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Ⅱ_第1页
商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Ⅱ_第2页
商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Ⅱ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U)(20062020 年)商丘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十一月第三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按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战略、 城镇体系规划和各类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 利用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 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农用地面积由 2005年的853518.83 公顷调整到 2010年的 857218.83公顷和2020年的865318.83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分 别增加3700公顷和11800公顷,比重由 2005年的79.77%提高到 80

2、.11% 和 80.87%。1.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006201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 地控制在4197公顷以内。保质保量完成耕地补充任务, 20062010 年全市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不少于 4411公顷。到2020年,全市建设 占用耕地控制在10900公顷以内,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不少于11445 公顷,耕地保有量稳定在719910.06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612600 公顷以上。2. 适当增加园地园地面积由2005年的27144.62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8044.62 公顷和2020年的29144.62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900公顷和 2

3、000公顷,比重由2005年的2.54%增加到2.62%和2.72%。3. 逐步增加林地林地面积由2005年的48718.49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53118.49 公顷和2020年的63718.49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4400公顷 和15000公顷,比重由2005年的4.55%增加到4.96%和5.95%。4. 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由 2005年的57738.69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 56138.69公顷和2020年的52538.69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减少 1600公顷和5200公顷,比重由2005年的5.4%减少到5.25%和4.91%。二、合理增加建设用地

4、建设用地面积由 2005年的179444.94公顷调整到 2010年的 184744.94公顷和2020年的192744.94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分 别增加5300公顷和133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05年的 16.77% 分别提高到 17.27% 和 18.01%。1. 有序增加城镇工矿用地城镇工矿用地面积由 2005年的33896.7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 37796.7公顷和2020年的50096.7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3900 公顷和162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2005年的3.17%增加到3.53% 和 4.68%。2. 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

5、点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27182.32公顷减少到2010年 的125882.32公顷和2020年的118082.32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 减少1300公顷和91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 2005年的11.89% 减少到 11.76% 和 11.04%。3. 增加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需求,适当提高交通、 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比重。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6789.59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 19339.59公顷和2020年的22589.59公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2550公顷和58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2005年的1.57

6、%增加到 1.81% 和 2.08%。适当增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576.33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726.33公顷和2020年的1976.33公 顷,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150公顷和4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由2005年的0.15%增加到0.16%和0.18%。三、适度开发未利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由 2005年的37059.36公顷调整到 2010年的 28059.36公顷和2020年的11959.36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分别 减少9000公顷和251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2005年的3.46% 分别减少到2.62%和1.12%。未利用地主要

7、开发为耕地、园地和林地。专栏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地类2005 年2006 2010年增减2010 年2006 2020年增减2020 年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1070023.110001070023.110001070023.1100.00农用地耕地719910.0667.280719910.0667.280719910.0667.28园地27144.622.5490028044.622.62200029144.622.72林地48718.494.55440053118.494.961500063718.495.95牧草地6.97006.97006.970.00其他农

8、用地57738.695.4-160056138.695.25-520052538.694.91小计853518.8379.773700857218.8380.1111800865318.8380.87建城城市9555.870.89311012665.871871.68设乡建制镇15577.881.4650016077.881.5600021577.882.02用建米矿和地设独立建8762.950.822909052.950.85177010532.950.98用设用地地农村居民点127182.3211.89-1300125882.3211.76-9100118082.

9、3211.04小计161079.0115.052600163679.0115.37100168179.0115.72交通水利用地16789.591.57255019339.591.81580022589.592.11其他建设用地1576.330.151501726.330.164001976.330.18小计179444.9416.775300184744.9417.2713300192744.9418.01未水域8210.550.7708210.550.7708210.550.77利滩涂沼泽18978.331.77600024978.332.33-18100878.330.08用自然保留地9

10、870.490.92300012870.491.2-70002870.490.27地小计37059.363.46-900028059.362.62-2510011959.361.12第二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在确保落实河南省下达商丘市规划指标的前提下,优先布设国土生 态屏障网络用地,调整现行耕地和基本农田规划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尽 量避免耕地保护和未来建设发展的冲突,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真正得 以落实,同时为建设发展预留空间。一、生态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将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湿地保护区等优先划为生态保护用地, 在城镇周围适当布置生态绿化用地,在农业生产区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任庄水库、林七水库、

11、吴屯水库、郑阁水库等作为全市的水源保护 地,在核心区域内禁止开发;梁园区、民权县等黄河故道区等沙化地区 要重点进行植树造林、控制沙化;在市域内铁路、公路、主要河流及支 流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建设平原区标准农田林网体系;在中心城区内, 维持城市自然景观生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大对商丘古城的保护,以 斑块-廊道-基质为基础,进行自然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生态城市。严格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确定化工、医药及其他特殊单位的 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二、优化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布局在有效保护现有耕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稳步 优化全市农用地布局。1. 耕地布局以建设全国优质粮产业

12、基地为目标,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实施优质 农产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高淀粉甘薯、高油大 豆等优质粮食生产。规划期间,全市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在各县(市、 区)的分布面积略有调整。其中梁园区减少耕地499.326公顷,睢阳区减少耕地134.237公顷,市辖区合计减少 633.564公顷。民权增加 106.555公顷,宁陵增加 351.034公顷,柘城增加 69.959公顷,永城 增加106.016公顷,合计增加633.564公顷。2. 基本农田布局依据商丘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为经济社 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优化基本农田布局。把质 量较好的一般

13、耕地优先补划为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 量有提高,特别是优先将高等别耕地、集中和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以及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作为 绿心” 绿带”保留的耕地调入基本农田。将因采煤塌陷、污染严重、 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等调出,重点将 城市规划区、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新 农村建设所涉及的基本农田调出。河南省下达商丘市核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11408.75公顷,据此合理调整了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其中市辖区核减基本农 田面积6982.36公顷,永城核减2000.83公顷,睢县核减33公顷

14、,民 权核减800公顷,宁陵核减922公顷,虞城核减670公顷,夏邑核减 0.56公顷,其他县面积保持不变,详见专栏三。根据优化布局结果,核减基本农田11408.75公顷,调入基本农田29033.37公顷,调出基本农田29033.37公顷,调整幅度为4.65%。其 中城市规划区调出1976.92公顷,镇区(含扩展区)调出5151.00公顷, 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调出 3800.82公顷,基本农田缓冲区调出 9225.50公顷,生态保护及其他调出6715.57公顷,独立建设用地调出 2163.56公顷。其中调整比例较大的县区有睢阳(7.43% )、民权(6.95% )、夏邑(6.7%)、梁园(

15、5.22% ),详见专栏四专栏三商丘市基本农田核减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序号名称2005 年基本农田 面积核减面积新一轮规 划保护目 标中心城区 (含扩展区)产业集聚区 (含控制区)历史遗 留问题其他小计1睢阳区5900017821782572182梁园区34703.361897.1811.36194.92903.36318003开发区22971785512229704市辖区合计96000.365464.1811.360706.96982.36890185虞城8630015052000670856306民权6950050030000800687007宁陵48000360.38304.870256

16、.75922470788睢县572003300033571679夏邑87582.5600.56000.568758210柘城63000000006300011永城116425.83523.65652.59512.09312.52000.8311442512全市合计624008.757031.132589.38512.091276.1511408.75612600专栏四 商丘市基本农田调出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序号名称2005 年基本农田 面积调出面积调整 幅度新一轮 规划保护目 标中心城区 (含扩展 区)镇区 (含扩展区)产业集聚 区(含控 制区)基本农 田缓冲 区生态保 护及其 他独立建设 用

17、地小计1睢阳区590000.001048.631440.211896.330.000.004385.177.43%572182梁园区34703.360.001542.220.00270.230.000.001812.455.22%318003开发区229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市辖区合计96000.360.002590.851440.212166.560.000.006197.626.46%890185虞城8630054.32222.32256.45831.95434.81403.042202.892.55%856306民权695000.0048

18、9.76733.601220.571938.58448.314830.826.95%687007宁陵480000.0096.240.00459.42712.8244.491312.972.74%470788睢县57200492.1561.00618.431245.12255.8974.002746.594.80%571679夏邑87582.56403.921260.12311.16662.922913.00317.595868.716.70%8758210柘城630001026.53280.07227.78499.230.00670.192703.804.29%6300011永城116425.

19、830150.64213.192139.73460.47205.943169.972.72%11442512全市合计624008.751976.925151.003800.829225.506715.572163.5629033.374.65%6126003. 林业用地布局结合商丘市林业规划,在黄河故道区、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沿线通道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等生态地位重要的区域,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在宜林荒地、沙区等规划建设一批以杨树、泡桐、 白蜡和名优经济林、苗木、花卉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规划期内,林 地共增加15000公顷,其中虞城、民权、宁陵、睢县、夏邑、柘城、 永城增加林地较大,

20、共为12900公顷,占全市新增林地的86.00%。4. 园地布局稳定虞城、民权、永城、夏邑等县(市)的园地面积,在商丘市 郊区、柘城、宁陵、夏邑等县(区)适度集中发展苹果、柿子、葡萄 等基地。规划期内园地面积增加2000公顷,其中虞城、民权、宁陵、 夏邑、柘城增加面积1330公顷,占全市新增园地的66.5%。5. 其他农用地布局结合基本农田整治,优化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其他 农用地的布局,在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加 强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期内共减少 5200公顷。三、建设用地布局调整1. 优化城乡用地布局调整弓I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合

21、 理调整城乡用地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 )优化布局城镇工矿用地优化布局城镇用地。贯彻“择优扶强,以强带弱,极化发展,兼 顾均衡”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市域范围内构建六级城镇体系:区域中 心城市、区域重要次中心城市、区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 点镇和一般镇。建立高效、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推动全市城镇 化的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强化商丘市在河南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做好商虞一体化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市域二级城市一一永城市,凭借其发达的公路交通资源 与航运资源,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市域二级城市带动市域的快速发 展,规划期内发展成为50万人

22、口的中等城市。大力发展三级城市(镇)一一民权县城、夏邑县城,使之成为县 (市)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规划期内发展成为 20万人口以上的 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建设,睢县、柘城、虞城和宁陵县城将在规划期 末发展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作为县域的集聚和扩散中心。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一批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建制 镇,成为县域内片区增长中心。重点建制镇主要包括张弓、宋集、程 庄、利民、车站、双八、柳河、张阁、火店、谢集、芒山、高庄、新 桥、薛湖、阳驿、会亭、谷熟、北关、西陵、龙塘、潮庄、周堂、安 平、起台、慈圣、界沟、李口,规划期内人口规模 1 5万,主要作 为县域内重点地区发展。对于一般城

23、镇,重点是强化城镇功能,适当扩大其规模,完善城 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创造条件,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发 展成为联系城市与广大农村的纽带。优化布局工矿用地。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引导资源、资金、劳动 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各县城集中,形成规模化、特色化 的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和壮大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机械制 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置和优化 产业集聚区和工矿用地布局,将睢阳区等 11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纳入 到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适当预留远期 控制区。采矿、能源、化工等生产仓储用地以及其他高污染性、危险 性用地与居住、商业等人口密集的用地保持安全距离, 高污染性工业 用地布局要避让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重点保障中心城区(梁园区和睢阳区)城镇工矿用地, 新增规模为6990公顷,占全市新增城镇工矿规模的 43.15% ;其次 重点保障永城市城镇工矿用地,为 2090公顷,占12.9%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