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典例解析)_第1页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典例解析)_第2页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典例解析)_第3页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典例解析)_第4页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典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铝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铝的性质:2、铝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要点梳理】要点一、铝1.铝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元素 符号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化合价颜色密度 (genr3)熔点 沸点硬度13Al1.43xlOH)m+3银白色2.70660.42467较软2 .化学性质Al-3e=Al3+(1)与非金属反应:a、铝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加热有氧化膜和无氧化膜的铝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坨堀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 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铝箔熔化, 失去光泽, 熔化的铝并 不滴落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加热时反应加剧,生成白色固体,放

2、出大量的热,4A1+3O22A12O3铝是一种活泼金属,构成薄膜的ALO3的熔点 (2050 )高于A1的熔点(660C)(2)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 (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 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完全熔化,观 察现象b、与其它非金属反应:2A1+3S = A1?S3 2Al+3Cb 史壁 2Aleb(2)与酸反应:非氧化性酸:初十卅=十打2 T强氧化性酹p不产2海铝在冷的浓浓如Q中发生钝北(3)与碱反应2Al+2H2O+2NaOH = 2NaA102+3H2T 2A1+2H2O+2OH =2A1O2-+3H2T要点诠释: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它并不直接与碱反应,铝与氢氧化钠

3、溶液的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首先要铝与水反应:2A1+6H2O=2AKOHR+3112T由于生成的A1(OH)3覆盖在A1的表而,故看不到H?的生成:其次是生成的A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它 溶于NaOH:AI(OH)3+NaOH=NaAlO2+2H2O所以铝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看到有气体产生。将两反应式按+x2合并,即得总反应式: 2Al+2H2O+2NaOH= 2NaAlO2+3H2T.所以在上述反应中Al是还原剂,出0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 如下:失2x3e-2A1+2OH +6H2O=2A1O; +4H2O+3H2 fI一 T6 xe-Al与酸、碱反应产生同量的Hz,消耗

4、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消耗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3 : 1。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 米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2y 、 z铝热反应:3 Al +MxOy 3 Al2O3+xM铝热反应的应用:冶炼高熔点金属,如Fe、V、Cr、Mn等或焊接钢轨,3.用途:铝主要用来制轻合金。要点二、铝的化合物1 .氧化铝(A12O3)(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2)化学性质:AI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与强酸:A12O3+6H+=2AI3+3H2O与强碱:AI2O3

5、+2OH =2A1O2+H2O(3)用途:耐火材料、制取铝的原料.铝土矿 屈里科下叩八顼。?)过滤沉淀一滤液Ji叫马过滤沉淀上4A12O32 .氢氧化铝A1(OH)3(1)A1(OH)3的物理性质:A1(OH)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凝聚水中的悬浮 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2)A1(OH)3 的两性:A;(0H)5 AP-3OH-酸式电窗碱式电离当与强酸反应:A1(OH)3+3H+=APH3H2O (加酸促使电离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当与强碱溶液作用:A1(OH)3+OH =AIO+2H2O (加碱促使电离平衡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3)A1(OH)3 的制取:铝

6、盐与碱反应:用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i(oh)3:A134+3NH3-H2O=A1(OH)31+3NH4+说明:制取A1(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A1(OH)3 转化为偏铝酸盐:A1(0H)3+0H =A102-+2H20o所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A1(OH)3.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02的方法制取AKOHho当 C02 不足或适量时:CO2+2AIOA1O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13+4OH (过量)=AK)2 +2H2O4. A1O2 -AP+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强酸反应:A1O2 +4H+

7、= AP+2H2O5. A1O2 -A1(OH)3(1)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A102 +H+ (少量)+H2O=A1(OH)31(2)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2A1O2+CO2 (少量)+3%0=2A1(OH)3|+CO32A10+C02 (过量H2H9=Al(OH)3bHe03.6. Al(OH)3TAi0A1(OH)3 溶于强碱溶液:A1(OH)3+OH=AIO2 +2H2O要点诠释:(1)由A中制备A1(OH)3,宜用AP+与疑水反应。一般不用强碱,因为过量的强碱会使A1(OH)3 溶解转化为偏铝酸盐。(2)由AQ一制备A1(OH)3,宜用CO2与AIO2反应。一般不用强酸,因

8、为过量的强酸会使A1(OH)3溶解 转化为铝盐。要点四、有关A1(OH)3沉淀的图像分析及有关计算1 .相关图像(1) NH3H9滴入A103溶液中(2) CCh通入NaAQ溶液中1 2 3 4卜旧?比0体积 APH3NH3H2O=A1(OH)31+3NH4+(3) NaOH滴入AlCb溶液中- f Al(OH)?的物质的量1 2 3 4NaOH 体积A13+3OH =A1(OH)31 A1(OH)3+OH =A1Q2-+2H2O(5) HQ滴入NaAKh溶液中A1OjNH3 H2O, y 为 AlChC、x 为 NaOH, y 为 AlChD、x 为 HQ, y 为 NaAKh【答案】D【解

9、析】CO?通入Ca(OH%溶液中可产生碳酸钙沉淀,继续通CO?沉淀溶解而生成Ca(HCCh)2溶液,缎水 加入A1CL溶液产生沉淀,但过量不溶,方程式为:AP+3NH3 H2O=Al(OH)3l+3NHTNaOH溶液滴加到A1C13溶液中生成A1(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偏铝酸盐。AlCh+3NaOH=Al(OH)31+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盐酸加入到NaAlO?溶液中,先生成A1(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三价铝盐。HCl+NaAlO2+H2O=Al(OH)4+NaCl Al(OH)3+3HCI=AICh+3H2O从观察方程式的系数,定

10、量角度分析.举一反三:【变式1】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A声、Fe3+、K NHJ、Mg?和Cu?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加入 NazCh粉末只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并同时析出白色沉淀。加入NazO?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2) 一定不含有 o(3)可能含有。(4)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应增加的实验操作为。【答案】(1) A13和 Mg2+(2) Fe3 NH4 Cu2+ (3) K+ (4)焰色反应【解析】向溶液里加入过氧化钠粉末,会发生NazCh和HzO的反应,生成NaOH和02。四题目中没有刺 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和NH|+0又因生成的沉淀是白色的

11、,所以原溶液中不含有Fe3+ 和CM+。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表明随NazCh的加入(即NaOH的形成),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来又逐渐减 少,最后保持不变,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13和Mg2 K可能存在,可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规律总结:解答图像计算题,必须抓住有关化学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性质,结合图像的特点,综合分析逐步 计算求解,其关键是抓住图像四点(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数形结合,分析计算。【变式2】向2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AlCh溶液中滴入2 mol-L_1 NaOH溶液时, 叮a】(oh8得到A1(OH)3沉淀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下列问题:078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J5 io 1520 NaOH溶液的体机/mL(2)图中B点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