诗人无事可做,只好在诸侯门里做客。 刚刚在宣城太守家里做筵上客,此时又在果阳府上当座上宾。自己的满腔豪情和壮志无处抒发,唯有在赌博场中吆五喝六,搏髀大呼,以快壮心,一吐愤懑。从“楚人每道张旭奇”至诗末为第三段。 句写在梁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 达自己壮志未已,仍旧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 章、崔宗之等人有过“饮中八仙”之游。前六句盛赞大书法家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后六最后两句写自己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张旭是李白的好友, 在长安时,他们曾与贺知张旭不但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L-乳酸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
- 202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二手商铺购房合同格式版(2篇)
- 2025年五年级英语下学期工作总结(二篇)
- 2025年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条款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例文(5篇)
- 2025年事业单位试用期劳动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五年级读书活动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个人房买卖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空气能安装合同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初二上册的数学试卷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题库质量安全员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