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南平市劳动力市场二0一0年第三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一、总体概况2010年三季度,通过对南平市各县(市、区)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供求登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我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量达到38742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11189人次,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下降较大,其中:求职登记15012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10373人次,需求登记23730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816人次。求人倍率为1.58,与去年同期的0.97相比有明显上升。二、劳动力需求状况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二产业所需劳动力比重达58.15,低于去年同期的61.76,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分别为6.70、35.15,第一、三

2、产业劳动力需求量较去年同期的4.66%、33.58,没有明显的提升。从行业需求来看: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工需求位居三甲,分别占总需求的50.13%、6.70%、11.80%。在近几年的职业供求当中,这三个行业一直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而且这三个行业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也将成为我市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私营企业、有限责任企业、股份有限企业为用工需求量前三位的用人单位,用工需求量分别占需求总量的24.42、24.57、25.80,内资企业需求总量为19904人次,所占比重达到88.05。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数据显示,在性别上,用

3、人单位对女工的需求多出男工2074人次。女工求人倍率达到1.76,仍远高于男性的1.41; 在年龄上,用人单位仍然青睐34岁以下的青年人,占需求总量66.80。而从招工的文化程度要求上看,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占需求总量的72.41,较去年同期减少10.4个百分点,初、高中文化程度仍然占据用人单位用工量的大头,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文化基础要求逐渐提升,且对求职者的技术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三、劳动力供给状况从性别上看,男、女求职人数各占总量的51.63和48.37,男性求职者依然是劳动力供给市场的主力军,女性求职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48个百分点。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求职者人数最多,达到了劳

4、动力供给总量的57.68,劳动力供给市场呈现年轻化的态势。从文化程度上看,高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求职人员占求职总数的90.70。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49个百分点,但整个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学历仍相对较低,有待继续提高。四、供求状况对比一是求大于供:裁剪缝纫工、纺织、针织、印染工、饭店服务人员、的市场登记缺口分别是1124人次、1116人次、835人次。二是供大于求:治安保卫人员、办公人员、机动车驾驶员的市场登记缺口分别是541人次、573人次、521人次。 五、劳动力资源市场用工情况简析本季度,全市劳动力供求总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呈明显变化,求人倍率为1.58,高于去年同期的0.97。劳动力市场需求出现

5、了较大的变化,岗位需求增长比较快,市场表现为需求大于供给,供求缺口达8718个,部分行业企业用工缺口较大。人力资源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随着经济形式的企稳向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企业订单开始得到保证,企业用工的需求稳步增长;二是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城镇人员在市场资源供给的上升空间较少。进入我市择业的外省流动人员有所减少以及我市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有限。岗位的增加和求职人员的减少,导致求人倍率上升。三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严重,制造业技术工人招聘困难。目前,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缺口较大,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普遍偏低;二是劳动

6、力的流失率偏高,部分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用工不规范,就出现了“招得到,难留住”的现象;三是劳动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方面的错位,形成结构性缺工;四是现有技能人才数量和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从2010年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情况来看,今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总量呈逐季下降、而求人倍率呈现逐季上升的趋势, 2010年随着经济回暖,企业岗位需求增加,而求职人员供给相对不足,呈现求大于供的状况。同时社会上也大量存在着“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结构性矛盾现象,而这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六、劳动力供求具体情况见下列各表(一)供求总体情况 表1. 供求总体

7、情况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求人倍率本期有效数23730150121.58求人倍率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二)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产 业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 (%)第一产业15896.70%第二产业1379958.15%第三产业834235.15%合计23730100.00%注:所占比重= (需求人数 /合计)*100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行业需求情况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行 业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 (%)农、林、牧、渔业15896.70%采矿业3641.53%制造业1189750.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49

8、1.89%建筑业10894.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93.4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90.63%批发和零售业15766.64%住宿和餐饮业280111.80%金融业3221.36%房地产业 3311.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473.1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0.0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495.26%教育560.2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60.1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40.82%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520.22%国际组织 %合计23730100%注:农、林、牧、渔业数等于第一产业数。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

9、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合计数等于第二产业数。其他各栏合计数等于第三产业数。(四)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划分的需求人数单位性质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企业内资企业国有企业9124.03%集体企业2210.98%股份合作企业9854.36%联营企业5152.28%有限责任公司555424.57%股份有限公司583125.80%私营企业552024.42%其他企业3661.6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863.03%外商投资企业5712.53%个体经营14446.39%事业 机关 其他1125 4.74% 合计23730100.00%注:合计=企业+事业+机关+其他。企业=内资企业+港

10、、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 内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五)各类职业供求情况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求人倍率单位负责人3121.31%2301.53%1.33专业技术人员11334.77%5523.68%1.9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4706.19%12788.51%1.1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511721.56%327221.80% 1.5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15346.46%7945.29% 1.87生产运输设备操

11、作工1288954.32%765651.00% 1.64其他12755.37%8165.44%1.52无要求00.00%4142.76%0.00 合计23730100.00%15012100.00%1.58注:所占比重=( 需求人数 /合计)*100。所占比重= (求职人数/合计)*100。求人倍率= 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无要求的求职人数*需求人数所占比重/100)。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八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简单体力工人6279900284320298141.40纺织、针织、印染工6109900202490811162.23

12、饭店服务人员4040100198011458351.73裁剪缝纫工6110100196283811242.34电子器件制造工6080100206413377271.54木材加工工615010013879834041.41营业人员4010100164310675761.54推销展销人员401020012336955381.77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八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治安保卫人员3020200 126118025410.70财务人员2060300124314021590.89收银员4010100105313583050.78机动

13、车驾驶员624010070812295210.58办公人员3019900108316565730.65行政业务人员30101005559153600.61计算机操作人员20211014687532850.62仓储人员40200006129333210.66 (六)求职人员构成情况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求职人数所占比重(%)新成长失业青年220314.67%应届高校毕业生120754.79%就业转失业人员165010.99%其他失业人员183612.23%在业人员6194.12%下岗职工5313.54%退休人员1280.85%在学人员360.24%本市农村人员75014

14、9.97%外埠人员5083.38%合计15012100.00%注: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 新成长失业青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合计=以上各项之合。(不包含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栏)(七)招聘、应聘条件情况1、性别表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性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所占比重(%)求职人数所占比重(%)求人倍率男786533.14%775151.63%1.41女993941.88%726148.37%1.76无要求592624.97%00.00%0.00 合计23730100.00%15012100.00%1.58注: 所占比重=(需求人数 /合计)*100。所占比重=(求职人数

15、/合计)*100。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无要求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所占比重/100)/求职人数。2. 年龄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16-24岁749031.56% 436329.06%1.8525-34岁836335.24%429628.62%2.0835-44岁385916.26% 375825.03%1.1645岁以上20638.69%259517.29%0.93无要求19558.24%/合计23730100.00%15012100.00%1.58注:16-24岁组人数指的是满16岁而未满25岁的人数。 求人倍

16、率= (需求人数+无要求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所占比重/100)/求职人数。 合计=以上各项之合。3. 文化程度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初中及以下1140448.06%851656.73%1.68高中577924.35%510033.97%1.47职业高中、技校、中专270346.77%212241.61%1.65大专10894.59%7835.22%1.73大学4011.69%6134.08%0.99研究生以上00.00%0.00%0.00无要求505721.31%/合计23730100.00%150121

17、00.00%1.58注: 合计=以上各项之合。(不包含职高、技校、中专一栏) 高中=职高、技校、中专。4. 技术等级或职称表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技术等级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13795.81%10927.27%2.59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3521.48%3182.12%2.43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670.28%620.41%2.39职业资格二级(技师)820.35%460.31%3.12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140.06%00.00%初级专业技术职务14346.04%10687.11%2.67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892.06%3142.09%2.8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40.19%1030.69%1.63无技术等级或职称00.00%1200980.00%1.32无要求1986983.73%/合计23730100.00%15012100.00%1.58注:需求比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