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
2、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寸口三部法。趺阳诊法。少阴诊法。少阳诊法。仲景运用的原则是: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
3、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 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
5、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疗效高、收效快。药物少。配伍严。重视药物剂量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答:根据五行生
6、克制化规律,人体脏腑在生理上互生互长,病理上相互传变。而病理变化方面主要遵循虚实相传的规律,即: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虚则受传而实则不受。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这是指已病的脏腑而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指肝实证容易传其所胜之脾土,因而“当先实脾。”虚则受传而实则不受,是指受传的脏腑而言。如肝实证易传脾,但决定脾是否受病仍看脾本身的功能是否常,若脾虚则易受,肝病传脾,当先实脾;若脾实即“四季脾旺不受邪,”肝病不能传脾,因此也就“即勿补之。” 7试述湿病的主证及治疗原则 答:湿病,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病在肌肉关节。治以汗解散邪为法。但湿性濡滞,难以骤泄,故发汗只宜微汗,切忌大汗,这是治疗湿
7、病的一个原则。 8试述湿病的治禁 答:根据原文14,16,17,20条,治湿有三禁:禁攻下。若误用攻下,可导致额上汗出、哕、胸满、喘、小便不利等阳上厥、阴下竭之危证。禁大汗。治湿宜微汗祛湿,不可用辛温峻汗,使风去湿存,损伤阳气,导致病程缠绵难愈。禁火攻。火攻乃强迫发汗法,误用火攻,大汗伤阳,湿难骤驱,病必难愈,若火热内攻,由气及血,亦可致鼻衄或发黄。 9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有何异同? 答:麻黄加术汤和麻杏苡甘汤的相同点为:1皆适用于表湿证。2均有发热身重,身体疼痛,寸脉浮等临床表现。3两方均有微汗祛湿止痛之功效。两证的不同点为:从病机来看,麻黄加术汤为寒湿在表;麻杏苡甘汤证为风湿在表,且
8、有化热的趋势。从临床症状看,麻黄加术汤证身体疼痛剧烈且固定,发热无朝暮轻重之变化,必无汗,而且无热证的任何表现;麻杏苡甘汤证身疼痛具有游的特点,发热日晡所剧,一般无汗,或少汗,局部可见热象如苔薄黄或咽喉稍红。从药物功效分析。前者以散寒除湿为法,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温散之力宏大,适宜蠲除在表之寒湿;后方以轻清宣化,解表祛湿为法,方中轻用麻黄半两,且配甘淡之苡仁,重用甘缓之甘草一两,因此温散之力大而偏于凉散,适用于轻宣在表之风湿,兼清郁热。 10枝附子汤证、白术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在病机方面:三方均为风湿袭表,表阳虚。在临床症状上,都可见身体痛重、恶寒等。功效,三方均有温
9、经助阳,祛风除湿之功。三方证的不同点有:从病机来看,桂枝附子汤为表阳虚,风湿在表且以风邪偏盛;白术附子汤证为表阳虚,风湿在表且以湿邪偏盛;甘草附子汤证为表里阳虚,风湿俱盛。在症状方面,桂枝附子汤证以风邪偏盛的症状为特点,如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白术附子汤证则多见湿邪偏盛的表现;甘草附子汤证不但有“骨节疼烦,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等症状而且还有小便不利,短气,身微肿等里阳虚的表现。从方药的功效看:桂枝附子汤重用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助表阳散风湿,意在力挫邪势,驱风除湿以求速效;白术附子汤轻取炮附子1、5枚,白术二两,走皮中逐水湿,意指湿性粘滞,得之也缓,去之亦微,温阳除湿缓
10、缓图之;甘草附子汤,聚桂枝白术炮附子、甘草于一方,在外能助表阳祛风湿,在里能温阳散里湿,助表里之阳气,祛表里之风湿。 11试述百合病的病因、病机及脉症 答:病因:热病之后,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病机:心肺阴虚内热。脉症: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阴血不足,影响神明引起,时而出现的神志不定,语言、行为、饮食和感觉失调等症状,这类症状是主观的可变的,是病人的主诉。二是阴虚内热引起的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症状,这类症状是客观的、不变的、是最具辨证意义的征象。 12百合病如何辨证论治? 答:百合病本证,用百合地黄汤。如经误汗误下误吐产生变症,分别选用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石汤,百合鸡子黄汤。如不经误
11、治,日久变渴,则配用百合洗方或栝蒌牡蛎散;变发热,则用百合滑石散。总之,应从具体病情出发,随证施治,同时配合精神调摄。 13肺痈各阶段的主要证候有哪些?为什么? 答:肺痈可分为三期:表证期:由风邪侵犯肺卫所致,表现有恶寒发热,有汗咽喉干燥发痒,咳嗽,脉浮数等。酿脓期:由风热内壅,肺气不利,痰涎内结,瘀热成痈所致,表现有咳嗽口干,喘满,咽燥不渴,胸痛,咳吐臭痰,振寒,脉滑数或数实。溃脓期:由邪热壅肺,结而不散,血脉凝滞腐溃所致,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异常,形如米粥,胸痛,振寒,脉滑数。 14肺痈脓成可见哪些症状?怎样治疗? 答:肺痈脓成可见咳嗽口干,喘满,咽燥不渴,胸痛,咳吐臭痰,振寒,脉滑数或数
12、实。治宜泻肺逐痰。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溃脓时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异常,形如米粥,胸痛,振寒,脉滑数,治宜排脓解毒,用桔梗汤。 15试述薯蓣丸的适应症和组方意义; 答:薯蓣丸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证。组方意义:方中用薯蓣专理脾胃,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甘草、麦曲益气调中,当归、芎劳、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白敛理气开郁,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16何为肺胀?肺胀病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肺胀即肺气胀满。指以咳嗽上气为主证的病证,多由外寒内饮或饮热相搏所致的病证。特点有二:就疾病性质而论,皆为实性咳喘,如本篇关于肺胀条文有三处
13、(4、13、14、)皆为实性病证。就病机而言,同属内饮外邪。如越婢加半夏汤证为外感风热,内有饮热迫肺;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为外感风热,内有水饮郁热。 17张仲景论述咳嗽上气病有何特点? 答:仲景论述咳嗽上气病有三个特点:虚实兼论,,以实为主。如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射干麻黄汤证、皂荚丸证、越婢加半夏汤证、厚朴麻黄汤证、泽漆汤证均属实性咳喘,仅麦门冬汤为虚性喘咳。实喘诸证,独重痰饮。痰饮为上述实性咳喘六方中的共同病因。内外合邪,为咳逆上气的多发形式之一。如上述六方证中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射干麻黄汤证、越婢加半夏汤证、厚朴麻黄汤证、均为内外合邪。 18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均为水饮所致,主症均为咳喘,二者应
14、如何鉴别? 答:不同在于:病机不同:厚朴麻黄汤证为饮热迫肺,病位近表;泽漆汤证为水饮内结,病位偏里。主证不同:厚朴麻黄汤证见咳喘气逆,痰声辘辘,烦躁,头汗出不能平卧,脉浮苔滑;泽漆汤证见咳喘,二便不利,身肿,脉沉。治法不同:厚朴麻黄汤证治宜降肺气,化痰清热;泽漆汤证治宜逐水通阳,止咳平喘。 19.越婢加半夏汤证、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射干麻黄汤证在病机、症状、治则方面有何不同? 答:不同点:病机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病属外风邪内饮热;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病属外 寒邪内饮热;射干麻黄汤证病属外寒邪内水饮。证候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喘,目如脱状,口渴自汗,脉浮而大;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表现为:
15、发热恶寒,咳喘烦躁不安;射干麻黄汤证表现为:恶寒无汗,咳喘气逆,痰声辘辘,脉浮紧。治则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治宜疏风清热,散水化饮;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治宜散寒化饮,清热宣肺;射干麻黄汤证治宜散寒化饮,止咳平喘。 20.形成奔豚气病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从惊恐得之,有从发汗后复感寒邪得之,有从内有水饮误汗伤阳得之。因“惊恐”等情志刺激,致肝郁化火气逆,循冲脉之逆上冲而发奔豚此其一。其二,原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言汗后再汗阳虚寒入,阴寒之气引动冲之而发病。若素有水饮,加之“发汗后”损伤心阳,寒饮有逆冲之势者“欲作奔豚”则属其三。 21奔豚气主要有哪些类型?试述其症状
16、。 答:奔豚气病主要分为二种类型:一为病位在肝,病从热化,证属肝郁化火,气逆上冲;一为病在心、肾,病属寒化,证属心阳不振,下焦阴邪(寒气或水饮)上逆。前者如奔豚汤证。后者如桂枝加桂汤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奔豚气病的症状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主。在此基础上随不同类型其临床表现又有不同,属肝郁化热上冲的,以“腹痛,往来寒热”为特征;因阳虚受寒的,以内外皆寒和“核起而赤”为特征;倘阳虚水饮内动的,则以“脐下悸”气欲上冲而作为特征。 22肝郁奔豚是怎样发生的,可以出现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答:肝郁奔豚是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热,气逆上冲所致。冲脉起于胞中,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会于咽喉
17、。肝郁化热,气火随冲气上逆,则见气“从少腹起,上冲胸咽,”以及“发作欲死,复还止”的奔豚气主症。肝气逆冲,血行不畅,可突发少腹部或脘腹部“腹痛”其脘腹痛与肝病侮土有关。又因肝胆互为表里,其气相通,肝郁化热,少阳失和,故“往来寒热”。所以“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成为肝郁奔豚特有症状。针对本证肝郁化热,气冲上逆的病机,治以奔豚汤养血清肝,降逆平冲。方中重用甘李根白皮清肝泄热,平冲降逆;当归、川芎、白芍养血调肝,行血止痛;生姜、半夏降逆平冲和胃;黄芩、生葛清热;甘草缓急。便气降火平,肝得血养,诸症自除。 23“阳微阴弦”的含义是什么? 答:原文:“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这里的
18、“阳微阴弦”既指脉象,又概括了胸痹心痛的病机。关于脉分阴阳,从寸关尺三部而言,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微”指关前寸部脉微。寸脉微是阳得阴脉,为阳气不足,寸脉又主上焦,故知阳虚当在上焦,为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指关后尺部脉弦。尺脉弦是阴得阴脉,为阴邪太过,尺脉又主下焦,故知下焦阴盛,为水饮内停之征。寸脉微与关尺部弦并见,即是“阳微阴弦”之脉,反映上焦阳气不振,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的病机。由于胸膺、心膈间阳气闭阻,于是 形成胸痹心痛证。 24栝蒌薤白白酒汤证与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有何不同? 答:栝蒌薤白白酒汤用治胸痹主症,由胸阳被阴邪闭阻而致,振,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其病在胸。枳实薤白
19、桂枝汤治疗“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等证候,其病势已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而且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形成阴邪痰浊痞结胃脘,留聚胸中的胸胃合病之证,病变范围较前更广,病证较前为重。前者治在胸,用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宣痹,豁痰下气,以舒展胸阳,宽畅胸膈;后者病在胸胃,故胸胃同治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栝蒌薤白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宽胸;枳实厚朴消痞除满降逆;桂枝温阳平冲以降逆气,共奏通阳散结除满降逆之功。 25分析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 答: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治疗胸痹共具“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的症状。但二者在病机、性质、病势及方药等方面截然不同。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20、为饮阻气逆,胸阳不振,证属实;人参汤证属中焦阳虚,虚寒气逆,证属虚。前者病势由上及下,即由胸膺部扩展及胃脘、胁下;后者病势由下及上,即从胃脘向胸部冲逆。前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化饮降逆,通阳散结“祛邪之实,即以安正”;后者以人参汤温中散寒,益气降逆,旨在“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总之二证虚实有别,证治各异。 26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有何区别? 答:茯苓杏仁甘草汤以茯苓利水化饮,杏仁宣利肺气,俾气行而饮化;甘草调中和脾。全方使水行气通,收宣肺利水之功。橘枳姜汤以橘皮、枳实理气和胃,下气消痰,行气以散饮,生姜辛温,宣通肺胃阳气,降逆散饮,三药合用,宣通中上焦气机,行气化饮。由此可见,二方均属平和之剂
21、,前者作用重在宣肺化饮、后者重在理气和胃。 27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桂枝生姜枳实汤如何区别运用? 答: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桂枝生姜枳实汤都有心中痞,气逆症状,二方均有桂枝、枳实温化水饮,下气降逆。但前者以“胸痹”冠首,说明是胸痹兼心下痞,以喘息咳唾、胸满、短气为主;后者病属心痛,以心中痞心悬痛为主,原文中并无“胸痹”二字。前者,病势由胸部向下影响及胃,并涉及胁而有“胁下逆抢心”形成胸胃合并症;后者是胃气挟寒饮逆行,只牵引心窝部作痛,尚未影响胸膈气机,亦没涉及胁下,故未成胸胃合并症。前方既用桂枝、枳实加厚朴,通阳泄满,和胃降逆,亦用栝蒌、薤白通阳开其胸痹,胸胃同治;后方仅用桂枝枳实合生姜温胃化饮,下气降
22、逆,重点在于治胃。由以上比较可知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桂枝生姜枳实汤从方剂组成、功用及主治症方面来说都属同中有异,临床要区别应用。 28试析乌头赤石脂丸的治疗作用 答:乌头赤石脂丸是治疗阴寒痼结心痛急痞之方,以“心痛及背,背痛及心”为证候特点。本方的药味组成及作用有二:其一以乌头为代表,集中了蜀椒、附子、干姜等大辛中,伍以一味赤石脂,固涩心阳,收敛阳气,防止辛热之品耗散虚阳,使攻中有守,散中有敛,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峻逐阴邪之效。如此则阴寒逐、阳气复,前后牵引作痛自止。发蜜为丸,既可缓药力峻猛之性,延长药效,又解乌头、附子之毒。 29 试述痰饮病的分类及四饮的特征 答:痰饮病分为:狭义痰饮、悬饮、溢饮
23、、支饮。痰饮特征为饮停肠胃,以肠间沥沥有声,身体消瘦为主症;悬殊饮以饮悬殊胁下,以咳嗽牵及胁下疼痛为主症;溢饮以饮溢四肢肌表,以四肢沉重关节疼痛为主症;支饮为支胸膈,以咳嗽气喘、倚床呼吸而不能平卧为主症。 30痰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答:痰饮病的治疗原则是“当以温药和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痰饮的成因、性质和治疗要求:痰饮是由肺脾肾三脏阳虚,气化失常,水液运化输布障碍,停积身体某些部位所致;饮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阳气;痰饮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饮为阴邪,非阳不运,非温不化。”二是从温药的作用:温药既能振奋阳气以扶正助阳,又能开发腠理,通调水道以治标祛饮。三
24、是从“和之”的含义:“和之”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扶正祛邪兼顾;二是指用药平和;三是指调和阴阳。总之,痰饮为病,治疗应温以振奋阳气,祛除饮邪,用药平和,使阳复饮消,则阴阳调和。 31五苓散证与猪苓汤证有何异同? 答:五苓散证与猪苓汤都有小便不利,发热脉浮,渴欲饮水的症状表现,此其同。但五苓散小便清淡,舌质淡苔薄白,而猪苓汤小便短赤,甚则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白相兼,此其异。五苓散证与猪苓汤病机共同之处为水饮内停。但五苓散为寒水互结,水蓄膀胱,而猪苓汤为水热互结,郁热伤阴。五苓散证治法为化气利水,而猪苓汤为滋阴利水,利水则同,温阳、滋阴则异。五苓散证与猪苓汤用药均有茯苓、猪苓、泽泻,但五苓散用白术、桂
25、枝以化气行水,后者用阿胶、滑石,滋阴清热。 32试述栝蒌瞿麦丸证的病机、症状及治疗 答:栝蒌瞿麦丸证是治疗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的方剂,病机为肾阳不足,下寒上燥。主症为小便不利,口渴,、腹中冷腰以下浮肿。治法是温阳利水,生津止渴,渗湿利水。药物组成栝蒌根、瞿麦、茯苓、薯蓣、炮附子。 33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三证有何区别? 答:三者主症皆为小便不利,但病机、主治各不同。蒲灰散由蒲灰、滑石二药组成,用治膀胱湿热,兼挟瘀血之症。用本方化瘀利窍清热利湿。滑石白鱼散由滑石、白鱼、乱发三药组成主治下焦湿热,兼有瘀血之淋证,用本方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治血淋。茯苓戎盐汤由茯苓、白术、戎盐组成,
26、主治脾肾两虚,兼有湿邪之证,用本方健脾益肾利湿,通中兼补。可治脾肾两虚,兼有湿邪之小便不利之证。 34 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答: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是发汗,利尿,攻逐水湿三个基本原则。腰以上肿,病位属阳,在上近表。多由肺失通调,不能宣肃,水液泛溢所致,当用汗法,使潴留在身体上部的水气从汗液排出腰以下肿,病位属阴,在下属里,病程相对较长,当以利尿为法,使潴留在身体下部的水气从小便排出。当素体不虚,水气壅盛,深痼难化,则非发汗、利尿所宜,又当用峻下逐的方法荡逐水邪。以上方法适用于水肿病实证、阳证。对于虚证、阴证者则不能单独使用,通过辨证选用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淡渗利水活血利水等法,还
27、可配合宣肺发汗利水。若属于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者先用以上三法,急治其标,以祛水邪,而后再进温补,缓治其本 35试述水气病的分类及其主要脉证 答:水气病的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水五种类型。水气病五种类型的脉证,并提出风水与皮水的治疗原则,同时还有黄汗的脉证和转归。各类的发病机理如下:风水:与肺关系较密切,因肺主皮毛,风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卫外不固,故脉浮恶风;皮毛不宣,通调失职,水湿潴留故头面浮肿;湿邪流注关节,故骨节疼痛。 皮水:与脾,肺关系较密切,因脾居中州,主四肢、肌肉,脾失健运,则水湿阻滞中焦,故腹满如鼓状,口不渴;水湿溢于皮肤,故皮肤肿,按之没指;水行皮中,因皮与肺相合,故脉浮;
28、不兼风邪,故不恶风。由于病变在表,治疗时当因势利导,可发其汗,使水从皮肤排出。 正水:脾肾阳虚,不能气化,水停于里,故腹满,脉沉;水气上射于肺,肺失宣降而有喘。石水:肾阳虚衰,水气结于少腹,故少腹硬满如石且脉沉。因水聚于下,未及于肺,故不作喘。黄汗:与脾有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故脉沉迟;湿邪郁而化热,湿热流于肌肤,故身热,四肢头面肿;湿热内郁,肺气不畅,故胸满;湿热入营,邪热郁蒸,汗出色黄,故称黄汗。此病若日久不愈,湿热郁滞营血,气血腐败而化脓,可导致痈脓。 36.风水如何辨证施治? 答:风水,因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内有水湿,又外感风寒,风寒闭塞,寒湿郁表,故脉浮而紧,头面体表浮肿;
29、寒湿在肌表,未入关节,故骨节不疼,而身体酸重;寒湿在肺与肌表,未及脾脏,脾气尚可输布津液,故病人不渴。风水病在表,当汗法治之,以去在表之风寒湿邪,此乃风水表实证的证治法。水肿病本为阳气不足,使用汗法应正气强盛,否则发汗易伤阳气,阳气因汗而损,其表更虚,卫阳更虚,恶寒加重,故曰: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解表法治之。但须注意体内津液情况,若见渴而下利,小便频数等兼症,此为体内津液已伤,此时在发汗,有导致津枯液竭的危险,故曰:皆不可发汗。 37.何谓远血与近血?如何治疗? 答:远血是大便在先,便后出血,血来自直肠以上的部位,是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血下渗所致,用黄土汤温脾摄血。近血是先血后便,
30、是湿热蕴结大肠,迫血下行,用当归赤小豆散,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38.试述蛔厥的证治。 答:本证是因肠寒胃热,蛔虫避寒就温,窜扰于胃,或钻入胆道,故曰:蛔上入膈,胃受蛔扰,故烦;若略得温而蛔则安,故病者安静而复时烦;如得食,蛔闻食臭,出而扰动,故得食呕烦,或吐蛔虫。由于脏寒蛔动,腹痛时作,剧则阳不达四肢,手足厥冷,故为蛔厥。蛔厥是因脏寒蛔动,上入于膈所致的寒热错杂之证。综其主要症状,可见烦躁吐蛔,腹痛急剧,发作有时,吐涎沫,得食则吐,手足厥冷。治以乌梅丸,寒热并用,安蛔止厥。 方中乌梅酸温,和肝安胃,敛阴止渴,蛔得酸则止;附子、干姜、桂枝温经扶阳,以祛寒邪;川椒、细辛辛辣性热,通阳破阴,杀伏蛔
31、虫;黄连、黄柏苦寒泻胃热,以止呕烦,且能驱蛔下行;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扶正气。诸药相合,使寒热祛邪,阴阳协调,蛔安胃和,气血恢复,蛔厥即愈。 39. 蛔虫病如何辨证? 答:蛔虫寄生于肠,动扰不安,胃中不得安宁,影响了胃的升降生化功能,气不化津,胃气上逆,故令人吐涎,蛔动则痛,所以心痛发作有时,此乃蛔虫之证。用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不能收效,故言,毒药不止。治以甘草粉蜜汤,和胃诱导杀虫。方中甘草,白蜜养胃和中,缓急止痛。解铅粉之毒;铅粉杀虫,与甘草白蜜同服,诱使虫食,甘味即尽,毒性旋发,而虫患乃除,但铅粉毒性甚剧,不宜多服。故方云:差即止。 40.妊娠腹痛应当如何分型论治? 答:妊娠六七月,
32、忽然出现脉弦发热,腹痛恶寒,并自觉胎更胀大,尤其少腹作冷,有如被扇之状,其病机是阳虚阴盛。其证发热非为外感,而是虚阳外浮之象;阳虚不能温煦胞宫,阴寒之气内盛,故自觉胎愈胀大,腹痛恶寒,少腹感觉冷如风吹之状。故治当温阳散寒,暖宫安胎,宜用附子汤。 本方虽缺,但后世有人主张用伤寒论附子汤(炮附子二枚,茯苓、芍药各三两,白术四两,人参二两)。附子有破坚堕胎之弊,仲景用之,是本内经“有故无殒”之意,但临床必须用之准确,方能无殒。妊娠腹痛原因很多,本证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病由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所致。肝虚气郁则血滞,脾虚气弱则湿胜,故用当归芍药散以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以药测证,本条除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的主
33、症外,并有小便不利,足跗浮肿等症。所以方中既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又佐归、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 41.产后腹痛如何辨证施治? 答:产后腹痛亦有虚实之分,如腹痛不烦不满的,病属里虚;今腹痛烦满不得卧,是属里实,但与阳明里实不同,而且由产后气血郁滞成实,气机痹阻不通所致。故治用枳实芍药散破气散结,和血止痛。方中枳实破气散结,炒黑并能行血中之气;芍药和血止痛;大麦粥和胃安中,合而用之,使气血宣通,则腹痛烦闷诸证自除。 42.金匮如何从脉象论述疟病的病机和治则? 答:疟为邪搏少阳,脉多弦,但由于病人的体质和发病的原因不同,故疟病往往以兼脉出现。如热重者多见弦数,寒盛者多见
34、弦迟。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感邪兼夹的不同,其病情变化,则有偏表偏里,在上在下,属寒属热的不同。如弦小而紧,是病偏于里,多兼有食滞,可酌用下法。如脉浮而大,是病偏在上,可酌用吐法。至于迟紧两脉,虽均主寒,但有表里不同,如弦紧是病偏于表,多兼感风寒,可用发汗法,或结合针灸治疗;如弦迟则为里寒,可用温法。弦而兼数是里热炽盛之象,病属阳邪,故言“风发”,“饮食消息止之”是指以甘寒饮食调理治疗。 43.试述温疟的证治 答:首条“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说明了疟病脉象的特点。此谓“其脉如平”,意指温疟的脉象和平时常见的病脉一样,多见弦数。身无寒但热,为内热盛。骨节疼烦,为表寒未解。时时作呕为热伤胃气,可用
35、白虎汤清热、生津、止呕,加桂枝以解表邪。 44.何谓牝疟?其证治如何? 答:牝疟多由素体阳虚,阳气难以外达,或素有痰饮,阳为饮邪所阻;故临床以寒多热少为特征,蜀漆散乃祛痰止疟之剂,方中蜀漆(即常山苗),功能祛痰截疟为主药,配云母、龙骨以助阳扶正,镇逆安神为佐药,浆水和胃,且酸收敛阴,助蜀漆祛痰。然治疟疗效与服药时间有关,故方后曰:“临发时服”,很有实践意义。凡服常山、蜀漆一类方剂,必须在未发前一至二小时服药,过早过迟,均难获效。素问·刺疟篇王注谓:“先其发时,真邪异居,波陇不起,故可治;过时则真邪相合,攻之则反伤正气,故曰失时。”这是用本方治疟疾首应注意的问题。 45何谓中风?它与太
36、阳中风证应如何区别? 答:中风,又名卒中,病因正气不足,感于风邪,痰火内发所致。其发病急骤,病症多端,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故称中风。证候多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症。 答:由于肝肾阴血亏损,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于外,故脉浮。经络血脉中阴血不足,不能御邪,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邪气留于肌表经络血脉,故脉紧。风寒邪气在肌表,闭塞经脉,是病机进一步发展。邪气留而不去,或在左,或在右。邪气侵袭之侧,脉络闭塞,气血受伤,故筋缓而不用。无邪之侧,气血运行正常,正气独治,故筋拘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见口眼斜,半身不遂。中风的辨证,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
37、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46.试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答:寒湿侵袭于关节之间,凝结不去,阻碍气血的运行,所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强直拘急,脉象沉紧。治以乌头汤散寒止痛。方中麻黄辛温,散风寒湿邪;乌头温通阳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通络敛阴;黄芪益气祛湿,可制麻黄发汗太过;乌头大辛大热,有毒,用白蜜之甘润以缓其燥热,并能解毒。本方使寒湿之邪微微汗出而解,邪去而正气不伤。 47.简述血痹证治。 答:阴阳俱微是营卫气血的不足;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是阳气不足,阴血涩滞的表现。局部肌肉麻木为血痹的症状特征,与风痹的症状不同,前者以麻木为主,后者以疼痛为主。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行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方用黄芪补气,桂枝、芍药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 48试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义与临床运用 答:黄芪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和非电的熏香炉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旋转锻造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磁性编码身份鉴别手环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成都师范学院《文化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瓷制咖啡具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潜水水母衣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旅行用婴儿床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成都师范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抗热管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滑雪衫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淘宝客服服务培训教程课件
- 骨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 同城直播分析报告
- 电工复审培训
- 寓言故事农夫与蛇课件
- 化药学原料药项目计划书
-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查房课件
- 口腔专业口腔颌面部损伤教案
- 消化性溃疡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医院拍摄视频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